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阅读: 评论:0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61
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分析
——以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文/廖德君 曹冰莹 黄琳 江家志 杨茜
株洲最美的古镇《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是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有效措施,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总人口426.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8%,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更不容乐观。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解决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题,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1.1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基本现状
采用问卷星对558名2017级毕业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占40.17%,布依族学生占23.14%,苗族学生占11.35%,水族学生占9.17%,侗族学生占3.49%,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12.68%;贫困学生占41.92%;初次就业率仅为55.9%,对口就业率为68.75%,其中贫困生初次就业率为53.61%。月平均工资2000元以下的占39.06%,2000-2999元的占46.09%,3000-3999元的仅占10.94%,4000元及以上的仅有3.91%;工作单位在地级市的占26.56%,在县及县级市的占42.19%,乡镇及以下的占31.26%。1.2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场上,具有打赢竞争对手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宜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受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内在因素,以及学校排名、专业好坏、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由于地区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困难、学校水平较低、学历教育层次低等因素,导致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低,使其在激烈的就业比拼中难以取胜。1.3 医学高职毕业生受社会歧视严重
当下社会是典型的学历社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受到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空间挤压明显,而这在医学类高职院校中表现更为明显。即使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到要破除“唯学历论”,但在医药行业中,对高职的歧视,仍是深刻全面的存在。医药行业中的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唯学历,通常不考虑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而是遵循这这样的一个原则:有研究生则不用本科生,有本科生则不
用专科生,有名校毕业生则不用普通院校毕业生。这种鄙视链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
1.4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严重受制于就业成本
就业成本则是指求职者从求职开始到到稳定工作结束,为实现就业而消耗的总和,包括求职费用和精神、体力消耗。调查显示求职费用是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成本,也是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求职费用主要包括上网费、电话费等各类信息搜寻费,材料制作费、材料邮寄费等自我包装费,参加各类招聘会的门票费、差旅费等参加招聘会的费用,以及求职过程中请客送礼等人情关系费、违约金等各类隐性支出。在访谈中,有部分贫困学生表示难以承担参加招聘会的费用,而只能参加校内招聘会,没有能力外出应聘;还有部分贫困生表示因违约金较为高昂而不敢毁约择业。
1.5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观不成熟
通过访谈调研发现,部分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偏高,存在较严重的
求职焦虑。贫困毕业生一般来自偏僻山村,期待毕业后能留在城市工作,获得一份不错的薪资收入,但其综合实力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又不占优势,加之受疫情影响,有的贫困毕业生还出现了盲目、迷
惘、焦虑、无力、自卑等负面就业心态。其主要原因是贫困毕业生本身自信心不足,缺乏职业规划,对特殊形势缺乏准确判断,因而不能及时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和建立理性择业观。
2 影响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2.1 社会因素
2.1.1 共性因素
一是社会不认同医学高职毕业生。因医学的特殊性、专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医学高等教育被认为必须坚持长学制的精英教育,而且我国医学教育正逐步向精英化转变。纵观国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精英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普遍模式,而我国三年制的医学高职教育是一种极速培养的“速成班”,且生源质量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非常低,因此高职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高。而社会也基于此,对医学高职毕业生的认同度普遍比较低,认为医学高职毕业生是普通高等教育竞争中的失败者,属于“次等教育”的产品。二是用人单位歧视医学高职毕业生。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认为只有普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是人才,片面追求高学历者,在招聘中罔顾的实用目的,忽略职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严重歧视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特意设置了本科学历门槛。
2.1.2 民族地区教育薄弱
贵州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制约着区域内大学生尤其是贫
困生的后续发展。2019年度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显示,虽然黔南民族地区的教育支出占当年预算支出的19.96%,但总额仅有862,021万元。总的来说,黔南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由于经济欠发达,众收入较低,教育成本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较大,因此在基本的学习教育之外,很多孩子无法享受到更多的教育投资。基础教育阶段投资的短缺,造成民族地区学生学习能力较低,继而造成后续的学习成绩低下。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延续到高等教育阶段,进而影响民族地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贵州民族地区医学高职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影响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共性因素之一。2.2 学校因素
2.2.1 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高职医学人才质量已不能满足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长期模仿普通医学本科院校办学的高职医学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慢慢地丢失了医学高职教育应有的重实践、重技能的培养特,把应用型的高职高专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其培养的医学高职高专人才“武不能武,文不能文”,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与此同时,在国家“高职扩招”的政策推动下,学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生师比连年下降,人才培养质量亦得不到充分保证。调查显示42.36%的学生认为就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知识不扎实。
2.2.2 贫困生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
贫困生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不够。就目前而言,黔南民族地区的医学高职院校仍存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不全、人员匮乏以及经费不足等问题,并未没有开展全面的有效的就业指导训练。其就业指导服务仅停留在就业形势分析、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常规校园招聘会、归档上报等服务性工作,而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舟山特产高教研究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虎啸南天62
张家界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仅限于就业补助发放和流于形式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就业帮扶。在贫困生亟需的求职技巧、就业预期、就业认知、就业心态等方面则没有真正展开。据调查显示,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非常满意的仅有9.17%,比较满意的占22.27%,而认为一般和不满意的占68.56%;有24.89%的同学认为解决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有60.26%的同学认为就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面试技巧和经验;有45.41%的同学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少。与此同时,就业指导老师师资数量少、水平低,在笔者所在单位尚未有获得国家职业指导资格的双师型师资。这些问题都凸显
