龙华区,广东省深圳市下辖区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在新石器时期,龙华清湖村一带就已有人居住。明朝时期,曾有苗族人徙居此地,以后又迁走。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部分客家人由梅县、东莞等地迁至龙华,并发起建圩,龙华遂逐渐繁华起来。

民国时期,龙华设有乡公所。

1949年10月,宝安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各区乡政权,先后设置3个人民联乡、10个乡和1个镇。在龙华地区设有龙华、民治2个乡,后归并为龙治乡。

1950年4月,宝安县设区,龙治乡归属宝安县第3区管辖。

1951年,撤大乡划小乡,宝安县分4个区、69个乡、1个镇。其中第3区辖龙华、大浪、青松、民治等乡。

1955年8月第3区改称观澜区。1956年10月,观澜区改辖龙华和油松等乡。

1958年3月,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

1961年7月,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浪、龙华、龙胜、民治、三联、油松等6个大队。

1963年1月,龙华人民公社并入观澜人民公社;1975年8月,再次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下辖大浪等6个大队。

1983年7月,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下辖大浪、龙华、民治、三联、清松、龙胜等6乡、45个自然村。

1986年10月,龙华区改为龙华镇,属宝安县,下属各乡改为行政村。设有7个行政村(大浪、龙华、民治、三联、清湖、油松、龙胜)和1个居民委员会(墟镇)。

1993年1月,宝安县撤销,分设宝安区、龙岗区,龙华镇属宝安区。下辖大浪、龙华、民治、三联、清湖、油松、龙胜、上塘等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和景龙、龙园2个居民委员会。

2004年1月,龙华作为深圳城市化试点单位,“镇改街”设立龙华街道办事处,“村改居”设立社区,下辖上塘、牛栏前、民治、新龙、三联、景龙、龙园、清湖、油松、大浪、同胜、龙华、龙胜13个社区居委会。

2006年4月,龙华作为深圳区划调整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单位一分为三,分设民治、龙华和大浪3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27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宣布,在宝安新增一个功能新区—龙华新区,新设的龙华新区包括观澜、大浪、龙华、民治四个街道。

2011年12月30日,龙华新区正式成立,原宝安区龙华镇,后在宝安区的基础上成立功能区,深圳市四个新区之一,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的一项举措之一。

2015年4月28日,原龙华新区观澜街道拆分为观澜、观湖、福城三街道。

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将深圳市宝安区的龙华街道、大浪街道、民治街道、观湖街道、福城街道、观澜街道划归龙华区管辖,以龙华街道、大浪街道、民治街道、观湖街道、福城街道、观澜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的行政区域,龙华区人民政府驻观澜街道广场沿河路1号。

2017年1月7日,深圳龙华区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为行政区。

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华区位于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发展中轴,北邻东莞和光明新区,东连龙岗区,南接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西靠宝安区,辖区总面积17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华区地形地貌上以丘陵与台地为主,三面环山、依山傍水。

气候特征

龙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在22℃—35℃,冬季气温在10℃—22℃,年平均气温22℃;一月平均气温14.1℃,七月平均气温28.2℃。年平均日照2134小时,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龙华区南有羊台山、北有泥坑山,中有茜坑水库等6座水库,绿化覆盖率达54.5%,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控制线内面积占总面积的52%。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龙华区下辖6个街道。龙华区人民政府驻观湖街道广场沿河路1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名称
440309001000观湖街道办事处
440309002000民治街道办事处
440309003000龙华街道办事处
440309004000大浪街道办事处
440309005000福城街道办事处
440309006000观澜街道办事处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龙华区常住人口160.37万人,增长3.5%。其中,常住户籍人口29.2万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0.5%。

截至2018年末,龙华区常住人口167.28万人。

2019年末,龙华区常住人口170.63万人,比上年增长2.0%。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0.9万人,增长20.0%,占常住人口比重24%;常住非户籍人口129.73万人,下降2.6%,占常住人口比重7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华区常住人口为2528872人。

2021年,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龙华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人口数为29380。

