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印发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三分之一海域被列入优化开发区域

阅读: 评论:0

微港口讯据中港网消息,山东省政府近日印发《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鲁政发〔2017〕22号文,以下简称《规划》),将全省海洋国土空间划分为29个功能区,包括8个优化开发区域、3个重点开发区域、18个限制开发区域,以及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域。

《规划》提出,到2020年山东基本形成海洋主体功能清晰,沿海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和谐均衡,海洋与陆地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国土空间格局。第一,海域空间开发格局清晰合理。形成区域科学发展,主体功能突出,近岸“一带三点”为主体的海洋开发战略格局;形成离岸自然发展带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供给战略格局;黄河口及两侧区域、庙岛岛区域、成山头区域和近岸海域保护带组成的“三区一带”海洋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第二,海洋空间利用更加高效。沿海产业与城镇建设用海集约化程度、海域利用立体化和多元化程度、港口利用效率等明显提高,海洋水产品养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岸线和单位海域面积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大幅提高。第三,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入海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得到逐步改善,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渤海不低于40%、黄海不低于45%。禁止开发区域占全省管理海域面积比重不少于6.55%。

按照不同区域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在衔接陆域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规划》将该省海洋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区域。

根据规划,优化开发区域划定8个,合计海域面积16050.58平方公里,占全省管理海域总面积的33.93%。功能定位是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黄河中下游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际著名的海洋体育文化和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重要的海洋科研、深远海开发基地和蓝硅谷创新示范区。

被《规划》列入优化开发区域的八个优化开发区域发展定位如下:

1.寿光市海域。

优化寿光滨海开发区的规划建设,提升滨海城镇的商住旅游环境,重点发展高端环保海洋化工产业。依托小清河,优化建设潍坊港西港区,培育临港物流和生态服务经济等海洋第三产业。近岸海域适度发展赶海、垂钓等休闲渔业旅游,离岸海域发展海洋生态养殖业。

控制小清河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优化小清河等河口生态环境,美化小清河两岸景观,维护小清河行洪和通航能力。

2.龙口市海域。

优化龙口湾先进海洋制造业集中集约用海区,优化烟台港龙口港区规划建设,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为支柱的临港产业体系。优化龙口滨海旅游岸线,发展高端旅游产业,改善滨海城镇的营商居住环境。适度发展休闲渔业和深水养殖。重点做好依岛、龙口黄水河等保护区和滨海沙滩湿地等优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优化龙口滨海生态环境。

3.烟台市区海域。

该海域包括烟台市的福山区、芝罘区、莱山区海域。优化升级烟台市区海岸景观,美化滨海生态人居环境。优化烟台芝罘湾港区的功能,重点规划建设烟台港西港区,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和集疏运体系,逐步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提升海工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水平,形成海工装备产业聚集区。优化开发海域和海岛旅游,发掘烟台开埠文化等海洋文化品牌,培育发展海洋文化游。加快海上运动设施建设,打造综合性海洋体育中心和海上运动产业基地。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藻场建设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工程,打造国际性海洋水产品集散地。海域内岛屿重点发展现代渔业、海岛旅游等。

保护海洋文化历史风貌,做好崆峒列岛、烟台山、芝罘岛等保护区、海洋公园及滨海沙滩浴场的保护与管理,维护烟台市区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

4.即墨市海域。

优化海岸规划布局,建成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全球海洋科研的创新平台。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度假、生态人居为一体的青岛东北部滨海新城区。离岸海域重点发展以自然生长为核心的深水绿养殖产业。海域内岛屿重点发展现代渔业、海岛旅游等。

做好即墨大小管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维护和优化丁字湾、鳌山湾、横门湾和小岛湾等海湾生态环境,保护海域内海岛、海滩和岬角等优质旅游资源及其周边的海洋自然生态。

5.青岛市区海域。

该海域包括青岛市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和胶州市海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利用青岛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文物古迹、岬湾礁滩独特的花岗岩基岩海岸等旅游资源,打造世界最美海岸。优化青岛港口功能,建设世界重要的邮轮母港。优化红岛周边海岸景观和人居旅游环境,建设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城阳、市北、李沧三区胶州湾岸线,优化建设胶州少海新城。适度发展赶海体验休闲渔业和底播养殖。海域内岛屿重点发展现代渔业、海岛旅游等。

加强胶州湾的保护与岸线整治,加强胶州湾海洋公园的建设,严格控制围填海,维持胶州湾纳潮总量和海洋动力环境,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优化和提升胶州湾的海洋生态环境。

6.青岛市黄岛区海域。

优化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优化胶州湾及唐岛湾以东的青岛市黄岛区邻近海域用海,开发灵山湾至棋子湾海域。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涉海物联网等海洋新技术产业,以及影视文化、滨海旅游、生态居住、海洋金融商务等海洋服务业。有序推进董家口港口建设,壮大港口航运产业,推进临港物流园建设。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近岸海域适度发展休闲渔业,离岸海域发展海洋生态渔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冷链物流。岛屿及周边海域提升优化发展海珍品养殖产业和海岛旅游。

加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胶州湾海洋公园、西海岸海洋公园以及沙滩、基岩海岸等优质旅游资源的保护,重点加强胶州湾海域的环境保护,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

7.日照市东港区海域。

优化日照城市海岸,丰富滨海生态城市内涵,塑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宜居城市、阳光度假海岸和水上运动之都。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兴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等海洋产业。优化石臼港的港口功能,加快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优化规划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鼓励发展集远洋捕捞、冷链物流于一体的远洋水产业。

加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做好日照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护沙滩、岩礁等自然资源,继续保持“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环境优势。入海河流断面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得到加强,河口湿地得到基本恢复。

8.日照市岚山区海域。

衔接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优化建设海州湾北部临港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海洋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港口航运与物流等现代临港产业。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加强“海上粮仓”建设,适度发展休闲渔业,大力发展离岸养殖、远洋捕捞和渔业深加工,推进海洋特产业园和渔港经济区建设,促进海域内岛屿发展养殖和旅游等。

保护好海上碑等优秀历史人文遗迹,做好前三岛、大竹蛏-西施舌等海洋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整治修复河口海湾生态湿地。

另外,《规划》划定重点开发区域3个,分别为潍坊市寒亭区、烟台市牟平区和威海市文登区海域,合计海域面积2995.30平方公里,占全省管理海域总面积的6.33%。功能定位是山东半岛蓝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崛起的引航区,支撑我国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限制开发区域划定18个,分别为无棣县、滨州市沾化区、东营市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区、东营市东营区、广饶县、昌邑市、莱州市、招远市、长岛县、蓬莱市、威海市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海阳市、莱阳市和青岛市崂山区海域,总面积为27453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管理海域总面积的58.04%,包括6个海洋渔业保障区、12个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划定19个,包括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个领海基点岛。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5:1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48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