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湖南省辖县级市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韶山秦至晋未属湘南县。南齐属湘西县。

隋开皇九年并入衡山县。唐天宝八年改衡山县为湘潭县,自此至宋。元湘潭县升为湘潭州,韶山归湘潭州。

明代属湘潭县移风乡居义里;清代为湘潭县的第七都;光绪十九年〔癸巳〕冬月十九日(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湘潭县七都韶山冲上屋场。民国时期先后属湘潭县西二区,第九区、清溪乡和银田乡、清田乡。

1925年2月,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先后在毛氏宗祠、李氏宗祠、庞氏宗祠等地创办了20余所农民夜校,并在韶山冲建立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

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共潭湘区委(下辖湘潭、湘乡)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决定一分为二,划为韶山和白田两个区委。韶山区委下辖湘潭县清溪乡(即今韶山)和湘乡县湘西乡。

铜像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中共潭湘宁边区县工委在韶山成立,1949年5月,更名为中共宁乡县工委,韶山党组织隶属关系随之改变。

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新中国建立以后,韶山建制曾多有变化。

1961年,湘潭全县恢复区级体制,设立韶山区,1963年8月,成立韶山管理局,隶属湘潭县韶山区委领导,1968年12月,撤销韶山管理局和湘潭县韶山区,升为地级区,属湖南省直辖,湘乡县大坪公社和白田公社的竹赞大队划入。

1981年1月12日,省委、省政府决定,撤销湖南省韶山区,再度成立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和湘潭县韶山区,分别隶属湖南省委和湘潭县委领导。

1984年湘潭县韶山区升为县级区,改为湘潭市辖。

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韶山进一步开放,并明确规定韶山的性质: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风景旅游区,同时还决定把滴水洞也对中外游客开放。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湘潭市韶山区,建立县级韶山市,属湖南省辖,由湘潭市代管。时辖6乡2镇:清溪镇、银田镇、大坪乡、永义乡、如意乡、杨林乡、银田乡、韶山乡。

1997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意乡升格为建制镇,全市辖5乡3镇。

韶山市2001年底,银田乡与银田镇合并,建立银田镇,全市辖4乡3镇。

2012年5月10日,湘乡市龙洞镇的石塘、花桥、谷阳、韶东、韶西、新湖、城前等7个村划归韶山市韶山乡管理,湘乡市金石镇的团田、舒塘2个村划归韶山市杨林乡管理。

2015年,根据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方案,清溪镇、如意镇、永义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清溪镇;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韶山市共撤并3个乡级建制,辖清溪镇、银田镇2个镇,韶山乡、杨林乡2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韶山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52〞-112°38′13〞、北纬27°51′40〞-28°1′53〞。位于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长沙市120公里。处于湘潭市市区以西。北、东与宁乡县麻山乡、朱石桥乡、三仙坳乡毗连。

地形地貌

韶山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地貌基本格局奠定于株罗纪末期的燕山运动。以后随着地壳运动的间歇性缓慢上升与流水下切,形成了韶河溪谷与阶地,以及挺拔的韶峰山脉与丘岗剥蚀面。总的地貌轮廓是以韶峰山脉和韶河、石狮江两水为骨架,构成西部隆起,往东及东南倾斜的地势,山、丘、岗、平原齐备。全市最高点韶峰,海拔518.5米,最低点六亩洲海拔48米;高程差470.5米。其类型分类比例:溪谷平原占31.77%、岗地占31.88%、丘陵占22.35%、山地占14%。韶山山脉由南往北,曲折延伸,于韶山冲内虎踞龙盘,遂构成众多的冲、洞、谷、壑等,成为旅游价值的风景点。韶峰,顾名思义,韶山的最高峰,海拔518.9米。韶峰位于韶山西南角,距故居约5公里。韶峰是南岳衡山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高出两百多米。狮子山横亘于韶山市中部,距韶山冲10里。

气候特征

韶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7℃,较四周县市略低,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5℃。一月份平均气温为4.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9℃。韶山年平均降水1358毫米,最多年份达到1719.9毫米。雨季在4月15日前后开始,7月10日前后结束,春夏多雨,秋冬干燥。韶山日照偏多,年日照达1717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9%,分布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水文

韶山河流属于湘江水系,均经涟水入湘江。全市5公里以上的小河有9条,全长103公里,其中以发源于韶山山脉的韶河最大。韶河原名云湖河,曾经是九曲十八弯。

土壤

境内地层发育较全,地质构造复杂。山峦起伏,溪水潺潺,冲土段相连。境内地层有板溪、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系、泥河系、石炭岩系、二迭系、下三迭系、下侏罗系、下第三系;西部有印支期花岗侵入体,地质构造形成涡旋状,为韶山银田寺旋扭构造。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韶山水域面积14.2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8%。其中:河流水面约0.99平方公里,水库水面1.61平方公里,坑塘水面8.85平方公里,沟渠2.31平方公里,水工建筑物0.46平方公里。

