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阈下革命历史博物馆红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阅读: 评论:0

新媒体时代,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传播红文化的重要实体性空间,体验功能、展陈叙事及传播路径均已发生重大转变。革命历史博物馆具有弥合历史断裂感、唤醒身份认同感、强化集体记忆等功能。革命历史博物馆借古鉴今,不仅成为红文化的建构之地,为受众提供一个重塑记忆的空间,同时成为强化受众对红文化的认同之地。但当前革命历史博物馆红文化的传播仍存在受众年龄不均衡化、传播途径单一化、传播内容陈旧化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从空间视阈下新时代革命历史博物馆红文化传播路径的维度进行探析。
一、实体空间——红文化的建构之地
在实体空间修建公共性纪念场所,一直是人们对文化记忆和解读的一种方式。阿莱达·阿斯曼认为,记忆术的核心在于“视觉联想”,在一个结构化空间中的特
定地点放入图像,这是建筑物作
为记忆的象征的一步。[1]P174革命
历史博物馆是建构和传承红文
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有不同的传播特。在机
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革命历史
博物馆重新到发展方向,不断
完善自己。
1.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功能嬗
变:从收藏到教育。在20世纪以
前,博物馆较为注重藏品的价值,
“收藏本能说”占据主要地位。“收
藏本能说”认为,博物馆的出现
是为了满足人的收藏需要,博物
馆是人的收藏行为发展到社会收
藏阶段的必然产物;认为对物的
收藏是人的天性,是人的生物本
能,或者说是作为社会的人的特
有属性,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智
能及生活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的
收藏本能和收藏行为以不同的形
式表现出来,博物馆即是收藏行
为在社会进入现代科学、工业化
善卷洞风景区门票
生产、人们的社会联系更为广泛
和紧密阶段时的表现形态。[2]P32随
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博物
馆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和高质
量发展的时期,革命历史博物馆
的功能也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如今,革命历史博物馆利
用革命战士用过的武器以及日常
生活用品来达到教育受众的目
的。受众来到革命历史博物馆并
非走马观花的浏览,而是通过参
观这些展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体会到其所传达的红文化内涵
及其革命精神。例如,井冈山革
命博物馆收藏一封杜修经任慈利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通知书,这
封通知书讲述着杜修经不计较个
人得失、一心一意为党的背后故
事,成为教育我们如何书写一个
共产党人忠诚信仰的历史见证。
当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功能从收藏
转向教育之后,其重点也随之从
物转向了人。早期博物馆将物作
为主体,展览的重心也是在物,如
今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渐渐增强,
以物为主体已然不适应受众需
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空间视阈下革命历史博物馆
□王琦杨磊鑫
人类最高的需求层次为自我实现
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从以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到
如今追求精神层次的需求,受众参
观博物馆的动机从被动到主动,对
于博物馆的需求随之上升为自我
实现需求,逐渐形成以受众为本位
的理念。不同年龄及教育背景的
受众的参观目的各有不同,为了
适应受众结构多元化趋势,博物
馆在展陈设计以及展品叙事上,
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变,更加注
重受众的沉浸感与体验感。2.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陈叙事:从断裂到连续。与其他艺术
性博物馆片段式的展陈方式不
同,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以时间线
性的展陈方式为主,革命历史博
物馆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空
间内将一段历史叙说清楚,让历
史生动起来,使受众的情绪在参
观时保持连续性,并期待受众参
观完毕后能与这段革命历史产生
共鸣,深刻体会红文化内涵,增
强爱国主义情怀。革命历史博物
馆从入口到出口,通常是按照时
间顺序来进行线性、连续的展陈
设计,包括陈列的图片、照片、雕
像、物品等都有其固定位置。革
命历史博物馆内的物品摆放、资
料叙述以及图片位置甚至整个展
厅内部空间和参观路径的设计都
具有引导性,一方面可以让受众
对自己的参观场所定位,确立空
间的起点与终点;另一方面也有
利于修复和唤醒受众对于过去的
记忆。以西柏坡纪念馆为例,参
观者走进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
入眼帘的是序厅的大浮雕,上面
雕刻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各位领导人以及“新中国从这里走
来”8个大字。除序厅外,西柏坡
纪念馆的展厅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
思想和财经方面的政策改变,为
移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条件;第
二部分是从1948年到1949年1月
战略大决战的准备和战斗过程;
第三部分是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如
今的蓝图展望。西柏坡革命纪念
馆依据时间线索布置整个展厅,
受众在游览时更容易进入情节,
很少出现断裂感,叙事的方式以
及模糊的空间感会使受众情绪一
直保持,这也是展品的时间线性
叙事方式的突出特点。
3.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传播方
式:从线下到线上。近年来,革
