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

阅读: 评论:0

宁德大嵛山岛好玩吗
2017年第12期
1
赣南采茶戏前世今生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信丰地区,其产生与流传有悠久的历史。由于赣南地区的安远县九龙山区域当地适合茶叶的生长环境故盛产茶叶,这里客家人先民勤劳良善、能歌善舞,那时他们往往以茶而歌、因茶成戏。所以,这里的九龙山是赣南采茶戏形成最早的地区,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明朝赣南采茶戏已经有了雏形,只是最初时候属于茶农在采茶或劳作时的茶歌,她深受众的喜爱,有着宽阔的发展与创新的空间,于是她吸纳了当地民间歌舞等诸多艺术形式的营养精华后,逐步演变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茶蓝灯”(采茶灯).其惯用的形式为即兴表演,尤其是以采茶活动为节目的主要内容。故而,初期采茶戏表演的客家人生产、生活为主的小戏,一般有三个角。剧情幽默、活泼、喜剧为主。采茶活动所生成的歌舞渐渐演变为采茶戏,越来越受到众的喜欢,继后采茶艺人开始于九龙山区域周边正式演出,而后普及到整个县域,甚至发展到安远、信丰、于都、赣县、定南等区域活动。到了清朝康熙、乾
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发展为鼎盛时期。采茶戏三百年多年来,虽然经过由盛到衰等各个发展阶段,但却一直蔓延不断是基于她具有欢快、明丽、优美、独特的艺术魅力,含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囿于她经常以喜剧的方式对当时黑暗的政府统治和其腐败的行为给予无情的讽刺、挖苦、鞭笞,这些敢于揭露社会现实的采茶戏,其内容到形式均不能为统治阶级所容纳,清朝乾隆四十七年曾经被统治阶级列为禁演内容,历代反动的统治者也都曾对采茶戏颁布过禁演令,对此给予无情的打击,采茶戏在经过无数次的打压后渐渐处于苟延残喘的没落状态。解放后,采茶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此旧貌换新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新中国戏曲文艺中光荣的一员。其中60多年前安远县就成立了采茶戏剧团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整理出几十本传统采茶戏的剧目。上个世纪八十代改革开放后,采茶戏剧团汲取了戏曲、民族歌舞剧等其他表演形式的优点,创新推广了许多脍炙人口采茶戏剧目。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20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大力呵护下,赣南采茶戏融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采茶戏发展的现状
采茶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该剧种善于营造活泼、轻松的气氛,边歌边舞,语言诙谐、幽默,其汲取了民歌旋律与茶灯笼剧目的优点融合了客家方言韵味,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深受当地众的爱戴,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最繁荣的时段曾经拥有30多家剧团,后逐渐衰落,到了解放前的一段时期只剩下五、六个剧团。解放以后,赣南采茶戏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06年,她被第一批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还曾荣获江西省优秀电视剧奖的文学繁荣项目;2010上海世博会上,采茶戏用这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向世界人民的展示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娱乐观众的迅速发展,采茶戏的影响也一直不能被拓展,目前的发展状况更是令人堪忧。赣南采茶戏是戏剧界的翘楚,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是美妙而优秀的客家文化传承的使者,是江西民间文化的瑰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成分,对她我们要继承,对她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发展。3赣南采茶戏面临困境所在3.1观众市场处于低迷状态
囿于现在文化娱乐形式、方式逐渐增多,可谓五花八门譬如电视、电影、音乐、上网等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赣南采茶戏观众的截留。赣南地区的众也逐渐改变对戏剧收看的习惯,基于电视、电脑等观看戏剧、歌舞、歌剧更加快捷、方便,还有就是许多观众的爱好兴趣发生了重大改变,许多人以及逐步喜好上生活娱乐的节目。遗憾的是采茶戏大多是以旧社会为背景的剧目,无法与现代的观众进行心灵的共振,使其无法得到更多的快感。加上采茶戏的市场空间较小,尤其是采茶剧团坚持的保守的经营理念,没有主动出击扩展到新的观众市场,使其展示的舞台的空间越来越小,其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很可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3.2
人才缺乏与缺乏对人才的培养
造成采茶戏发展困难的原因属于多方面,但人才缺乏在这里也是关键的原因。采茶戏从导演、作曲家
、到角演员始终都是弱势状态,尤其是采茶戏缺少年轻的演员。而市场的低迷,反过来又影响到采茶戏的演出、创作等人员的经济收入,迫于生活压力或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不少人纷纷改行。
3.3剧目陈旧,亟待创新
