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剪纸与西北剪纸比较研究

阅读: 评论:0

中国各个地域的劳动人民通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在纸上镂空剪刻,创造艺术形象,形成了世代相传的剪纸艺术。剪纸制作工艺虽然简单,却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和个体思想情感,其丰富的造型、强烈的民俗特,饱含深刻的地域文化特点和特鲜明的区域剪纸手法形式,契合了我国民间传统造型观念中所形成的“传情重于写实,写意重于写实”的独特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可谓是我国民间艺术中最大众化、最具文化特和民间思维特性、原生态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一。
一、徐州剪纸与西北剪纸艺术概况
1.徐州剪纸艺术
海驴岛在哪里
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徐州的邳州、新沂、沛县、丰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等。邳州市的大部分乡镇、新沂市的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剪纸艺人众多,比较著名的有王桂英、衡瑞霞、孟宪云等人,她们都是几岁时就跟母亲学习剪纸,技艺世代相传,刀法出神入化,作品具有地方代表性。
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样)、特种剪纸等。其内容既继承传统,如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又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如收割、养殖、运输和建筑等生活场景,丰富多彩。
2.西北剪纸艺术
西北剪纸主要指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剪纸的总称,其中以甘肃陇东剪纸和陕西三边、凤翔剪纸最有特。因陕西地域从事剪纸艺术的艺人很多,且剪纸文化影响范围广泛,作品艺术特具有典型性,西北剪纸中的陕西剪纸涵盖了西北剪纸的主要艺术特。
除了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山西、陕西等地的剪纸外,具有地域特的少数民族的剪纸代表还有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剪纸,青海藏族、土族、撒拉族民间剪纸等。西北少数民族剪纸艺术反映了当地的宗教文化、游牧生活等,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地域性。西北少数民族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经济基础,以及相对封闭的地域背景,使当地的传统文化保存得较好,当地剪纸的宗教性和民族性特突出。
二、徐州剪纸与西北剪纸艺术特征比较
1.题材与种类上的特征
徐州剪纸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戏曲人物、乡情风俗、走兽翎毛等各展风姿,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人物剪纸更是多姿多彩。简洁明快的线条,一目了然的主题表现,保持了徐州剪纸原生艺术的纯正品格。在图案上,徐州剪纸多采用谐音、象征、隐喻等手法,把文字、花鸟、动物、器皿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吉祥的图形。
徐州剪纸根据用途在种类上又可分为以窗花、灯花、门笺、婚嫁及社火装饰为主的装饰剪纸、绣花纹样和丧葬、祭祀等所用的特种剪纸。剪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的现实生活,徐州地区的剪纸作品往往也趋向于表现生活化的画面。
因西北地域相对闭塞,农耕文化主导,气候干燥,西北剪纸可谓是黄河流域黄土文化孕育的艺术。西北剪纸的内容题材以西北地区民众日常生活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为主,体现了普通劳动者淳朴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想象力。与徐州剪纸不同的是,西北剪纸中存在大量表现原始巫术和生命崇拜题材的剪纸,如抓髻娃娃、扫天娘娘等。此外,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喜爱根据本民族的史诗、神话、民歌、传说等改编创作剪纸作品。西北剪纸形式丰富,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等。
2.造型表现上的特征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该地剪纸作品既融入了北方剪纸雄壮、豪放、粗犷、浑厚、大气的特,又糅合了南方剪纸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细腻清秀的艺术特,粗犷豪放却不失纤巧细腻,厚重深沉中别具灵动神韵。在艺
徐州剪纸与西北剪纸比较研究
□马茜孟艳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民俗中最具地域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承载着不同地区的本原性、多样性活态文化。徐州剪纸和西北剪纸在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该文作者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对徐州剪纸和西北剪纸进行艺术特征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出不同地域剪纸艺术的共性与差异性,从而使人对剪纸艺术获得更加全面、多元的认知。
关键词:剪纸艺术艺术特征差异比较
38
人文研究
ART EDUCATION RESEARCH
(下转第41页)
