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阅读: 评论:0

0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边疆地区在促进人员和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边境旅游业通过游客之间的双向流动为彼此扩大消费市场,较易形成周边国家地区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推动形成更多沿边经济合作模式和兴边富民的重要方式[1]。广西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衔接点,与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广西的崇左、百、防城港与越南的陆地相连,相连长达1020km距离,沿线山水风光秀美、民族历史底蕴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构成中越边境别具一格的风情旅游带。
1广西边境旅游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2009年,国务院提出“广西要依托广西大新德天瀑布景区及凭祥友谊关景区,建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2015年,中国和越南两国政府签订“德天(板约)瀑布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协定”,中越德天—板约(跨国)旅游合作区成为我国第一个跨境旅游合作区。2018年,国务院决定设立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防城港市成为我国首批仅有的两个边境旅游试验区之一。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近年来以点带面,多点开花,重点推进中国德天至越南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友谊关至越南友谊国际旅游合作区、靖西孟麻至越南北坡红旅游区、靖西龙邦至越南茶岭国际旅游合作区、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
白羊沟风景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打造中越边境旅游、中越跨境自驾游等特跨境旅游精品,推动广西边境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2]。据统计:2018年,广西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8亿人次,同比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消费7620亿元,同比增长36.6%,出入境旅游均稳步增长。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同比增长9.7%;全区109家出境旅行社共组织出境团队7.3万个,组织出境游客113.94万人次,同比增长23.4%。其中,越南是广西团队出境旅游的首选,游客人数为89.98万人次,约占团队出境人数的八成。
(1)高标准定位,以点带面推动边境旅游业发展。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十三五”规划实施为契机,广西积极培育和打造“防城港—崇左—百”延边旅游发展带,重点推进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崇左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和百靖西跨境旅游合作区等3个片区创建工作。目前,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和崇左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浦寨文化旅游“不夜城”、白浪滩·航洋文旅综合体、广西三月三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加强交流互动,完善合作共建机制。广西与越南就推动跨境旅游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先后与越南四省市的旅游部门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建立中越省(部)级联合协调机制、跨境旅游联合执法机制等,就交流合作、旅游监管、合作区建设、互联互通等问题开展合作,为推动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广西各边境市县区也积极加强与越南的旅游开发合作,例如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的芒街自签署“中越边境商贸·旅游博览会”合作协议以来,已轮流举办博览会十多届。
(3)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便利化水平。桂林—防城港—芒街—下龙“两国四地”国际跨境自驾游、南宁—谅山跨境自驾游、德天—孟麻等跨境旅游精品线路相继开通并常态化运行。友谊关口岸货运专用通道、浦寨新清货运专用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实现了中越友谊关(友谊)跨境旅游合作区人、车分流,通关便利化得到了较大改善。据统计,从2010年至目前,通过友谊关口岸出入境的自驾车旅游团队数达135个,自驾的车辆达到1596辆,随车旅游人数达5573人次;截至2018年底,通过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边境旅游专用》证件赴越南旅游的游客突破20万人次,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越两国旅游业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预约
“一带一路”背景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吴永生
(中国民族同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研究室,广西南宁510002)
【摘要】广西边境旅游资源丰富,边境旅游、跨境自驾游等特旅游精品成效显著。但与此同
时,边境旅游也存在开放合作力度不足、旅游线路及配套设施规划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性不强、旅游跨境园区建设缓慢等问题。因此,加大广西边境旅游开放合作力度,推动旅
游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边境旅游园区建设,已成为下一阶段广西边境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2-0012-03
【作者简介】吴永生,男,中国民族同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12
qiyekejiyufazhan
