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这个地方,原来历史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如今却被很多人遗忘

阅读: 评论:0

一.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是第七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始建于西汉,经国家文物考古发现遗址附近有大量的古墓,现挖掘三百余座古墓,出土3600余件珍贵的汉代青铜器和流通货币等,填补了秦汉时期湘西地区历史记载的空白,为酉水流域青铜冶炼历史研究填补了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西汉时期里耶地区及酉水流域当时经济和人文历史具有垂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魏家寨村貌

魏家寨西汉古城位于保靖清水坪镇酉水河南岸二级台地上,三面环绕酉水河,与战国秦汉时期里耶古城隔河相望,该古城坐南朝北,由里城与外址组成,经发掘勘测,古城残址为一长方形台地,残墙高2.2米,东西长75米,南北宽82米,面积为6150平方米,外址护城河残长510米,宽约12米。城中设有东门、北门直通酉水河,西南两面呈封闭状态,并在城墙内侧发掘出较密集的汉代建筑遗址,目前当年的古城护城河(城壕)丶双孔桥丶古井等遗址至今犹存可辨。

魏家寨西汉古井

国务院颁发的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保护标识牌

但是,迄今为止,该古城的历史身份并无定论,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的真实面目仍被无情地淹没在的历史的烟云中。

保靖县人民政府西汉古城遗址保护管理公告

二、秦朝历史上迁陵县的设置

根据《文物》杂志2003年第1期公布的里耶出土秦简的部分简牍中,多次出现有关迁陵县的描述,如附图中秦简刻有"迁陵洞庭郡",另一枚"除邮人"简”,记载了一个基层干部考察任命的过程。该简正面为启陵乡向其上级单位迁陵县,提交关于任命一位叫成的为"里典″的请示报告,背面记录为迁陵县丞昌郄到启陵乡实地考查后发现,该乡己有一位里典,故认为不符合相关配置规定,之后迁陵县尉决定把启陵乡上报的人(成与勼)都任命为启陵邮人(邮局供职的人)。

2013年4月25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一枚小型张《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邮票,其主图案为"迁陵以邮行洞庭"的里耶奏简,该简相当于现在使用的邮签。

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秦简图片

因此,在秦朝时期,湘西地区的里耶即为迁陵县所在地,历史上迁陵县是不可否认其存在的行政设置,填补了秦史中行政管辖设置中的空白。

湖南电视台专题节目记者采访魏家寨村老书记

三、魏家寨为西汉时期迁陵县行政设置地点

1,秦迁陵县撤销.需要重新建立西汉迁陵县治

根据考古及发掘的里耶秦简记载,目前已公认秦统一中国后,里耶由于具有优越的通航条件,处于控制入川的咽喉要道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边区交界地的物质集散地,具有物流、现金流、人口流动、军事要塞诸方优势,出土的秦简资料表明,迁陵县在秦始皇三十二年时有55534户,共30多万人,秦代全国仅2000万人,地处秦朝边区洞庭郡下属一个县的人口数,竟占全国人口的1/70,可见洞庭郡在当时是属于地广人多的大郡。可想而知迁陵县在秦时的繁荣已到何等程度,虽然地处大山腹地,确人丁兴旺,手工业发达,有制陶,织造等手工业,有金、锡、漆、橘等物产资源。湘西州考古专家柴焕波认为,里耶迁陵县是兵器武库。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进一步指出,常德、益阳等邻近洞庭湖的繁华都市的武器,却由今天看来比较偏僻的里耶调拨。因此许多战略物质从这里顺水而下,是洞庭郡重要的后勤供给基地和军队休整,训练的营地,随着秦始皇十五年的战火,以及水患、火灾、匪劫,秦迁陵县则在西汉初期退出了历史舞郑州火车时刻表 台。

对于这么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西汉政权是不会放弃行政上的管理,因此有必要重新设置西汉迁陵县的行政机构。目前西汉迁陵县治没有历史记载,这个问题激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若西汉迁陵县存在的话,那这个迁陵县城究竟设在什么地方?

魏家寨渡口码头六角亭

2、《水经注》对西汉迁陵县治位置有明确的记载

《水经注》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该著作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大小河流流城的相关郡县城市,历史遗迹,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地理。

(1)《水经注》卷三十六《延江水》: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又谓之西乡水,亦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余里,东南入迁陵县也……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东际其故城北。

(2)《水经注》卷三十七《沅水》:酉水导源益州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酉源山,东南流,径黚阳故县南,又东径迁陵故县界,与西乡溪合,即延江之枝津,更始之下流,谓之西乡溪口。酉水又东径迁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迁陆也。故此,我们认为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即西汉迁陵县治所在地。