术造型的表现手法上,徐州剪纸具有构图造型图案化、作品形象夸张化、内容取材生活化等特点。如,以邳州、新沂的王桂英、曹瑞兰、张桂英等剪纸艺人为代表的剪纸作品,其风格可以概括为热烈、夸张、粗犷、抽象,作品构图疏密得当,结构粗犷浑厚,艺术风格朴实无华,表现形式变形夸张,处理手法大胆泼辣,剪纸内容亲切可触,不合理法却合情理,剪出来的作品线条简洁,人物夸张
、生动、丰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以孟宪云、张丽君、吴国本和刘毅为代表的徐州市区剪纸与沛县敬安镇剪纸,作品风格则是灵秀俊美、细腻流畅、精雕细琢。兼具南北特的徐州剪纸,逐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的艺术风格。
西北剪纸承袭了北方剪纸中正质朴、淳厚的特点。西北剪纸涵盖地域广泛,各地的剪纸艺术特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西北剪纸以简单的图案块面,利用阴刻镂空等艺术手法,塑造出图简意丰、粗犷质朴的作品形象。一些西北民族剪纸具有地域特、民族风格和宗教特点等。如,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流露出伊斯兰特,在风格上轻内容、重形式,写意性强。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剪纸作品以粗线条为主,简洁、随意的风格中表现出了粗犷、豪放的民族特点。西北剪纸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造型上运用大轮廓、粗线条构图,内容表现民俗化,彩布置多元化。西北剪纸粗犷、雅拙,构图饱满,在平面造型上,作品中的造型表现所用的线条宽粗,外轮廓简单、单纯且偏大,所构成的形分层分格配置,或使用对称构图方式,这样画面显得丰富而充实。西北剪纸运用大轮廓线条、
粗线条布局,气势上有张力。3.剪法技艺与装饰纹样上的特征
徐州剪纸的技法以剪为主,以刻为辅,剪刻结合,或用明刻,或用暗刻,或明暗结合镂空而剪。剪纸艺人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运用空间组合的装饰手法,以及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图案形式美的原理,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动物安排在同一画面
上,并进行“层层垒高”“隔物换景”。剪纸作品的形象往往写意、夸张,既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大胆舍去次要部分,又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徐州剪纸代表人物王桂英的作品大多采用写意手法,信手而剪,不追求形似。她认为“花无正枝,铰无定规”,所以在剪纸创作中不拘泥于规范,不限定于比例,以简约的刀法表现了心目中的生活。她的剪纸作品充满纯真、情趣以及生动、鲜活的田野气息。
西北剪纸的手法多样,暗口入剪、剁剪、掏剪、局部折叠等技法在作品中频繁出现。此外,剪法多为阴剪与阳剪相结合,流畅清新的阳剪、厚重扎实的阴剪体现了西北地区阴阳调和的文化背景。西北剪纸作品常运用镂空技法呈现“散点多维透视”的视觉方法。有的作品中人物、场景内容多,为了将它们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多采用分层分格的配置方法。在装饰纹样上,也多选取地方代表事物作为素
材。陕西剪纸中常出现体现黄土高原地域风貌的植物,如榆钱、梅花、阜荚树、槐树等。西北少数民族剪纸多采用富有图腾意义的纹样,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性和宗教审美性。
总之,徐州剪纸和西北剪纸都注重刀路和刀法的运用,也都遵循剪纸的基本技法:圆、尖、方、缺、线。在制作原则上,徐州剪纸和西北剪纸也都基本遵循先繁后易、先主后次、先里后外这三项原则。
south三、徐州剪纸与西北剪纸的艺术差异性
1.颜差异
徐州剪纸虽然彩丰富,有单剪纸、染剪纸和套剪纸,但是以单剪纸为主,最常用的颜为红、黑两种。徐州的地理位置、社会风尚造就了徐州人朴实、爽直的性格,单剪纸明快、朴素、大方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剪纸艺人原始的单崇拜。徐州剪纸作品的整体效果中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精神内涵。徐州剪纸中的套剪纸作品不多,主要是将多种单剪纸累积粘贴制作出层次感、立体感。
西北剪纸作品彩多样,不仅有单剪纸,而且有彩剪纸。因为西北地区较为封闭,环境单调,故剪纸艺人在剪纸作品中用大胆,以颜浓艳、多融合的剪纸作品打破单调氛围,使生活丰富多彩。彩剪纸作品主要包括点彩剪纸、纸塑剪纸、渗染剪纸和拼贴剪纸等。库淑兰是陕西著名剪纸艺人,是西北地区彩拼贴剪纸的代表人物。库淑兰的拼贴剪纸作品绚丽多彩,用大胆,画面颜浓艳多样,
长沙铜官窑古镇门票搭配和谐,极具装饰性。西北少数民族剪纸中的彩运用也具有多样性。如,宁夏地区回族剪纸中的窗花一般用红、黄、绿三彩纸,或拼,或勾画。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的民间剪纸彩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有关。
2.素材差异
徐州地区地处中原,剪纸素材也来源于中原文化,如戏曲形象、乡情风俗、走兽翎毛等,此外还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鱼、虾、蚌、贝等素材。徐州剪纸传承人王桂英老人每天在忙完农活和家务之后,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随手拿起剪刀就剪。从王桂英的剪纸中可以看到她生活的影子。她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反映她所熟悉的世界,如《春耕秋种》《养蚕》《磨豆腐》《晃麻油》《晒粉条》《烙煎饼》等,都是以苏北地区的乡间劳动生活场景为题材。
