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阅读: 评论:0

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如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历史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夏朝可能出现牛耕
B
西周时期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C
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出玉器及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D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A    B.B    C.C    D.D
 
2.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
 
3.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4.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公天下”主要体现在( )
A.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按照德才察举官员
C.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    D.依据能绩任免官吏
 
5.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
A.刘秀建汉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三纲五常”思想
 
7.  东汉末年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 )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8.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
A.《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C.《山水十二景》    D.《清明上河图》
 
9.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政策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黄宗羲等批判专制思想的推动
 
10.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       
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11.  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中,→表示上下隶属关系,表示政令下达程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2.  政事堂是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这些规定( )
A.提高了宰相地位    B.旨在防止宰相专权
C.削弱了君主专制    D.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13.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4.  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
增添了活力。这是由于(        )
A.科举制的发展    B.门阀政治消失
C.地方割据的结束    D.中央集权加强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导致佛教广泛流行的社会根源是( )
A.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B.社会经济凋敝
C.社会战乱人民痛苦    D.儒家地位衰落
 
16.  如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发展
②体现了当时乐舞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
③体现了壮阔欢腾的盛世特
④是顾恺之的代表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  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同时还列举了很多“非中国”(中原以外)之物。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重实验,轻理论    B.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C.重民生,轻生产    D.注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
 
18.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
A.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B.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C.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D.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19.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
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
建立
宋夏
达成
和议
金灭
金灭
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20.  《哈佛极简中国史》载:“王安石的‘新法’主张政府应该更有作为,大型商业应由官营贸易机构而非私人经商者管理;应由官府而非大地主向贫穷的农户提供贷款。”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募役法、均输法    B.农田水利法、保马法
C.市易法、青苗法    D.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21.  《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史某一政治制度做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组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平时出猎、战时作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9:3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83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制度   宰相   鲜卑   政权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