经济

综述

2017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30.16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8.8%。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35.59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94.39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比重为0.01:58.00:41.99。2017年人均GDP为13.51万元,按照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2万美元。

2019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5亿元,下降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00.85亿元,下降2.0%;第三产业增加值1309.57亿元,增长7.4%。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8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万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9万元,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66%。

2019年,龙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99.01亿元,比上年下降5.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3.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663.45亿元,下降11.1%;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34.97亿元,增长0.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240.92亿元,下降12.9%;绿低碳产业增加值48.56亿元,增长5%;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22.7%;新材料产业增加值73.56亿元,增长212.4%;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35.69亿元,增长4.2%。

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2828.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9亿元,同比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33.0%;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99亿元,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380.87亿元,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2:51.16:48.82。

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28.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0.59 亿元,增长 13.8%; 第二产业增加值 1446.99 亿元,增长 11.8%;第三产业增加值 1380.87 亿元,增长 8.7%。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0.02%,第二 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51.1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8.82%。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龙华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1%。政府投资增长30.0%,社会投资增长14.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5%。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0.4%;房地产业投资增长18.4%;运输、邮电、仓储投资增长21.5%;批零、住餐投资增长191.8%;教育、文娱、卫生投资增长8.5%。

财税收支

2017年,龙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80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10.7%。两税收入为386.55亿元,增长14.9%。其中,国税255.46亿元,增长25.3%;地税131.09亿元,增长23.3%(剔除营改增)。

2019年,龙华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6%。税收收入427.39亿元,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78亿元,增长6.6%。

2020年,龙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51亿元,增长5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06.83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52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4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57%。

第一产业

2013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18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4.8%。2014年,1—5月龙华区农业总产值1116万元,累计同比-41.4%。

2019年,龙华区农作物播种面积9214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蔬菜播种面积9012亩,下降3.6%;水果播种面积110亩,下降36.4%。全年蔬菜产量9930吨,下降0.7%;水果产量81吨,下降46.7%。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龙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239.4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工业增加值1134.48亿元,增长12.0%。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完成产值1177.50亿元,下降1.0%;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完成产值3026.43亿元,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32.75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31%;出口交货值2638.04亿元,同比增长21.2%。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09家,实现产值3011.31亿元,增长19.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53家,实现产值236.87亿元,增长9.8%;有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家,实现产值93.49亿元,下降22.3%;通用设备制造业60家,实现产值96.56亿元,下降3.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62家,实现产值92.30亿元,增长2.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61.29亿元,同比增长19.4%。新兴产业增加值862.79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8.16亿元,同比增长39.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6.8%,较去年同期提高9.7%。

2019年,龙华区工业增加值1124.2亿元,比上年下降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8%和74.8%。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3.1%;烟草制造品业增长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8.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6%;医药制造业增长2.1%;橡胶和塑料制造业下降12.9%;金属制品业下降3%;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27.9%。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下降4.1%。其中,出口交货值下降11.4%,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62.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比上年提高1.8百分点。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980.79亿元,比上年下降6.4%;实现利润总额168.33亿元,增长1.7%。

建筑业

2017年,龙华区建筑业增加值64.9亿元,同比下降1.8%。

2019年,龙华区建筑业增加值7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全区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4.08亿元,增长34.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7年,龙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7.80亿元,增长9.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966.3亿元,增长30.8%,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收入51.7亿元,同比下降14.0%。新增注册企业43487家,同比下降24.0%。按企业注册类型分:私营43097家,下降24.4%;外资390家,增长113.1%。按行业分:制造业2025家,下降25.1%;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26933家,下降29.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834家,增长19.2%;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873家,下降23.8%;居民和其他服务业2296家,增长7.9%。按企业注册资本分: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140家,下降21.4%;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421家,下降4.1%;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2460家,下降11.2%。

2019年,龙华区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增长11.7%。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据主导,实现营业收入114.50亿元,增长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2.89亿元,增长20.5%;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实现营业收入72.77亿元,增长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7.78亿元,增长17.93%。