命历史博物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
术,广泛创新展览手段,建立起
一批线上博物馆。线上博物馆被
称为“云展览”,指围绕数字藏
品的收集、保存、传播和展示,
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对
实体博物馆的服务时间和空间进
行延伸和拓展,实现任何人在任
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特定信息
服务的目的。[3]线上博物馆不仅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
藏品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而且
将展品的所有细节全方位地展示
出来,实现展品与受众的高度互
动。例如,2016年,沈阳“九·一
八”历史博物馆对原版网站进行
改版,将网站分为首页、馆情纵
览、陈列展览等12个板块,每个板
块下各有分区,致力于将九一八
事变、博物馆内部展品、展馆详情
以及学术研究尽数展示给受众,
改版后的线上博物馆更符合九一
八革命历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逐渐成为一种游览常态。此外,
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了吸引更多受
众,尝试利用抖音、快手、B站等短
视频平台,制作相关短视频,以年
轻化的话语模式宣传革命历史博
物馆。例如,2019年,中国人民革
命军事博物馆在抖音上成为全国
博物馆获赞TOP8。视频的风格多
种多样,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庄严
的画面加上壮烈的音乐,延续了
肃穆庄重的形象,或一改平时的
形象营造出较轻松的氛围。此
外,还有革命历史博物馆与短视
频平台深度合作,主动发起相关
话题,吸引民众参与,不仅宣传革
命历史博物馆本身,更点燃受众
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身份认同感。
二、回忆空间——红
文化的回溯之地
博物馆在空间上相邻和相连
的排列使受众产生了一种漫步历
史的感觉,他们能够全景式地俯
瞰各个历史时期,并把它们当作
统一的历史。在历史的绘画展厅
里时间变成了空间,确切地说,变
成了回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记
忆被彰显、被习得。[1]P44回忆空间,
本质上是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叙
事方式的创新与发展,为受众营
造一个红文化的回溯之地。
1.物叙事拓展历史记忆的叙
事维度。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
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
示,深刻阐明革命文物的重大意
义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明确做好
革命文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
要求[4]。全国多所革命历史博物
馆积极响应号召,表示讲好文物
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是工作的
重中之重。让文物“活”起来,需
要聚集文物本身,将文物作为叙
事主体,让文物“开口”讲述自己
的故事。2017年,《国家宝藏》第
一季播出,其以文物为主角,通
过真人演绎的形式展现文物背后
的故事,使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
到博物馆内文物的价值,同时,
受众观看完节目后对文物产生浓
烈兴趣,驱使他们到博物馆内近
距离欣赏文物。2021年10月,井
冈山革命博物馆在官方公众
号发起关于“镇馆之宝”的评选活
动,经过两周的评选,最终选定
在茅坪八角楼使用的油灯
为“镇馆之宝”,受众纷纷慕名前
来。当年在八角楼写出
《中国的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
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油灯
不仅在黑夜中为提供光
亮,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这次评选活动将文物作为主角,
从文物本身出发,受众通过油灯
这一切实的“见证者”更为深刻地
体会到油灯所蕴含的情感。长期
以来,物的使用性功能备受人们
关注,却忽略了其文化隐喻功
能。在博物馆实践的视角上,它
们的特性并不仅仅指向物质本质
自身,而是同时包含有科学的、
政治的或者文化的兴趣。[5]P10例
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1947年6月14日《关于中央工委当前三项任务的指示》的
手稿。手稿已经泛黄,上面写满
了密密麻麻的字,还有多次修改
的痕迹。手稿不仅是作为文字的
载体被永久保存,更重要的是其隐喻着对当时工作的重视
敦煌月牙泉旅游攻略程度和细心态度,受众从中收获
感动与启迪。文物在这样的接受
情境下得到了更富有生命力的传
承与彰显,也拓展了革命历史博
物馆的叙事维度。
2.多媒体组合叙事重组历史
记忆。传统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由于技术的限制,常常以“实物+
文字”的形式进行叙事,单一的符
号叙事为革命历史博物馆营造严
肃性氛围,但也消解了受众一部
分的体验感,其静态的叙事形式
无法使受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
导致受众在参观传统的革命历史
博物馆后印象并不深刻。记忆的
多元化与媒介的跨越式发展有
关。[1]P47进入全媒体时代,记忆的
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回忆空间由于技术的支持也更加
现代化,记忆以声、光、电等多媒
体组合式效果呈现出来,为受众
带来沉浸式全新体验。多媒体组
合叙事,“确定叙事主题”是其最
重要的一个环节,意即根据主题
内容将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
组合起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深
刻的故事。在这个叙事主题中,
每一个要素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文字符号是对图像符号的说明;
背景音乐的叙事风格与图像符号
表达的内容相互一致;雕塑、展品
包括视频资料都是图文符号的有
机补充。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
例,序厅的叙事方式是以雕塑、实
体物等还原出场景,并使用可移
动的两块LED屏幕播放视频资料
