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阅读: 评论: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临汾市蒲县七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地理
试卷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势特征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 西南高,东北低
B. 南高北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西高东低
2.若该图的比例尺是1:1 000 000、甲村乙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5厘米,那么甲乙两村的
实际距离是()
A. 25千米
B. 250米
C. 150米
D. 250千米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通过它,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各点的地理
位置,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事物实际分布在地球上的是()
A. 本初子午线
B. 大洲与大洋
C. 赤道
D. 地轴
4.甲地的经纬度为()
A. (30°N,90°W)
B. (30°S,90°E)
C. (30°N,90°E)
D.
(30°S,90°W)
5.由图可知经纬线的特点,正确的是()
A. 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B.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经线与纬线平行
某学生用台灯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6~7题。
6.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关于图中P点所处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值正午
B. 正值日落
C. 正值日出
D. 正值半夜
如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的位置。读图,完成8~10题。
8.下面不属于甲、乙公园所处大洲分界线的是()
A. 乌拉尔山脉
B. 乌拉尔河
C. 大高加索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
9.丁公园所在的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10.丙公园所在大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
A. 白人种
B. 黑人种
C. 黄人种
D. 混血人种读图,完成11~12题。
1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其中A板块是()
A. 亚洲板块
B. 欧亚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12.下列关于图示板块运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地中海不断扩张
B.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C. 大西洋将会消失
D. 阿尔卑斯山脉变成海洋
如图示意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据此完成13~15题。
1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A. 不断增长
B. 缓慢下降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判断
14.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段是()
A. 1750年以前
B. 1750~1850年
C. 1850~1950年
D. 1950年至今
15.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A. 70亿
B. 80亿
C. 90亿
D. 100亿
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6~17题。
16.决定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流
B. 土壤
C. 气候
D. 资源
17.有关该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②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③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④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读景观图,完成18~20题。
18.与江南民居相比,新疆民居墙厚、窗小,其原因是()
A. 建筑技术不同
B. 为了更好的隔热、御寒、防风沙
C. 空气稀薄
D. 民族风俗不同
19.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江南地区()
A. 气温高
B. 风沙大
C. 降水多
D. 昼夜温差大
20.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该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是()
A. 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B. 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
C. 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
D. 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1.地理活动
主题学会使用地图
资料如图A、B、C是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
思考完成:
(1)读图,判断A、B、C三幅图中,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小?(2)读图,判断A、B、C三幅图中,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3)若要去北京旅行、办事,需要用到哪一幅地图?若要确定北京在我国的大致位置,需要用到哪幅地图?
(4)判断并写出A、B、C三幅图都缺少的地图基本要素。
(5)如B图所示,小明在北京火车站前的D处,计划去北京动物园游览参观。请为小明设计一条路线。
22.地理探究
主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资料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来)地形图和某区域“之”字状公路景观图。
思考完成:
(1)读图,写出①地的海拔并计算出①地与②地的相对高度。
(2)读图,分别说出①地和③地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
(3)试分析公路从甲处通过的原因。
(4)读图,写出图示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
(5)在实际的山区公路建设中,我们往往会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如图所示),目的是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23:2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84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板块   聚落   读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