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贵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罗甸,战国时期属大夜郎国。

秦时属象郡。

汉属牂牁郡谈指县。

三国时属蜀汉益州。

隋属牂牁郡州隶属宾化县。

唐属庄州乐安县。

宋属罗甸国,后改称罗蕃(博)。

元为罗蕃(博)首府。

明称罗斛哨,属广西右江道泗城州。

清光绪六年(1880年)改为罗斛厅,隶属贵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改置罗斛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罗甸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贵州省划分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罗甸县属第二行政督查区,督察专员公署设在独山县。

1951年3月23日罗甸县和平解放,属独山专区。

1951年12月改属贵阳专区。

1952年12月贵阳专区改称贵定专区,专署由贵筑县迁至贵定县。

1954年1月设罗甸布依族自治区。

1955年12月改称罗甸布依族自治县。

1956年8月建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划归黔南自治州。根据民族自治州所属县不再冠以相同的民族自治县名的规定,罗甸布依族自治县改称罗甸县。此后,罗甸县一直属黔南州。

1958年12月贵州省撤并一部分县,黔南州撤销平塘县,将平塘县的通州、克度、西关3个区(公社)划入罗甸县。

1961年8月恢复平塘县,由平塘划入的3个区(公社)又回归平塘县。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罗甸县罗甸县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下降,县境西北、北、东北等地为环形山地的基本轮廓,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面破碎、以山地为主,丘陵、盆地相间分布,但其间过渡不甚明显山地面积为30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85.75%;丘陵面积为291.79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69%;盆地面积为137.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56%。河流在境内穿插、切割,更使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北部和东部以岩溶丘陵、盆地及石灰岩低中山地貌为主,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岩溶发育,多溶洞、暗河。中部、南部以砂页岩低山、河谷、盆地为主,海拔在300~1300米之间,茂井镇大亭南面的老山大坪为最高点,主峰海拔为1400.6米;大亭东南槽渡河与红水河汇合处的下大湾为最低点,海拔为242米(已被龙滩电站蓄水淹没),境内海拔的相对高差达1158.6米。

位置境域

罗甸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陲,地处东经160°23′~107°03′,北纬25°04′~25°45′之间。县境北连惠水、长顺县,西邻紫云、望谟县,东北与平塘接壤,南以红水河为界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乐业两县隔河相望。南北长72千米,东西宽63千米,总面积3013平方千米,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的11.5%,是黔南州土地面积最大的县。距省会贵阳市166千米、州人民政府所在地都匀市187千米。沿红水河航道直下西江、珠江,航行1206千米,可达广州磨刀门出海。

水文

罗甸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红水河、潆河等22条(界河除外),总长度4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7.78亿立方米。

气候

罗甸县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为1350-1520小时,年平均温度达20℃,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年均降雨量为1335毫米,无霜期长达335天左右,有“天然温室”之称。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罗甸县境内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8.2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2.6万千瓦。地表水总流量35.82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蟒蛇、红腹锦鸡、白鹅、红隼、白冠长尾雉、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水产动物有珍贵的团鱼(鳖)。国家保护的树种:一级有桫椤;二级有野荔枝、黄杉、楠木、麻楝、红椿、杜仲、银杏、鹅掌楸、福建柏、心叶砚木。野生药材100多种,主要有金银花、桔梗、大小黄草、半夏、通草、何首乌等。

矿产资源

罗甸县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已发现的有四大类30多个品种。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铁、锡、锰、锑、镁、铝等14个品种;非金属矿储量多,开发潜力大,主要有硅矿、玉石、大理石、水晶矿、冰洲石、辉绿岩、猫眼、蓝石棉等。其中硅矿储量78.4万吨,远景储量大于300万吨,玉矿储量达74.6万吨,水晶80万吨,冰洲石4万吨,辉绿岩5亿立方米,金黄大理石2亿立方米。

农业资源

罗甸县罗甸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是贵州省蔬菜、水果主要产区之一,是贵州省最大的桐油产地,有着贵州省品质最好的黑山羊,是贵州省条件最好的柑桔基地县,脐橙、大叶果在国内闻名遐迩。罗甸柑桔在清光绪年间曾作为贡品。“新橙”、“锦橙”、“雪柑”、“椪柑”四个品种获国家级农产品优质奖和金杯奖,1989年被农牧渔业部列为国家柑桔基地县。艾纳香提取的冰片是贵州省名优产品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和美国。植物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稀有物种。罗甸县有动植物2200多种,珍稀动物20多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1年11月撤区、并乡、建镇前,全县有6个区和一个区级镇,49个乡和1个乡级镇,271个行政村1770个村民组,3个居委会和11个居民小组。撤区、并乡、建镇后,全县设19个乡和7个乡级镇,271个行政村,1769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和11个居民小组。

2007年,罗甸县辖6个镇、19个乡:龙坪镇、边阳镇、逢亭镇、沫阳镇、罗悃镇、红水河镇、板庚乡、云干乡、八总乡、栗木乡、罗沙乡、交砚乡、董王乡、木引乡、纳坪乡、董当乡、董架乡、平岩乡、凤亭乡、大亭乡、班仁乡、罗苏乡、罗暮乡、沟亭乡、罗妥乡。

2014年2月,撤销罗甸县龙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红水河镇、茂井镇、云干乡、板庚乡、八总乡、董当乡、董架乡、平岩乡、栗木乡、罗沙乡、交砚乡、董王乡、纳坪乡、沟亭乡、罗苏乡、罗暮乡、罗妥乡、大亭乡、凤亭乡、班仁乡等25个乡(镇)建制,设置新的龙坪镇、沫阳镇、边阳镇、逢亭镇、罗悃镇、红水河镇、茂井镇、凤亭乡。

