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乐都丨元宵节特有的舞火龙!

阅读: 评论:0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河湟乐都人的狂欢节,也是乐都南山人的狂欢节。南山地区的人们以舞火龙、跳火堆的狂热方式,庆祝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同时,也清华大学东门 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年节澳大利亚pr 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是平静的生活,人们用劳动和辛苦重新期盼新的年节。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光和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流星 夏河 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火给人们带啦光明和温暖,同时也给人们来带酷热与灾旱。于是,人们对火敬畏交加,火的神秘莫测在人们的信仰意识中被神化后,就逐渐升华为一种包蕴着信仰的神秘和闪烁着心智灵性之光的文化载体。在古人眼里,火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是一种奇异的特殊物质,被人们视之为神之物,顶礼膜拜,以至于到如今许多民族仍然保留着对“火神爷”的崇拜仪式。乐都南山地区的元宵节舞火龙就是源自于这种崇拜。

乐都南山地区元宵节舞火龙主要有桃红营的烨会和洪水马家营、下王家村的火把,虽叫法不同,但其形式大小异同,并且包含的文化意义与喜庆气氛完全一致。

蒲台乡的山桃村,每逢正月十五都要举行一次大的烨会。这个村有山城、桃红营两个自然村,共有两百多户,八百多口人。每到寒冬腊月,小伙子们都要上山打香柴,准备烨烛用。正月十四家家户户用香柴、油菜杆、松树枝、麦草、香表等易燃材料捆绑成长丈八、直径不小于二市尺的“烨”。

正月十五早上经过社火头儿的检査,傍黑时分两个自然村的农家人们分头运到两面山上的发火点。当夜幕降临之际,两山头以鸣炮为号,同一时间燃火。窦时无数个火点在山头舞起,并由点成线,几分钟之后两个山头上好像两条火龙腾云驾雾般地出动了,年轻小伙子抬着“烨”,舞着火龙,奔向烨场。此时两个村的社火队迎候在烨场彩门外,锣鼓喧天,万炮齐鸣,彩旗飘飘,唢呐声声。两条火龙以排山倒海之势分头挥舞,大气磅礴,照红原野,星火灿烂。那些舞火龙的小伙子们更是精神饱满,激情昂扬,挥洒自如,运作有方。

据说点“烨”时,谁家的“烨”燃烧得厉害,则预示着这家 人来年运气好,种田能丰收,出门能挣钱,小伙子能娶上媳妇,全家平安康乐。大约半小时左右,两条火龙已奔入烨场,龙尾还在山头舞动,每条火龙之长不下于两三千米。当龙头合拢时,向事先规划的十二个烨烛聚合点投放,霎时间百烨齐聚,火光冲天,鼓号轰鸣,万家欢腾。烨场内外人山人海,万人欢笑,善男信女一会儿在庙潍坊火车站时刻表 院敬神,一会儿烨场焚香,老人孩子们都在火场冲喜消灾、祈福求安。与此同时,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焰火响彻,与烨场互为连动,震天撼地,波澜壮阔,腾空升起的烟火,绽成 了火树银花,照亮了璀璨的星空,天地狂欢,男女深圳石岩休闲会所 同乐,千年不衰。

随后两支社火队到村庄戏台唱大戏、演秦腔,来自中坝、蒲台、亲仁、瞿昙等四庄八邻,以及桃红营本地的人们涌入戏场,听歌看舞。火龙渐渐熄灭,秦腔慢慢唱起,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把元宵节再次推向一个高峰。

洪水马家营、下王家村的火把节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六百多窑洞小厨 年历史了。马家营村的火把节自明朝洪武年间就已开始。据说当时这里流行瘟疫,点火把可以消除瘟疫,驱除死神。也有一种说法,过去遇到战乱或土匪袭击等突发性事件,守护者点火鸣号,乡民们闻讯进入大山深处避难。烽火救村民的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演绎了多少回,如今,历史的烽烟早已散去,遥远的过去也已不再,村民们点火为号来自救的行为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火把会。久而久之,烽火示警成为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到今天变成全村人参加的一项文体娱乐节庆活动。

火把节已成为马家营、下王家地区元宵节活动的重头戏,这与桃红营点烨活动大 同小异。火把会中的火龙总共有二十四条,象征着一年二十四节气风调雨顺,每条火龙上都打了十ニ个结,表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顺顺利利,还代表十二生肖吉祥安康。

每当举办火把节的这天,白天村里要社火、扭秧歌,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点亮灯笼,正式点火把、放焰火、跳锅庄。当晚,皓月当空,在锣鼓喧天中,村里的年轻人抬着火龙送出村庄,分成两队,分别奔向村子东面的山上。火龙到达山头后,先是烧香点灯,化表奠酒,祭拜山神,之沧州地图 后领头人向山下发出信号。

霎时,山下的吹弹泰国买房公司 歌舞声戛然而止,说笑打闹的众也屏声静气,一片寂然。当夜幕下的山巅火花闪耀,,山下的人们就知道火龙已经点燃。此时,几十个火把一起点亮,人们几个人一组轮流扛着火把向山下指定的地方奔跑,火把如游动的火龙,,蜿蜒而下,蔚为壮观,附近几千名众前来观看,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火把冲天,欢声四起,,人们载歌载舞,祝祈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人丁平安 六畜兴旺。

正月十五的夜晚,一条条火龙映红了夜空,照亮了山野。火龙从山头蜿蜒而下,山下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喜悦与兴奋之情鲁迅美术学院图片 ,山上山下的吆喝声、喝彩声、喧闹声连成一片。

苍茫的夜里,火龙沿着蜿蜓的山路舞动,带着村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汇集在村庄中,照亮寂静的长空。大家载歌载舞,歌唱生活的快乐,期盼来年的丰收。

南山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还有跳火堆的习俗。吃过晚饭,每家每户自发到巷道放上小堆麦草,然后一一点起,并燃放鞭炮,巷巷道道连着千家万户,堆堆篝火串起农户人家,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人们争相连着跳火堆,,老人小孩都尽情欢跳,寓意祈福消灾、平安吉祥。

灯、火是元宵节的元素,也是人们的希望。

作者简介:周尚俊,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第四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得者,出版纪实报告文学《北山大行动》,纪实散文《乐都人文印象》等专著多部,在《青海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青海青年报》《西部散文家》《青海湖》《文天地》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178余篇72万多字。

▋来源:文/乐都人文印象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07:4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299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