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地级市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规划图

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

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

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

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大兴安岭地区

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

金,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太祖九年(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

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市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撤裁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总管衙门。今大兴安岭地区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宣统元年(1909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瑷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瑷珲直隶厅。同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伦改制为呼玛设治局。岭南属少数民族上层叛乱分子的“伪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民国三年(1914年),岭南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同年1月11日,岭北呼玛设治局改制为呼玛县,漠河总卡伦改为漠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民国四年(1915年),岭南改制为布西设治局管辖,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

民国六年(1917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

民国九年(1920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

民国十四年(1925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改制为呼伦贝尔道,辖岭南地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岭北呼玛县辟设欧浦县。呼玛县、漠河县、欧浦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8月12日,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岭北三县隶属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漠河县、欧浦县合并于呼玛县。9月呼玛隶于属于新黑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5月,兴安岭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纳文慕仁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岭南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

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

1965年1月,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6年4月20日,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

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原属黑河地区的呼玛县和原属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原属牙克石林管局管理的阿里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总局。

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塔河县,以塔河区和呼玛县的开库康、依西肯、十八站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塔河镇;同意设立漠河县,以阿木尔、图强、古莲3区,呼玛县的漠河、兴安2公社为其行政区域,驻西林吉。塔河、漠河两县均由大兴安岭地区领导。

1982年3月6日,大兴安岭林管局企业管理体制(计划、财务)单独运作,仍直属林业部,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1986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仍与行政公署合署办公。

2018年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民函〔2018〕50号)批复同意撤销漠河县,设立县级漠河市,以原漠河县的行政区域为漠河市的行政区域。

2020年4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挂牌成立,结束了林区56年政企合一的历史。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北纬50°07′02至53°33′42、东经121°10′53至127°01′21之间,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政区北为黑龙江上游水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东南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接壤,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毗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为界。区内国境线为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边境线长786公里。地区管辖区域总面积8.3万平方千米,辖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属黑龙江省面积为6.48万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78.1%;所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地权属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21.9%。大兴安岭地区

地形地貌

大兴安岭地区属东北组兴安山地地型区,兴安岭山地与台原中的兴安岭北部台原地貌区。西部为高纬寒冻地貌类型区,东部为高寒侵蚀地貌类型区。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构成。中山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低山山形圆浑,地面零碎,较丘陵分布规则。全区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髙。平均海拔573米;最高海拔1528米,系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东走向,横卧本区,东低西高,400千米长,系黑龙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山区相对海拔300米至500米,分布于本区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区、呼中区、塔河县。山体由一系列宽缓复背斜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区相对海拔200米至300米,主要分布于岭东的呼玛县和岭南的松岭区、加格达奇区。山体浑圆,山坡和缓,坡角一般为15至30度。丘陵区相对海拔50至200米,分布于东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岗阜状起伏,坡长而缓,坡角一般为10至15度。山间盆地,分布于全区河谷地带。河谷宽阔,谷底狭窄,直线河谷较多。

气候特征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独特,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高寒禁区”之称。气候湿润,夏冬多雨。温差较大,夏日昼长夜短,以夏至期间为主,偶有北极光出现。冬季夜长昼短,时有奇寒。太阳年辐射总量4500百万耳,年日照2600小时,年有效积温210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漠河县和呼中区北部零下4摄氏度,其他地区零下2摄氏度。年无霜期平均80至110天,极端最低气温52.3摄氏度,出现在1969年2月13日;极端最高气温37.0摄氏度,出现于2010年6月29日。年均降雨量460毫米,集中第三季的7至9月间。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来自高纬度的西北风,寒冷干燥,降水量占年降水量10%。夏季受太平洋高压控制,多有东南季风经过,湿润温凉。