2019年,龙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82.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商品销售总额2090.7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批发销售总额1266.34亿元,增长3.7%。全年限额以上商品销售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9.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9.9%;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7.3%;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8.2%;日用品类增长7.8%;书报杂志类增长1.1%;汽车类下降0.2%;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下降18.7%;通讯器材类下降34.7%;金银珠宝类下降88.4%。

2019年,龙华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47.48亿元,增长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71亿元,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3.38亿元,增长4.1%;金融业增加值115.13亿元,增长9.0%;房地产业增加值382.52亿元,增长9.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53.14亿元,增长7.8%。

对外经济

2017年,龙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756.39亿元,增长15.5%。其中出口总额2193.98亿元,同比增长8.1%;进口总额1562.41亿元,下降27.7%。

2019年,龙华区货物进出口总额4362.01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其中:进口总额1767.64亿元,下降26.4%;出口总额2594.37亿元,下降11.7%。全年全区进口总额1767.64亿元,按贸易类型分类:加工贸易进口1608.33亿元;一般贸易进口141.69亿元;其他贸易进口17.62亿美元。按市场结构分类:对东盟地区进口680.93亿元,对台湾地区进口265.68亿元,对韩国进口195.76亿元,对日本进口104.73亿元,对欧盟进口27.92亿元,其他地区进口492.61亿元。全年全区出口总额2594.37亿元,按贸易类型分类:加工贸易出口1925.09亿元,一般贸易出口549.39亿元,其他贸易出口119.90亿元。按市场结构分类:对香港出口1816.15亿元,对美国出口234.91亿元,对欧盟出口198.02亿元,对东盟出口84.68亿元,对日本出口56.12亿元,其他地区出口204.49亿元。

房地产业

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

2017年,龙华区商品房屋施工面积695.97万平方米,同比2016年增长1.8%;销售商品住宅6148套,下降56.3%;商品房销售面积87.44万平方米,下降27.3%;商品房销售额446.70亿元,下降0.8%。

2019年,龙华区商品房屋施工面积98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销售商品住宅9836套,增长76.2%;商品房屋竣工面积49.95万平方米,增长90.0%;商品房销售面积108.52万平方米,增长25.1%。

文化

综述

龙华区人文底蕴深厚,客家文化、红文化、时尚文化交汇。拥有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观澜原创版画和永丰源“国瓷”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中国版画博物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船坑舞麒麟等一大批传统文化项目,还被誉为“打工文学”发源地。

节庆民俗

龙华原住民90%是客家人,龙华人大年三十要杀鹅,年初一要吃素一天。春节家家都做年糕,意思是年年高。清明节、重阳节家家户户都要。”拜山”(即扫墓),清明节人人要吃鸡屎藤(中草药)、艾饼,据说吃了能避邪、避瘟病。过去龙华男人出去放牛,耕地,喜欢唱山歌。姑娘出嫁要在闺房哭三天三夜,新郎进村接新娘要过”进门关“。

观澜舞麒麟

观澜舞麒麟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观澜舞麒麟是观澜客家人的民间活动项目,深受众喜爱,每到重大节日都要举办舞麒麟表演,2007年观澜舞麒麟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麒麟”作为观澜客家人的民间活动项目,早在250多年前观澜松元厦村(现为社区)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这一喜庆婚丧祭奠仪式,据民国十四年陈氏振能族后人修正的《陈氏族谱》中记载:在陈氏振能族的“舞麒麟”队伍中,陈国宾和陈觐高分别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庚午年(1870年)中武举人。观澜的“舞麒麟”经过200多年的传承,从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的松元厦村第一代师傅陈德华起,已传承到第六代。

观澜的“舞麒麟”一般长五至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舞麒麟”在表演过程中所配有的乐器主要有唢呐、鼓、铜锣、铜钹和二胡。表演结束后,附有真实刀的武术表演。