让观众直观感受红历史。演示
开始时,人物形象由远及近,两支
队伍人潮涌动,向广场中央跑
去。在“朱毛会师”的展厅中,使
用声、光、电技术展示出朱德、毛
泽东两位伟人握手的瞬间,简短
凝练的演示视频让受众感到新奇
震撼。环绕立体声配合画面营造
逼真的现场气氛,通过音像、灯光
的演示把气氛推向高潮,将“朱毛
会师”的历史瞬间形象地展现在
观众面前。此外,在三湾改编的
讲述方式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选择使用互动式触屏,让观众自
主控制屏幕,点击播放自己感兴
趣的影像片段。这些多媒体组合
方式最重要的功能,是让观众沉
浸在历史事件中,仿佛身临其境,
更为真切立体地了解革命历史文
化。此外,革命历史博物馆还将
受众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
同时调动起来,恰如钱钟书所说,
“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
触觉向听觉的挪移”[6]P71。在展厅
中播放歌谣的同时,利用光线效
果呈现特定场景;将红军战士使
用过的武器或工具放在搭建的场
景中,甚而还原出硝烟和泥土的
味道,这种组合式叙事方式使受
众将注意力全身心地集中于革命
历史博物馆的叙事方式上,并沉
南宁酒店排行榜前十名浸于再现的历史记忆中。
3.在场式的互动传播建构记
忆空间的临在感。为了追求更加
真实的记忆回溯,革命历史博物
馆使用AR、VR技术建造一个超
现实的空间。AR技术即增强现
实技术。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最常
见的AR技术是展品的动态诠释,
利用AR技术对二维的物品进行
三维的诠释,观众可以全方位地
观赏所展示物品的细节,对其有
更详细的认知。另外,AR导览技
术也使受众在手机上对实景进行匹配与跟踪,定制自己的专属游览路线,革命历史博物馆通常参观的时间在1~3个小时,分展厅展示,受众可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通过AR技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厅进行参观。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的三维空间,营造出虚拟世界的一种新媒体技术,使用者佩戴特制的头盔在虚拟场景中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获得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7]观众进入虚拟场景后,通过多种传感器与多维化信息的环境发生交互,从而做出与在真实时空中近乎一致的自然反应,观众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也与现实世界中无异。在这两种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革命历史博物馆实现了不用亲临现场,只需坐在特定的座位上即可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全貌。这不仅对于年龄较大或者行动不便的受众来说极其便利,而且对于更有兴趣接触先进技术的青少年来说,会更容易接受VR带来的可互动历史。例如,井冈山黄洋界的VR体验,受众带上头盔之后可360°
观看黄洋界的地理位置,逐渐进入剧情后,战争在黄洋界的山上打响,画面中红军在山上与敌军对抗,受众以亲历者的视角见证著名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经典场面以及战争胜利后红旗漫山遍野、迎风招展的喜庆场景,仿佛亲临现场参与了这次黄洋界保卫战,在体验时真实地感受到前期战斗不占优势的紧张以及最终战斗胜利后的欣喜与自豪感,从而使受众的爱党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三、纪念空间——红
文化的认同之地
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仅有实体空间的构
建和回忆空间的回溯是远远不够
的,红文化更需要的是获得认
同。纪念空间是传统记忆之场的
虚拟延伸。受众在纪念空间完成
红文化的参与实践,大大提升
对于红文化的认同感,完成从
个人化到社会化的转变。
1.身体实践:表演式认同。身
体实践在社会记忆积累沉淀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在革命历
史博物馆中,记录信息行为的手
稿和文件以及通过身体举动来传
递信息的行为,比如口口相传的
红歌谣、红标语等,都是获得
记忆的方式。随后在特定的场景
中,受众换上红军服装,通过亲身
表演,身临其境地感受红文化
的精神内涵。以龙江书院为例,
其在现场举办的实践活动吸引不
少受众参与。龙江书院是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
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受众穿
着红军服进入龙江书院,按照当
年“朱毛会师”时的场景,说着具
有年代感的台词,演绎着当时的
动作与行为。受众以表演的形式
参与进来,在红文化传播过程
中激发文化认同感。
2.媒介仪式:参与式认同。保
罗·康纳顿认为,纪念仪式是建立
在身体实践基础上的,受到彻底
规则化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可编
码的固定仪式。[9]P48-49互联网发展
之后,新媒体技术突破了时空的
桎梏,纪念仪式不再囿于固定地
点,逐渐开辟出新的空间——媒
介空间。媒介空间是构建社会认
同的重要文化资源,媒介空间的
接触者和参与者通过共享媒介行
为获得共同的社会记忆和文化想
象,人们在参与中获得一种满足
感,既有的世界观被不断重复和
强化[10]。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
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获取信息和
自我实现的方式也转移到媒介空
间。例如,2019年国庆期间,短视
频平台掀起一阵《我和我的祖国》
快闪之风,短短几天播放量高达
数千万,大量用户纷纷参与进来,
拍摄自己与祖国的故事。媒介空
间的纪念仪式传播范围更广、传
播速度更快。此外,线上博物馆
也有独特的纪念仪式。例如,沈
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入线
上博物馆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
是写有“铭记九一八,勿忘血泪,
勿忘国耻”的海报,海报下方可选
择祭奠先烈,有敲钟、点烛、献花
和植树等四种方式,点击图标就
会出现相应的动画,这种纪念方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式即使是在线上也会让受众体验
到红文化教育中浓烈的爱国情
怀。保罗·康纳顿认为,仪式不仅