区划详情

2014年初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斛兴街道、龙坪镇、边阳镇、沫阳镇、罗悃镇、茂井镇、逢亭镇、木引镇、红水河镇、凤亭乡共8镇1乡1街道,177个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

截至2018年,罗甸县辖8镇1街道1乡,县政府驻龙坪镇。

斛兴街道龙坪镇边阳镇沫阳镇逢亭镇
罗悃镇茂井镇红水河镇木引镇凤亭乡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罗甸县总人口363396人,增加3472人,少数民族人口255035人,城镇人口12632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6.4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3.53%,比上年提升2.66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26.17万人,流动人口1.2万人。

布依族是罗甸的土著民族,也是罗甸县的主要少数民族,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65%。

苗族是罗甸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全县26个乡镇都有分布。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罗甸县总人口25755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坪镇36842、边阳镇19299、逢亭镇14935、沫阳镇12698、茂井镇13659、罗悃镇12600、红水河镇7029、板庚乡12792、云干乡11133、八总乡7989、栗木乡15125、罗沙乡13066、交砚乡9532、董王乡8274、术引乡17904、纳坪乡4365、董当乡12205、董架乡7815、平岩乡6540、凤亭乡8792、大亭乡9080、班仁乡4916、罗苏乡6210、罗暮乡8392、沟亭乡6525、罗妥乡627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罗甸县常住人口为257551人。

入选名单

2021年8月,入选《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经济

综述

2018年,罗甸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82.37亿元,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10.4%,工业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10.4%;建筑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6.03亿元,增长13.8%,其他服务业增长17.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53:34.72:43.7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523元,增加3178元,同比增长10.6%。

201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5%,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8.6%。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0亿元,增长10.9%。公共财政收入4.21亿元,增长11.7%。税收收入8.77亿元,增长9%。公共财政支出29.12亿元,增长3.2%。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资源勘探、住房保障等方面分别增长24.9%、12.4%、17.1%、27.9%、72.5%、24.7%。

2020年,罗甸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6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排全州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3.74亿元,同比增长4%(工业增加值17.01亿元,同比增长2.0%;建筑业增加值6.74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同比增长5.1%。经济结构为25.9%:29.4%:44.7%,人均GDP为30767元,同比增长4.8%。

2021年,罗甸县生产总值90.64亿元。

第一产业

2018年,罗甸县完成玉米种植面积5.61万亩,同比下降41.2%,调减了3.93万亩。农业实现增加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665.6公顷,下降10.3%;油料作物面积44745亩,增长0.47%;蔬菜种植面积328263亩,增长5.5%;茶园面积76412亩,增长36.6%。粮食总产量75329吨,下降3.8%。

2018年,罗甸县完成营造林4.28万亩、义务植树1.34万株;全县292.25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国家级生态公益林93.83万亩、地方生态公益林56.21万亩得到补偿。

2018年,罗甸县畜牧业增加值完成4.12亿元,增长4%。肉类总产量19262吨,下降3.7%;猪出栏数172896头,增长5.4%;牛出栏数18741头,下降11.6%;羊出栏数46025只,下降28.6%;家禽出栏数511841只,下降58.2%。

2018年,罗甸县农机总动力达22.31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2.54万公顷,机播面积0.05万公顷,机收面积0.5万公顷。

第二产业

2018年,罗甸县工业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10.4%。规模工业企业31户,增1户。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以上)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9.15%。主要工业行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7%、7.8%、23.3%、78.7%、9.5%。

2018年,罗甸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精制茶、中成药、水泥、商品混凝土、铁合金、滚动轴承、自来水生产量、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8%、22.1%、120.2%、73.6%、36.4%、25.0%、13.9%、2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7%。

2018年,罗甸县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5户,建成标准厂房累计达1.26万平方米,新增工业就业人员508人。工业园区面积2262公顷,全年上交税金2.1亿元。

2018年,罗甸县建筑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10.5%;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8.41亿元,上升201.4%。商品房销售面积36.75万平方米,增长6.2%;商品房销售额13.44亿元,增长13.2%。

第三产业

2018年,罗甸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增长8.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07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增长8.3%。从消费形态看,批发业零售额4.81亿元,增长7.8%;零售业零售额8.06亿元,增长8.3%;住宿业零售额0.58亿元,增长8.0%;餐饮业零售额1.45亿元,增长8.2%。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亿元,同比增长16.1%。

2018年,罗甸县完成进出口总额4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1.98%。

2018年,罗甸县完成旅游综合收入16.17亿元,增长47.53%,接待游客177.99万人次,增长47.87%。

截至2018年,罗甸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住户存款4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各项贷款余额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2018年,罗甸县房地产完成投资12.78亿元,增长72.2%;商品房销售2594套,商品房销售面积367535平方米,增长6.2%;商品房销售额13.44亿元,增长13.2%。

2018年,罗甸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41元,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97元,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3.2辆,摩托车71.5辆,电冰箱106.8台,洗衣机104.1台,移动电话309.3部。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66.53平方米。

2018年,罗甸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3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42元。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家用汽车、空调、热水器、移动电话数量分别增长19.6%、39%、405.9%、25.7%、1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52.42平方米。罗甸县

文化

苗族婚姻

罗甸苗族婚姻,历来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个别婚后多年无子而纳妾的。解放前,以父母包办婚姻为主,有同姓不婚及不与外族通婚的婚俗。解放后,由于长期和布依族、汉族相处,婚俗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婚姻日渐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不与外族通婚的旧习俗。

苗族婚姻缔结,主要有以下程序:请媒、说亲、讨八字、讲彩礼、结婚、婚奁、婚筵。

苗族自古以来有玩坡的习俗,它给苗族男女青年提供自由恋爱的场所,择偶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玩坡认识了解,而建立深厚的感情,男女婚姻无须媒人撮合,这种婚姻自由历史悠久,相传至今。

