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周年特别报道:这一年

阅读: 评论:0

汶川大地震周年特别报道:这一年
--------------------------------------------------------------------------------
2009年05月12日  07:09:02    杭州网
双胞胎女孩琦琦和佳佳近一年前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5月10日,用她们的骨灰塑造成的“生命之花”在中国陶都广东石湾的民窑出窑绽放,制作人舒勇表示:“生命之花”是献给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们的礼物。
琦琦和佳佳昔日美丽的容颜。他们的父母捐出女儿的骨灰做永久纪念物。(资料图)
“谢”字大娘、“敬礼娃娃”、“让路女孩”、“可乐男孩”、“范跑跑”……这些随汶川地震而出现的特殊称谓的人物近日又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过得还好吗?
喜住新房 “谢”字大娘享亲情
“5·12”汶川地震后,许多灾区众手捧感恩的文字,在路边向好心的救援者致谢。在遵道镇高安村,12个老人和小孩坐在路边,一人手中捧着一个字,组成了“一路平安谢谢一路平安谢谢”的横幅,记者停下车,拍摄了这个感人的场景,并选取了其中一位捧着“谢”字的老大娘,拍摄了她的特写照片。手捧“谢”字老大娘的照片被新华社播发后,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类媒体在一年时间里,反复使用;各种感恩晚会、影展上,也经常可以见到这张照片。
照片中的老大娘刘惠珍当时80岁,两个儿子一个在绵竹,另外一个在土门镇生活,平常在外面打工,都不在她的身边。在地震中,她的房子被震坍,幸好人未受伤。
今年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遵道镇,到了刘慧珍老人。震后,老人用国家发给的2000元临时住房补贴,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棚屋,一个人生活着。她的两个儿子,震后都回家了,正在修建新房,一时照顾不到老人。在老人的棚屋里,老人从破烂的柜子中取出一个烫着金寿字的礼封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当地政府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寿金,她要把这个烫金的礼封,作为传家宝,留给儿女。
5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绵竹,到了刘慧珍老人。老人今年3月3日就已经搬到了土门镇团结村,和两个儿子住在一起。老人对记者说,儿子媳妇对她都好得很,两个儿子都在新房为她留了一个房间,都给她买了新床。在大儿子家里,老人拉着记者去她的房间参观,对记者说,国家补贴她的2万元建房款,她给了两个儿子各1万元,自己就不修房子了,今后在两个儿子家里轮换着住,一家住一个月。
记者看到,老人大儿子李永福的房子已基本修好,只是室内还没有抹上白灰。在客厅里,摆着一套沙发,一套花2000多元买来的电视机和音响。老人的小儿子李永华的新房距哥哥的房子只有100多米远,贴着瓷砖的正房已经修完,十分漂亮。李永华和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他家参观,记者看到,老人的房间刚刚抹完了灰,宽敞明亮,新床的床架放在屋子的正中央。
看着刘慧珍老人幸福的笑容,记者由衷为老人震后温馨的晚年生活而高兴。
走出阴影 “敬礼娃娃”更感恩
今年5月3日傍晚,记者在绵阳市高新区某小区,又见到了“敬礼娃娃”小郎铮和他的妈妈吴
晓红。记者发现小郎铮比去年胖了不少,只有左胳膊上的一大片疤痕,还在告诉人们大地震曾经给这个孩子的身体带来过伤害。
吴晓红说,如今小郎铮已经慢慢地走出了地震的阴影,他目前已经恢复了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和可爱,脸上已难见灾难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前不久,去重庆某部队感谢救他的战士们,当看到部队播放去年救援的碟片时,郎铮对妈妈说:“不怕,我不怕!”
吴晓红说,去年11月伤情痊愈后,绵阳的一所部队幼儿园免费接收郎铮上了中班,并很快融入了新幼儿园的生活。曾经有人送郎铮一套小迷彩服,因为对军队有感情,他特别喜欢,天天都穿着。在爸爸妈妈眼里,小郎铮过去很淘气很调皮,而现在懂事了很多,懂得了感恩。
叫声“妈妈” “让路女孩”到家
“祝你生日快乐……” 4月25日,是汶川大地震孤儿宋馨懿4岁的生日,也是她失去父母后的第一个生日。记者特地从北京赶往她成都的新家,和志愿者们一起陪她过生日。
小馨懿的新家很宽敞,3室1厅,里面摆满了新家具。这是助养人——全国人大代表赵步长
几天前为她购置的。伴随着生日歌,赵步长的儿媳张玉洁把系着红绳的新房钥匙挂在了宝宝脖子上,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叫了一声“妈妈”——这是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以后,孩子叫的第一声妈妈。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人的眼里都噙满泪水……
去年5月14日,总理在北川老县城外察看灾情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急促地呼喊:“让开、让开”,几名战士抬着当时仅3岁的宋馨懿从县城方向飞奔过来,总理和随行人员赶紧让到一边。媒体报道后,宋馨懿被人们称作“总理让路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腿。去年10月的一天,记者、志愿者和小馨懿的叔叔奶奶一起陪她在天安门玩了一个下午。小馨懿是个早早就懂事的孩子,她不愿让大人抱着,就一条腿蹦着走,头上的两条小辫也随之有节奏地跳跃起伏。
到了新校 “可乐男孩”改称呼
