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古建筑遗存概览(九)

阅读: 评论:0

05

书院

十一、元城书院

元城书院是大名古城内最高级别的学府,也是古城内建设最早的一座书院,其冠名“元城”并非因为元城县附郭的缘故,而是为了纪念北宋名臣刘安世创办,属于大名府官办的书院,而非元城县官办的书院。

刘安世占籍元城,师从司马光,司马光教以诚心不欺妄,终生奉“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也”为圭臬。任谏官多年,刚正不阿,切中时弊,直言敢谏,朝堂之上弹劾大臣无所顾忌,有“殿上虎”美誉,以诚治学、以诚待人、以诚处世,“终生不妄语”,其门生及世人称其“元城先生”,创建元城书院的本意是为保存、传承、发扬光大刘安世的“诚学”。元城书院在大名府城隍庙西邻,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兵备道刘秉鉴始建。书院内的“上达楼”是大名府呈最壮丽的建筑,登楼眺望,全城尽收眼底,明清文人多有题咏,明大名府知府张瀚《上达楼赋》为佳。

元城书院的建筑,最北面为上达楼,祭祀刘安世,楼前是堂、斋,东西两侧是号舍。书院始建初期,因为师资不强,执业乏人,书院等同虚设。

大理寺丞钱学孔任大名府推官后,目睹书院无人执教,不能释怀。恰在此时大名府知府路直任职,也有此意,而此时黄岩也贬谪大名,三人谈及此事,一拍即合,修葺房屋,备好器具,选拔大名府所属州县优秀的士子八十多人,汇集书院,由黄岩执教鞭,制定规章制度,林有孚、林可之为督学。于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正式举行典礼,“进诸生阐经义”,文教大兴。黄岩以成就人才为己任,早起晚归,寒来暑往,正襟危坐,终日不倦。黄岩学问渊博,为士子生员所敬仰,“诸生闻而至者,日以不绝”,士子多成材。

嘉靖三十年(1551年),元城书院改为察院,西号房改为五贤祠(祭祀狄仁杰、韩琦、寇准、文彦博、欧阳修)。东号房如旧,在东号房的南面另建大门、讲堂,虽然简陋狭隘,但书院育人职能仍旧。

隆庆二年(1568年),大名知府郑旻进行简单增修,五年,大名府知府王叔杲扩建元城书院,建造号舍四十余间,选大名府十二属县庠生聚元城书院,一时文风称盛。

明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二十二日,诏毁天下书院,元城书院与大名县的应龙书院(在旧治村)废。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北直隶学政傅振商来大名府主持考试,阅读士子文章,大都天才横溢,超然独往,但是其中的文章多奇而不法、苦而不甘,这是因为书院废后,教育失当的缘故。于是饬大名府修复元城书院,大名府知府翟师雍令元城知县管应律主持修建,拆旧建新,前后五十楹,工期不到三月,费用不足三百两白银。选拔大名府所属十二州县才俊,读书其中。

史称“创始于正德、嘉靖间,而英贤崛起,再盛于隆庆万历年间,而名硕联翩”。大名府在嘉靖、隆庆年间,人才极盛,刘秉鉴、王叔杲、翟师雍三人功不可没。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在大名府设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总督,辟元城书院为总督署,元城书院并号舍废,文昌阁和刘安世祠依旧,此后所建书院未有再冠名“元城书院”。

十二、天雄书院

天雄即大名府别称,天雄书院是以地域冠名的书院。以天雄指称大名府,始于唐广德二年(764年)。因魏博镇为河朔藩镇,魏博牙军强盛,唐代宗宠爱,赐名“天雄军”。

自此,大名始有“天雄”别称,在五代、北宋时期,天雄同北都、魏都、兴唐府、广晋府等都是大名府的别称。天雄书院有两处,初在元城书院旧址之东,后迁移至大名府署东侧的大名府通判署。

裁三省总督后,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名知府周邦彬重修元城书院,大名府照磨途迂监工督建,书院竣工后,改名“天雄书院”。这次重修,西五贤祠、东刘安世祠仍旧,上达楼祭祀文昌帝君如故,主要是建讲堂三楹、东西号舍若干楹,修葺墙壁、大门等,树“人文蔚起”牌坊,建“丽泽亭”, 丽泽亭匾额在民国年间遗失。重修后的天雄书院相比元城书院有过之无不及,重修费用出自周邦彬俸银和节余的办公经费,丝毫不分派民间。一些民间士绅也踊跃捐助,如讲堂三楹即由谢述度等人赞助建造。天雄书院落成之日,集大名府各州县生员,选出类拔萃者,入天雄书院内就学。书院实行每月三考课,以成绩列名次,众生员勤学苦读,唯恐落后。