水文

大兴安岭地区水系多为外流流域,流人太平洋海域,属地表流经带的湿润带与多水带。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28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115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208条。河流总长4410千米,水面面积142平方千米。境内较大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那都里河等,国际河流有黑龙江,省内地区间界河有嫩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9.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30.05亿立方米/年,扣除河川径流量重复26.17亿立方米/年,折合总水资源量为153.39亿立方米/年。全区河川年径流总量149.1亿立方米(不包括黑龙江入境水),地下水储量30.05亿立方米,全地区人均年占有水量3130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2倍,是世界人均水量的3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08.82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105.12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资源3.70亿立方米/年。全区水能理论储藏量78.04万千瓦,可开发建设水电站39处,电站装机容量89.6万千瓦,可年发电25.3亿度以上。其中装机在1万千瓦以上电站站址有15处,电站装机容量86万千瓦,可年发电24.2亿度以上。

矿产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已发现矿产40余种,有矿产地584处,其中矿床119处,矿点256处,矿化点和线索地209处。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种,开发利用的矿种15种。贵重金属矿。黄金已探明储量175吨,矿床66处,现保有储量在10吨左右,砂金储量占全省60.26%左右。黑金属矿产仅有铁钛。已发现矿产地22处,铁矿储量1819.6万吨,钛矿储量1118.5万吨。有金属矿,主要有铜、铅、锌、钼等,已发现矿产地61处,其中小型3处、矿点1处、矿化点52处。非金属矿产,主要菱镁矿、大理岩、陶粒原料、膨润土、石榴子石、砖瓦粘土、建筑用沙、麦饭石等。大兴安岭地区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泛北极植物区系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有木本植物100种,其中乔木28种。全区已普查出维管束野生植物92科,371属,9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占60%。其中药用植物有黄芪、沙参、百合、断肠草、元胡、龙胆、紫苑、杜香、杜鹃等85科,192属,342余种;纤维植物有大叶樟、小叶樟、野古草、羊胡子、苔草和柳兰等27种;单宁植物有金老梅、蒿柳、酸模、老鹤草、萎陵菜、地榆、鼠掌草等49种;芳香油植物有狭叶杜鹃、裂叶荆芥、百里香、兴安桧、玲兰等29种;油料植物有榛子、胡枝子、接骨木、苍耳、分叉寥、野豌豆等28种;食用植物有越桔、稠李、东方草莓、都柿、蕨菜、徽菜、黄花菜、草蘑、油蘑、猴头、木耳、桔梗等42种;农药植物有粗茎鳞毛蕨、兴安藜芦、白屈菜、狼毒大戟、白头翁、莲子菜等8种。

动物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系属古北界、东北亚界、大兴安岭亚区。全区已普查出鸟类16目,40科,250种,其中雀形目119种,占47.6%,非雀形目131种,占52.4%;夏候鸟有赤麻鸭、绿头鸭、极北柳莺等148种;冬候鸟有朱顶雀、灰喜鹤等11种;留鸟有黑嘴松鸡、花尾榛鸡、乌林鸮等46种;旅鸟有大天鹅、花脸鸭等45种。全区普查出兽类6目,16科,56种,主要有紫貂、貂熊、棕熊、猞猁、原麝、马鹿、驼鹿、狍、野猪、狼、狐、貉、雪兔、黄鼬、水獭、松鼠、飞鼠、花鼠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原麝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全区普查出鱼类17科,43种,主要有大马哈鱼、细鳞鱼、哲罗鱼、鳇鱼、鲟鱼、乌苏里白鲑、黑龙江茴鱼、狗鱼、青鱼、雅罗鱼、草鱼、赤眼鳟、鲶鱼、凌源犸、江鳕、青纩、泥鳅、鳜鱼、黑龙江巽鱼、鳙鱼、黑龙江鲤、鲢鱼、银鲫、棒花鱼、华雩、湖瘛、银固、长春鳊、蒙古红珐、彩石鲋等。全区普查出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蜍、无斑雨蛙、黑龙江林蛙等2目4科7种;有龙江草晰、丽斑麻晰、白条锦蛇、红点锦蛇和蝮蛇等2目3科7种。

行政区划

大兴安岭地区共辖4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分别是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漠河市、呼玛县、塔河县。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驻加格达奇区景观大道1号。

林业区划: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施业区内设加格达奇林业局、松岭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呼中林业局、塔河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漠河林业局10个国有森工林业局。

