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介绍自己来自小河淌水的故乡时,这些知识让你更自信……(上篇)

阅读: 评论:0

▶本文约3660字,阅读全文约需1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为小伙伴们报道全县教育、卫生、文化、交通、住建、水利、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迁,充分展示70年来弥渡县经济社会取得的丰硕成果。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弥渡文化延续至今仍迸发生机,经历时代沧桑巨变仍生生不息。记者从“一人”“一柱”“两非遗”“三馆一中心”探索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弥渡文化一步一步繁荣昌盛,永葆生机的力量之源。

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上半篇,我们从一人、两非遗看弥渡文化。

弥渡文化的守护者之一 盛代昌

盛代昌生于1939年,农民、自由撰稿人,出于爱好和责任感,在业余时间,自觉从事地方史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文艺创作,被业内称为弥渡文化的“活历史”“百科全书”。他不仅见证了新中国70年弥渡文化变迁,也用70多年的时光守护着弥渡文化。

“我七岁启蒙,在弥渡老一辈学者的熏陶下,对弥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第一个学习的榜样是师范(详见后注),所以我的一生也是循着师范老先生的脚步为文化奔走。”盛代昌说。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盛代昌曾经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但他从未放弃学习。1956年,他到昆明冶炼厂当工人,每个星期六坐9分钱的火车,到省图书馆去查古籍书刊,最后都和图书管理员都混熟了。“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我失去了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但我用一生来证明我是生在长在红旗下。”他一辈子挣的钱,除了用于维持生活的,就是用来买书。目前,他的藏书已近万册。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盛代昌搞学问不仅“坐通冷板凳”也长年奔走于田间地头获取第一手资料。弥渡的每个乡村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去到一处调查一处,记一处……直到今天,60多本笔记本里记录着哪年哪月哪日在哪个村子访问过什么人,访问这个人当时有几岁,叫什么名字,什么文化程度说了些什么问题等等,至今走访了100多名老人,他都记录在册。老百姓也给了他一个不是职称的职称,叫做弥渡的“活历史”“百科全书”。

一步一个脚印,把弥渡文化真真实实的呈现给世人。迄今为止,他发表了诗歌、散文、论文等80余万字,先后出版个人专著七本,参与编写书籍20余种,包括《弥渡县志》,年过古稀依然笔耕不辍。

“我现在80岁了,国家定5年计划,我只敢定3年计划,这3年中间我要做什么事情,不敢偏废,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在睡前想想,我已经做到了,我该得的,我也得到了,最后用这些实实在在的资料写成可以说服人的文章,当然我获取的资料有问题的话,我也没法,只是说我的态度我是认真做这件事情。”盛代昌说。

盛代昌语重心长地 对记者说:

“我不为自己不是国家公职人员、没有任何职称而感到遗憾,我最富有的是我的书,我把我的心血,献给我们这块地方。”

“我还想竭尽全力在有生之年做完手上的工作。这段时间我在考虑着几个问题,第一个是铁柱问题,第二个是白子国问题,第三是黄矿厂银矿,第四个就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文昌宫,如果上天再给我几年,我一定要把我研究的东西传下去,让这些继续研究下去。”

“我希望后面的年轻人热于研究弥渡文化,政府继续支持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对于弥渡太重要了,无论是保存古人辉煌文明,还是促进未来发展都太重要了。”

【编后】弥渡文化的发展传承背后,定有像盛代昌这样的一辈一辈弥渡文化人。

小链接:

师范(1751--1811),弥渡历史文化名家,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官至望江县知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于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旅次。代表作有宏篇巨帙《滇系》,又著有《南诏征信录》《金华山樵集》《课余随笔》《雷音集》《荫春书屋诗话》《小停云馆芝言》《二余堂诗稿》,并编《历代诗文》《国朝百二十余家古文抄》《经史涂说》等。

盛代昌,笔名林泉,1939年生,弥城镇人,北京中国文学函授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弥渡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弥渡一中特聘教师。自由撰稿人,曾为《散文百家》《南国诗报》特约编辑,《弥渡诗联》主编。参与编写《弥渡县志》《中国彝族谱牒·大理卷》等书籍20种,有诗歌、散文、论文80万字发表,在全国各种大赛中获奖二十余次。

弥渡文化的名片 花灯民歌

弥渡花灯民歌历史脉络(节选)