清乾隆八年(1743年),大名兵备道沈世枫、大名知府任宏业进行修茸。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废魏县入大名、元城两县,大名县附郭,县治移驻大名府城,改天雄书院为大名县署,天雄书院移于大名府治东侧的大名府通判署旧址(大名府通判于乾隆五年移驻东明县)。天雄书院移建新址后,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大顺广兵备道丁桂蓥进行修建,嘉庆八年(1803年)大名府知府张体公又进行建修。这两次修建都是因陋就简,书院的规制并未齐备。从刘安世祠没有迁建可知,天雄书院已经由保留传承刘安世一家私学,转变为培养大名府人才进行科考的场所。

道光四年(1824年),林培厚任大顺广兵备道,视察天雄书院后,与大名知府福敬协商重建天雄书院,福敬首先慷慨地捐献出俸银以作表率,林培厚及道、府官员也相继捐银资助。资金到位后,于道光五年(1825年)正月破土动工,五月落成,新建后的天雄书院比原来的规模增加三分之二,共建房舍七十余间,前为讲堂,两旁是斋舍,厨房、厕所、床、桌凳、几塌、住宅等等莫不完备。天雄书院竣工后,士子纷纷前来就学,从中选择优秀士子若干人,为“上舍生”,额外增加补助作为助学金,确保他们能安心学习。在学生员每天都有课业,每月有考试,大名府教谕崔廷诏亲自批阅,排定名次。为解决日常办公支出,保证书院经费充裕,大名道令大名府所属州县的士绅捐助,所捐助的款项由书院支配使用。

天雄书院重建后,林培厚改名为大名书院,天雄书院结束其历史。

十三、大名书院

天雄书院改名大名书院后,当时已处于清朝后期,虽然书院规制齐备,但从这一时期大名府科考中举人数稀少的情况分析,大名书院文风不振,相比其他各府书院来讲属于落后。是何因素,限于文献缺载,不敢妄加猜测。

大名书院是明清两朝古城内唯一留存有建筑示意图的书院,图载《咸丰大名府志》。据府志书院图,把大名书院建筑布局作一介绍。

大名书院坐北南向,最南端是照壁,北为大门三楹,中间是一道砖砌的甬路,北行穿过二门直达文昌阁。大门北是二门,二门三楹,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月门,过二门,东西两侧各有斋舍三区。正北是文昌阁,楼上祭祀文昌帝君。文昌阁东是瓣香阁,西是尚行书屋。文昌阁北是讲堂,讲堂西是启秀轩三楹,东是摭草轩三楹,讲堂前面东西两侧是廊房,西边名步月山房,东边名得月山房,两处山房中间有门通往外侧的斋房,南直通瓣香阁和尚行书屋。讲堂北是住宅区,正北三处上房,各三楹,东西两侧各有三楹,东北侧有廊房通往摭草轩。大名书院规制大致如上。

同治三年(1864年),直隶总督李鸿章饬令各地劝导官民捐输书院,大名府官绅踊跃办理,其中大顺广兵备道祝垲、恩云峰各自捐献一百两白银,大名府知府裕长一人捐献二百两白银。假若将此四百两白银分属大名府所属七州县书院,每一书院所得无几,全部给一个县,又有偏爱之心。最后议定,因大名书院是大名府七州县生员读书学习的地方,将此款交由大名县商人,所得利息作为宾兴(乡试)所用。

每届乡试前,贡生、廪生生员集合大名府城,按照考试名次发给银两不等,作为赶赴乡试的旅费。

此外,大顺广兵备祝垲还捐款在大名书院日课程之外,设立大名道宪月课。祝垲捐献一千两白银,又各方筹款二千两,分别存在城内恒泰当、诚格当八百两,锦云、庆远两票号各三百两,永兴、重盛、德盛、丰泰、际泰五票号各二百两,每月可得利息六十四两。大名道宪月课除正月外,每月初二举行一次,由道台点名、出题、阅卷、发榜,五十名生员根据成绩不等发银不等,乡试之年,对参加考试的生员也进行资助。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十四日,令各府设立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大名府知府陶式鉴、监督崔炳炎改大名书院为大名府官立中学堂,学制五年,无初高之分,学生为备考童生和已考入书院之生员,学习文言文。至此,大名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名书院改为中学堂后,大名道宪月课停止,款项改作存古学校经费,存古学校意在新学大兴的形势下保存国学,授课内容仍是四书五经。

1916年大名中学堂改为直隶省立大名中学校,次年改为直隶省立第十一中学校,1933年改为河北省省立大名初级中学校。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大名城,改建为日军城防司令部。建国后,为粮食局粮库和面粉厂。

(连载九)

大名城古建筑遗存概览(六)

大名城古建筑遗存概览(七)

大名城古建筑遗存概览(八)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3:1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48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