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商业模式

阅读: 评论:0

58同城商业模式
姚劲波坚信,在巨头中生存,你就要干的是他们不愿意干的苦活、脏活。他更相信58同城可以将搬家公司、房产经纪人的工作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他通过超过3000人的地推团队向并不富裕的城市游商收费。他花了8年时间试图证明58同城可能会成为服务领域的淘宝。他有可能成为中国站长圈的头号创业家。
姚劲波所求甚大。58同城高级副总裁陈小华对《创业家》说,“把58同城干成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对老姚来讲绝对不叫成功,马化腾他们该怎么看你还是怎么看你,不就是个小公司的老总吗?”
姚劲波是湖南人,1976年生,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10年前,他靠给人建网站、倒卖域名获得第一桶金。离开中国万网创办58同城前,他还是学大教育(NYSE:XUE)的联合创始人。
2005年,受Craigslist的启发,58同城开始将楼梯口的小广告、报纸的豆腐块广告、小区的广告栏搬上互联网。它成了搬家公司、房产经纪人等本地生活服务业者的信息发布平台。2009年左右,姚劲波确定了58同城作为在线营销平台的商业模式:向小微企业收取名为会员费的
在线推广费,并且让会员为了出现在58同城更好的位置竞价。前者成为58同城营收的基础,后者则负责提高毛利率。
在中国,有5300万家小微企业。这些城市游商的文化程度不高,员工屈指可数,年营业额低微,姚如何让他们从兜里掏出钱来?
姚建立起一支最终多达3780人的线下销售团队和超过400人的客服团队。他们通过电话和拜访把400万家小微公司拉入了互联网,其中有近30万家向58同城付费。姚对《创业家》描述这一艰苦的过程为“干脏活、苦活”:“脏活、苦活就是壁垒。”
2010年,58同城的营业额达到了1100万美元。2013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变成了1.0044亿美元,并且实现了878.5万美元的净利润。在这家公司成为全球分类信息第一平台的路上,赶集网是最后一个对手。2011年,今日资本拉着赶集网试图改写行业格局,挑起了线下的广告战。据《创业家》了解,在华平投资“对手要是投1个亿,我们就投2个亿”的鼓励下,58同城的6900万美元广告费让对手无力应对。58同城相信自己的行业地位已经奠定,姚劲波宣称,同行们再跟58同城打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应该转型”。
姚最近在媒体上说:“我最崇拜的企业家是马云,他做的事情,跟我要做的事情很像。”
在姚看来,马云把中小制造业者带入互联网,自己则是把规模更小但总量巨大的本地生活服务业者带入互联网。“58同城是往平台方向走的,这就是我们没有卖掉而选择独立上市的原因。在我能看到的未来中,58同城甚至能向阿里巴巴这个级别努力。”
注:马云做的事和58做的事很像?在广义上的抽象商业模式,似乎合理,都是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C2C于B2C的整合,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品类的不同,以及标准化程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限制公司的天花板高度。在上市之时向阿里巴巴靠拢,或多或少能为58做一个好的背书,而开盘后公司股票大涨50%以上,或多或少印证了姚劲波概念植入的成功。
【一】姚劲波谈58同城的轨迹和经验
又一个取得阶段性成功的“Copy to China”创业故事:中国创业者发现了美国的灵感,他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以脏活累活为壁垒,甩开一干竞争对手后,去了纽交所。姚劲波也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从在意外界到坚定自己的过程。他的经验是:1.总得有些正面的数据让你相信自己坚持的方向没错;2.创业无法取巧;3.到最强的人,然后相信他。具体如何实现?以下为姚劲波口述,由《创业家杂志》进行整理:
分类信息市场爆炸就是在这两年,但跟电商比,我们现在只到它2003年、2004年的阶段。我们这个事情要真正成功还需要10年。
58同城最开始模仿的是Craigslist。美国的DIY文化盛行,家里的汽车坏了,自己去修,中国则存在着远大于美国的准中介服务体,有100万个房产经纪人,仅北京就有超过1000个搬家公司。所以我们做了两年后基本上不再看Craigslist。而且Craigslist一直是公益性质的网站,我们则是拿了投资成立的公司。我需要独立把赢利模式给探索出来。
免费可以把人吸引到你的平台上来,我们早期的口号就是免费发布信息。58同城的用户量每年都在涨,早期很多广告商我们谈首页广告,我们并没有兴趣。广告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把你的心态搞坏。本地生活服务的商户就给58同城几千元钱,如果你今天签了一个30万元的单,以后所有人都不会再去管那些小客户了。所以我就做了个简单粗暴的决定,58同城不做大客户,也不做品牌广告。我现在不依赖任何一个客户。
从2005年创业开始,我们就一个个地问在58发布信息的商户,我做什么你才会满意?客户告诉我们,我们没有把他的信息排到前面,或者我们把他的信息删了。在我们看来是件小事,但在那个人看来就是件大事:搬家公司是12月回家过年,还是1月回家过年,跟58同
城提供的服务是有关系的。
于是58同城成了联系商户和用户的平台。300多个城市的人可以在58同城分门别类地查他需要的本地信息,经营本地服务的商户可以利用58同城更好地营销自己。2009年左右,我们又参考了百度、淘宝,终于把用户需求整理成了会员产品。58同城给商户一个认证,再给商户一个模板生成他的网站,他在58同城发布信息的功能更强大。现在我们每个季度有400万活跃的商户,其中近30万向我付年费,年费是什么概念?只能在报纸上登半个月的分类广告。我们跟淘宝一样,挣的是推广费。在会员费的基础上我们还发展了竞价,现在占我们的比重越来越高,将来可能会超过会员费。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都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它们也知道这个市场要起来可能要经过10年或8年,需要用几千人去教育这个市场,可能还会亏钱。我们的商户比百度的更小,可能连电脑都没有,是支付互联网广告费的最微小单元。百度内部曾经讨论过三四次要不要做分类信息这个业务,在什么环节打住了?58同城还在亏钱,我们需要进去吗?
要做分类信息就必须有线下,但巨头们想用某种合作的方式实现它,现在还是想避免线下。你干的是他们不愿意干的苦活、脏活,线下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线下强有三点好
处,第一我的现金流好,我是业内第一个现金流转正的公司。第二我在商户端完成了积淀,那些认证的商户我都看过营业执照,我教过他怎么用58同城,很多商户接受互联网的第一站是58同城。第三,58同城的内容会是最好的。我们每天发布200万条信息,对手可能只有100万。商户数越丰富,因为竞争的原因它的更新就会越及时,才能吸引来用户。
是要自己卖会员还是代理商加盟来卖?现在58同城有资格去选择,但在5年前,你去跟别人谈加盟,别人说58同城是谁呀?那时候只能自己干线下销售这个事。我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做的,不是我多伟大,提前5年就想明白了线下的重要性。我们是互联网出来的人,也不想线下的团队太重,我们的产品、技术等部门上下班不用打卡,我们鼓励你干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但销售团队就是军事化的管理风格,58同城带销售团队的高管跟我们都不在一栋楼里面办公。他们很独立。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15:2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90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同城   信息   商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