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意见

阅读: 评论:0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08.15
【字 号】云政发[2014]43号
【施行日期】2014.08.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意见
(云政发[2014]43号)杭州乐园游乐项目
各州、市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各委、办、厅、局:贵阳河滨公园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和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我省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要求极为迫切。为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省气象现代化水平,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综合改革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为要求,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气象综合监测体系、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智慧气象、民生气象、安全气象,通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
与机制,全面提升气象观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由单纯抗灾向防灾减灾抗灾并重转变,更好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运行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和防御处置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整体水平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力争实现我省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0%,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80%以上,县级以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达到95%以上,人工增雨作业年增加降水30亿立方米以上、防雹有效率达85%以上。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体系建设
  (三)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工作力度,加快建立集气象风险普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业务体系。
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区划、评估和鉴定,切实提高灾害风险评估和损失评估的精细化水平。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加强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健全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我省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类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编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实施方案。修订完善省、州、市、县、区气象灾害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将气象管理机构纳入各地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在立项和审批时,必须有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最大限度降低气象灾害风险。(省气象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等部门,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配合)
  (四)建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防御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组建省、州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承担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等多项任务。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推进有关部门监测资料的规范统一和共享。探索基层民政信息员、地质灾害测防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气象信息员等实行“多员合一”与“一员多责”,加强
乡镇水务站、民政所、国土所、气象工作(服务)站等多站工作统筹。加强气象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在天气监测预报、信息资料共享和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互动。(省气象局牵头;省民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配合)
  (五)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围绕我省高原特现代农业发展、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突发事件应对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集飞机增雨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观测实验、装备维护与人员培训为一体的昆明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普洱、保山等区域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中心和外场试验区。争取国家支持、省级配套购置高性能专业增雨作业飞机,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调整优化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布局,加强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快人工影响天气高速信息专网、作业空域申报系统和人工影响天气特种观测网建设。健全完善地面作业指挥系统,提高管理和指挥调度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技术引进和研发,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省气象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等部门,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配合)
  (六)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城市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农业气象服务与灾害防御、旅游气象资讯服务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资源、生态、城市脆弱性等影响的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按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的模式建立省级“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建立气象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气象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健全气象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管理机制、稳定投入机制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气象部门要深化与云南大学、省高原特农业产业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进一步发挥本省高校、科研机构对气象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并大力推进对外科技合作,加强与国家级气象科研业务单位和省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省气象局牵头;省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教育厅等部门配合)
  (七)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加强科普教育基地等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平台建设,开展常态化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与科普工作。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内容,提高领导干部气象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水平。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科普范围,使气象科普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结合重大天气气候事件,联合新闻媒体、网络、通信等平台,及时做好信息发布、服
务提示和科学解释工作。推进气象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工矿、进机关活动,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定期组织区域内的机关、企业和中小学校开展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提高社会公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能力。(省气象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教育厅、科技厅、科协等部门,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配合)
  三、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三天去哪里旅游合适
  (八)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各地要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并列入当地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及公共服务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全面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重大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影响评估、风险控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农服务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负责;省气象局等部门配合)
  (九)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深化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气象服务。组织开展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及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联合调查,做好我省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
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高原特农业产品开发、种植布局调整提供气象技术支撑。建立和完善橡胶、烟草、茶叶、甘蔗、咖啡等特农业观测网,做好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推广高原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开展气象服务,推进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庄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省农业厅牵头;省气象局等部门配合)
东莞隐贤山庄门票套餐
  (十)加强城镇气象服务。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应配套城镇综合气象观测设施,建立适应城镇网络化、数字化管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城镇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等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建立完善城镇排水管道、大型工程建筑防灾气象参数指标体系和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气象评价指数。建立城镇人居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开展雾霾天气对人健康影响监测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气象局、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配合)
孔府孔庙孔林旅游攻略  (十一)加强交通气象服务。结合我省交通规划以及地形、地貌、局地小气候特点,加强我省公路、铁路交通气象专业观测网建设,开展交通干线大雾、强风、强降雨、降雪、冰冻等气象灾害和路面温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分析,加强交通高影响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省交通运输厅,昆明铁路局牵头;省气象局等部门配合)
  (十二)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完善旅游安全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和旅游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重要景点、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联动机制。推进旅游气象观测网建设,开展常规气象要素和环境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4A级以上景区至少布设1个旅游气象观测站。(省旅游发展委牵头;省气象局等部门配合)康定旅游景点攻略
  (十三)加强能源气象服务。完善多部门共建共享、联合监测、联动预警机制。共建风能、太阳能等能源气象观测网,强化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和监测评估工作,开展风电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气象服务。建设能源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输电线路冰冻灾害预报预估,开展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气象可行性论证和电网安全运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价、能源调度等气象保障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气象局、能源局,云南电网公司等部门配合)

本文发布于:2023-06-15 18:2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762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象   灾害   服务   建设   加强   防灾   减灾   风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