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6269280264232700165000
加格达奇区光明街道6-2-1587232761165099
松岭区小扬气镇-3--15799232762165012
新林区新林镇-7--8703232763165023
呼中区呼中镇-4--7420232764165036
漠河市西林吉镇-6--18367232701165399
呼玛县呼玛镇-25114285232721165100
塔河县塔河镇-42114103232722165200

注: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目前不是正式行政区划建制。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地权属内蒙古自治区。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大兴安岭地区常住人口为33127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511560人相比,减少180284人,下降35.24%,年平均下降为4.25%。

加格达奇区137105
松岭区15996
新林区20362
呼中区16359
漠河市54036
呼玛县36362
塔河县51056

2020年,大兴安岭地区人口出生率3.02‰,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4.72‰。截至2020年底,大兴安岭地区户籍人口407062人。其中:城镇人口363623人,占总人口比重89.3%。男性人口20580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6%;女性人口201254人,所占比重为49.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18岁以下人口34077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4%;18-59岁人口272397人,所占比重66.9%;60岁及以上人口100588人,所占比重24.7%。

大兴安岭地区有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回、赫哲、锡伯、柯尔克孜、土家、侗、朝鲜、壮等29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系世居民族,主要居住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族乡,其他少数民族大多数为1964年开发大兴安岭以后陆续迁人,人口分布在全区各地。大兴安岭地区

政治

职务姓名
地委书记李大义
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徐向国
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杰
政协工作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钟志林

经济

综述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67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431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46702万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633629万元,增长5.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20元,同比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8元,同比增长6.6%。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402754万元,同比下降18.6%。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000万元,同比下降59.7%。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360388万元,同比下降1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9.5%,民间投资全年完成42366万元,同比下降49.7%。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838万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924万元,同比下降50.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5992万元,同比下降14.6%;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为7.9:8.7:83.4。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27884万元,增长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533万元,同比增长7.9%。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各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5571万元,增长36.3%。企业所得税3431万元,同比下降24.7%。个人所得税2997万元,同比增长16.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5083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8.3%,教育支出下降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0.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1%。大兴安岭地区

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实现GDP总量138.6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1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6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49.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14.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69.3亿元(2018年修订数为65.4亿元),增长3.9%。

2020年,大兴安岭地区GDP总量实现1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2.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68.1亿元,下降0.9%。

第一产业

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4.9%;畜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5.5%;渔业增加值0.1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57.6:26.5:8.3:0.4:7.2变化为57.7:25.6:9.1:0.2:7.4。

农业生产条件。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2.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农用拖拉机11444台,同比下降0.6%。农村用电量2017万千瓦时,增长0.7%;化肥施用量7822吨,同比下降0.8%。

粮食蔬菜产量。全区粮食产量5.5亿斤,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为0.4亿斤、0.2亿斤、4.7亿斤和0.1亿斤。全年蔬菜产量1.15亿斤,瓜果0.03亿斤,油料170.3吨。

营林生产。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345.9万亩,补植补造33万亩,育苗1428亩,义务植树85.3万株,人工造林面积3.6万亩。

畜牧业生产。全区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91954头和113612头,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6.5%;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11348头和74546只,分别增长5.8%和6.2%。家禽出栏69.5万只,增长5.9%。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9%、5.5%、5.0%和5.5%。禽蛋和生牛奶产量分别为4741吨和1979吨,分别增长5.0%和3.5%。

第二产业

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其中,矿产开发业增长16.4%,建筑材料业增长56.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2%,绿食品加工业增长2.8%。

工业效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626万元,同比增长14.4%;实现营业利润28839万元,同比下降19.6%。

工业产品产量。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看,5种主要产品的产量均为增长态势,增速较高的三种产品:果酒及配制酒产量24.2千升,同比增长128.3%,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产量2652.3吨,同比增长52.3%,水泥产量501973吨,同比增长37.9%。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6%。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6.3%;第二产业投资均为工业投资,下降18.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3%。民间投资下降56.2%。全年施工项目个数增长44.7%;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66.7%。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4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7.8万元,增长56.9%。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7%,其中,竣工房屋面积占96%。

‎房地产开发。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094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9681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额6116万元,增长2.2%,其中住宅销售额5467万元,增长20.2%。