县境内的白家坡、董王、平岩苗族,玩坡的时间除了在农闲的春节,十、冬、腊月,冬年节,牛王节外,布依族过的三月十三、七月半,汉族过的端午节、重阳节,由于苗族同胞和当地的布依族、汉族人民同过以上节日,故也成为玩坡的好时机。过去,苗族男女青年玩坡是相约到一个山坡去相会,有的在小河边、公路上、田野里谈情说爱。男青年以歌来寻觅自己心中爱慕的姑娘,如情投意合者,姑娘就与男方对歌,促膝谈心,并主动打开带去的糯米饭、鸡蛋等招待心中的情人,经过多次交往,感情很深,互相了解,两人对大树或大山、岩崖盟誓确定终身大事。

从苗族彩礼中,可窥视到白家坡、纳坪、罗苏、罗暮等地区的苗族在婚俗中仍保留着母权制时代的遗风,同时并存着舅父与女方父亲权制相抗衡。最突出的一点是“还娘头”,必须给舅父年长者一份大礼,同时也要给女方大伯一份厚礼,姑娘要许配;必须得到舅父的同意,方能答应这门亲事。

大门口,空地上,钉上两根大木桩。纱锭套在木桩上,牵好纱,穿好篦,连夜放到机床上,左手丢梭右脚踩,右手丢梭左脚踏,叽哩叽哩不停织,布如流水般淌出来,放进染缸染颜,青布青,送给父亲和母亲·····这样一段内容清晰地再现了一幅罗甸布依族姑娘织布的生活画面。罗甸布依族人民都具有自己种植棉花、自己进行纺纱、自己织布、自己染布的手工技艺。她们用知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制作出驰名省内外的土布花床单。

织布舞

织布舞就是在当地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劳作中创造出来的,织布的这种技艺发展为织布舞蹈之后,舞蹈则以轻快灵巧而活泼的舞姿体态展现布依族劳动人民的生产过程,真切地描绘了布依姑娘们从自己开荒、播种、收棉、采制、纺线、整理等,到把布放到染缸里染上彩的全过程。

织布舞又是一种没有使用道具的舞蹈,表演者一般为2人,并且彼此面对着对方,手中握着两根棍棒,一人拿着两根棍棒高低起伏地晃动,表现出纺线时的交叉动作,另一人则为织布人,她在看到高低起伏着的棍棒时,随即将自己的两腿进行伸缩,并曲腰弓背,将自己手中的棍棒左右梭动,一边以协调的动作舞动着,嘴里一边还唱着布依歌曲。

织布舞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整个舞蹈的全过程中,都自始至终以垫步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展示布依族姑娘们的精美的头饰、服饰以及她们独特的绣花鞋。俗语云,高山的苗子水众家。在整支织布舞个过程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河流与山川的美,看着织布舞,犹如炎热的夏天在山村的小河中,正在享受着水传递到自己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时所带来的凉意,听到山间林里传递出的鸟语花香,沐浴着阳光所带来的闲情逸致,觉得自己好似置身世外桃源。看着织布舞蹈优雅的动作,听着悦耳的歌声,仿佛自己又似在阳光下的海滩上,躺在休闲椅上观舞赏乐,体味着都市的休闲文化。

如今,罗甸的织布舞除了已经走上舞台之外,在布依族村寨里人们常在节日、喜庆及山村里农闲季节时举行。每当天空有一丝明月时,村庄里的姑娘们还会自发起来聚在月光下的晒坝里、寨子上的空地上进行这种自娱自乐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使得村寨里更具愉悦的气息。

罗甸的织布舞在建国之前就已经流行,当时布依族人民把它当成城乡文化发展与交流而推上了舞台,在50年代,这里的织布舞还曾参加与了黔南州民族民间文艺汇演,1982年省歌舞团将此舞蹈作了进一步整理,整理后的布依族花苞舞在舞台上更具民族特的韵味。

罗甸布依族地区是民间歌谣的海洋,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类别齐全,形式活泼。有古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有一定体例。一般5至7字句,每首句数下限,字数不等,多者达数十句。为重词意,开头往往重叠,句句押韵(内韵、外韵)。布依族用汉语唱的民族、七字或五字句较多。韵在一、二、四句末字(外韵)。根据内容需要,也有三句或五、六句一首的,每句字数不限。组成形式:一首单独存在叫《散花调》;两首合成的称《双调》或《排排歌》,两首以上合成的称《长排歌》。罗甸布依族舞蹈不多,且是集体舞。有:《刷把舞》、《饶钹舞》、《花包舞》、《板凳舞》、《毽释》和《织布舞》。

丢花包

乃罗甸境内布依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也是布依族男女青年选择终身伴侣的一种娱乐方式。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底止。花包田各种不同颜的布制成,约有一尺见方,里面装上谷糠或棉花籽。丢花包时,分成男女两方。各排成队,对面相掷,这一习俗是前人兴,古人制,代代相传,又热闹,又可以选择对象。相传古时,有一布依人家姑娘,长得如花似玉,而且聪明伶俐,村内村外许多小伙子都来求婚,怎么办呢?于是姑娘就在年三十晚上,把布染成各种颜,做成不同颜的花包,其中有个红颜的花包,这个花包扔给谁,谁就是她心中所爱的人。第二天,大年初一,远近村寨凡是接到她父母通知的小伙子,都穿着新衣服,打漂漂亮亮亮壳,集中到女孩家来,女孩就从楼上下来到堂屋中间,叫小伙子们走到门外站成一排,然后将花包一个一个地扔给他们,小伙子们就相争接花包,姑娘相中一个心地善良又很勤劳,人也长俊英俊,但家境贫寒的小伙子,把那个红颜的花包对准小伙子扔去,之后,姑娘和小伙子成家立业了。这样,布依族的后代就用丢花包这种娱乐方式,给青年男女选择终身伴侣,深受人们的欢迎。布依族丢花包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进而演变为《花包舞》。