截止2017年末,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28%,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7%,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12.71%、5%、5.45%和5%。

土地资源

2022年2月15日,韶山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韶山市自然资源局、韶山市统计局联合发布韶山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其主要地类数据公布如下:耕地84407.1亩(5627.14公顷)。园地2133.15亩(142.41公顷)。林地192056.1亩(12803.74公顷)。草地348.6亩(23.24公顷)。湿地14.7亩(0.9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3482.35亩(3565.4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933.7亩(795.5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798.4亩(1386.56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境内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系组成为壳斗科、樟、冬青科、山茶科、蔷薇科、芸香科等,共65科280多种,山林之胜,前人咏为“峰高青碍目,树远翠迷天”。

韶山市共有乔木、灌木25科230种,其中乔木176种,灌木藤类54种,乡土树种180种,引进树种50种;有草场13万余亩。林地资源面积91.6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3.6%。其中:有林地76.94平方公里,未成林造林地4.7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6.74平方公里,疏木林地2.98平方公里,迹地0.09平方公里,苗圃0.09平方公里。草场13万余亩。

截止2017年末,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547415立方米,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为5.2%。全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000亩,封山育林面积10000亩,森林抚育20000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2.5%。

动物资源

韶山曾经是虎豹风生、龙蛇出没之地。滴水洞、虎歇坪、滑油潭、石旗冲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1949年前后尚有华南虎约10多头,豹多头,1957年后虎渐绝迹,1963年后豹无踪影。有野猪、獾、狐狸、麂、花面狸、山羊、娃娃鱼、龟、鳖、雀、喜鹊、画眉、鹰等。

矿产资源

根据2016年显示,韶山市已发现矿产12种,有储量的矿产7种,矿床规模均属小型矿点。铁、锰分布于韶山乡花园村、永义乡永义亭附近及杨林乡、永义乡铁矿体出露地表3层,地质贮量为118.188万吨,属小型,中品位。杨林乡谭家冲铁锰矿为火成的淋滤型褐铁锰矿,地质贮量36.23万吨,量少,不集中,矿质高,同时伴生锌、铅等。

煤:分布在银田镇锡丰、凤家、茶园等村,与湘潭县交界,含可采煤2-3层,地质贮量1300万吨,地下水较多,矿区东端为气肥煤,灰分低,热量为7642千卡/公斤,如意乡东部石湖村一带煤矿含煤3-4层,可采两层。

矽砂:分布在如意乡杨湖村、韶山乡花园村。

石灰岩:韶山乡朝阳村、如意乡如意村、心村、银田镇余家冲、大坪乡邹家冲均有分布。银田镇锡丰村余家冲石灰岩,地质储量234万吨(已采40万吨),矿厚35米,含氧气量52%,矿床长300米,厚38米,深25米,容量3.2克/毫升。

海泡石:分布于银田镇。

砖瓦粘土:分布在银田镇茶园村和青石村,储量32万吨。

水泥用灰岩:分布在银田镇余家冲、大坪韶新村,储量120万吨,小型。

行政区划

根据2017年6月市政府显示,韶山市辖2个镇、2个乡,市政府驻地清溪镇。

下辖乡镇面积/平方千米
清溪镇71.16平方千米
银田镇28平方千米
韶山乡85.2平方千米
杨林乡50.46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韶山市总户数35548户,户籍人口119843人,其中男性59959人,女性59884人;0-17岁人口22442人,18-34岁人口25332人,35-59岁人口47050人,60岁以上人口25019人。全年出生人口1576人,出生率为13.2‰;死亡人口688人,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数10.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8万人,农村常住人口4.05万人,城镇化率60.02%,比上年提高3.23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为1033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6036人相比,增加17321人,增长20.13%,年平均增长率为1.85%。 

全市共有家庭户34243户,集体户1072户,家庭户人口为98482人,集体户人口为487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8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22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1761人,占50.08%;女性人口为51596人,占49.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3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47。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204人,占16.65%;15-59岁人口为62425人,占60.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728人,占22.9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889人,占18.2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9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75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02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45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78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38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818人上升为11638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20985人下降为2075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675人下降为38496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4547人下降为20692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韶山常住人口为103357人。

