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御选当今法会》

阅读: 评论:0

【续:禅的实际理地——历代禅师论参话头(六、旁证:大德不孤自有邻) 】

六、旁证:大德不孤自有邻

《雍正御选当今法会》

御制序

朕自去腊,阅宗乘之书,因选辑从上古德语录。听政余闲,尝与在内廷之王大臣等言之,自春入夏,未及半载,而王大臣之能彻底洞明者,遂得八人。夫古今禅侣,或息影云林,栖迟泉石,或诸方行脚,到处参堂,乃谈空说妙者,似粟如麻,而了悟自心者,凤毛麟角。今王大臣于半载之间,略经朕之提示,遂得如许人一时大彻,岂非法会盛事?选刻语录既竣,因取王大臣所著述,曾进呈朕览者,择其合作,编为一集,赐名当今法会,附刊于后。

朕惟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如杲日在空,有目共睹,迷者自迷,悟者无悟,诚于此一超直入,则经纶万有,实为行所无事。朕一日二日万几,诸臣朝夕不懈于位,莫非平治天下之为,而即于此深尝圆顿甘露之味,可知此事之为实际理地,而非狂参及解路所可得而讬也。

朕居帝王之位,行帝王之事,于通晓宗乘之虚名何有?况此数大臣,皆学问渊博,公忠方正之君子,一言一行,从无欺妄,又岂肯假此迎合,为谄谀小人之事?朕又岂肯默传口授,作涂污慧命之端?诚以人果于心性之地,直透根源,则其为利益自他,至大而至普,朕之惓惓于此,固非无谓而然也。卷中言句,所为狮子只三岁,便能大哮吼,可以启人弘信,广布正灯。是选之传,或于宗风不无小补,至在内焚修之沙门羽士,亦有同时证入者六人,其所作亦附刊焉。是为序。

雍正十一年癸丑九月望日

1.皇十六弟庄亲王爱月居士

○示明鼎

柏林寺礼佛次,示明鼎曰:

佛为一大事出家,岂仅为自了生死已哉!众生沉沦,愿拯拔之;众生迷谬,愿儆觉之;众生缠缚,愿解脱之;众生蔽障,愿开明之。一切圣凡,料共喻斯旨。然拯拔众生,即自拯拔也;儆觉众生,即自儆觉也;解脱众生,即自解脱也;开明众生,即自开明也。如是拯拔、儆觉、解脱、开明,实无我得拯拔、我得儆觉、我得解脱、我得开明者,亦无众生得我拯拔、得我儆觉、得我解脱、得我开明者。如是谓之度人,如是谓之自度。

所以从上古德,已得已证,必为人天推作导师,一本慈悲,随人接引。而当其所得未得,所证未证之时,则必孳孳汲汲,眠食俱废,不惜躯命,力索勤求,匿影销声,闭关杜口,惟依本分,绝不关人。甚至兀坐空岩,行脚异域,断臂立雪,若救头燃,其苦心忍行,曾不以年岁计。逼拶戛击,誓期彻悟,一旦摸着鼻孔,如绝如苏,然后即事即理,无挂无碍,以至人天趋向,秉拂开堂,自利利人,一时圆满。盖己事未明而即能导人,不能导人而遂为了己事者,十方万古,决定无此教,无此法也。

今尔着僧伽衣,吃香厨饭,为佛弟子,人号善知识,住名刹,升法席,集缁素而说法,亦历有岁年矣。皇上以帝王之尊,证如来之果,随喜所及,时承开示,不异日月轮边,光明常被,其为万辛,历劫难逢。然以余观尔,桶底不脱,竿头未进,虽经行禅诵,日不忘两餐,而见性明心,实莫参一味。执着名相,缠绕语言,寻讨无功,啐啄奚补?岂不上负圣恩,下负自己,如此而或欲为人,是乃聋以导聋,瞽以传瞽,迷人正觉,断人慧命,铁蛇横路,自误误人,堕落轮回,将阿谁消受?余深代汝愧畏。尔亟当及此猛省,打透关头,自度度人,并不是两事。尔应知皇上恩大难酬,并肯余言之无妄也。

古佛已过,再世未来,不向今生度,懊恼亦何及?况自娱犹小,误人罪大。舌在不从心,具眼莫问口。其努力回向,毋有玷沙门,俾三千大众,各发信心,光演宗旨。且漫道授记灵山,必将获人天福报,是否是否?如何如何?莫谓如来教下,絮絮琐琐,大似谈老婆禅也。尔其珍重,毋忽!