生活习俗

罗甸县境内布依族,古来喜居溪河两岸,田坝旁边,依山傍水。房屋建筑依山层叠而上,排列有序,坐落有向。少数寨子因条件差,坐在山腰,山梁或坪子上。多数寨子周围翠竹、古树、果森成荫,寨中或寨边,有水井和河流。一般村寨,一个或几个姓氏组成,杂性的村寨不多,小寨十来户,大寨几十、几百户,单家独户的很少。

史记布依族先民,住“橄榄”房(汉语称之吊脚楼)。建房多数是三开间,富有人家五开或七开间。四壁装木板或编竹篾笆箦或编笆茅杆壁头围。底层多用青石砌墙,制成栏圈,用于关牛马猪鸡等牲畜和家禽,中层(牛马圈的顶部)用木板作地板,方成若干房间,主要住人,三层有的用板作楼板,有编竹片(竹子划开成两半后锺扁)笆箦作楼,主要用于堆放粮食。一般木瓦结构,有五柱六瓜或九柱十瓜,屋面盖小青瓦,无瓦盖草。不管几开间,大门均开在正中间,中堂正壁中央设神龛,神龛下置一张四方桌(称八仙桌),作供奉祖宗之用。堂屋左右开间,分别作卧室、客房、厨房。比较富的人家还想厢房,称“三合院”。既有厢房,又有正厅,称“四合院”。对厅低于正房80厘米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布依族的建筑式样、风格与城镇住房已无多大差别。相当一部分家庭盖起了砖木或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部分人家室内陈设,不亚于职工和居民住宅。

节日活动

一年之中,布依族的节日有:大年、清明、三月十三(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九月重阳、吃青等。除三月十三(三月三),是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外,其他节日和周边民族基本相同,只是文化娱乐,食品有别而已,分述如下:

大年(春节):是全年最隆重的节日。每到农历腊月20后,各家各户,始作过年准备,缝制新衣,准备香料,准备糯米,煮豆豉,做酶豆腐(即臭豆腐),杀年猪,做血豆腐,腊肉,香肠。打扫卫生,洗粽粑叶,在外工作、经商、就读的亲人也陆续回到家中和老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腊月29、30日,始用红纸写神榜、对联。张贴于神龛、中柱、元柱、门窗等,呈现节日喜庆景象,有的姓氏除夕开始打粑、包枕头粑,供祖宗。晚上不睡,名曰:“守旧岁”,整夜灯烛辉煌。多数姓氏大年初一,鸡叫头遍,开始打糍粑,堂屋供祖。祭品有:熟公鸡、刀头、美酒、糯米粑。姓氏不同,供桌摆法有别。但供桌摆好后,即燃放爆竹,请祖宗就席。年青姑娘小孩争先恐后到井边要勤水(又称智慧水)。传说第一个取得勤水的人,是当年最聪明,事事如意的人。取水时间从子夜时分开始到凌晨均可,去取水的带上一只能装3-5斤水的葫芦,点上3柱香、烧纸然后跪在井边的祈祷,口中念“求大人(龙王)赐我勤水,吃哪样水才勤(聪明),哪种水最润只占喉咙,教什么我的记性(悟性)最好”。念完后,用葫芦装上水带回家烧茶敬祖宗,天亮后,全家欢聚吃团圆饭,饭后儿童尽兴玩耍,男童打陀螺,女童踢毽、打单。青年男女到花包场上丢花包,对唱竹筒(一种土话筒制法,将大竹在靠竹节的地方锯断,然后在竹节的底部打一小孔,再用棉线或细麻线穿过,连成数十米长的有线话筒即可对话)。老年人在家饮酒作乐话桑麻,若是天气好则坐在晒坝上摆故事。罗悃镇所在地,此日河东、河西青年隔河打小石头仗(愉乐)。有的姓氏初一下午6点左右收供桌,有的初二、初三方收桌。初二以后开始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女青年到外村拜年,要受到该寨男青年邀请对歌,有时对唱几天几夜。有的白天丢花包,晚上对歌,男青年组织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等活动。过去整个正月都休息,尽兴玩乐。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认识到,时间的可贵,因此大年初一的前后几天放假休息,一般初五以后,就开始上坡劳动。修桥补路,开渠筑塘,修房盖屋,修整农具,准备春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种早熟蔬菜的地区,初二就下地干活,有的男女青年,背上行旅到外地打工了。

了年节:有的过正月29日,有的过30日,这天家家户户打了年粑,备丰盛的佳肴美酒祭祖先,表示过了今天,就要投入紧张的春耕生产了。

清明节:这个节日本来是汉族节日,可是民族事例和汉文化传入布依族地区后,部分布依族地区也过清明节了。除买肉、杀狗、杀鸡、办酒肴外,还蒸五糯米饭供祖,上坟山“挂青”,培土除草清理祖坟环境,休息一天,过三月十三的周边寨布依族,当天也前来作客,饮酒作乐,下午方散。

