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阅读: 评论:0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年级
课    时
第 1课时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爬天都峰》一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时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彼此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最终克服山高路险的困难,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课文叙述层次清晰,按照爬山前、爬山中和爬上峰顶后的顺序,运用大量对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爬天都峰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了。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作者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学难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写一件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作者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
3.知道写一件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读题质疑
1.师:同学们,明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游黄山后写过这样一句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黄山的景——很美。
2.的确,黄山的景美不胜收。不过,要想爬上黄山的三大主峰,尤其是——(板书:天都峰)恐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都峰,好吗?
3.有谁爬过这黄山第一峰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跟着课文去——(板书:爬)——爬一爬这黄山第一峰,好不好?
4.谁来读课题?齐读。
5.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6.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提炼(你关心的是这件事的——),屏幕显示:
什么时间爬?——时间
谁爬?——  人物
在哪儿爬?——  地点
为什么爬?——起因
怎么爬的?——  经过
爬上去了吗?——结果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1.师: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轻声地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别忘了想一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哦。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那学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展示一下。
2.分段读文,相机解决生字词以及有关问题。
(1)师问: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第一段谁来读?
(2)第2段:这段里面有四个生字呢,你读得特别准,奖励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出示:哩  石级  铁链    发颤)
(3)第3-5段:接下去的3-5段写的是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我们来分角读,好不好?谁读老爷爷?谁读我?叙述部分呢?
(4)第6段:下一段,谁来读?这一段上面也有两个生字,(显示:攀着  小猴子)第一个是——攀着,第二个是——小猴子
(5)引读第7段:爬呀爬……
(6)第8-10:最后三段写的也是人物的——对话,咱们也来分角读,好不好?谢谢你们的朗读。看一下,第8段有几个生字?谁想读?一张相,相读第四声,还有什么音?能组个词吗?辫,两个辛中间夹一个——?你有没有想起别的什么形近字?分辨、辩论、花瓣
3.生字词
(1)现在,老师把所有的生字词放在一起显示了,你还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2)指名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看来,生字词是难不倒大家了,下面呀,请你把这些生字词放进课文里,再读读课文,看一看,你能到哪些问题的答案。
2.指名回答。
3.你从哪一段读出前三个问题答案的?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听。你特别会读书,一下子提取了这么多信息。(显示第一段。)没错,作者开门见山,开头第一句话就直接交代了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特别清楚明白,现在,咱们一起读一读。
4.刚看到天都峰,我的心里怎么样?(板书:发颤)强调颤是生字,写法,意思。
5.后来,我和老爷爷爬上峰顶了吗?(板书:爬上了峰顶)
6.那我们为什么能爬上峰顶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了,哪一句?(屏显第10段)(板书:汲取力量),什么意思呀?
7.原来,老爷爷和我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力量,才敢爬天都峰,也才能爬上天都峰的呀,这就是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
8.现在,(指大屏幕)谁能把这些要素连起来说一说。其实,他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再来说一说?
9.有没有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的呀?是的,作者就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现在,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品读第二段,了解天都峰高、险。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刚看到天都峰的时候,我心里——发颤,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指名读,屏幕显示: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2.问:我为什么发颤?高!从哪儿读出来的?屏幕显示图片。瞧,云彩就很高了,可是天都峰还在云彩上面呢,这样一比较,天都峰高不高?你能读出它的高吗?我觉得还不够高,你听,范读。瞧,抓住“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还有“这么”,感觉就特别高了,谁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我爬得上去吗?意思是?嗯,天都峰太高了,我爬不上去。还有什么原因让我发颤?从哪儿读出来的?
3.你觉得哪个字特别能让你感受到天都峰的险吗?是呀,一个东西挂在那,那是垂直的呀。屏幕显示图片。瞧,这条线画出的就是天都峰的石级。想不想从天上刮下来的?抖不抖?险不险?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5.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谁站在这儿不担心不害怕呀?现在,咱们把这段文字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我此时的心里想法。
6.内心发颤的我是怎么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并且爬上天都峰的呢?作者又是怎么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五、复习生字,写习字册
1.复习生字
分三排出示生字,齐读
2.知道老师为什么分三排显示吗?结构不同
3.“颤”刚才讲过了,“攀”下节课再讲,现在我们重点来关注一下这几个左中右结构的字。
4.在你的印象中,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想写好,得注意什么?
除了紧凑,还得注意三部分哪部分高,哪个部分低。
5.链和辫都是哪部分最低?是的,它们都是两高夹一低,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
6.猴哪部分最高?对,它是两低夹一高,和老师一起写
7.鲫,什么特点?越来越低,跟老师一起写。
8.下面,请大家将这四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在习字册上各写两遍,注意每个部分的高低哦。
9.展示、点评。
六、课后作业:写完习字册。
板书设计
17.爬天都峰
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
汲取力量
              发颤————————爬上峰顶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幻灯片

本文发布于:2023-05-10 10:06: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93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文   天都峰   生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