2.皇十七弟果亲王自得居士

○示初学

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假文字语言。盖因众生以无量劫来,识情染习,一向外求,不知返本,但推穷寻逐,攀缘思虑,只益多闻,还成滞碍,故祖师慈愍,垂示后学,于刹那之顷,令明心地,直达本源,则言言尽是真常,无一句不指清净之体,无一声不阐圆妙之音。经云:先佛所说,后佛随顺。三藏十二部,即语言文字而非语言文字,从此了明而无了明之者,是为实悟,不诳语。弗契斯旨,但随文解义,堕于见网,如日下孤灯,失其所照。亟须勇猛精进,直下了脱,自有释然于无边教海之诠谛矣。

3.皇四子和硕宝亲王长春居士

○示超鼎

禅喜次,示超鼎曰:

佛法者,出世之梯航;世法者,住世之关键。径异途分,南辕北辙,殆夫人而云然矣。然使其人,果于佛法能了自心,得无所得,则以不染之心,现随缘之相,无憎无爱,无取无舍,自然不逐波流,不随影住,而得理事一如,空相无二,世法正是佛法也。

若或心依尘刹,任起纠缠,取舍爱憎,杂然纷错,甚至奔趋名利,希望宠荣,隐显异行,外内异习。如此,则虽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公案,一一如瓶泄水,其所为佛知见者,已不啻狐唾狸涎,况复藉古德之微言,作逢时之利器?了了于口,役役于心,其不至涂污慧命,垢浊祖庭者几何?惟贵力行佛训,信守沙门,于一切世法中,不生欢喜心,而持贪嗔戒,则虽铁蛇横路,终可作弄死蛇想,从未有不行戒定,顿为了知,假借佛法以行世法,而不至习染因仍,增诸幻妄,以昧佛性而撄世网者。

我皇父以现在佛,发如来藏,万几余暇,时一随喜,偶揭片语,如灌醍醐。所以提持禅衲,整饬宗门,谆谆恳恳,直引曲喻,期望各有成就者,原为如来教外之旨,实能普利十方,弘济万品,会者自得,一如本分,当下即是,不假外求,而于修齐治平,兵农礼乐,政刑德教,及饮食起居,出入作息,一切有为法,原无干碍。故欲护此一灯,永毋消殒,慈悲念切,光照无私,此物我之胥忘,固缁素所共信,余言不其然乎?

尔幸际隆时,叨蒙开示,盖有夙因,得具正见,正宜及此努力,合眼埋头,进惭愧门,修回向行,誓期彻底,了此一事,以仰报高厚圣恩,克绍佛日。乃迩者听汝言说,验汝行为,鸟欲冲天,脚未点地,虽荆榛队里,曾暂斩断葛藤,而水月光中,犹时错认花影;对人饶舌,岂接引之婆心?到处呈身,半逢迎之鬼伎。试问此选佛场一块干净土,既不能伐毛洗髓,转且目眩耳哗,于些子荣利事,尚无从勘破,而可望其于本分向上事,有所探讨,不至堕落,或且能度人,有是因乎?有是果乎?无种且勿道,何下种之不审也?语云:见道易,修道难。又曰:知之易,行之难。谷罗之隔,即不能辨物,何论九嶷?咫尺之间,即不云到家,何况万里?尔其及早猛省,痛自翦除,毋作非非想,但作如如观,途路未迷,蓦直前去,庶此一事,犹终还故吾。不然,文殊念起,铁围随之,下又下者,地狱何辞?佛法本无住,度溺皆自取,究无与世间法也。勉诸勉诸。

4.皇五子和硕和亲王旭日居士

○初学诗六十首(节录)

