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

阅读: 评论:0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之一
设计者:淮阴师范附属小学 顾琴
教学目的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详细的方法。
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p    :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才能。《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才能进步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出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化的爱国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化,自学才能还有待加强。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及录象片段。
开课时,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化,在网上〔  google.〕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
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根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根底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络,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提醒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场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致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出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讲解〕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答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看录象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络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进步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导分段。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根底上,指导分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进步阅读才能。]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刚刚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9:2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83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课文   莫高窟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