2广西边境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精品线路吸引力不够,市场开发有待拓展。目前,广西边境旅游发展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与广西临近的云南省近几年也在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业,加强与东盟国家旅游合作,旅游资源与广西存在同质化竞争[3]。另一方面,目前跨境旅游合作仍以广西到越南旅游为主,呈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此外,在吸引省外客源,特别是在吸引粤港澳地区优质旅游客源方面,广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出入境基本服务互联互通不强,自驾游通关手续繁琐。入境审批环节多,海关、边防、交通、公安各部门信息不共享,旅游企业需重复提交审批材料,严重影响了审批效率;跨境自驾游的团队不能在东兴口岸签证处办理落地签证,而其他的护照团队则允许办理落地签证。跨国自驾游办理手续繁琐,入境车辆需要办理中国临时车牌和临时驾驶证,自驾车团队需提前10天向省级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供接待计划,海关对跨国自驾游车辆以临时货物进出境方式办理相关手续,增加了企业组团成本和资金压力,严重打击了旅行社的组团积极性。
(3)跨境旅游合作区及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推进缓慢,制度创新有待加强。跨境旅游合作区目前属于先试先行摸索阶段的跨国旅游合作项目,中间除了需要加强与越方各方的沟通协调外,还需要与区内相关的中区、区直、边防等部门对接协调,园区建设仅凭一个县级市努力,无法推动,且目前在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此外,跨境旅游合作区协调机制仍然存在政策落地慢、办事效率低、单方负责等问题,管理制度创新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百市的靖西目前并未享受到综合开放试验区、保税区等政策,在财政税收、投融资、产业与贸易等方面得到的扶持也远远不及其他重点边境开发地区。
(4)“双区”建设需求与现行土地政策冲突,难以突破现行政策瓶颈。随着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提速,不断有新增旅游项目选址落地,但很多项目与防城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重大布局不一致,造成不符合土规的情况增多;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供应,例如靖西市由于用地指标限制,部分项目难以实施,造成龙邦口岸的车流和人流不能完全分离。
(5)旅游线路和配套设施规划设计不合理,限制了边境旅游业发展。从2015年1月1日起,越南执行新的出入境管理法,中国游客持《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不能在河内等地过夜停留,只能在同登、谅山、下龙等地区游览,旅游行程较赶、游程短;2016年8月,在凭祥市办理《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的游客只能在同登、谅山等边境地区游览。越南新政策实施后,国内游客要经过凭祥市前往越南谅山市以外其他地区旅游的,须持有效护照或国际旅行证件及有效越南签证入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凭祥市边境旅游的发展。中国广西—越南谅山跨国自驾游线路越方段仅开放到越南谅山同登口岸经济区范围
内,行程短、景观资源有限,市场吸引力较低。
3对策建议
(1)大力支持“旅游+”战略,扩大边境旅游开放合作共赢面。一是实施“旅游+开放合作”战略。粤港澳地区人口基数大,经济消费能力强,具有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优势,建议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减少地方壁垒,大力吸引大湾区企业投资,在粤桂道路共建、园区开发、线路设计、旅游品牌经营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支持旅游企业跨省区投资发展,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将广西边境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其成为大湾区居民休闲养生的后花园[4]。二是实施“旅游+走廊”战略。打造贯通东西南北的旅游交通线路,以西部陆海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全面对标
“十三五”“十四五”交通规划,优先建设边境市县道路,全面贯通边境市县高速公路横向联结,使其成为绿发展的旅游经济走廊。三是实施“旅游+园区”战略。推动现有旅游合作园区产城游融合发展,推进滨海游、工业旅游、农业休闲游、边关民俗风情游、商务会展游、边贸购物游等差异化发展,支持凭祥、东兴、宁明、那坡、龙州等沿边市县创建旅游“飞地园区”,积极探索边境民族地区借力发展的战略实践,创新旅游业发展业态。
(2)大力支持边境审批信息共享,简化自驾游通关手续流程。建议国家层面加强海关、边防、交通、公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实行一张网通关办理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尽快出台跨境自驾游的管理办法,将跨境自驾车辆审批权限下放至各个口岸城市,从而实现跨境自驾游的“一站式”审批。从国家层面协调中越两国交通与公安等部门尽快签订双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运输合作备忘录,进一步简化跨国自驾车的办证手续。同时,加强与越南旅游部门沟通协调,创新跨境汽车自驾游监管模式,给予自驾车辆按公路车辆出入境申报方式办理手续,落实好越南境内自驾车辆线路规划,早日实现自行车骑游常态化。
(3)大力支持“双区”管理制度创新,加强“双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协调中越双方公安、外事等有关部门参照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做法,优先启动浦寨至新清先行先试区的建设运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定期会晤机制,中越双方共同明确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区域范围、职能定位、开发模式及政策措施。同时,在信息互联互通、园区管理
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联系沟通并给予有效落实。三是对跨境旅游先行先试区出境入境管理措施落地政策给予支持,允许两国边境地区居民持双方认可的有效证件可以在先行先试区范围内自由的通行,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新模式,给予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现核心区内旅游通关无障碍。四是给予试验区内实行每人每年累计3万元人民币不限次数的旅游重庆小众但绝美的旅游地点
(下转第16页)
13
qiyekejiyufazhan
免税购物政策,促进边境旅游经济繁荣。
(4)大力支持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规划管控等方面给予灵活政策支持。一是对没有列入各级土规,而列入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相关配套规划的旅游项目,将项目用地视为符合土规。二是对没有列入各级土规和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相关配套规划,而列入2019年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旅游重大项目表,达到用地报批条件的旅游项目,请求将项目用地视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允许防城港市以单独选址项目报批。三是允许防城港市增减挂钩项目指标在优先保障农村建设的前提