一人常吃不饱,一人不吃不饥,

此意阿谁参透,直言不挂一丝。

黑炭难方其黑,白冰莫比其冰,

毕竟问他何物,答云白炭黑冰。

将欲以静止动,恍如日下逃影,

欲修无上菩提,务须开眼落井。

昨日园花开放,几只白白红红,

只因贪观芳,不肯踏入丛中。

四面八方惟我,飞潜动植皆佛,

佛我原无两个,非是依稀仿佛。

学道方不自弃,见道自弃方亲,

六尘六根放下,大千总一真人。

5.多罗平郡王福彭如心居士

○偶偈四首

一念清净是佛,一念烦恼众生。

清净不离烦恼,佛与众生同名。

缘尘起于对待,无对待处无因。

一心自生万法,万法本不碍心。

是非便生憎爱,憎爱取舍流转。

识得高下平等,三千世界一身。

众生执空作,二乘执为空。

执空执皆非,当知即空即。

6.大学士伯鄂尔泰坦然居士

○述课

十载攀缘历四天,须弥百亿铁围前。

因知舌在还成业,纵使锥无未是禅。

入惭愧门觅进步,感慈悲力度重颠。

三关到底如何踏,风在林梢月在川。

7.大学士张廷玉澄怀居士

○真如说

至哉此旨,难遇罕闻,惟证乃知,非悟可测。言前荐得,已涉程途,拟著意求,刻舟何益。昔雪山夜睹明星,睹此也;迦叶破颜微笑,笑此也;少室面壁九年,面此也;六祖夜半传衣,传此也;以及从上古锥,凡有一契一证,一棒一喝,无非契此证此,棒此喝此也。觅来移步换形,不道却在这里;拈去千头万绪,可知究竟无多。吹无孔之笛箫,听空中之法鼓,乃至睹无所睹,笑无所笑,面无所面,传无所传,亦复契无所契,证无所证,棒无所棒,喝无所喝。擎拳竖拂,自是傀儡登场;掂两簸三,是说他家财宝。旨哉,世尊有言,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然则犹有一丝未净,仍在梦中,必至了无所得,乃为大醒耳。夫此了无所得,岂言思拟议所可及哉?请为偈曰:

我有一丸佛,虚空满一切。

欲说本无形,欲画元无。

来时有信潮,定处无痕月,

妙味难言言,欲问须问舌。

又偈曰:

如来还来如,来来还如如。

是名为真如,真如定何如。

8.左都御史张照得天居士

○勉学论

或于座次,问:何以入道?

余曰:道无门户,而子问何以入者,毋乃失问欤!夫道不取不舍,即今能失问之子,所失问之语,俱在道中,而又何从入耶?

或曰:岂无善权方便?

曰:世尊四十九年,说三藏十二分,作善权方便矣。末后拈出一华,在百万人天中,作将来眼,诚亘古亘今善权方便矣。西天四七,各有偈示机缘,传至少室以及曹溪,流乳分波,枝条蕃衍,四方八面,霆轰雷震。如所为木上座,金刚圈,青州衫,娘生袴,三脚驴,麻三斤,鳖鼻蛇,猕猴镜,拈布毛,旋风打,至若五位君臣,四宾主,三玄三要,九带十智等,前后出兴,莫之纪极,各各随缘顺时,以垂善权方便矣。孟子有云:子归而求之,有余师。而又何问之有?

9.觉生寺文觉禅师元信雪鸿

○示众

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知别无指法,只要忘情泯见,自然见性明心。若不明心,不知心之本空;若不见性,不识性之本该。本空故,即执著全消;本该故,即圆融无碍。何为执著全消?不是,声不是声;何为圆融无碍?直是,声直是声。虽然,声不到处又作么生?莫著空好!

○示众

人但知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不知凡圣情起,真常体露。何谓凡?诸佛是。何谓圣?众生是。何谓真?幻化是。何谓常?生灭是。虽然,须开透关眼始得,若透关眼未开,古人道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是一个?是两个?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毫厘无差,天地悬隔。参!