“可乐男孩”薛枭这些天有点小小的烦恼。灾后一周年期间,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各类媒体都在做相关专题,薛枭从上个月开始,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邀请,“从地震至今采访过我的记者大概要超过1000人……现在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功课停了大半年,要努力跟上,根本不可能抽出那么多时间接受采访。”薛枭和父亲已经商量好,在
“5·12”之前,他会尽力配合采访;而过了这个时间,他将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暂时向媒体说声抱歉了。
在北京参与媒体节目的薛枭11日才回到家中。记者问:“同学们都称呼你什么样的外号? ”“以前在东汽中学,他们都叫我‘枭哥’,现在到了新学校,人人都叫我‘可乐’。 ”薛枭说。
“牛排长回来了!” 没宴席有婚礼
“牛排长回来了!”江油市大康镇旧县村的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
抗震救灾中,驻滇某炮兵旅排长牛玉新在旧县村排查险情时突发余震,为了拯救残疾村民先宇顺和他9岁的侄子先康,牛玉新被弹起的一根断棍击穿下颌。至今,他的下颌里还安有钛合金材料。
听说牛排长要和新婚妻子张雅斐到村里来,乡亲们悄悄准备了一个没有宴席却格外隆重的婚礼。
刚进村口,一对新人就被乡亲们拥到了用山花和松枝扎成的礼台上。“一拜天地,拜旧县村
地震重建后的这片新天地,拜一拜这块曾经浸透了牛玉新和他2000多名战友血汗的山山水水!二拜高堂,拜旧县村1800位父老乡亲,拜一拜你受伤后一直关心照顾你,将你视为亲生儿子,为你请功的旧县村‘父母们’!夫妻对拜,愿好人一生幸福,祝佳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欢呼声中,子弟兵和众的心融在一起。
4月26日,喜庆的爆竹响彻羌寨。北川20对重组家庭的集体婚礼在这里举行。面对媒体的镜头,34岁的羌族汉子魏光武和31岁的妻子张雪梅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魏光武是北川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职工,张雪梅是北川茅坝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地震时,张雪梅的丈夫和六岁半的孩子不幸遇难。
魏光武说;“应该说在年前,我就觉得我们应该走到这一步了,但是她觉得我们北川老百姓当中有个风俗习惯,就是说人走了以后,最好等满一周年再考虑这个问题。我挺尊重她的意见。”
十五勇士跳伞 一人遇上姻缘
历史将这一刻永远定格:2008年5月14日11时47分,解放军某部15名空降兵中的7人率先从地震灾区4999米的高空奋不顾身跳下,他们脚下是重灾区之一的茂县,当时通信中断、道路阻绝,成为孤域困城。
在汶川大地震周年前夕,记者特地从成都赶赴空降兵驻地,探访十五勇士现状。
记者采访期间在聊天时得到了一个消息:25岁的李亚军要结婚了。这段姻缘颇有些传奇彩:2008年汶川地震时,李亚军的未婚妻还在上海师范学院读大四,她作为志愿者在灾区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从媒体上得知15勇士的故事后,她只身前往李亚军的安徽老家,看望李亚军的父母,并获取了李亚军的。2008年8月,两个年轻人见面了,感情发展迅速,今年春节见了双方父母,并计划于汶川地震一周年时完婚,但由于李亚军任务在身,婚礼不得不推后到今年7月。
如今,十五勇士之一的王君伟转业到四川乐山,郭龙帅退伍返回老家山东菏泽,赵海东退伍返回老家陕西定边。十五勇士中12位勇士依然在空降兵服役,他们仍挂念着灾区。
两个肢残女孩 结成“健全”对子
在北川中学长虹临时校区蓝白相间的板房校园内,不难发现一对肢残的花季女孩,她们如影随形,形同整体。当一名女孩不能使用双手,另一名双手健全的女孩一定会来帮忙,而当双手健全的女孩无法独立行走时,另一名女孩便会帮扶。我的手就是你的手,你的脚助我同行。
杨珊,北川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5·12大地震时,她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之后右腿被高位截肢。苟景秀,杨珊的同班同学,她的左手在地震中受了重伤,无法完成最简单的抓握动作。地震让两位身心受到创伤的女孩,彼此走得更近了。
5月4日,记者来到了北川中学,这所因惨烈而让人记住她名字的学校,此时已不在北川。在绵阳长虹培训中心的临时校区,记者见到了杨珊、苟景秀。
此时正值午休,能够容纳50多名学生的教室只有杨珊和苟景秀两人在说笑。杨珊因为装有假肢,中午通常不离开教室,为了照顾她,苟景秀也留在了教室里。坐在课桌前,两人看上去均与常人无异,若不是放置在墙边的拐棍,和苟景秀无意中抬起的左手提醒,你很难发现她们在地震中受了重伤。
苟景秀说,地震前我和她同一个班,一个寝室,是上下铺的好友。地震时,我和她同时被埋在废墟下,虽然都受了伤,但都坚持活着出来了。地震后,我们都留了级,而且分在了同一个班。而杨珊说,“其实,在生活中,主要都是她帮助我”,回寝室,去教室,上厕所都靠苟景秀帮扶,洗脸、刷牙也是她去打水,我能做的,不过是帮她叠叠被子,剪剪指甲之类。
对于彼此的帮助,苟景秀说:“我们之间没有感激,也无须感激。”
“范跑跑”的眼镜 也进了博物馆
汶川地震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紧张施工,目前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正式建成。记者从其“母馆”建川博物馆获悉,原定于5月12日14时28分的开馆时间已提前到11日。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19: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970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记者   地震   老人   女孩   媒体   北川   孩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