民族

至2014年4月,韶山共有土家族、苗族、瑶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驻人口463人,少数民族暂住人口80余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韶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1801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17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64623万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425261万元,增长11.1%。按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971元,增长8.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49.3:45.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47.3%、50.1%。其中,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2%。 

2020年,韶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1.92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47.64亿元,增长4.2%。按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526元。

2021年,韶山市地区生产总值105.8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49.03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9.21亿元,同比增长7.5%。按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3万元。

第一产业

2018年,韶山市农业实现增加值29683.1万元,比上年增长3.5%;林业增加值2954.1万元,下降1.2%;牧业增加值16171.2万元,增长2.9%;渔业增加值3108.5万元,增长2.2%。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4081亩;蔬菜播种面积40511亩。全市粮食总产量41823吨;蔬菜产量130140吨。全市出栏肉猪15.07万头。 

2020年,第一产业总产值132617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47313万元,比上年增长4.4%;林业产值4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牧业产值 70895万元,比上年下降0.8%;渔业产值5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

2020年,全市谷物总面积8.22万亩,总产量4.51万吨,其中水稻7.98万亩,总产量4.22万吨。全市生猪存栏头数7.82万头,出栏肉猪 10.65万头。

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个数(省级)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50个,比上年增长7%;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0.98万户,比上年增长13%;家庭农场170个,比上年增长1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71万千瓦,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0.63万亩。

第二产业

2018年,韶山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28747万元,比上年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7943万元,比上年下降1.3%。 

2020年,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全市全年建筑业总产值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韶山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0.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20%;非国有投资增长57.4%。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50.2%;产业投资增长45%;民生投资增长119.2%;生态投资增长312.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5.1%,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98%。

全市施工项目共计15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7个,本年投产项目26个。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894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4.9%。 

国内贸易

2018年,韶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1%。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同比增长8.5%;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2.2%。 

对外经济

2018年,韶山市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0.3%;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5%,实际引进内资比上年增长22.14%。 

旅游

2018年,韶山市全年来韶游客累计达2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过夜游客286万人次,增长5.2%。实现旅游总收入705486万元,比上年增长17.0%。 

财政

2018年,韶山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73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953.3万元,增长3.1%;上划两税收入15184.7万元,增长30.0%;上划所得税收入7601万元,增长26.4%。全口径税收收入53646.5万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73.4%。全市财政支出(不含基金)131737.5万元,增长9.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335.5万元,增长13.4%;科学技术支出6788.5万元,增长6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40.2万元,增长25.4%,节能环保支出3615万元,增长68.3%,教育支出17449万元,增长2.5%。 

金融

2018年,韶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12042万元,比年初减少15817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41770万元,较年初增长38727.82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48923万元,比年初减少54854万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5205万元,比年初减少11465万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90742万元,比年初增长26151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64463万元,比年初减少37616万元。

文化

地名由来

“韶”乃虞舜时乐名。《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辞海》据此诠释韶山:“相传古代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故名”……山有八景,风景优美。虞舜,远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姓尧,号有虞氏,名重生,世称虞舜。他是继尧之后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圣主。他为尧所器重,尧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禅让于他,还把两位爱女娥皇、女英许配与他。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苦辛,渡黄河,涉长江,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韶乐

《韶乐》是一部歌颂、宣传舜帝九功之仁德,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尽善尽美的乐舞。从夏朝韶乐至清代,中和韶乐失传,《韶乐》经历了4000多年的延绵史,韶乐神秘,韶乐奇妙,是“华夏第一乐章”。

乐舞:韶乐所使用的乐器是严格按文史考证作为远古至明、清宫廷雅乐《韶乐》所使用的乐器制作演奏的。使用的乐器有甬钟、四虎缚钟、歌纽钟、歌缚钟,编馨铜鼓、木鼓、陶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路鼓、灵鼓、古琴、古筝、古瑟、萧、笛、排箫、埙、笙、枳、缶(4种)、石、相、铃、土号、角共36种200余件。舞蹈有文舞—长袖舞、羽毛舞、牛尾舞和武舞(盾牌舞)。

舜文化

舜帝是中华民族史祖五帝之一。《汉书·古令人表》对舜帝的标准称谓是:“帝舜是虞乐”。舜是孝德的化身,一生“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四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仰称颂。舜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湖南九疑山。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是尧的两个女儿,闻舜已死,赶至洞庭湖君山,便南望痛哭,随后投湖殉节,化为湘祀女神。

湖南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区域,其主要路线是围绕湘江流域进行的,并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韶山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地区,韶山因舜在此奏《韶乐》化解一场恶战而得名。

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确立了其文化观。强调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态度,就是评判文化价值取向的标准。强调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文化领域中继承、借鉴、批判、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的文化观,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和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总体文化的发展。 