第三产业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049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2054万元,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95万元,增长8.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5443万元,增长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2606万元,增长9.5%。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进出口总额完成12373.16万元,增长58.0%。其中,出口完成9316.13万元,增长67.73%,进口完成3057.02万元,增长34.28%。实际利用外资105万美元,增长7.1%。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接待旅游人数6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亿元,增长23.0%。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快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51.55万件,同比下降5.15%,全区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6169.04万元,比上年下降6.83%。通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827.86万元,比上年下降5.9%。全区移动电话43.75万户,增长17.9%;固定电话用户6.32万户,下降15.6%;国际互联网在网用户13.01万户,增长25.1%。

截至2017年底,大兴安岭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80965万元,比年初增加213191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79161万元,比年初增加7458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31899万元,比年初增加244090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44326万元,比年初增加126759万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75350万元,比年初减少27742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59761万元,比年初增加180558万元。

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保险业务收入108278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17551万元,下降19.3%,寿险业务收入90727万元,增长15.4%。全年赔付支出48704万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001万元,增长87.8%,寿险赔付支出30703万元,下降16.1%。

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5.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2%。

热销商品。在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的27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长较快的有:烟酒类增长10.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3%,粮油食品类增长8.0%。

交通运输。2019年,全区客运量完成111.6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量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完成客运周转量757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0.1%。民航客运量27.55万人次,增长17.5%。全年完成货运量717.26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304万吨,比上年下降30.4%;完成货物周转量11020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42.2%,铁路完成货运量413.25万吨,比上年增长8.6%;航空货运量完成0.01054万吨,同比增长28.5%。

民用车量。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8.05万辆,比上年增长5.5%,其中私人汽车4.6万辆,增长7%。民用轿车拥有量2.76万辆,增长6%,其中私人轿车2.6万辆,增长6.3%。年末摩托车拥有量1.7万辆,比上年增长3.7%。拖拉机拥有量1.14万辆,比上年下降0.6%。

邮政电信。2019年,全区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193.26万件,同比增长26.67%,业务收入完成3540.07万元,同比增长38.05%。全区邮政服务业务总量7515.12万元,同比增长9.81%。全区电信营业收入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50977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736万元,同比增长5.3%。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各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23256万元,增长23.0%。企业所得税8817万元,同比增长91.2%。个人所得税1962万元,同比下降45.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7982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5%,教育支出增长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25.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8.9%。

‎金融市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81100万元,比年初增加308153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290699万元,比年初增加251172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62239万元,比年初减少67184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66343万元,比年初减少44957万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66571万元,比年初增加48029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60904万元,比年初减少55378万元。

保险收入和赔付。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5037万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4701万元,比上年下降5.9%,寿险业务收入100336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全年赔付支出45375万元,同比增长28.9%。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7685万元,同比增长128.0%,寿险赔付支出27690万元,同比增长0.9%。

交通

公路

加格达奇火车站

大兴安岭地区境内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齐齐哈尔等城市,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洲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111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公里。

航运

水上航运沿黑龙江顺流而下直通佳木斯,哈尔滨,经俄罗斯庙街可出海实现江海联运。大兴安岭地区

航空

大兴安岭鄂伦春机场是在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改扩建的基础上再次扩建的一个综合机场,也是中国第一个在通用机场的基础上改扩建的民用机场。加格达奇嘎仙机场总投资3.68亿元,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跑道长度为2300米,可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19、空中客车A320系列等C类飞机起降。

漠河古莲机场是中国最北的机场,于2008年建成通航。已开通漠河至哈尔滨至北京、漠河至黑河、漠河至海拉尔三条航线,每日一班。漠河机场是中国在最寒冷地区、在永冻土地质条件下建设的首个机场,是祖国最北端、北纬50度以上建成的第一个民用机场,是中国第一个实现运营由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应急救援、公安、急救、消防由地方政府负责,成本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分担的小型机场。漠河机场飞行区技术人员等级为4C级。

社会

科技

2019年,科技活动取得新进展。研究所从业人员140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20人。全区科技经费支出1502.88万元,现有众创空间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在孵企业85家;全区专利申请量351件,专利授权量188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33件。

