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鳗鲡,脊索动物门鳗鲡属的一种

阅读: 评论:0

正文

形态特征鳗鲡体细长如蛇,全长1.5米,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尖,眼小,吻部平扁,口大,唇厚,下颌稍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体背呈暗绿,腹侧为白,背鳍起点距肛门较距鳃孔为近,背、臀鳍起点间距短于头长,但长于头长之半;胸鳍短。体延长,躯干部圆柱形,尾部侧扁。头中等大,尖锥形。吻短而钝。眼较小,卵圆形。眼间隔宽阔,略显平坦。鼻孔每侧2个,前后鼻孔分离;前鼻接近上唇前缘,呈短管状,两侧鼻孔分开较远;后鼻孔位于眼正前方,裂缝状;前后鼻孔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前鼻孔间的距离。口大,端位;口裂微向后下方倾斜,后伸达眼后缘的下方;下颌稍长于上颌。齿细小,尖锐,排列成带状;上下颌齿带前方稍宽,具齿4-5行,向后渐减少至2-3行;犁骨齿带前方宽阔,具齿5-6行,向后渐减少至2-3行,呈细锥状向后延伸,后端几伸达上颌齿带后端相对的位置。唇发达。舌游离,基部附于口底。鳃孔中等大,侧位,位于胸鳍上角稍后的下方,呈纵垂直裂缝状。肛门明显位于体中部的前方。体表被细长小鳞,5-6枚小鳞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呈席纹状,埋于皮下,常为厚厚的皮肤粘液所覆盖。侧线孔明显,起始于胸鳍前上方的头部后缘,平直向后延伸至尾端。背鳍起点明显在肛门远前上方,其起点至鳃孔的距离约为起点至肛门距离的1.7-2.2倍。臀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的距离小于头长。背、臀鳍较发达,与尾端相连续。胸鳍较发达,外缘近圆形,长略大于口裂的长度。尾鳍后缘钝尖。背侧浅棕灰,腹下侧淡黄。背、臀鳍在尾部相连处的边缘呈暗黑,胸鳍浅黄或淡白。

生长习性为溯河洄游性鱼类,洄游进入淡水河流以后,栖居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常隐居在近岸洞穴中,喜暗怕光,昼伏夜出,有时还可以上到陆地,经潮湿处移到附近其它水体。5-8年达成体,成鱼降海繁殖,性腺在向产卵场洄游过程中逐渐成熟,但目前对鳗鲡产卵场的具体位置了解得仍不十分清楚。孵化后的幼鱼需经变态发育成为幼鳗,并逐渐向河口游动。为肉食性鱼类,常以小鱼、虾、蟹、田螺、蛏、蚬、沙蚕等水生生物为食。经济价值日本鳗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为重要的名贵食用鱼种之一,中国沿海地区人工大量养殖,养殖产品除供国内市场需求外,还是重要的出口产品胚胎发育在水温(23±0.5)℃条件下,日本鳗鲡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需约38h30min,总积温为885.50℃·h。其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基本相同,鳗鲡胚胎发育可分为14期,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原肠作用通过细胞的下包和内卷完成。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与一般硬骨鱼类的仔鱼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无透明的血细胞和S形心管;开放型的口腔,发达且不能闭合的上下颌和3对颌齿;孵化后3~9d在身体两侧出现由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发达的感觉丘,其数目为6~9对不等;以及形态不断变化的尾垂体等生物学特性。分析认为这些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孵化环境可能相对较稳定,以及仔鱼摄食方式可能为触碰后咬食的方式。

产地及产期

鳗鲡为降河性洄游鱼类。以长江口一带的江河为主要产区。捕捞季节每年春秋两季。现在多为人工养殖,产地粤、闽、浙、苏产量较多。

介绍:

鳗鲡体细长如蛇,前部近圆筒状,后部稍侧扁。头扁平,眼小,吻短,口大,唇厚,下颌稍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粘液腺发达,体表光滑。体背呈暗绿,腹侧为白。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4:0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04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鳗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