观澜客家山歌

观澜客家山歌观澜是粤东有名的文化之乡,客家山歌已流传数百年之久。于2008年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集出版的《观澜百年客家山歌》一书,除收录1000多首山歌外,还全面介绍了观澜客家山歌的历史渊源、特征、传承谱系、代表作者、分类等内容。

初步推算380余年前(即明代初年)观澜就有客家人居住。人们以农耕为主,为消除劳苦、驱散悲哀、宣泄愤懑、表达意愿、追求情爱等,遂用顺口方言高声歌唱的形式表达各种复杂情感。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观澜客家山歌开始产生。观澜客家山歌至少有150多年历史。在山歌种类上,观澜客家山歌以抒情为主,大致分为悲叹类、赞颂类、教益类、爱情类、谐趣类、习俗类、叙事类七类,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山歌占了客家山歌很大比重。观澜客家山歌用客家话演唱,主要演唱形式为独唱(个人演唱)、对唱(双唱、一唱一和)及唱(四人唱、五人唱)、齐唱(多人唱)。山歌的节拍多为一字一音,给人感觉是说中带唱、唱中带说,既灵活自由,又朴实无华。与其它地区客家山歌一样,在长期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土风格和特。其主要特为感情丰富,寓意深藏;语言独特(大量使用客家方言)、形式生动;创作独特,手法多样;通俗易懂,传播广泛。

观澜版画

观澜版画自2007年起,观澜版画基地连续五年被确定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4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位画家入驻版画基地进行艺术创作;每月平均接待游客一万多人次;在这里制定出台了中国版画界第一个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中国观澜版画基地公约》;特别是2011年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的响应,有81个国家和地区1991位艺术家的3697件作品参展,是中国和世界范围有史以来参与艺术家最多、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广的版画展。

龙华山歌

龙华位于深圳市中部,是一个客家地区,勤劳、质朴、好客的龙华客家人,自从落脚到这块土地之后,就把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山歌,当作是自己的客家文化,一直用山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山歌来教育后代,用山歌来激励自己的工作生活。龙华山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而不断产生、传承、变异和发展,从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勤劳朴质的龙华客家人的生活、感情、理想。山歌多在田头地尾劳动时唱,或者在山上砍柴、割草时自己唱或者隔山对歌,用山歌来抒发情怀。龙华山歌形式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和礼仪歌等。

观澜碉楼

观澜办事处樟坑径社区有114座古雕楼,是迄今为止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碉楼,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纵观观澜客家碉楼的建筑风格和结构造型反映了近代宝安中西文化交流、建筑风格互融的历史。这些烙着浓郁客家痕迹的建筑,是研究客家文化、民俗最直接、最有价值的财富。对深圳、宝安近代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观澜老街

观澜老街由观澜大街、卖布街等十几条街道、巷道组成,在清代,这里是中外商品交流的中转站,素有“小香港”之称。现存雕楼十五座,商铺一百多间、民居数百栋,这些清中期到民国时期的精美建筑仍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观澜老街一座活的客家历史、经济、文化、民居博物馆。是深圳历史上“四大名墟”之一。

贵湖塘老围

贵湖塘老围陈氏始祖振能公于公元一七五一年(清乾隆十六年)从故乡长乐(今五华县安流镇栅经里)携家眷过紫金,经惠州、东莞,迁至宝居。约十九世纪中叶,四代孙寿华分迁居在此开基创业,设祠堂,建数十间房屋而居。观澜贵湖塘老围是龙华区现存最完整、保存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传统客家民居村落,系龙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深圳地区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客家民系风俗、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等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观澜美术馆

观澜美术馆座落在风景优美的观澜河畔,隶属于观澜办事处文化体育中心,展厅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展线长度近400米。展览空间标准高、展厅规模大、设备优良。设有展览部与研究收藏部,是深圳市唯一一个街道级美术馆。现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书法等馆藏作品近3500件。观澜美术馆已发展成为在全国有较大知名度的专业场馆,为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地方言