10.圣因寺悟修禅师明慧楚云

○小参

目前六月,好个时节,热处却冷,冷处却热,火里水里,莲红藕白。佛法门中,有权有实,衲僧分上,何得何失?银碗盛出峨嵋雪,聊与诸人解烦渴。云门扇子风凛冽,扇得虚空毛骨彻。

举起扇子云:且待翠岩眉毛落,再向诸人细解说。且道说个什么?

摇扇云:舌头一片肉,牙齿两排骨。

向侍僧云:切不可记录。

○上堂

前者蒙圣恩赐一饱斋,实可谓天厨御馔,百味具足。大众,且道是何珍馐?

众云:请和尚告示。

师云:老实对汝等说,也不过是土物耳。下座。

11.妙正真人娄近垣

○阐真篇

虽然,非参无悟,非悟无修,非修无证。含万法于一空,纳一空于万法。不空即空,空即不空,是之谓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即真空而显妙有,即妙有以证真空。于参而实无所参,于悟而实无所悟,于修而实无所修,于证而实无所证,是谓之真参真悟,真修真证。所谓冲然漠然,而住于无所住者此也。

12.拈花寺方丈僧超善若水

○拈花说

或问师曰:拈花之说果有之也?

曰:然。心印之传,诚有之者。

问:若是则世尊之出世也,只应专以拈花设教,俾百万人天,各各自契自悟,立踏佛祖田地,岂不简易庆快?又何须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谈经,小乘大乘之各别,渐教顿教之攸分,终日劳劳焉,观机逗教,以说听为事哉?

曰:恶,是何言欤?尔独不闻夫子之诲曾子曰,参乎,吾道以一贯之。曾子曰,唯。然则夫子亦惟应以一贯之说诏门人,而七十子之徒,亦惟当应之以唯也。又何必以文行忠信为教,诗书礼乐为言哉!颜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不博则触途成滞,不约则汗漫无归,二者皆不足以语道也。泗水诸贤,如宰我子贡辈,是徒以文章词说求夫子者也,子虽告以一贯之旨,终不能直下无疑。故曰,予欲无言。盖不返博以归约,终不适道也。

故知教外别传之旨,不在拈花,而亦不外拈花。譬之春在百花草木间,百花草木无不是春。若执花木以寻春,而春远矣;若离花木以求春,而春愈远矣。何得执末后拈花之意,分辨四十九年之说耶?子纵不会拈花之旨,宁独未闻一贯之道乎?若知一贯之与四教雅言并行,则亦应知教内教外之传不相悖也,复何疑于拈花之说哉?

13.万寿寺方丈僧超鼎玉铉

○上堂

以拄杖向空一点,向地一画,复卓一卓,云:拄杖子腾空,诸人则道是龙;拄杖子入地,诸人则道是蛇。目今拄杖子在诸人面前,道他是阿谁?唤作拄杖子则触,不唤作拄杖子则背,却将他唤作什么?

良久,云:钓鱼船上谢三郎,却然不是闲相识。

○小参

供养三世诸佛,不如斋一无心道人。然无心易,无我难。投大海于一滴易,投一滴于大海难。会则途中受用,不会则世谛流布。必待目前不现,方能句后不迷。

要问不迷不现的意旨么?眼若不睡,诸梦自除。

14.海会寺方丈僧超盛如川

○上堂

拈拄杖云:才被钟声引入去,又被鼓声唤出来,且道引入的是阿谁?唤出的是哪个?若道有出有入,辜负拄杖子;若道无出无入,埋没钟鼓去在。

毕竟还是有出入也无?

卓杖两下。云:空花结果,石笋含芽。下座。

○上堂

古人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竖拂云:这是苦海,作么生回头?

又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屠刀,作么生入下?

不见文殊令善财采药,善财遍采,无不是药,将一茎草度与文殊。菩萨云: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所以岸无彼此,刀无操放,智者自智,仁者自仁,全在当人自会。诸仁者,作么生会?掷拂云:不可推解心,望会佛祖意。[文/王绍璠,摘自《零项修炼——从激情到禅的顿悟》 ]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23:0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84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众生   开明   王大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