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明代丁恒诗作

阅读: 评论:0

作品原文

闻道云溪上,乔林翠拂天。鸟啼萝径外,花落石潭边。

雨歇黄精老,春深皂荚圆。高人高卧所,毛骨半成仙。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云溪:云雾缭绕的溪谷。晋张协《七命》:“右当风谷,左临云溪。”唐杜甫《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宋 何薳《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闻道:(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明李贽《卓吾论略》:“吾父子傥亦闻道于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唐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李木

乔林(乔林)拼音:qiáo lín:树木高大的丛林。三国 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四:“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唐杨炯《广溪峡》诗:“乔林百尺偃,飞水千寻瀑。”

庵《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锢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拂天:触到天。极言其高。汉班固《东都赋》:“羽旄扫霓,旌旗拂天。”汉王粲《三辅论》:“州牧之兵,建拂天之旌,鸣振地之鼓,玄胄曜日,犀甲如堵。”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忆昔巡幸 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宋王安石《文师种松》诗:“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石潭:岩石围成的深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旸旱辍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唐孟浩然《岘潭作》诗:“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唐 张南史《春日道中寄孟侍御》诗:“水流乱赴石潭响,华开不知山树名。”朱自清《欧游杂记·瑞士》:“大大小小的石潭,大大小小的石球,现在是安静了;但是那粗糙的样子还能教你想见多少万年前大自然的气力。”

黄精:(1).黄土之精。指土德。《后汉书·李云传》:“高祖 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 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李贤 注:“黄精谓 魏氏 将兴也。陈、项、虞、田 并 舜 之后。舜 土德,亦尚黄,故忌也。”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清王夫之《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录》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春深:春意浓郁。唐储光羲《钓鱼湾》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许地山《危巢坠简·春桃》:“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皂荚:亦作“皂荚”。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南史·虞玩之传》:“俭 方盥,投皂荚于地曰:‘卿乡俗恶,虞玩之 至死烦人。’”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淮南 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皂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清陈维嵩《剔银灯·春景》词:“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宋 王文宪 家,以皂荚末置书中,以辟蠹。”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高人:(1).超人,不同凡俗。《商君书·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惊于民。”蒋礼鸿 锥指:“高人,过人也。”

(2).指才识超人的人。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余阅见知名之高人,洽闻之硕儒,果以穷理尽性,研覈有无者多矣。”宋 苏轼 《净因院画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文汇报》1992.2.6:“不知是哪位高人一语道破:‘观众是傻子,演员是疯子,导演是骗子。’”

(3).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修道者。《晋书·邵续传》:“续 既为 勒(石勒)所执,身灌园鬻菜,以供衣食。勒 屡遣察之,叹曰:‘此真高人矣。不如是,安足贵乎!’”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干戈谩道因天意,渭水 高人自钓鱼。”《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听见就像神附着的发了疯,从此不应考了,要做个高人。”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终于还引动了 首阳村 的第一等高人 小丙君。”

高卧:(1).安卧;悠闲地躺着。《晋书·隐逸传·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 羲皇 上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张飞 大怒,谓 云长 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巴金 《家》十二:“高卧在箱子里的历代祖先的画像也拿出来。”

(2).指隐居不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卿(谢安)屡违朝旨,高卧 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 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次子 察,进士及第,累佐使府,后高卧 庐山。”许地山 《狐仙》:“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 祁山。”

(3). 汉 汲黯 任 东海 太守时,因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馀,东海 大治。”后 汉武帝 又召拜 汲黯 为 淮阳 太守,汲黯 不受印。武帝 说:“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 居郡如故治,淮阳 政清。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以“高卧”为无为而治之典。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淮阳 股肱守,高卧犹在兹。”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十年高卧,一旦升华。”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1:0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13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云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