三月十三(或三月三,亦称“枫香叶节”):此节日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据俗传来历有三:其一,古时候,有位布依族老人,没有男孩,只有三个姑娘,老大、老二都嫁到有钱人家,老三嫁到贫穷人家。三个姑娘对父亲都很有孝心,有次三个姑娘同时去请父亲去自家吃饭。先去谁家呢?父亲想来想去,最后出个主意,叫三个姑娘各整菜饭,于三月十三日这天,送到指定的三岔路口等他,看谁做菜饭好吃,他就先去谁家。父亲和女孩都按时到达指定的地方。老人先看老大、老二的饭菜,最后看老三的。老三没钱办丰盛的佳肴菜,不过她凭自己的聪明手巧,上山摘染饭花、枫叶等,取其液办成五糊米糊。父亲揭开提篮盖,颜实在好看,香气扑鼻,便伸手扑来吃。按原先许上的诺言,先到三姑娘家去吃饭了。后人就在三月十三这天,也蒸五糯米饭吃。代代相传,形成节日。其二,从前有位聪明,手艺出众的布依族姑娘。于三月十三这天,和七仙女在大枫香树上,比赛织布。姑娘赢了,一时高兴失足跌落树脚身亡。后人为了纪念她,每年到这一天都摘枫香呆、染饭花制成五糯米饭,祭祀这位姑娘,日久成了传统佳节。其三,传说从前有位布依族青年,在皇宫帮皇帝当卫士。一次出征攻敌,大队人马已带着干粮前行,皇帝和卫士因赶不上前面的队伍,两人落在后面,在前后左右都没有人烟的地方,皇帝饿不能行走了。卫士无计可施,终想出个办法,把自己臀部肉,割烧给皇帝吃。皇帝肚子肚子,就对卫士说:“打完仗后,天下太平,给你授最大奖,立最大功”。可是仗打守凶,天下太平啦!皇帝或成天吃喝玩乐,不给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授状,仍叫卫士天天守门,卫士问皇帝授奖一事,皇帝反说:“现在天下已太平,你有吃就行了,还要授什么奖呢?”卫士气愤辞去守门,到深原林去,以一棵数人环抱的空枫香树洞为房,捕猫禽兽维生,曾在战场上立过功的将士们,见卫士走后,也纷纷离去,几乎于人守城。皇帝见事不妙,就派人去卫士回来授奖。可是怎么也不到卫士了,最后去卫士的人们把原林烧了,方发现卫士被烧死在大枫树里。护理皇帝,为收买人心,皇帝下令给卫士追补立功授奖。给他做道场,命三月十三这天为纪念英雄卫士日。皇帝和境内人民戴柳叶、枫香叶,表示悼念卫士。传为佳话,演为佳节。

以上传说,虽无文字可考,但三月十三扫坟祭祖已成为布依族众的习惯。三月十三日前两天,家家上山采摘染饭花、紫叶和嫩枫香叶,碓舂茸后,置桶浸泡数小时,沥去其渣,用其水泡糯米。节日上午,沥水蒸饭,获黑、黄、紫、加品红、品兰,染白糯米饭,即成五糯米饭,清香可口。有的地方买肉杀鸡,有的地杀狗分肉,办丰盛酒菜祭祖宗。休息一天,周边过清明的亲戚朋友前客。下午互请客人吃饭,有的上坟山“挂青”,有条件的地方,青壮年上山打猎,下河打鱼,少年男女赛踢枫香叶毽,家家门窗挂柳叶,插枫香叶,人人头插枫叶、戴柳条,表示缅怀英雄,来日蚊虫不咬。

牛王节(亦称招牛魂):此节不普遍,沫阳、逢亭、罗悃等地区布依族村寨过的较多。节日具体时间不固定,每年栽插稻秧完后,以一寨或周边商定,择适当日子,杀猪或买肉共同取餐。借此“仪榔”,制定“乡规民约”。各家各户管好耕牛,田间管理,防火防盗,自觉遵守,不得违犯。有的地方过“牛王节”,要在牛角上扎稻秧,牵着牛在寨中游走,表示给牛“放假”此节不供祖宗,不搞其他活动,但这种“仪榔”形式,年年如此,代代相传,便成了独特的传统节日。

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节:这三个节日,外地布依族过得隆重,罗甸地区布依族不普遍过。只是有汉族杂居的布依族村寨,或杂居在汉族村寨的布依族,才随同汉族过此节,他们看到汉族过节。自己不过不好,也买肉杀鸡,包三角粽粑,或蒸糯米饭吃。一般不供祖,不放假,不搞什么活动的。

七月半:除大年,七月半是布依族的第二大节。一般休息3天,13日开始推豆腐,杀猪或买肉,推糯米浆,制作“搭联粑”。“搭联粑”制作程序即用紫叶水泡糯米“吊浆”,后用芭蕉叶包为两上相联的糍粑,馅子用糖、肉、芝麻。14日正节早上家家蒸搭联粑和花糯米饭,杀鸡拱肉办丰盛酒菜祭祖。上午合家吃团圆饭。下午姑娘前来拜节,晚上每户都要在堂屋为祖先焚烧香纸,“银锞包”。15日晚上,各家在院坝插香,路边插成一条香龙,一直插到寨边,俗称“路香”。青少年还插“香瓜”或“香橙”。即把香点燃后,插在嫩南瓜、橙子周围,再把瓜、橙子插在竹竿上,立于院坝前沿或寨边路口观赏。近水的插了香烛的瓜橙放到河中任其流淌叫“放河灯”。有的还在院坝摆净茶,俗传供给游看路香彩景的孤魂野鬼饮用。

尝新节:各地过的时间不统一,有的在水稻刚成熟时,买些肉、杀只鸡,并到田头割几把谷穗回家加工,做好菜敬供天地,祭祀祖先。多数地区水稻收完后,以一寨或几寨联合,到重阳节一并过。节日这天,用新糯米打糍粑,买肉杀鸡,办丰盛佳肴,敬供天地,祭祀祖宗。一息一天,饭后近水者,下河打鱼,近林者上山打猎活动。如板庚一带的布依族在这一天就过的非常热闹,祭祀祖宗时还要放炮竹,有小孩的家庭还要叫小孩到别人的瓜棚或瓜地里去偷些南瓜回家,过去布依族民间流传“八月中秋乱得乱偷,九月重阳乱得乱扛”的顺口溜,是说每年中秋和重阳这一天允许小孩偷别人的瓜,来年才有好收成,这种习俗在上世纪中叶以后就已不再沿袭了。