衣着

清朝、民国时期,湖南民众夏天穿广式文衫或用苎麻织成的夏布短衫,冬天穿用家织上布做成的大襟衣,男女长裤一般为白裤头,大裆宽裤筒,穿着不分前后,以棉线带做裤带。妇女普遍穿短领偏襟衣。家庭经济富裕的成年男子夏天多穿绸缎、士林布短。

首饰

清末民国时期,未婚女子多戴瓜子型耳坠,手带银圈;中年妇女戴玉镯;富家妇女手带金、银、藤手镯和戒子以及串珠镯,颈带金、银项链;一般妇女常带铜质顶针,以便做针线活,亦起装饰作用;部分小孩耳吊“长命”耳坠、颈带银项圈或挂“长命锁”,上镌“长命富贵”、”易养成人”字样;乡间女子未婚的梳长辫,扎红头绳,已婚的挽髻,上插鲜花,俗称素打扮。

50—70年代,城乡妇女以艰苦朴素为荣,不重首饰,戴各种手饰者少。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条件改善,城镇妇女时兴首饰,戴各式各样的戒子、耳环、簪子、手镯、项链较为普遍,饰品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农村女子已有一定数量的人戴之。

花鼓戏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的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湖南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特产美食

冬至炕熏腊肉

冬至炕熏腊肉流行于全省各地。湖南人喜食腊肉,冬至开始杀年猪,除留部分鲜食外,大部分制成腊肉留着长年食用。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肉(最好带皮)或牛肉、鸡、鸭、鹅、鱼、兔肉等用盐或拌以五香、八角粉腌四、五天,待晾干后,以锯木、谷壳、花生壳、桔皮、柚皮等烧烟熏烤,或挂在柴火灶上,让冷烟熏烤,称“冬腊肉”。

喝凉药茶

喝凉药茶又称喝凉茶,流行全省各地城乡。湖南夏季炎热,气候干燥,容易受热中暑发疹或生疮疖痱子,人们常以一些清热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药,诸如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香薷、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等矿物药,煎水或开水冲泡,代茶喝,以防暑解热,祛湿消毒,强身健体,称“凉药茶”,或“凉茶”。

米粉

米粉,是湖南省内尤其是常德市、湘西、湘南一带的风味食品和小吃。依据加工方法不同,有“肠粉”、“切粉”、“滤粉”、“榨粉”,统称“米粉”。食用时按烹调方法的不同,又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将米粉加各种配料、佐料(醋是必不可少的)凉拌而食,称“凉拌粉”;将米粉放在滚水锅中烫热,捞起,不放汤,加配料、佐料,称“冒热粉”;加汤,称“汤粉”;用油炒,称“炒粉”;用小锅将米粉和配料一起煮,称“煮粉”。根据配料不同,有“瘦肉粉”、“牛肉粉”、“鸡杂粉”、“螺蛳粉”。不加肉菜的叫“素粉”。湖南人喜好米粉,或赶圩、或进城,每每选中吃米粉,饭店、宾馆、招待所早餐供应米粉,在家待客乃至未婚男女在圩镇上见面,如果双方满意,便由男方请女方吃米粉。

交通

截止2018年末,全市新建和提质农村公路30公里,完成安全隐患里程处治32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公交车通村率达60%,公交车出行分担率达45%,公交综合用地220平方米/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保有量23.0标台。

社会

教育

截止2018年,韶山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4人,在校生513人,毕业生214人。普通高中招生280人,在校生850人,毕业生236人。初中招生539人,在校生1781人,毕业生626人。小学招生1056人,在校生5599人,毕业生929人。在园幼儿33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6%。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760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19.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83人次;落实普通高中免学费资金166.4万元,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1664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0.1万元,资助中职贫困学生101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126.12万元,免除中职学生学费1051人次。

科技

截止2018年,韶山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年末高企数量达到1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86亿元,增长9.26%。全年专利申请量149件,授权量11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6件,增长24.4%;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38件,全年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3904万元。

文化事业

截止2018年,韶山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个。

体育

截止2018年,韶山市有体育场地280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8个,游泳池(含游泳跳水场馆)1个。全年新建7人笼式足球场1个,老年驿站5个,新增室外健身路径6套,农民健身工程4个,健身站点2个,全市人均健身场地面积1.93平方米。

医疗卫生

截止2018年,韶山市共有医疗机构102家,其中市级医疗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4家,村卫生室64家,其他医疗机构2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计综合监督执法局1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5人,执业护士259人。医疗机构床位547张。其中,医院320张,乡镇卫生院206张,其他医疗机构21张。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截止2018年,韶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4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员1.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7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0.55万人。年末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0.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