根据《深圳市志》、《深圳市宝安区志》等地方史料记载:深圳市龙华区由原宝安区的龙华镇、观澜镇两个镇组成,此二镇原居民使用的主要方言是客家话。深圳当地人习惯把布吉、龙华、石岩、观澜等镇称为中部客家地区。2017年1月7日,在原龙华、观澜两镇的基础上分设为观湖、民治、龙华、大浪、福城、观澜六个街道。

交通

深圳北站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具有口岸功能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节点。2条高铁、2条地铁、1条深圳有轨电车和“二横三纵”高快速路网穿越辖区。在高铁和地铁的带动下,龙华与香港、广州形成“半小时生活圈”,与武汉、厦门形成“4小时生活圈”。未来,还将形成由4条高铁、10条地铁、深惠城际轨道、现代有轨电车线网和“九横七纵”主干路网组成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运输

2019年,龙华区客运量累计23609.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公共交通客流量13524.54万人次,下降0.6%。公共汽车1752.25万人次,下降44.1%。地铁11772.44万人次,增长12.5%。有轨电车客流量1093万人次,增长21%。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4219.38万吨,比上年增长4.4%。货物运输周转量2194.93亿吨公里,增长1.0%。

深圳北站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末,龙华区学校总数为259所,比去年增加9所。各类学校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8所,幼儿园194所。在校生21.57万人,增长8.4%。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1.78万人,增长11.9%。专任教师1.21万人,增长11.2%。

2019年,龙华区学校总数为326所。其中,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42所,十二年一贯3所,小学29所,幼儿园242所。在校生24.93万人,增长8.2%。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2.2万人,增长8.8%。专任教师1.54万人,增长14.6%。

科技

2019年,龙华区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总产值3276亿元,比上年下降12.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2570家,全市排名第3。年末全区创新载体共123家,市级以上(含市级)创新载体88家。其中,创新中心2家,工程中心59家,重点实验室17家,工程实验室14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家。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28817件,专利授权量19876件,分别增长19.5%和2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598件,增长18.7%,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25件,下降14.4%。

文化事业

龙华区内有127陈设艺术产业园、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永丰源国瓷、山水田园、红木家居文化博览园、深圳报业集团印刷中心、深圳广电集团龙华影视基地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其中,“大浪杯新丝路国际大学生时尚节”将大浪“时尚硅谷”名片推向世界,127陈设艺术产业园、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永丰源陶瓷产业园先后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龙华区拥有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中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中国版画博物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船坑麒麟舞等一大批传统文化项目,还被誉为“打工文学”发源地。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2016年,龙华区有文化设施125个,总面积10.5万平方米;体育设施768处,总面积92万平方米。市美术馆新馆等大型文化设施落户龙华,全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建成开馆;318项文艺精品获国家省市大奖。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龙华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8家,其中公立综合性医院4家、公共卫生机构3家、社康中心5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443家;卫生技术人员6829人;病床数3532张。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年总诊疗909.56万人次,增长12.6%。其中,门诊诊疗804.08万人次,增长10.2%,急诊74.31万人次,增长35.4%。全年出院病人111992人次,同比增长18.0%。病床使用率83.2%,比20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04日。

截至2019年末,龙华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6家,其中公立综合医院4家(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机构3家(区卫生监督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社康中心72家(公办社康中心54家、社会办社康中心1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467家;卫生技术人员6368人;实际开放床位数4116张。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区人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09%,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2020年20%的水平。全年总诊疗1073.6万人次,增长9.3%。其中,门诊诊疗998.3万人次,增长8.7%;急诊69.8万人次,增长16.2%。全年出院病人111824人次,增长9.1%。病床使用率68.3%,下降9.1个百分点。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日。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龙华区参保人数达142万人,增长13.6%。各类保险中,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7万人;工伤保险人数116万人;失业保险人数117万人,劳务工医疗保险65万人。全年共完成社会保险费征缴82.84亿元,增长12.6%。各类保险费情况:养老保险费60.66亿元,基本医疗保险费14.72亿元,劳务工医疗保险费2.85亿元,失业保险费4.15亿元;工伤保险费1.60亿元。

