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概述

阅读: 评论:0

一台湾新电影之前
深圳市1901年电影开始传入。1921年以前,台湾主要放映日本影片。在此期间,曾有日本人在台湾拍摄过少量新闻纪录片。1922年,日本松竹蒲田电影公司在台湾摄制了日本影片《大佛的瞳孔》。1925年,台湾人刘喜阳等组成了台湾电影研究会。在台湾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19221945年,台湾共摄制了10部故事片,其中有3部有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鸣呼芝山岩》。由于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一直被日本侵占,它的有声影片是说日语的。这一时期的电影多被用来为日本军国主义作宣传。例如1937年摄制的《荣誉的军夫》。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了日本台湾映画协会和台湾报道写真协会。于194511月在台北成立了台湾省电影制片厂。1946年开始生产新闻纪录片,两个月生产一辑。只印一个拷贝,在台湾少数影院巡回演出。到50年代末,基本保持这一水平。 
  1946蚌埠论坛3月在重庆创办、1948年经南京迁往台湾的农业教育电影公司和19495月从南京
迁往台湾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由于准备不够,50年代初期以前,均未拍摄过影片。19461949年,台湾只由私营万象影片公司拍摄生产过一部故事片《阿里山风云》。 
  整个50年代,台湾一共生产了237部故事片,其中58部是国语(普通话)片。其他是台语片。19501954年,台湾一共生产了14国语片。其中11部是官方制片公司拍摄的。3冬奥会2022年几月几号部是私营制片公司摄制的。1955年以前,台湾先后有4北海涠洲岛玩几天合适家官方制片机构:农业教育影片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省电影制片厂以及由农业教育影片公司和台湾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的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官方影片公司的产品反共内容较多,如《恶梦初醒》、《梅岗春回》等。由于不受观众欢迎、海内外市场均不接受,因此,之后的影片内容逐渐转向其他方面。1955年是台湾电影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由于香港出产的厦门语片在台湾的上座率十分高,票房收入超过国语片,因此台湾开始大量拍摄台语片(厦门语同台湾语基本相通)。第一部台语片是1955年拍摄的《六才子西厢记》(歌仔戏)。到1960年,共拍摄了179部台语片,绝大部分以伦理、爱情为题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望春风》、《疯女十八年》等,上座率最高的是《基隆七号房惨案》。这些台语片都是私营制片机构摄制的,有些一度出口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台语片的兴起,不仅促进了台湾民营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且培养了不少电影
人才,如著名导演李行、演员柯俊雄等。19551959年,台湾官方电影摄制机构共生产了20国语故事片,其中台湾省电影制片厂生产的《归来》参加了第2届亚洲影展,主要演员张小燕获最佳童星奖。 
  整个60年代,是台湾电影的繁荣时期。在此期间,共生产了1126部故事片,其中有713部台语片、392国语片、11部客()语片。3官方影片机构共拍摄了40国语片,其中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31部、台湾省电影制片厂6部、中国电影制片厂”3部。在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弘提出的健康写实创作路线启发下拍摄的《蚵女》获第8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玉观音》获第15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养鸭人家》、《我女若兰》、《路》、《小镇春回》获第3届、第5届、第6届、第7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西施》和《扬子江风云》等创台湾19651969年最高上座率。同一时期,台湾民营制片机构迅速发展。香港著名电影工作者李翰祥于1963年在台湾创办了国联影片公司,摄制了《破晓时分》、《冬暖》等影片;胡金铨于1966年加入联邦影片公司。拍摄了获得第35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之一的影片《侠女》和创1967年最高上座率的《龙门客栈》。他们对台湾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台湾影片从1962年起进入彩片时期。它的第一部彩宽银幕影片是《吴凤》。为了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台湾在1962年设立电影金马奖,每年一届。 
  70年代初期和中期,台湾电影事业从影片数量上看,继续繁荣上升。据台湾电影年鉴的统计,19701979年共摄制1825部影片。其中国语1742部、台语片87部(1973年后已停止生产)、客语片6(1971年后已停止生产);最高年产量是230韩国跟团游多少钱部(1976)。在整个70年代,官方制片机构的产量只有62部,占全部影片的三十分之一。70年代,台湾影片《八百壮士》获第22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汪洋中的一条船》在第25届亚洲影展上获多项奖;《家在台北》、《缇萦》、《秋决》、《笕桥英烈传》、《小城故事》分别获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4届、第16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此外,《母亲30岁》、《英烈千秋》、《再见阿郎》等得到台湾影评界的特别推许。在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私营制片公司是大众电影公司,《秋决》是它的代表作。1977年,台湾生产了第一部立体影片。 
  1975年,台湾成立了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由它拨款在1978年成立了台湾电影图书馆。1975年,中央电影事业有限股份公司开设了一个中国电影文化城。台湾大部分著名电影书刊,如《电影评论》等都是在70年代出版的。1970年,台湾共有 500多家影院,达台湾电影史上的最高数字,1979年减为417家。 
  由于电视、电影录像带的空前发展给台湾电影业以极大冲击,电影市场和票房收入日益减少。台湾电影事业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危机。影片内容的主流逐渐由功夫武侠片和爱情文艺片转向女性复仇片、帮会犯罪片、美女冒险片、赌片、闹剧片。所拍影片大都亏本,影片开拍率大大下降。与此同时台湾出现了一种思乡寻根的影片,例如《源》、《原乡人》、《香火》等。它们追寻和描写台湾和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大陆人在开拓、建设台湾方面的贡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陆的影片录像带,如《城南旧事》等,在台湾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1982年下半年后,在台湾出现一批反映台湾城乡社会现实生活的新电影,令人耳目一新,如《光阴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小毕的故事》、《海滩的一天》、《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等。它们受到台湾和国际影评界的注目和好评。 
  19801983年,台湾平均每年生产 200部影片,都是国语片。其中官方制片机构共生产了越南归还中国大片领土22部。《早安台北》、《辛亥双十》、《小毕的故事》分别获第17届、第18届、第19届、第20届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
台湾新电影
2001年关于台湾电影的最重要的事情仍然发生在侯孝贤、杨德昌和蔡明亮身上。
  杨德昌电影《--》成为《时代》杂志的年度十佳影片。侯孝贤推出了《千禧曼波:蔷薇的故事》,在这部新片中,他用晃动的镜头对着台北这个大都市,在这个视角上与杨德昌形成十分有趣的对比。而蔡明亮这位台湾新新电影的最重要的代表也在2001年推出了最新作品《你那边几点》。这三位导演已经是台湾电影的当然代表,在国际上不仅为台湾赢得了巨大声誉,也为华语电影赢得了尊敬。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1:11: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392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湾   电影   影片   公司   事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