是表达性的而且是程式化的;不
仅是形式化的,而且是实质性的;
其效用不限于仪式场合,也渗透
在非仪式性行为和心理中。[9]P49-50
例如,在2020年清明节期间,《人
民日报》的版面率先换成黑,微
博当天热度第一的话题是清明
祭,发布缅怀烈士的信息,网友们
纷纷参与话题,将自己的头像换
成统一的黑并在评论区留言
“蜡烛”表情。头像和蜡烛实则均为一种特定的象征符号。当人们处于同一意义空间的时候,对于符号的解码是共通的,且在微博这种具有高度互动性和参与度的媒介空间,符号的表述更具传播影响力。尽管纪念仪式是虚拟的,却可以感受到浓烈的悼念氛围,不仅最大范围地聚集网络参与人,而且令亲身参与其中的受众记忆深刻。
3.集体记忆:社式认同。埃里克森认为,身份的建立首先源于对自我的认识和承认,认同也根本地是一种对自我的认同。从历时性层面来看,身份认同的过程其实是个体历史建立的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共同作用于这一过程;从共时性层面来看,身份认同又是社会建构的过程。[11]P20-21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受众在此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维护广场庄严肃穆的氛围,在升国旗过程中脱帽、唱国歌,经由声音和动作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建构自我形象,也形成集体记忆,延续着身份和文化认同。受众通过回忆空间回溯历史、实
体空间思考现在、媒介空间展望未来,完成自己对革命先烈后人的身份认同。同时,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是建构和传承集体记忆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在这个特定空间建构集体记忆,初步完成从个人化到社会化的阶段性转变,实现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传播功能。
隔着历史长河回望,许多历史事件已被蒙上一层面纱。现代人想要了解历史、感知历史,最为
直观生动的方式即为亲身实地参
观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
我国博物馆中的一个重要分类,
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承载着
中国独有的红文化与革命精
神,将我们带入那个战火纷飞又
充满家国情怀的年代。正因如
此,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新时代不
断完善自身,将一切元素组合起
来,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运用先
进技术给受众更好的参观体验。
尽管对于新媒体时代红文化传
播已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地发展
进步,但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之
处。例如,实体空间革命历史博
物馆内AR和VR互动体验的可行
3月去哪里旅游最好选择
性、如何提升革命历史博物馆的
受众黏性、回忆空间符码的选择
以及纪念空间仪式的秩序如何维
护等,均为未来亟待思考的重要
命题。站在空间视阈下,思考如
何深入挖掘其背后深邃的文化意
涵、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被受
众理解、记忆并认同,是未来革命
历史博物馆红文化叙事传播研
究的思考重点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
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
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9.
[3]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
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3).
[4]李.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
管理好、运用好[J].旗帜,2021(7).
[5]刘宏宇.呈现的真相和传达的策
略:博物馆历史展览中的符号传播和
媒介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卫星地图3d全景地图2015.
[6]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沈冠东.数字图像叙事设计模式
研究[J].包装工程,2016(4).
[8]周敏,闫佳琦.从“观看”到“参
与”:新媒体视域下体化实践对城市形
象建构的意义研究[J].视听,2017(9).
[9]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
[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0.
[10]李昕昕,曾一果.媒介空间的影
像建构与文化想象——以王小帅“三
线三部曲”系列作品为例[J].电影评介,
2020(2).
[11]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
重点项目“多重空间视阈下井冈山红
文化叙事传播路径研究”(编号:
20XW01);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重点项目“基于‘三大文化’整体协同
育人的高校影视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
研究”(编号:JXJG-19-2-29);江西省
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记忆重塑与
认同建构:媒介地理学视阈下中国红
土地电影研究”(编号:YG2018097)。
[作者简介]王琦(1982—),女,江
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传
播、跨媒介叙事学;杨磊鑫(1998—),
女,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红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彭月才

本文发布于:2023-06-17 07:2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478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受众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