赣南采茶戏剧目大都由传统方式传承而来,诸如经典剧目《满妹添喜》、《哨妹子》等等,尤以喜剧居多,客家气息比较浓郁。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然而,这些节目都是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创造的,对现代人来讲,故事情节已经老化,很难激越观众的兴致。固然,采茶戏中也有现代精品剧目,譬如《山歌情》等。但这类剧目毕竟凤毛麟角。其采茶戏的创作、新剧目发展等需要大量资金,需要有创意的人才的介入,但囿于采茶戏观众市场一致趋于低迷状态,在人才流失严重境况下,焉能满足新剧目创作的需求。太原旅游攻略二日游
4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
4.1依照受众文化娱乐方式给予针对性宣传推荐
要主动出击走出采茶戏狭窄的视野,主动与电视等新闻媒体联姻,譬如,向政府申请开辟赣南采茶戏剧频道,为了方便观众,生活贴近观众。戏曲频道可以参考国内收视率高的一些戏剧节目,开设一些有关采茶戏的栏目,譬如:如采茶戏问答、采茶戏剧场,采茶戏才艺比武等广泛宣传采茶戏艺术优点元旦旅游三天推荐
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并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采茶戏4.2打造属于“赣南采茶戏”网络平台。
青丝影院免费看时下,互联网与电视乃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对于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来说,网络是不可或缺的。甘南采茶戏团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对采茶戏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诸如在网站发送经典采茶戏的剧目图片、视频、发布在经常拜访潜在客户的网络平台等。借此展示采茶戏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4.3加快采茶戏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
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运作,开辟赣南采茶戏新发展的市场空间,为吸纳人才与创新人才涵养机制缔造有利环境,对于采茶戏人才匮乏的现状,剧团可以通过提高编导、作曲、表演等戏剧人才待遇的方式,为其打造更广阔发展的舞台。4.4缔造创新激励机制
能融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采茶剧团还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要发展就需求创作新的剧目,这就需要人才的支撑,所以,首先要鼓励创新,例如为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国内外戏剧班的交流,扩大创作视野;其次,要拿出创作专项资金支持创作活动。其三,要对剧目制作给予科学管理,以保证创作剧目效率和质量。其四是建立以“市场效应”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配套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出新剧、出好戏、出精品节目,使采茶戏逐步进入佳境。结语
要知道民间文化也是产业,产业的市场是可以拓展的,采茶戏的舞台是可以扩大的,关键是有思路才能保证有出路,采茶戏人要对采茶戏这种富有特殊的文化精神的产品继承、发扬、创新,不断满足观众对审美的需要与渴望,才能为祖国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花园中培育一朵绚丽的蓓蕾。
参考文献
[1]陈幼韩,《戏曲表演美学探索》,中国戏曲出版社,1985年版.[2]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江西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曾泽昌、曾庆池:《赣南客家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4]王敏:《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简介:李康燕(1981-),女,陕西汉中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
李康燕
恩施神农架旅游攻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民间文化植根于华夏五千年深厚的文明土壤,蕴藏丰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地方曲艺品种都富含浓郁的区域特,具有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而江西赣南传统采茶戏就属于赣南地区众普遍喜欢的剧种。她是戏曲派生领域与茶文化相互结合交融所诞生的一种艺术珍品。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是赣南人民对传统文化深度的拓展,是客家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寻,如今依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然而时下江西赣南采茶戏市场低迷、人才匮乏,急需对其助力托举,让她在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盛开的更加灿烂。基于此,本文将就赣南采茶文化等问题展开探求研究希冀为其传播与发展,提供一点理论上的参考。
上海旅游网红景点关键词: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研究
思考·探索
237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1:0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11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采茶戏   赣南   发展   观众   剧目   人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