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眉山这个公园有13座桥,竟然属于一门三父子,每座桥都有故事!

阅读: 评论:0

(视频:东坡岛上的桥。)

中国有着“桥的国度”美称

中国的桥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各种桥遍布神州大地

连接祖国四面八方

眉山同样有很多桥

有一个地方的桥还特别集中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

作为眉山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于2013年10月开始修建,一期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开放。

公园以“东坡水月”文化为主题,集湿地保育、科文教育、游憩休闲功能于一体,是城市的生态绿核心。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一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桥13座,每座桥都与眉山这一家三口有关系——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坡岛其中13座桥的故事。

1

老泉桥

出处:苏洵是大文豪苏东坡的父亲,唐宋八大家之一,号老泉。《三字经》中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特点:老泉桥丝绸之路地图 全长134米,桥两边的汉白玉栏杆上雕刻三苏图、苏洵小传、《名二子说》、书法《提举监臣帖》、抚琴图等有关苏洵的诗文书画和眉山古八景诗意画。

2

醉月桥

出处:醉月桥是根据苏轼《赤壁赋》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意境命名的一座五孔拱桥,建于眉山建市之初,是最早连接东坡岛的人行桥。

特点:醉月桥与远景楼、音乐喷泉紧紧相连,相映成趣,已成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是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醉月桥夜景灯光工程经过改造,大放异彩。入夜,华灯初上,站在桥上望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赏月玩水,别有一番韵味。

3

颍滨桥

出处:苏辙号颍滨。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ca1289航班 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特点:颍滨桥全长188米,桥两边的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有关苏辙的《踏青》诗意画、诗《送贾讷朝奉通判眉州》、从兄求学图、书法《跋怀素自叙帖》等16幅诗文书画。

眉山人通常把上面的三座上岛的桥称为“成都大学图书馆 三苏桥”,因为每座桥都与“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有关。

下面介绍的十座桥,是东坡城市湿地7号仓库 公园一期内的10座景观桥。

其命名及文化内容创意是从苏轼典领八州、纵横北宋疆域的史实和诗词文赋中选取的。

苏东坡所到之处都为百姓办实事,亲民、爱民的形象千古流芳,这十座桥成为纪念苏东坡的功德桥、亲民桥、爱民桥。

只要我们把这十座桥走一遍,就可以粗略体验苏东坡一生的履痕。

1

嘉祐桥

嘉祐桥的由来缘起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

那一年,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离开家乡眉山,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赶考。苏轼、苏辙二人均高中,轰动京城。“眉山在西南数千里之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2

喜雨桥

喜雨桥来自苏轼的《喜雨亭记》。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任陕西凤翔签判广东陆丰市碣石镇 。他大力改革“衙前之役”,提出“多方优裕其民”。

连年干旱,他亲率百姓太白山求雨。三天后,大雨倾盆,“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苏轼欣喜地写下《喜雨亭ume安贞 记》,表达了与民同忧、与民同喜的深厚感情。

3

徐州桥

徐州桥展示了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的事迹。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担任徐州太守,那一年7月,黄河决口,苏轼率军民抗洪,十月洪水退去,徐州城得以保全,朝廷下诏表彰苏轼的功绩。

4

明月桥

明月桥取名来自于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绿杨桥

出自苏轼《西 江 月书绿杨桥》。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6

西子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谈起苏轼这句诗词,估计不少人就知道了西子桥的由来。苏轼任杭州太守期间,治六井,开西湖,建南北长堤,人称“苏堤”,留下千古绝唱。

7

百坡桥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知颍州。他赈济灾民,罢修劳民伤财的百丈沟,治理颍州西湖。他在《泛颍》诗中对后辈寄予期望,希望出现更多的“东坡”:“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

8

惠州桥

苏轼贬官惠州时,“率众为东西二桥,以济病涉者。”惠州东江水势汹涌,百姓靠小舟渡河,十分艰难,经常淹死人。苏轼便用40只船连锁作浮桥,大大方便了众。

他还在丰湖上用“白蚁不敢跻”的石盐木建桥,“坚若铁石”。为修桥,苏轼捐了一条犀带,动员苏辙之妻史氏捐出了宫中所赐。桥修好后,老百姓非常高兴,苏轼也乘兴写下诗句: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9

白鹤桥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居无定所,后在白鹤峰买地筑屋,作长住打算。

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白鹤新居建成,“下有碧潭,可饮可濯。江山千里,供我暇瞩” 。

可惜不到二月,再贬儋州。“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终成泡影。

10

载酒桥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儋州,“饮水食芋”,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多情、多感复多病”的日子。

但他仍尽其所能,帮助黎汉百姓。他劝农护牛,指导打井,辟载酒堂为学校,悉心指导琼崖后学。

《琼台记事录樟木头 》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始之。

眉山告诉世界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眉山,千年英雄苏东坡的故乡,地处岷江流域、成都平原,恰在北纬30度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之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曼妙的眉州风光和东坡味道。

2300年州郡建制史,光阴的积淀赋予其别样的魅力,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传承不息。东坡文化,是眉山城市血脉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穿年越岁间构画着这座城市的活力百态。

厚载城市云和月,面向都会新未来。今天,眉山敞开胸怀,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座文化城、公园城、活力城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来源:眉山在线 眉山日报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0: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05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