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公布日期】2020.12.30
【字 号】京绿办发〔2020〕285号
【施行日期】2020.12.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京绿办发〔2020〕285号
公园管理中心,各区园林绿化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相关会议精神和《北京市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扎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防控成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认识
  当前,全球疫情仍呈蔓延加剧态势,输入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零星散发病例的风险始终存在。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假期将迎来人员流动、游园游客聚集高峰,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游行季节,疫情防控呈现复杂多变情况,我们又面临一场新的重大考验。全市园林绿化行业各级、各单位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切忌有麻痹大意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始终紧绷防疫这根弦不放松,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五一""中秋""国庆"的防疫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切实加强"两节"期间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做到"三防""四早""九严格",坚持"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原则,按照"科学、精准、有效"防控要求,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确保全行业健康安全,为确保人民众度过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做出贡献。
  二、从严从紧加强"两节"期间内部管理
  (一)持续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化管理。完善干部职工及外聘务工人员管理台账,以及旅居人员、食堂餐饮、卫生清洁、安保、会服等重点人专项跟踪台账,并做好动态管理。加强对新聘用人员健康状况的审核,确保无健康安全隐患。严格执行每日早晚两次体温监测和健康报告制度,全时掌握干部职工健康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按规定妥善处置。
  (二)严格执行"两节"期间人员请休假审批。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的"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原则和"全市党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在京过节"的要求,自即日起至2021年2月26日(元宵节)期间,全市园林绿化系
统干部职工原则上在京过节,坚持做到"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遇紧急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同时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管理责任。外出人员和在京人员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三)加强单位门区和公共区域防控。继续严格执行办公楼宇院落门区入口体温检测和验码登记制度。本单位人员严格执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执行"体温检测+北京健康宝验码+实名登记+车辆登记"程序。发现体温高于37.3℃或有干咳等身体异常状况的,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或劝导立即就医。提倡各单位购置人脸识别与自动测温相结合的智能式、无接触检测设备,提高门区检测效率。坚持做好对办公楼出入口、办公区、会议室、电梯间、卫生间、开水房、垃圾回收站点、快递柜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和消毒杀菌工作,科学加大消毒频次,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四)严格执行会议和有关活动防疫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数量,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通过开视频会议的尽量采用视频会议。按照全市要求,岁末年初原则上不举办线下年会、团拜会、联欢会、文化展览、体育竞赛等聚集活动,凡举办50人以上的集体活动,要严格落实"谁主办、谁负责,先评估、再审批"要求。组织召开小型会议的,要做好会议室消毒通风、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等防疫措施,会议时间原则上控制在1小时以内。
  (五)加强食堂安全卫生管理。食堂管理人员、厨师、采购人员、服务员、卫生保洁人员等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按要求戴一次性手套,严格做好健康体检和每日两次体温监测。有条件的单位,应每月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安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如实记录并保存进货查验、食品销售等信息,保证食品可追溯。所有食堂不得到市内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采购食材,一律要从正规、可靠渠道购买食材,建议不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加强餐具炊具、冰箱、周转箱、各类容器等设施及阴冷潮湿点位的消毒。严格执行"自助取餐、错峰用餐、错位就餐、分类回收"要求,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六)做好相关社团和房屋租户单位、家属院等监管。各单位管理的协会、学会等各类社团常驻工作人员,以及出租房屋的租户单位和人员,要纳入防疫管理范围,由管理单位建立人员健康监测台账,及时传达落实好防疫要求,监督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同时,做好家属院(区)、集体宿舍等管理工作。
  (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干部职工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特别是在当前应急状态下,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在人员之间小于1米的近距离接触和人员密集、封闭的环境下必须佩戴口罩。干部职工不得组织、参加聚餐饮酒和聚集聚会等活
动,如因聚会发生疫情或酒驾等问题,要严格按规定处理当事人,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三、继续做好公园景区疫情防控
  严格按照市假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北京市2021年元旦、春节假日旅游工作方案》和市园林绿化局印发的《全市公园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做好"预约、限流、错峰"、门区扫码测温、检查巡查、员工健康防护等各项工作。
  (一)严把公园门区游客的"入门关",杜绝不测温、不看码、"放空门"。继续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全市客流量较大的公园(包括不收费的公园)严格实行网上预约入园,继续做好"一米线"排队、科学佩戴口罩等提示提醒工作。坚持扫码入园,对持红码、黄码的游客一律谢绝入园,不接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行团体,并做好扫码服务。加强游客体温检测,积极安装红外测温设备,在公园内设置隔离房或隔离区,对发热等异常情况人员及时处置并报告当地卫健部门。
  (二)加强园内客流管控和秩序维护,有效预防疫情在公园内传播蔓延。采取网格化管理
模式,分段划片、责任到人,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及时劝导游客不扎堆、不聚集,科学佩戴口罩。加强监督检查,对园区出入口、施工工地、食堂餐厅等易发生疫情感染和扩散的重点区域,要重点组织开展检查自查。做好动物类、湿地类公园内游客提示提醒工作,劝导游客与迁徙鸟类、动物保持安全距离,继续停止"动物投喂"等人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活动项目。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对外发布客流监测、预测信息和分流、导览信息等,做好远端疏导工作。
  (三)严格文化活动、室内场所和游乐场所安全管理,防止人员聚集。"两节"期间,减少公园内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原则上不组织可能造成大人流聚集和交通拥堵的文化活动、禁止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如需举办,要在做好科学评估基础上报相关部门批准。鼓励创新云科普、云观展、云游览、云讲解等线上云活动。针对公园内的宗教场所、影剧院、商亭、小卖部等场所要严格控制人流量,室内人数控制在室内最大承载量的75%,严防人员拥挤,确保场所安全有序运行。
  (四)落实"四早"要求,加强公园职工疫情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疫情在公园传播的潜在风险。从严从紧加强公园职工出京管理和健康监测,各公园要密切关注重点地区疫情走势,
对中高风险地区公园职工迅速排查、加强管控,落实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措施。倡导弹性休假机制,元旦、春节期间,鼓励各公园推行弹性休假,合理安排调休倒休,引导职工错峰休假,保障公园正常运行、安全运转。加强防疫物资储备,预先做好口罩、消毒液、测温设备等物资储备工作,保障低温环境下测温设施的有效性。
  (五)以疫情防控为重点,以垃圾分类为抓手,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公园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环境消毒和通风管理,做好消毒物品收纳,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传播的潜在风险。做好垃圾分类,认真贯彻执行《北京市公园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意见》,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合理布设垃圾投放设施,做好规范分类和储存转运,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引导,改善公园环境。开展公园除"四害"行动,消灭"四害",减少疾病传播,保护游客和公园职工的身体健康。
  四、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一)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力度。严格落实《北京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实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日巡日报制度。加大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在已有的88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站基础上,将重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纳入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做好监测人员自身健康防护,细化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21:1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3972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员   疫情   公园   做好   加强   防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