语言文字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布依语有三个土语区,罗甸布依语属第一土语区,其语言和周边省县的壮语、布依语基本相同,可以通话,对唱山歌。布依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周边民族语言,特别是汉族的语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境内布依族,自古以来,在本民族内部,用布依语作交际工具。但上学就读、外出经商的均使用汉语。城镇附近杂取汉族村寨的布依族,懂汉语的较多,多数人在家都使用布依语,出门对外使用汉语,机关干部和少数民族家庭全用汉语。当然距中心集镇、主干公路较远的一些村寨少数布依族众亦有听不懂、不会说汉语。

解放前,布依族没有自己的语言相一致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刻木结绳记事。汉文化传入后,布依族中,一些人始学汉字,就以汉字同音或近音作符号,少数字加偏旁部首,个别字创造,我们称之“土俗”文字。用这种文字来记本民族民间口头文学和祭祀歌等。如《砍牛歌》(亦叫《砍牛经》)、《王汉与王树》等,是用“土俗”文字记述的。

民国年间,罗伯祥老先生曾用“土俗”文字写诗骂旧社会,此抄一首:“国民刀堂泪汪汪,蒲况蒲乎怕赶场;昂昂窜蛮收火食,其其撸锣垫丁粮;染麻界了里夯赖,利纳充完沿演长;停料缴证据证据,细胡亥母实悲伤”。但是“土俗”文字不科学,多数人是看不懂的。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文工作。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布依文。1981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修改补充,布依文共有26个字母,32个声母,87个韵母和8个声调。

经多次对境内布依语普查,罗甸布依语语音系统及主要特点是:字母有: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声母有:

bdgqmbnd(z)jmnny
nglfsx(h)wryhrby
qymysydvjvxvgvqvrvndv
nvlvnyvyvngvqyv罗甸音系多方案六个

韵母有:

aaaiaauaamaanaangaabaadaiau
aeamanangabadag
ooioomoonoongooboodomonong
obodog
eeeeueemeeneengeebeed
aemaenaengaebaedaeg
iiuieiamianiangiabiadimin
ingibidig
uuiueuamuanuanguabuadumun
ungubudug
eeieaeameaneangeabeaden
engebedeg
iouaouuaiiauer后面6个是汉语借词韵母(罗甸多方案3个)

声调共有8个,其中,6个是舒声调(调号:lzvxsh);两个促声调(调号tdt)。字例:binl(爬)、mbinl(飞)、dal(眼睛)、wal(花)、diangz(糖)、ndongx(簸箕)、daic(哭)、doons(断)、laamh(腊月)、dabt(肝子)、dab(踏)、maad(袜子)。

罗甸县试行布依文,始于1957年。是年县派8名学员到黔南州语校师资班学习,5个月结业回县。1958年,县教育局在边阳开办第一期布依文师资培训班,共80名学员。结业后,准备推行,时逢“”,民族语文工作停止。1982年,根据上级指示,又恢复布依文试行工作。截止1986年底,共培训师资5期,157人。其中:男95人、女62人;省州代培训15人(含苗文老师2人)。这些教师在试行作中,兢兢业业工作,先后有78人次被州、县、区有关部门评为先进教师,荣获奖品、奖状;有4位教师,被云南、黔南民管校和镇宁民委等聘请去校任民语课教学;有5位教师输送到部门工作;有23位教师参加统考,录取州民干校双语文师资班就读,毕业后回县分配工作,现已全部转正。截止1996年,共开办6期57个布依文扫盲试点班。学员2823人。其中,男生1913人,女生910人。每期学习230个课时就结业,经省州民语办派人参加验收,有2406人脱民文盲,占学员数85.2%。1984年至1995年底,全县共有40所学校,327个班次,7621学生人次中,进行双语实验教学。1995年,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专家,深入罗甸布依文扫盲班,双文实验教学班,笔试口试验收,各班成绩平均分别在80分以上,及格率100%,获专家的高度赞扬。

地方特产

桐油、黑山羊、柑桔、杉、松、泡桐、大叶茶、金银花、桔梗、大小黄草、半夏、通草、何首乌、罗甸奇石、硅矿、辉绿岩、煤、锑、褐铁、铜、砷、汞、冰洲石、软玉。

奇石

罗甸县罗甸奇石石以黑著称。“细皮黑”墨石多产于把坎、广里、里冗、王汝等地,红水河、边外河时有发现。这种石头深黑如漆,通体无一丝杂。若凝神久赏,会觉得这润黑之中涌动着一种生命、一种神秘,绝非任何一种人工黑可比。这种墨石又称“黑珍珠”,全国仅有罗甸一些乡镇及红水河一带产出。红河石中的彩石和罗妥花斑玉,其多老道苍古,幽深凝重,有一种历史积淀感,为众多石玩者尤其是艺术型人士所珍爱。巧石,即石头有两种颜,两比例悬殊,其中比例小的颜巧妙地“落笔”于石头的指定部位,该石便不同凡响,身价百倍。

红河石种类较多,有的富含硅质,质地致密,皮若彩釉,类似广西的彩陶石,有的绵中带硬,不易侵蚀,但质坚皮润。边外河顶访、立亭一带所产玛瑙石,富含硅质和石英,玉化感强,质坚但硬中带脆。其石皮可比玉,似彩釉,若凝腊,加之石体表面多有麻坑,皱褶变化,显得品位不凡。好的山石,也出精品。山石又分地埋石和地表石。地表石多有风化,石质不如地埋石。地埋石又分埋于古河床被水冲过的和成岩时埋于土中的。罗妥的地埋石细腻坚朗,近似水石,董王、木引、八干松干松等地均产较好的石种,石质均属优良。罗妥的花斑玉石硅化程度极高,硬度当居罗甸奇石之首,这种石质富丽华贵,宝气十足,是奇石中的“贵族”。

