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乡愁滋味长 “候鸟”流连山水间——巴东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阅读: 评论:0

  在巴东的旅游版图上,“候鸟”天堂石桥坪、乡愁牛洞坪、梦幻野花谷犹如一支神奇的画笔,将山乡描绘得绚丽多彩,游人纷至沓来。如今,以乡村旅游、民宿为主的新型旅游模式,雨后春笋般在巴东大地掀起。

近年来,巴东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扶贫为抓手,精准对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向深度全域旅游华丽转身,形成全域多元、业态丰富、产品多样的乡村旅游样本。

野花谷的别墅

石桥坪:“候鸟”迁徙不言归

进入7月,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民宿老板邓小强变得更加忙碌,除日常的接待外,还要做各种准备工作以应对大规模“候鸟”入住。他家自2007年发展农家乐、民宿以来,每年夏季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游客一住就是几个月。

家住武汉的退休干部魏老,每年七八月都要逃离“火炉”,择一清凉之地度夏,被称为“华中凉都”的野三关刚好是他理想的栖身之地。自2014年以来,葡萄牙 西班牙 魏老每年夏天都要来石桥坪避暑,入住邓小强的“石桥农家”。今年夏天,他的老伴跟随儿子去新西兰度假,而魏老仍执意去老地方避暑,认为“石桥坪气候好、空气好,更适合居住”。还在6月底,魏老就提前预订了2个月的房间,计划7月中旬入住。

山环绕的村庄空气清新,错落有致的民居飞檐翘角,干净的农家院落瓜果挂满枝……如今,石桥坪成了“候鸟”避暑的胜地。瞄准旅游发展前景的邓小强,没有安于在地里刨食,而是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发展民宿,靠旅游吃饭。截至7月底,“石桥农家”的50多个床位已全部预订。来自武汉、上海、深圳等地的游客相聚于此避暑,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包月”,白天在周边景点游玩,吃农家饭,晚上住在农家乐或农户家。

石桥坪,因一座巧夺天工的天生石桥而得名。这里,有百亩水坡湖泊和溶洞落,是辛亥革命元勋、武昌首义的组织领导者邓玉麟的家乡,享有“全国文明社区”的美誉。近几年,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石桥坪居委会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挂牌经营的农家乐已有12家。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游览如画美景,品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还能欣赏到当地民间艺术。村民上了戏台是演员,下了戏台就是农民。

良好的生态环境宜游宜居,石桥坪村的许多农家小院也因此进入了“候鸟”经济研究人员的视野,并将湖北首批“候鸟小院”落户这里。据石桥坪社区书记邓习爱介绍,目前该社区已有10多户农户加盟“候鸟小院”,候鸟旅居运营机构根据农户的房屋规模,以每年3万元至10万元的价格承租,按照“一村一品,一院一景”的改造模式,将传统的农家小院提升为具有经济造血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与旅居康养功能的“候鸟小院”,既可让居民就地创业脱贫致富,又将推动当地村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牛洞坪:留住那一抹乡愁

在巴东发展乡村旅游,石桥坪并非个例。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以恬静绝美的田园风光、惬意舒适的自然气候、乡愁浓郁的土家风情、保存完好的土坯房建筑吸引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乡村旅游的绝佳之地。

牛洞坪因一个犀牛洞而得名,也是个充满乡愁和诗意的地方。盛夏的牛洞坪,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望无际的绿稻田,遍布在丘陵山岗、房前屋后。站在松木垭观景台远眺,5000多个梯田、525栋保存完好的土坯房尽收眼底,星罗棋布的堰塘、黄的土墙建筑、袅袅升起的炊烟,构成一幅田园水墨画。

这里背倚青山,凉水井遍布全村,奇特的气候、地理位置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造就了芳香四溢的牛洞大米,作为明清时期朝廷贡米遍销全国。牛洞坪除了大米外,还盛产油菜、西瓜等,每到油菜籽收割的季节,外地客商云集,供不应求。

随着“乡愁牛洞坪”的声名鹊起,巴东县委、政府决定,将牛洞坪村打造成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的风景示范区。自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油菜花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游玩。游客多了,也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迅猛发展。截至目前,牛洞坪挂牌的农家乐已有18家。

“每年的油菜花节,家里总是宾客满座,像坐流水席一样,一天毛收入就有5000多元。”说起牛洞坪的变化,“腊肉西施”农家乐老板娘如数家珍:现在来牛洞坪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春天来看油菜花,夏天来避暑,秋天来看千层稻浪,一些外地游客不仅要吃农家饭,还希望住在农户家里,给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牛洞坪村党支部书记付辉银介绍,牛洞坪虽离巴东县城不远,但因大山阻隔,交通闭塞,这里曾是贫穷之地,青年人纷纷走出大山安居。随着“乡愁牛洞坪”旅游品牌的打响,不少村民纷纷返乡创业。目前,当地政府通过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修建田间游步道,复兴传统种植业,打造“牛洞大米”公共品牌,大力发展农家乐等第三产业,以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

野花谷:高山峡谷“桃花源”

成都到重庆的动车

7月5日,来自江苏无锡的60多名游客抵达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谷,将在“秘境巴东”度过为期7天6夜的康养休闲之旅。

野花谷位于绿葱坡镇野花坪村的一处深山峡谷,平均海拔1100米,清澈见底的杨桥河穿境而过,依山沿河而建的游步道向河谷两端延伸,特民居成排,高档别墅成,花果绿植成片……在这里,你可栖居别墅,或投宿农家,晨起推开窗,静听虫鸣鸟叫,傍晚迎着彩霞散步,呼吸山林间清新纯净的空气,为疲惫的心灵一处安放的家园。

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风景宜人的旅游度假村,野花坪村的嬗变,为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这些住在楼房的村民,3年前还是散落深山的贫困户。2014年,野花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时,村支“两委”结合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和精准扶贫政策,在该村一个叫“野花谷”的地方,集中安置89户贫困户,新建的房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为了让搬下山的村民“稳得住”,该村致力开发野花谷景区。

2017年,江苏鸿广集团在全州8个县市反复考察后,最终相中野花谷,与巴东山水华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恩施野花谷旅游开发公司,围绕“宜居宜游、康养度假”功能定位,以高山旅游康养产业为依托,用心打造一个让客人停得下脚步,看得到山水,闻得到花香,食得进硒膳,静得下心灵,守得住健康的康养度假胜地。

目前,该项目的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度假小木屋、无锡市 观光车道、河道建设正在施工,中草药、红枫基地、百果园建设和锦鸡、豪猪等特种动物养殖项目已开始启动,部分别墅民宿已完成装修对外试营业。

如今,来野花谷度假的游人络绎不绝,今年夏天,客房已排到了8月的档期。游客来了,村民乐了,一张张笑脸诠释着幸福感。

“没想到以前无人知晓的穷山沟,现在变成了旅游区,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当地村民汪彩琼以前在外地打工,看到家乡的旅游发展起来了,今年应聘到野花谷公司上班,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兼顾家庭。同时,汪彩琼还可以将家里空闲的房子、土地、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入股,成为公司的股东进行分红。目前,她的丈夫在公司开工程车,公公、婆婆从事栽花、种菜等劳务,全家人吃上了“旅游饭”。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0:3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94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