截至2019年末,龙华区各类保险中,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5万人;工伤保险人数125万人;失业保险人数125万人。全年全区社会救助38人次,优抚对象477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9人。民政事业费支出10357万元,增长419.1%。其中,抚恤事业费690.54万元,安置事业费1005.51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9.97万元。社会捐赠款5080.51万元。

社会福利

2017年,龙华区社会救助205人次,优抚对象212人。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人。民政事业费支出1228万元,增长16.7%。其中,抚恤事业费488万元,安置事业费603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7万元,社会捐赠款1353万元。

平安建设

2017年,龙华区受理治安案件19051宗,下降25%;查处治安案件7267宗,下降13.4%;查处人数8082人,下降10.9%。

2019年,龙华区受理治安案件16471宗,增长10.3%;查处治安案件4726宗,下降40.2%;查处人数10671人,增长28.9%。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率为0.0108。生产安全事故4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9起,工矿商贸及其他事故28起。

财政预算管理

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好,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给予奖励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旅游

龙华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拥有深圳市观澜湖休闲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观澜山水田园国家4A级景区、观澜河、羊台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观澜河是全市唯一穿越主城区的生态景观河流。2019年,龙华区旅游总收入40.55亿元,增长3.99%。国内过夜游客148.79万人次,增长3.37%;接待入境过夜游客25.7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98%。

羊台山山体横跨宝安区石岩、龙华新区大浪两街道,占地面积25.12平方千米,主峰在石岩境内,海拔587米,是深圳西部最高峰。羊台山森林公园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湿润,野生动植物资源均丰富,共有植物114科400多种、野生动物120多种。“中国·深圳羊台山登山节”,已成功举办了6届,吸引了深圳及周边地区及港、澳和海外国家6万多名登山爱好者参加,影响力已从深圳辐射到珠三角乃至海外。
陈氏客家围屋始建于清代,共有50栋房屋136个房间,占地18130平方米,有祠堂1座、书室1座、围门1座、炮楼1座。由于贵湖塘老围屋的建筑全部是清代晚期修建,完整地保留了该时代建筑的特点,对研究深圳地区客家民系的迁徙史、民俗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陈氏客家地处
深圳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占地400多亩,位于观澜镇,毗邻观澜高尔夫球会,依山傍水,富有真趣。园区交通便利,离深圳国际机场、火车站仅40分钟车程。2009年12月,
大浪客家文化体验中心位于龙华区大浪街道,该中心外观为白墙黑瓦,融入客家建筑元素;内设“大美客家”文化精品展,分“客家之光”“泥塑乡情”“民居史话”“翰墨家风”“乡土
白鸽湖文化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白鸽湖老村片区,环观南路与坂澜大道的交接处东南侧,新樟路以北,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项目通过新建园路、亲水平台、风雨连廊、篮球场、休闲广场、九龙墙、半月湖等公共设施,结合边侧的客家碉楼、祠堂,形成以展现客家文化特为主的文化公园。
陈烟桥陈列馆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房子有三间,白墙灰瓦,为典型的客家建筑,用当地传统建筑的
观澜河湿地公园建设用地面积为4.3万平方米,共分为人工湿地、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生命之泉、生态堤岸以及运管附属设施六部分。其中,观景台和“生命之泉”最受居民欢迎。在观景台,可以一览湿地公园全景;在“生命之泉”,可以看到成的鱼儿游来游去。观澜河是深圳的五大河之一,也是龙华的

代表人物

姓名备注
陈烟桥(1911年11月16日—1970年12月23日)生于观澜街道办牛湖社区鹅地吓,少年习画,功底扎实。民国十七年(1928年)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民国二十年(1931年)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不久开始版画创作,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与鲁迅通信,在鲁迅的鼓励与支持下,继续从事版画创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赴重庆工作。1949年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美术科科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等。卒于广西南宁。

获得荣誉

2018年9月,龙华区位列2018年中国百强区第15名。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65。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第5。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6位。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23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龙华区入选特基地(养老)。

2021年12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

本文发布于:2022-12-13 05:4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124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龙华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