了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缺失,给贫困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2.3 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是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择业的“绊脚石”。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使得贫困生要顺利完成学业,既要刻苦学习,又要挤占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勤工俭学、兼职打工等赚取生活费和日常开销,无形中学习的时间被挤压,学习精力被分散;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使贫困生无法负担在校期间参加培训和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费用,更无法负担用于专升本、专本衔接的高昂费用,其就业机会也随之减少,就业的压力更大;家庭经济条件差容易使贫困生的就业观念产生偏差,例如产生不切实际的高就业期望或者自卑不自信的就业心态等;家庭经济困难甚至让贫困生因较高的求职费用而放弃优质的就业岗位或单位。
而家庭成员有时则成为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择业的“拦路虎”。在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贫困毕业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观念守旧,缺少社会关系和背景,而自己的子女就是家庭未来,是改变当前生活状况的寄托,对子女的要就较为严格,期望值也比较高,常常干预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例如,不愿意让子女下基层、到小微企业就业,不愿意让子女到非对口专业就业,不愿意让子女选择创业。2.4 自身因素
民族地区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大多来自农村,社会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实践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表达
香港快运航空
、管理能力以及才艺等方面的才能与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其就业竞争力不强。一般来说,教育投资所占贫困家庭投资的比例普遍比较高,而教育投资的预期回报是以毕业后获得理想工作为前提的,但目前许多就业岗位不能提供与其所期待的工作待遇,导致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较高的就业理想和就业目标不能如愿实现,造成了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心理。部分贫困毕业生自信心不足,求职时容易紧张,被拒绝时易失落,继而出现不良心态。医学高职贫困生的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择业比较盲目,选择职业时往往脱离社会现实,选择单位时要么一心求高水平高薪资的单位,要么就随便一家单位先上班,出现自我定位过高、过低、盲目以及急于求成等情况,影响了就业。3 对策分析3.1 社会层面
3.1.1 解决医疗卫生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基础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投资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短缺及陈旧落后的状况、尽快改善基层的工作学习环境,提高基层员工的工资、待遇及福利;同时通过政策支持,放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畅通人员的职称晋升渠道等,帮助毕业生尤其是贫困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就业。
3.1.2 加强引导形成淡化学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根据2019年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
普及化时代。而高等教育普及化,必然要求全社会从“学历社会”走进“能力社会”。如果还继续沿用“唯学历”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将极大地打击高职医学专科生的职业生涯。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用人单位,应加强引导形成淡化学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3.2 学校层面
3.2.1 建立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一是增加人员编制,加强就业指导师资专业化建设,吸纳和培养一批有多年经验的一线教师为就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二是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帮助同学解决就业信息获取的难题;三是主动对接用人单位,积极召开校园招聘会,把工作机会送到学生身边,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四是有计划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结合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五是开展求职培训,对学生的求职技巧、心理疏导、就业观念等进行培训。温江太平洋电影城
3.2.2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服务的质量要求更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医学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医改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高职医学院校必须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地方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等,避免出
现行业需求与专业设置不匹配的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同时创新改革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和输送。
3.2.3 做好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
针对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医学高职院校应全面落实国家奖助政策,完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求职补贴和贫困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创造良好条件;医学高职院校可大胆尝试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深入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开展面试技巧培训、简历制作、计算机能力等培训,进一步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生,要做到一户一档,专人管理帮扶,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推荐用人单位,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3.3 家庭和个人层面
家人和个人要摆脱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是只有端上“公家饭”才是符一份好职业,要摒弃旧观念,多方面了解就业形势和渠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家人和自己的子女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彼此了解想法和状态,树立适当的职业目标,调整好职业预期。
总之,在当前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是一个特殊体,基本上属于“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他们的就业往往与脱贫和防返贫工作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就业困难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持续重点关注,要把医学高职贫困毕业生就业当做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让他们真
正受益于就业帮扶,顺利就业。参考文献:
[1] 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
[2] 汤晓晨.高校贫困生就业成本探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0(27).
[3] 梁琼芳.扬长避短 强化医学类高职高专办学特[J].中国高等教育,2004(25).
[4] 韦世友.高职贫困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蔗[J].广西教育,2017(31).
[5] 席明,李红梅,石光乾.甘肃省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研究[J].社科纵横,2008(06).
基金项目:2020年度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民族地区医学高职高专贫困生就业现状及促进对策研究”(编号:qnzskl-2020-68);2020年度黔南州理论创新课题“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贫困护生就业返乡的机制研究”(编号:qnzskl-2020-66)。
作者简介:廖德君(1986—),男,壮族,广西武宣县人,讲师,病原生物学硕士,研究方向:寄生虫免疫学。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4: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23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就业   高职   毕业生   医学   地区   民族   贫困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