罗甸玉

和田玉(软玉)家族新成员,产于贵州省罗甸县。罗甸玉石常见到的都为石料(山料产出),颜白中带灰,部分纯白,少量淡绿,极少的黄。市场也有带皮的一款约100多斤重籽料,但其内部颜,结构,润度无法看到。对于山料感观为光度好,油润度不够,表面干涩。经加工后雕件成品事看,白度尚可,有骨瓷感。透明度稍差由透光度弥补,抛光后有油润感。

交通

综述

罗甸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3522公里。罗甸县境内各等级道路有:国道2条211公里,省道3条258公里,县道14条388公里,乡道30条525公里,村道159条887公里,通组公路933公里,其他公路320公里。目前已建成二级公路174公里,正在建设二级公路11公里,已建成三级油路10公里,正在建设三级公路34公里,已建成四级油路里程342公里,通村油(水泥)路1247公里(在路网调整规划中有395公里提等升级为国省道和县乡道),已建成通组公路933公里。

罗甸县境内通船航道里程达242.6公里,其中四级航道88.5公里;各类港口码头10个,其中500吨级客货运综合泊位港口2个,支线码头3个,便民码头5个。全县26个乡镇已全部实现通畅,通畅率为100%;268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已全部通公路,通达率为100%。

罗甸县目前有省际长途客运车辆15辆,市际长途客运车辆13辆,县际长途客运车辆31辆,县内客运车辆42辆,公交车44辆,出租车214辆,村村通客运班车34辆。拥有各类船舶992艘,其中:客船总计45艘,乡镇自用船537艘,公务用船30艘,皮筏艇18艘,摩托艇6艘,县域渔船356艘。

截至2018年,罗甸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256.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8.94公里,建成脱贫攻坚“组组通”公路933公里,实现全县30户及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目标。全县出租车企业6家,拥有出租车234辆,增长8.8%。公交企业1家,公交线路达9条,绿环保公交车44辆。全县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526.077万人、旅客周转量147382.04万人公里、货运量654.45万吨、货物周转量176248.41万吨公里。

铁路

罗甸县已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铁路线为永兴铁路,线路起点为湖南永州、途经独山、平塘、罗甸、望谟、安龙,终点为兴义。路线全长785.2公里。此外,州委州政府提出规划并争取贵阳经惠水、罗甸至百铁路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总里程约300公里。

高速公路

罗甸县共有高速公路2条,银(川)龙(邦)(惠水至罗甸黔桂界段)高速公路全长113公里(罗甸境内69公里)。余庆至安龙高速平塘—罗甸—望谟段177.111公里(其中罗甸境64公里)。此外,州级规划“一圈两翼”骨干路网规划中,提出了“荔波至麻尾至罗甸高速”南环线干线高速公路和“平塘克度至塘边至边阳高速”连接线。正在争取列入省高速路网规划。

国道

罗甸县共有国道2条共211公里,其中一条兰州-龙邦,路线编号G212,该路线在罗甸县主要走向为:罗沙-边阳-板庚-罗甸-罗苏-红水河接广西下老,规划里程123公里。另一条荔波-安龙,路线编号G552,该路线在罗甸县主要走向为:董架-沫阳-罗甸-罗悃-罗苏-荸基垭口接望谟桑郎,规划里程88公里(其中罗甸县城至罗苏段与G212罗甸县城至罗苏路段重复41公里)。

省道

罗甸县共有规划省道3条,即贵阳-罗甸,路线编号S104,该路线在罗甸县主要走向为:打代河-大井-董当-云干-三岔河-八总-红屯(新茂井镇)-茂井大桥-梨子坳-班仁至广西三堡,规划里程143公里。禹谟-罗甸,路线编号S210,该路线在罗甸县主要走向为:摆落-木引-逢亭-边外河接G552荔波-安龙国道,规划里程56公里。沿山-德卧,路线编号S315,该路线在罗甸县主要走向为:栗木-边阳-母王贤-董王-皮桶-摆落-木引-兴龙接紫云界,规划里程62公里(其中摆落至木引10公里路段与规划的S210禹谟-罗甸省道重复路段)。

水运

罗甸县规划航道提等升级7条194.1公里:规划小马场至曹渡河口61.5公里、曹渡河口至里落40公里、罗甸港第一作业区至蒙江河口38.2公里、坝宜至下落翁2公里为三级航道,凤亭河凤亭乡至河口8.9公里、蒙江边外河至蚂蚁寨32.6公里为四级航道,干江河关固至红水河镇10.9公里为五级航道。规划重点港区4个:新建罗妥港区千吨级货运泊位10个;新建八总港区千吨级货运泊位2个;扩建羊里港区千吨级客货运泊位3个;扩建罗甸港区千吨级货运泊位1个、客运泊位1个。规划主要码头4个:建设茂井码头、凤亭码头、小马场码头、里落码头。规划便民码头35个。规划年货运吞吐量到2020年达510万吨,到2030年达1000万吨。

社会

科学技术

2018年,罗甸县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高新产值11.85亿元,同比增速40.7%。全县专利申请量达70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45件,外观设计8件;授权量达113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105件,外观设计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全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完成55.5%。

教育事业

2018年,罗甸县教育支出6.3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1.7%。

截至2018年,罗甸县教职工数4284人,专任教师数3893人。幼儿园教职工956人,专任教师658人;小学教职工1619人,专任教师1564人;初中教职工1081人,初中专任教师1050人;普通高中教职工462人,专任教师459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133人;特殊教育教职工数19人,专任教师19人;工读学校教职工11人,专任教师10人。

文化事业

2018年,罗甸县开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演出活动、共计演出20余场次,观众达9万余人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免费调试、维修111余台次,培训众27余次50余人,上门为“村村通”用户调试、维修服务8次。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2148场,完成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新建通组光缆784.32公里,入户光缆966.88公里,完成69个行政村的光纤入户建设,完成14087户安装任务,开通用户9948户,举办非遗保护传承培训班1期,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班1期,共培训人员145人次。图书馆资金投入40.5875万元,购置新书2428册,新增报刊杂志108册,电子图书1.2万册,收集地方文献20多册,共办理借阅卡3800张。装订馆藏报纸22320份,期刊170种。