“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一直引以为豪的就是,我来自花灯之乡,尤其是以东方小夜曲的《小河淌水》为代表的民歌之乡,好多时候朋友一起去唱歌,他们说云南民歌,这个时候我就会很骄傲的告诉他们,这个是我们弥渡民歌。”回乡探亲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缪文荣对记者说。

缪文荣的话说出了多少弥渡人的心声!无论身在何地,花灯民歌在弥渡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始终无法抹去。多少人在外地介绍自己时,是多自豪地这样开场“大家好,我来自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

弥渡花灯有说“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来”,也有说“始于明万历年间,盛于清乾隆年间”。据我县历史文化名家师范名著《滇系》杂载《山歌九章》附有“右山歌九章皆田间所唱,不知始自何人,其音调较《子夜歌》为更古。余如《石榴花》《倒扳浆》《打枣竿》,亦多可诵者”。其中《子夜歌》即“吴歌小曲”,是明代流传于南方的俗曲。又说“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鳌山诸戏……游人歌舞达旦,然仅自十三至十五而止”。再据《赵州志·俗载》“元宵多于飞来寺燃香,弥渡聚太平山或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

“弥渡好地方,村村有灯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自清乾隆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的200多年,弥渡花灯通过众多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世代流传,从唱调类的团场灯、花灯歌舞、折子演唱,直到大本子花灯剧逐渐演绎提高,从场院街心搬上舞台,从若干花灯据点到普及全县村寨,从几十个花灯演唱剧目到200多个保留节目。

新中国建立以来,“弥渡花灯”这一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从乡村晒场、市井街巷一步步走向大舞台。70年来,弥渡县以保护花灯资源、传承花灯艺脉、展示花灯艺术和引领花灯时代潮流为己任,将花灯艺术演绎得风生水起。

弥渡花灯是弥渡乡土文化的主要代表,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地域彩浓厚、音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云南花灯九大支派中独树一帜。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和省州以及部队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弥渡采风收集花灯音乐,并见诸于国家和省级音乐刊物。1961年、1983年云南省花灯剧团、省众艺术馆及弥渡县花灯剧团、县文化馆先后出版的《云南花灯选曲100首》《云南花灯音乐(弥渡部分)》,系统地收录了弥渡花灯曲调,在黄虹、杨放、袁留安、尹钊等云南著名音乐家的鼎立传唱推介下,使弥渡花灯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经过70年来的发展传承,弥渡花灯已成为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艺术。从2008年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实施“弥渡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开展了花灯合唱团、花灯小舞台、我是花灯小能手、花灯歌舞小创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县城中心区建成1万多平方米花灯广场百姓文艺舞台的基础上,2012年建成了“青螺古坊”花灯文化大观园,扩大了众文化活动的平台。2014年开始,在全县广大农村实施“大喇叭、小广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成广播站室点1001个,文化活动阵地得到充实完善。

新中国成立70年

(部分)

弥渡花灯1959年唱到中南海怀仁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

《小河淌水》多次响彻维也纳金大厅;

2000年12月,弥渡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8年6月,弥渡花灯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008年8月,弥渡民歌《小河淌水》改编的《今夜月明》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唱响,10月,《小河淌水》荣登云南省改革开放30年最具魅力的十大文化品牌榜首;

2008年11月,弥渡县再次被文化部命为“中国民间文化(花灯)艺术之乡”;

2008年11~12月,现代花灯剧《正月十五闹花灯》先后荣获全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全省第十届新剧目展演一等奖;

2011年5月,弥渡民歌被国务院发布,文化部颁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6月,弥渡花灯剧团在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中演出《山村医生》,获得新剧展演银奖;

2014年12月,文化部授予我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2015年3月,我县再度获得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的“花灯艺术之乡”;

2016年7月,我县非遗展演中心节目《山村·小河·月亮》参加全国基层戏曲院团会演;

2017年10月,花灯剧《山村·小河·月亮》获得第八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奖;

2018年春节期间(即2月21日至28日),弥渡花灯赴印度尼西亚巴黎省和东努省政府举办的春节招待会上演出。

【编后】身为弥渡人,骄傲如斯!【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弥渡文化篇上半部分已完毕,下半部分“一柱”“两非遗”“三馆一中心”敬请期待!

文图 |李加勇 杨国武

编辑|欧阳利兴

审核|欧阳利兴

以文会友 以灯传情 以歌世界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04:5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85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