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水经注》中“西乡溪水(更始水、西乡水)”,即今酉水支流梅江。历史上沿梅江水道是乌江与酉水间进行联系的唯一的也是最近的通道,梅江北源(之一)与乌江支流小河上源(之一)相距只有10千米左右的平直谷地。有研究认为秦兵就是沿这条通道顺流而下,攻克楚国里耶古城的。沿此通道从乌江到达酉水的距离,与《水经注》所载“溪水间关二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余里,东南入迁陵县也”的四百余里(约180千米)距离大体吻合。

第二,《水经注》中“迁陵县故城”,即魏家寨古城无疑。因为,一是魏家寨古城上距梅江口水路的距离,以及“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约合今21千米)的记载大体一致。

第三,酉水河位于魏家寨古城的北面,与“酉水又东际其(指迁陵县)故城北”、“酉水又东径迁陵县故城北”的位置记载相符。而酉水河位于里耶周边的三大古城遗址中的东汉大板古城、里耶秦汉古城南面,唯有魏家寨古城北面是酉水河。

溪口梅江连酉水地图

第四,是如前所述,考古发掘结果表明,魏家寨古城建于西汉时期,而“酉水又东径迁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迁陆也”一句,正好说明该故城属于西汉时期,并延续至王莽当政时期。

3、魏家寨周边西汉古墓是对迁陵县治的佐证。

2003年经考古发现,魏家寨广东坟附近有一片方圆2平方公里的汉墓,在王土田,官山,苦力山等七个山头分布着300多座西汉古墓。超出了一般古墓的规制,经考古发掘后认定为汉代墓,并发现往往在一个大封土下存2座或多座墓,己出土青铜器100多件,计有鍪、鼎、壶、钫壶、盆、铜镜及大量西汉半两、五铢钱币及王莽时期货泉、陶器,以及陈姓私印两方,共计4000余件汉代文物。同时,在一个名为官山的山包上发掘出一部分贵族及其妻妾家人的墓葬,出土了77件系统性的礼器及一批陶罐、陶壶、青铜剑。

魏家寨古城遗址出土的西汉青铜樽器皿

为此,考古专家认为该墓葬主要年代为汉武帝及王莽时期,从而进一步佐证了魏家寨古城为西汉时期迁陵县治。

魏家寨西汉古城古井亭

四、魏家寨附近的立体军事布防进一步证实西汉迁陵县治的存在

1、秦汉时期的里耶

里耶在文人笔下的地理位置是"上有鲤鱼镇潭,下有婆婆拦滩,前有偏岩石板,后有八面靠山"。鲤鱼镇潭指魏家寨古城外北面酉水河上的马头山潭,婆婆拦滩指里耶古城外酉水河下游,因民间传奇故事人物而命名的婆婆滩。偏岩石板指里耶下码头河对岸的一块倾斜的大石板,其里耶古城背靠着的就是八面山。因此在秦汉时期具有三十万人的城市,有下码头,中码头,必然有上码头,分析认为,上码头即魏家寨古城的北门码头,这样的城市轮廓就用三个码头沿河两岸构成了里耶这个大城市。秦汉迁陵县的管辖地应均为里耶的范围。

2、魏家寨西汉迁陵县的立体军事部防的四道防线

由于里耶秦迁陵县的废用,魏家寨西汉迁陵县城则选择在地势较高位置建城,以杜绝水灾泛滥,更重要的是全面构筑固若金汤的军事防御体系,吸取秦迁陵县防御薄弱的教训,根据民谚及考古相关资料,推测西汉迁陵县共设立了四道防线,以强化其军事要塞的立体防御体系。第一道防线由里外城要塞与大板上要塞及野猫坡、马头山两个烽火台构成。

酉水滩头歌乐句流传着"大板上,里外城,热热闹闹坐古人",分析认为西汉迁陵县以大板上、里外城两个外围军事要塞分别担负着古城酉水河上游四川东部方向的敌情与警戒任务及城南方向上川河锅巴溪、柏杨坪方向敌情的警戒任务。古人:有贤达之人的意思,这里认为是指坐在迁陵县城里及里耶周边的几十万人,有这两个要塞,人们可以热热闹闹的在城里安居乐业,享受生活。

西汉古城前哨站里外城要塞

里外城本人理解为里耶外围的城,作为军事要塞,主要是依托城外的上川河、人洛河作为屏障,重点防御来自四川锅巴溪丶柏杨坪方向的入侵之敌,同时遇有紧急战事,马上通过燃放烽火,把敌情传递到城后制高点野猫坡烽火台。