全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6789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41.9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7810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627.9万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床位858张,入住36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2886.2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3.5万元。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20人。

截止2017年末,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57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10元,增长8.5%。

居民生活

截止2018年,韶山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40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63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18元,增长8.4%。 

资源环境

截止2018年,全市有林地面积17.44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6.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森林资源蓄积量达54.74万立方米,年增长率为5.2%,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森林抚育3000亩。

截止2018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52%,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8%,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 

安全生产

截止2018年,韶山市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人,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0.010人。

旅游

故居

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主要景点是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

韶山故居诗词碑林

诗词碑林位于韶峰半山腰,距故居约3公里,1991年动工兴建,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始建于1758年,1763年建成。建筑系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

纪念园

纪念园位于故居西侧约500米的层山叠岭之上,纪念园最初定名为“之路景园”。景园的构思显然受到了全国许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缩景观的启示,整座景区建成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占地约二十万平方米,大小建筑近百处,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铜像

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滴水洞景区

滴水洞,位于韶山冲西边的角落里,与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龙头山等自然风光与滴水洞一号等建筑组成。

韶峰景区

韶峰有八景,即韶峰耸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岭晴霞、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凤仪亭址、石壁流泉。

凤仪亭址

相传舜帝南巡时,命在此演奏韶乐,美妙动听的音乐响起,瞬间百鸟和鸣,凤凰翩翩起舞。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凤凰又飞回韶山。韶山的百姓便在凤凰栖身的梧桐树旁,修造了一座“凤仪亭”。如今,凤仪亭坐落在仙女庵的后面。

仙女茅庵

《毛氏族谱》中有《仙女庵记》记述仙女茅庵两种传说。仙女庵建造在韶峰半山腰上,如今草庐茅舍依旧,大门门楣上依稀可见庵名。

胭脂古井

传说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此路过,见一泉井,水平如镜,便对水梳妆,一不小心,胭脂掉落井中,顿时井水呈粉红。胭脂古井即由此而来。

石屋清风

石屋,又称“玉石宫”,坐落在韶峰北侧的鳜鱼峰上。

顿石成门

此门相传为梦公所立。梦公为一道姑梦后所生。梦生子从小未见过也不知谁是他的生身父母,由一采药老人带养并供其习文练武。梦生子长大投军参战,立有战功后解甲归田,孝顺养父。一日,梦生子默念生身父母,跪拜天地,忽闻一声霹雳,他所站立的两块褐石猛涨数丈之高,撑天而立,有如天门。生母出现与养父相认,梦生子也在石门下拜见亲娘。顿石成门之景由此得来。

塔岭晴霞

韶山旅游景区传说韶峰旧时有一条专吃生灵精血的蜈蚣精,整日喷发毒雾,使得这一地区浮云阴沉、乌烟瘴气、不见天日,于是太乙真人用宝塔将它镇服,此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霞。此塔位于韶峰南山腰,塔岭晴霞因此得名。

石壁流泉

韶峰东面有一处瀑布,人称石壁流泉。相传是鱼龙女凿石引泉而得名。

黑石寨景区

黑石寨景区位于韶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景区内山起伏,绿水滢滢,植被丰富。景区内有青沟里水库、红旗水库、韶山鹿场、杨林鹿场、黑石寨等景点。境内景区最高海拔500.9m,最低海拔118.8m,总面积30平方公里。

狮山山景区

狮子山景区位于韶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部,有如意亭、大塘湾、板凳岭、坪顶岭、燕子洞、四仙抬宝、雄狮吞日、乳桐庙等景点。

代表人物

(1893.12.26.-1976.9.9),伟大的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1896.4.3-1943.9.27),的大弟弟。曾经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新疆财政厅代厅长。

毛泽覃(1905.9.25-1935.4.25),曾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

毛岸英(1922.10.24-1950.11.25),是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安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毛岸青(1923.11.2-2007.3.3),与杨开慧的次子,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者。

毛泽建(1905-1929),革命烈士,堂妹。曾担任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游击队长。

毛楚雄(1927.9.8—1946.8.10),革命烈士,是毛泽覃与周文楠的儿子、的侄儿。

彭绍辉(1906.9.6-1978.4.25),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首任军长。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24日,韶山入选2017中国特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12月,韶山入选2017中国特魅力城市200强。 

2019年5月,韶山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排行榜,排名第89位。

2020年8月18日,被评为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市。

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排名第53。

2017年,韶山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9年5月,韶山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年10月,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1月25日,湖南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表彰为“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2月1日,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2021年12月,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1:3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8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韶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