下,剩余指标在防城港市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优先用于旅游项目的开发,且根据项目实际选址范围灵活调整建新区规划布局。
(5)大力支持边境旅游线路优化,促进边境旅游业发展。建议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安、外事等相关部门,加强与越南的沟通,给予持边境旅游出入境专用通行证的旅游团队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的权利,使得游客线路行程不走回头路,提高边境旅游品质和游客体验。同时,给予牵头与越方会商,争取越方同意持《边境旅游专用通行证》可到越南谅山市以外的其他边境省份,例如凭祥出境可至下龙,或东兴出境可至谅山等城市游览,同时允许过境至河内游览,形成凭祥—谅山—河内—下龙—东兴旅游闭合环线。加强对边境旅游和邮轮客运的码头规划和建设,建议国家批准防城港口岸对出入境旅游团队按出国旅游业务进行管理,允许所有具有出境、边境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均可经营由防城港口岸出境的海上航线、邮轮等出境边境旅游业务,允许中国和外国商务、旅游人员持护照、通行证等有效证件自由出入境。
参考文献
[1]黄耀东广西边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4(1)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6
[3]张磊中越旅游合作成效、问题及对策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8(1)
[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
年)[Z]2019
融名片,全面提升广西整体金融平台的广度和深度,为金融人才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强化政策引导需要结合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把握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参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等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保障金融人才在广西享有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待遇,积极从国内外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金融人才或者其他领域的优质人才。
(3)健全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人才服务平台,为金融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金融各部门概况查询、招聘信息检索、专业会展信息推送、创业咨询和帮助等服务。设置人才引进培育模块,帮助金融人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及解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教育培训。完善金融人才市场信息机制,提供金融时讯、法律咨询,提高金融人才获取信息的全面性、透明性。此外,加大对金融人才服务平台的宣传,使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得以在万千金融人才中广泛普及,真正服务于广大金融人才。
(4)加强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交流。在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地金融业发展不断深化融合,金融机构与金融从业人员一定程度上需要交流对接、社交
互动、信息共享的平台和空间。首先,实施人才交流工程,加强人才合作。建立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优秀人才交流的“绿通道”,加强金融各机构的交流合作,定期组织优秀金融从业人员深入大湾区交流学习,鼓励、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金融人才来桂交流,实现金融服务互通、金融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两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其次,建立、打造覆盖面广、知名度高的线上金融交流论坛,吸纳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相关机构、金融院校等主要负责人,聚集各类金融从业人员,使两地金融人才得以通过平台就金融业发展开展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定期组织专题沙龙、讲座培训、项目路演、金融招商等活动,优化两地金融文化建设与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兰芳,安邦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天津金融人才发展研究[J]华北金融,2015(10):16-19
[2]张炳辉,刘赟吉林省金融业发展分析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5-23
[3]杨小丽福建省自贸区建设中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经济,2016(4):76-79
[4]罗薇薇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人才需求关系的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7,30(4):57-62云南一日游最佳景点
[5]兰芳天津金融人才储备优化研究——
全国宾馆入住查询系统app—基于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J]天津经济,2016(11):52-55[6]周家宜,崔晓坤,陈保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研究[J]消费导刊,2018(7):44-46
[7]郭福春,潘锡泉融合与重构:大资管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56-160,165
[8]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报告(第8期):走进西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上接第13页)
16
qiyekejiyufazhan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15:4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633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边境   金融   广西   合作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