大板上要塞则重点防御酉水河上游、龙岩方向的入侵之敌,同时观察酉水河对岸四川马家坡方向的敌情动向,遇有情况运用烽火把信息传递到马头山烽火台。

西汉古城魏家寨前哨站大板上要塞

当野猫坡及马头山烽火台分别接到两个要塞的信息后,立即燃放烽火,魏家寨西汉迁陵县及整个里耶地区都可以得到预警,各方尽快进入战备状态。

古城与烽火台

第二道防线为魏家寨外围的第三台地上的六个城堡及河对岸的凉风堡,加上四支水军分队构成。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七堡夹三湾,外加一座北二山"的说法,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魏家寨人,经反复思考几十年,一直沒有明白其中奥谜,偶尔一天当我得知与魏家寨古城隔河相望的马头山为战国时期烽火台时,结合当地的几个有堡的山丘地形,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这七个堡有六个在东南及南面,呈扇形围绕在魏家寨西汉迁陵丰联广场 县城外,分别是和尚堡、乌龟堡、金秀堡、银秀堡、王家堡、张家堡,其中通往清水坪的官道夹在和尚堡与乌龟堡之间,其余四个堡均位于酉水河南岸第三台地上,这六个堡有磨子田,西汉古井两个可供人饮用的水源的水井。分析认为当时这六个地方都分别建立了碉堡,作为笫二道防线守卫西汉迁陵县及军事要塞。

而凉风堡则作为古城北门码头(里耶上码头)的河对岸码头守卫驻扎地,水运码头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其军事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担负着物流,人员疏散的重要作用。

魏家寨古城外七堡扇形军事布防图

而芭蕉湾、旋湾、洛东湾分别位于魏家寨迁陵县古城的上下游,加上北门码头共驻守四支水军,可从水面防止敌人的来袭。而北二山位于魏家寨迁陵县古城西面田家沟对面,现在修有石桥相连,而在西汉时期从里耶上四川秀山的官道从这里经过时,可能凭借一个吊桥通行,分析可能在北二山建有类似桥头堡样的军事设施。原来"七堡夹三湾,外加一座北二山"就是一幅魏家寨西汉古城的军事防御结构图。

魏家寨西汉古城三湾水军防务体系示意图

第三道防线为古城南面的护城河及古城内沿酉水河布防的北斗七星兵阵。

古城护城河在南城墙外,引入纸厂沟的水充盈护城河道,呈西东走向,西头为纸厂沟悬崖,东头经曹家土外,过双孔桥与酉水河相连,从而将古城西南至东方再形成一道呈扇形的防线。

魏家寨渡口码头

古城内沿酉水河布防的是北斗七星兵阵,西起于魏家寨古城西面官道吊桥(田家沟悬崖),东止于古城东门(捞杆丘)。北斗七星的结点分别为摇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七星,然而魏家寨古城内沿河的寨内道路与该布局完全一致,从城西纸厂沟悬崖边开始至城北水井、胡家巷口、三队牛栏下河码头十字路口、老屋门口、玉翠家朝门、捞杆丘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类似一把大勺子样的北斗七星图形,这决不是巧合,分析认为应是西汉时期迁陵县布防的北斗七星兵阵,胡家巷口外为北门码头,军需后勤物质,军政人员流动在没有更先进的运输工具的古代,只能借助强大的水运来完成,因此码头也成为重点布防守卫地点,同时,码头处于七星兵阵的中点,各结点驻守的兵力一旦在码头方向有军情时,可以迅速向中间集结。而酉水河在古城南边形成一个半月圆形,绕城而过,看了这个布阵也就解开了当地流传至今无解的"七星伴月无二天"中七星伴月之谜。

魏家寨西汉古城内七星兵阵布防图

笫四道防线就是古城城墙

经初步考古推测魏家寨西汉古城城墙只开东门,北门,其官署,军事机关,兵营全部围在城内,加上外围这一系列的军事布防,简直是固若金汤的一个城堡。也符合考古研究认为该古城的军事要塞的特点。

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时进率团考察魏家寨古城遗址

综上所述,魏家寨西汉古城有城墙,护城河,官道,兵阵,烽火台,要塞,码头,水井,集市、墓葬等一系列的城市要素,加上古籍《水经注》的记载,分析认为魏家寨西汉古城即西汉时期的迁陵县址。

目前由于里耶古城外修筑了高大的防洪堤,于是酉水河水直接冲刷着河南岸的魏家寨古城外的河坎,现在由魏家寨通往清水坪的鹅卵石砌成的官道,从古城西端至古城东门处基本上被河水冲垮,而古城东门外捞杆丘段已被河水冲出一个数千方的漏斗型滑坡,住在该段住户己被迫搬迁,捞杆丘己不复存在,且每年逐步向内蚕食,滑坡越来越厉害,当地政府己竖起了滑坡警示牌。

魏家寨西汉古城遗址怀祖亭

因此,为了魏家寨西汉古城历史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建议尽快将古城保护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历史文化的名片如凤毛鳞角,抢救性保护已刻不容缓,落实好当年省委梅克保副书记关于魏家寨西汉古城保护开发的系列重要指示,尽快修筑好城外酉水河防护堤。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把遗落在历史烟云中的瑰宝挖掘出来,还历史的真面目,让魏家寨西汉古城的金字招牌在振兴新农村古村落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余家树(男,1956年1月出生 ,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保靖县人)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1:2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08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湘西   文化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