教育

截止2019年底,大兴安岭地区共有普通中学37所,招生3941人,在校生12335人,毕业生4807人。普通小学19所,招生1662人,在校生10070人,毕业生2037人。公办幼儿园45个,在园幼儿4017人。2019年,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1145人,其中:专科1009人、中专136人。学年末在校学生3409人,其中:专科2650人,中专75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底,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7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台24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底,共有卫生机构309个,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33个。卫生机构编制床位2963张,实有床位2998张,卫生技术人员32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14人,注册护士134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全区共有诊所(医务室)132个。

体育

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运动员在国内比赛中成绩显著,全年共获得30枚金牌、26枚银牌、19枚铜牌,共计75枚奖牌。其中:2019年度锦标赛金牌30枚,银牌26枚,铜牌19枚。

社会保障

2019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85元,同比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8元,同比增长8.2%。

2019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7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1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45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万人,下降20.1%;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02人,下降16.5%。

旅游

综述

大兴安岭地区拥有国家级保护区8处,分别为呼中、南瓮河、双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北极村、岭峰和盘中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98.11万公顷;省级保护区4处,分别为漠河笃斯越橘、盘古河、常青、呼源钻天柳保护区,总面积18.63万公顷。地级自然保护区13处,分别为北庆貂熊、大青山、干部河、秀峰、塔林、呼中原麝、嘎啦河、盘古河泥碳藓、额木尔河、大乌苏河、塔河源头、罕诺河湿地、那都里河地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5处,分别为金沟、吴家碑尼河、那都里河自然保护小区、倭勒根河、额木尔河入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地4处,分别为哈拉巴奇、门都里河、依西、湖通河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02.55万公顷。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呼中国家森林公园、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札林库尔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际重要湿地(南瓮河国际重要湿地),2个国家重要湿地(嫩江源头区、呼玛河国家重要湿地),10个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呼中苍山石林地质公园、漠河地质公园)。

雅克萨古战场遗址

位于漠河境内,在雅克萨古战场遗址上,当时的炮台、城堡仍清晰可见。大兴安岭地区

李金镛祠堂

位于漠河金沟林场。2007年,漠河县投资650余万元在原址上进行重、扩建。祠堂主殿陈列着李金镛塑像、清政府有关老沟金矿事宜的奏折及部分实物文本。东厢房为幕僚馆,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90余名幕僚的浮雕画;西厢房为功德馆,陈列了2000余件出土的采金工具和20余幅图片。

胭脂沟

胭脂沟位于漠河市西林吉镇,又称老金沟。它全长14公里,是额木尔河的支流,以盛产黄金闻名于世。胭脂沟开采黄金100多年来,这里的沙土已被筛淘过几十遍,但仍可淘到黄金,可见黄金储量之丰富。

神州北极

黑龙江漠河市、抚远市与新疆喀什市、海南三亚市是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极点的行政区,并称为中国“四极”。漠河市北极村是中国位置最北的村落。这里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极沙洲”、“北极林海观音”等众多最北特景观。

映山红滑雪场

位于加格达奇区光明社区南部3.9公里处,山顶可俯视兴安美景,鸟瞰加格达奇市容。

大白山风光

大白山在北温带最大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山势南陡北缓,海拔较高,峰顶为1528.7米。

吴八老岛

位于黑龙江上游413公里处,黑龙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现归呼玛县三合村管辖。它由三个椭圆形彼此孤立的沙岛组成,枯水期连成一片,面积约1.55平方公里。

生态旅游

大兴安岭地区在北极旅游名镇建设了圣诞村、民俗生态园、金马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基本构筑起以北极村为龙头的旅游目的地主体框架。

生态游景点
大兴安岭寒温带植物园南瓮河湿地公园多布库尔湿地漂流度假区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漠河圣诞世界北极滑雪场加格达奇映山红滑雪场嘎仙洞旅游专线
最北一家人神州北极碑北极哨所胭脂沟景区

获得荣誉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代表人物

迟子建,漠河县北极村人,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热鸟》等。

朱宏,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张毅,出生于北安市,曾任大兴安岭地委书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0:1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55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嬉戏飞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