体育事业

2018年,罗甸县组织运动员参加省第十届运动会举重、完成国家生态体育公园创建及验收工作。组队参加贵州省第三届“茅台王子杯”广场舞黔南赛区半决赛荣获三等奖的成绩。篮球队、田径队、足球队在参全州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了17金、9银、8铜的成绩,县举重队8人7次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U11-U18举重锦标赛、冠军赛、累计获得了26枚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

医疗卫生

2018年,罗甸县投入1228.03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远程医疗设备13种241台,万元以上设备170台。建成卫生院14所,建成中医馆乡镇卫生院18所,完成卫生院等级创建4所。全县累计补偿建档立卡贫困户44.09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14045.71万元,新农合补偿9612.13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270.53万元、民政医疗救助1261.36万元、医疗扶助兜底238.07万元,合医二次补偿1388.22万元。投入946.01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资金。投入1145.05万元,为121431名贫困人口缴纳参合费用。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罗甸县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150人、7571人、11295人、25530人、10225人,征缴收入分别为1.98亿元、0.0571亿元、0.0463亿元、0.6622亿元、0.0365亿元,享受待遇人数分别为3729人、84人、52人、9335人、718人,保险支出分别为1.47亿元、0.0065亿元、0.0144亿元、0.3488亿元、0.0255亿元。

2018年,罗甸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4%,城镇新增就业2877人,增长1.4%。贫困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创业12168人,帮扶已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3635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9519人,职业技能培训8704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9358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365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42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39人。

邮电事业

截至2018年,罗甸县邮路总长度2197.4公里,增长162.9%;邮政业务收入2738.8万元,增长3.1%。邮件1037718件,同比增长5%。电信业务收入1.77亿元,增长1.1%。电话用户277223户,增长12.4%,固定电话用户6472户,移动电话用户270751户。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旅游

罗甸具有南亚热带特的岩溶地貌奇观,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大小井风景区岩溶坍塌千姿百态,明河暗流优美如画,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的伏克留兹泉”、“东方洞穴博物馆”。有世界绝无仅有的地质考察经典圣地----三叠纪板庚滩,享誉国内外,美丽的罗苏河谷风光和神奇的大亭九十九个堡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山、水、石、洞、林等景观充分体现了罗甸山水险、峻、奇、美、幽的特点,加之龙滩水电站开发,罗甸将会成为千岛之湖,成为贵州及黔桂一带的旅游大县。

罗甸有中国最年轻的湖泊——高原千岛湖风光,有中法洞穴专家推崇的神奇“东方洞穴博物馆”大小井,这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可与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法国南部的伏克留滋泉相媲美;有“三叠纪”大贵州滩(板庚滩),比美国黑西奇弯号称研究现代碳酸盐岩“经典圣地”的巴哈马滩更为理想;有神秘莫测的打黛河天坑;有南方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有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红水河奇石。这是人们第二生存空间理想乐园。

综述

罗甸县境内自然景观有“东方洞穴博物馆”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原千岛湖风景区、地质科考经典胜地“三叠纪”大贵州滩、神奇诱人的葫芦寨、神秘莫测打黛河天坑、大关地质生态农业观光园;人文景观有边阳文昌阁、蛮瓦中共党支部旧址、栗木悬棺岩葬、拉来寨苗族文化、白家坡苗族文化等。

主要景点

罗甸县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罗甸县东北部的沫阳镇境内。大小井景区目前已完成景区大门、步道、长廊、卫生间、农家乐等设施建设。罗甸县

红水河景区:坐落于贵州南部,风景秀丽的红水河畔红水河镇,南与广西天峨、乐业两县隔红水河相望。红水河古称太阳河,因流经红砂贝岩层,水红褐而得名。景区距离贵阳119公里,距离罗甸县城62公里。201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目前已建成景区入口、游客服务中心、蕉叶岛、观景台、夜光花海植物园、热带植物园、水上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基地、棕榈营地公园、热带雨林餐厅、红水河码头等功能区。

“三叠纪”大贵州滩(地质公园):距罗甸县城西北部23公里处的板庚村,方圆十数平方公里范围的高山峻岭、田园、小溪,由地下湖泊和地上的喀斯特地貌组成的。1988年至1991年,中美地质专家经过三年多联合考察发现,“大贵州滩”是古代环境沉积,从“大贵州滩”,可以观察到二亿多年前古代环境沉积、运动、增生、收缩和最终消亡的过程。国际著名沉积地质学家保罗·伊诺斯教授认为,“大贵州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罗甸县

罗甸天坑博物馆:位于罗甸县东北部的董当、董架两乡结合部,距县城40公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打黛河天坑,由九座险峰合围而成。与其他天坑不同的是,打黛河天坑不仅能从顶部鸟瞰天坑奇景,还可以沿天坑峭壁险道进入坑底,尽情享受坑底的怡人风光。打黛河天坑并非独立存在,在打黛河天坑的西南面有瑶人坨天坑,东南面有小牛角(天落)天坑,三座天坑连成一体,宛如金鱼的脑袋一般,打黛河天坑最大且居中,是“金鱼”的“头”,瑶人坨天坑和天落天坑是金鱼两只圆溜溜的“眼睛”。打黛河天坑由九座险峰合围而成,从坑底到峰顶,最高处海拔有1074米,最低处海拔也有548米,底部直径1000米左右,其容积与已公布的世界第一大天坑重庆市奉节县小寨天坑相比,是其两倍之多。罗甸县

获得荣誉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8: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170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罗甸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