因为地域因素影响,西北剪纸以表现地方特的牛、羊、马等为主。西北地区地域广阔,文化类型多样,除了反映汉族文化的剪纸题材外,还存在大量的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剪纸。如,新疆地区充满大漠文化特的剪纸,纹路中使用巴旦木、四瓣花、葡萄纹等进行装饰;甘宁青地区存在大量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素材的剪纸;等等。此外,西北地区表现宗教文化、原始巫术和生命崇拜题材的剪纸也有不少。这些题材在徐州地区的剪纸中很少出现。
39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市,也是一座见证我国漆器兴衰历史的城市。一直以来,扬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扬州漆器更是闪耀着文化的华彩。扬州漆器最早起源于战国,在唐代和汉代兴盛起来,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扬州漆器具有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等特点,驰名中外。
一、发轫——战国时期的漆器
去英国留学需要哪些条件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时期,根据相关文献显示,在战国时期,扬州漆器就拥有高超的制作技艺和一定的生产规模。1967年,于扬州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圆盘直径为40厘米,它是用木质卷胚作为圆盘的内胎,然后用黑漆彩绘画出云水飞禽的纹样。纹样彩鲜艳,画面清晰可见,充分说明了在战国时期扬州漆器就具有了高超的制作技艺。附近如家酒店住宿查询
二、翘楚——汉代的墓葬漆器
汉代作为诸侯国分立的时期,是扬州漆器最辉煌的时期。汉代扬州漆器品种十分多样,有碗、食品盒、瓜子盒、首饰盒、弓背等。扬州漆器的胎骨基本上是木质的,有些胎骨是干漆夹贮的,少数漆器的胎骨是竹胎、铜胎、皮胎,这说明扬州漆器在制作工艺上和四川等地是不同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扬州就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
以木材为底样的称为漆胎,以麻布为底样的叫夹胎,在艺术处理上,两者外部均采用彩绘工艺。腹部
图案多为云水纹、流云纹等,再饰以各种飞禽走兽,上下两缘多采用几何图案。汉代扬州漆器以三足奁和七子盒为代表。当时的扬州漆器不仅生产规模大、品种繁多,而且技艺精湛,拥有高超的制作水平。相关考古资料显示,在北京发现的老山汉墓和在长沙发现的马王堆汉墓里都有早期的扬州漆器,这说明扬州漆器的制作工艺在汉代已经传到了我国的其他地区。
三、扛鼎——魏晋和唐代时期的漆器
在唐代,扬州漆器不仅是当时的贡品,还是出口的货物,其价值非常高。唐代的扬州由于其沿海的地理优势,经常进行海外贸易活动,经济十分发达,有许多外国人居住于此。许多能工巧匠慕名而来,为扬州的手工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扬州漆器得到不断发展,漆器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螺钿镶嵌工艺也有较高的制作水平。753年,扬州大明寺的住持鉴真前往日本时携带了几十件扬州漆器,这说明当时的扬州漆器具有较高的价值。
1980年,回国巡展的鉴真大师宝像就是采取唐代的漆器工艺手法制作的。目前,鉴真大师的宝像在日本。由于该像是以真人作为模型,所以和鉴真大师的相似度高达90%以上。在日本奈良的寺庙中还供奉着一尊卢舍那佛坐像,它是用竹胎夹紵髹漆成的,其右边的药师如来立像和左边的千手观音菩萨像都是采用木胎漆制作的。这三尊漆制佛像由于十分独特,成了日本的国宝。
唐代的镶嵌工艺十分高超,不少文人墨客都予以高度赞赏。如,白居易就曾写道: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布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在《霍小玉传》中,作者对犀牛角镶嵌盒子等物件有这样的描写:
“斑犀钿花盒子,方圆一寸余。”可以看出当时的镶嵌工艺十分高超。
四、登峰——宋元时期的漆器
宋元时期,扬州漆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宋代漆器已经突破了官方作坊的规定限制,允许自由买卖,出现了不少专门卖漆器的店铺,从现存和出土的一些漆器中就能看到上面的店铺铭文。宋代实用漆器在汉代薄片卷木胎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工艺,即叠圈木胎工艺。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漆器不仅坚固、厚实、实用,而且不易变形,深受市场的欢迎。宋代漆器的另一发展方向就是专门用于收藏和鉴赏的雕漆。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漆器新品种——软螺钿,其螺钿片具有薄而透明的特点。
五、造极——明清时期的漆器
明代,最能代表扬州漆工创造才能的就是螺钿工艺。明代扬州的螺钿漆器界也出现了许多名匠。扬州人江千里是当时享有盛名的镶嵌螺钿漆名工,他所作镶嵌螺钿漆酒器、方圆小盒、笔筒和爵杯等,花纹工细如发,其漆艺之精湛,古之所未有。更为可贵的是,江千里还不藏手艺,悉心教授青年人学习螺钿漆艺。中国国家博物馆尚收藏有江千
吉林旅游景点排行榜
扬州漆器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张扬李海涛
摘要: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在扬州的众多城市名片中,扬州漆器一直在我国漆器史上享有盛誉,是扬州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该文介绍扬州漆器的起源,阐述不同时期扬州漆器的发展情况,探讨传承扬州漆器的意义。
关键词:扬州漆器发展历史传承
40

本文发布于:2023-05-14 11:4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03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剪纸   漆器   扬州   西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