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清虚观

阅读: 评论:0

清虚观坐落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东大街东段路北,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5890.9平方米,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钦赐牒文,改太平观为清虚观。元佑七年(1089)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补修。元初,赐名太平兴国观,蒙元宪宗二年(1252)易名太平崇圣宫并重修。清代复称清虚观。元代之后的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均有过规模较大的补筑、修葺。原貌宏伟壮观,清代时为列县“十二景”之一。

平遥清虚观牌楼为木构,二柱式,前后置戗柱(八字形叉柱,起稳固作用),歇山顶,斗拱七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上有乾隆三十六年题"清虚仙迹"的匾额。

此观为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坐北向南,为三进院。清虚观历史悠久,历代均有重修补修,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均有过规模较大的补筑、修葺。原貌宏伟壮观,清代时为列县“十二景”之一。今存元、明、清三代遗构。主要建筑有:

牌楼、龙虎殿(山门)、纯阳宫(献殿)、三清殿、玉皇阁。主体建筑三清殿之左右有耳殿,东、西有廊殿。献殿两翼有八卦台,甬道两旁有碑亭。三清殿后,由玉皇阁和东、西廊窑组成后院。

一、牌楼

清虚观山门即龙虎殿,为元初修建、明代重修。龙虎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一说六椽,当为误断),采用"悬梁吊柱"结构,很有特。山门匾额题:“太平兴国观”。

殿下面东西廊分塑青龙、白虎二神像,高约5米,为明代作品。龙虎殿内壁上有青龙、白虎形象,其中白虎抽象造形颇奇特,这组塑像为元塑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后者因光线较暗,此行未拍图片。

山门在道家眼中象征三界,跨入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了三界,不受世俗的烦扰,可以清静修炼。龙虎殿体量宏大。柱子排列规整,柱头收分明显,倾角显著,柱头带卷刹,柱楚表面,柱子用料硕大,给人以宏大厚重的感觉。

屋檐斗拱四铺作,补间一杂,结构粗大,造型美观。梁架四椽栿,梁架四角置抹角梁于二层井口枋上,以“悬梁吊柱法”承托平梁与老角梁后尾,这一地方建筑手法既省料又扩大了室内空间,是其独特处。

资料:古代,清虚观常规性的保护管理长期由道门中人负责:早期的建筑虽不多见了,建于元末明初的五祖殿、七真堂以及玉皇阁等均失存已久,然现存规制却也可观。

清光绪末年,观内兴办学堂,民国后改为学校。民国15年(1926)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作军营、军队留守处、粮库。

1949年以来,粮食部门占用期间,大殿塑像遭毁。1973年,平遥县革命委员会公布清虚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冬,平遥县文物管理所进驻其中,此项文物始得有效保护。1985年,粮食部门彻底腾迁,清虚观建筑的原貌渐趋恢复。1992年,平遥县文物局复修后院西廊窑,翻修龙虎殿、中院东廊房屋顶。1996年,中院西廊房落架大修,三清殿拨正梁架,更换折裂构件,翻修屋顶,补配脊饰。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15:4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57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平遥   古城   平遥古城   清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