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三)

阅读: 评论:0

△回回豆子△马克·波罗像
△大运河
上海坐船游览黄浦江等水产品肴馔,多取法于南方。在《居
家必用事类全集》庚集《饮食类》中,
还收录有生肺、酥油肺、琉璃肺、水
晶鲙、鱼鲙、鲙醋、肝肚生、聚八仙、
假炒鳝、水晶冷淘鲙等11味“南下酒”
和千里肉、干咸豉、法煮羊头、法煮羊
肺、牛肉瓜齑、骨炙、红熝腊、川炒鸡、
熝鹅鸭、鹌雀兔鱼酱、一了百当、马驹
儿、盘兔、罯兔、粉骨鱼、酥油骨鱼等△鱼虾蟹等水产品
椒)、菜豆(四季豆),引进的油料作物有花生、向日葵,引进的水果有菠萝、番荔枝(佛头果),此外还有吸嗜品“淡巴菰”(烟草)。
美洲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丰富了中国的粮食、蔬果、油料品种,增加了中国粮食的总产量,缓解了明末以来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粮荒,有效地改善了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对增强中国人的体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洲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不仅对中国饮食文化有重大的影响,对整个明清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不过,从引进美洲农作物到明朝灭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亡,由于时间较短,除番薯获得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外,其他农作物在明末大多处于刚刚引进的“尝鲜”阶段,并未获得广泛的传播,其作用远未发挥出来。(二)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明朝建立后,沿袭唐宋时期的“茶马贸易”,对边疆游牧民族实行羁縻政策,促进了内地汉族与边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在明代的边疆游牧民族中,蒙古族与明中央政权交往最为密切。明初,占据中原的蒙古贵族北遁大漠。明中期后,瓦刺、鞑靼两部,先后称雄于北方草原。明朝与蒙古诸部时有和战。战争时期,掠夺是双方饮食文化交流的暴力形式,如明初蓝玉率大军攻破北元,获马驼牛羊十万。和平时期,双方多以贡赐和贸易的形式进行饮食文化交流。永乐十二年(1414年),鞑靼的阿鲁台派遣使
者来明朝会,永乐皇帝赏赐给50石米和一些干肉、酒糗等。产品。明朝政府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后,
双方开市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内地汉族
和蒙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内地,汉族与兄弟民族的饮食文
化交流也十分密切。形成于元代的回族,
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明代时,
回汉杂居的格局已经形成。回族人擅长
经商,不少回族商人以经营饮食业为生,
他们积极吸收汉族饮食烹饪的精华,形
成了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饮食风格,吸
引了各民族的众多食客。
(三)国内各区域的饮食文化交流
明初定都南京。至明成祖时迁都北
京,使明代的政治中心由南方迁移至北
方,恢复了隋唐以来依托大运河进行南
北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南粮北运
是大运河漕运的主体,茶叶、柑橘、
鱼虾、黄酒等南方特产也大量运往北
方。江南的菜肴烹饪也传播至北京,
如永乐年间(1403—1424年)南京的
金陵片皮烤鸭传至北京,后来演变为北
京挂炉烤鸭。
南北二京,不仅是明代的政治中心,
也是明代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全国各
东莞好玩的地方排行榜地的优质食材,通过上贡和贸易等形式,
源源不断地输往两京。明人刘若愚《酌
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逐月记
录了明宫内的日常饮食和奇品珍味、皇
科尔沁草原在哪
帝的饮食嗜好、各地贡品等,其中明宫
广东阳江房价正月所食的“素馔”即有滇南之鸡枞,
五台之天花羊肚菜、鸡腿银盘等蘑菇,美国首都华盛顿在哪个州
东海之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
角、紫菜,江南乌笋、糟笋、香蕈,辽
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
山药、土豆,南都之苔菜、糟笋,武当
之鹰嘴笋、黄精、黑精,北山之榛、栗、
梨、枣、核桃、黄连芽、木兰芽、蕨菜、
蔓菁。这些“素馔”多来自全国各地的
上贡,是明代各地饮食文化在京师交流
的典型反映。
除南北二京外,扬州、成都、杭州、
广州、西安、开封、太原等大中城市,
往往是地方区域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
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之地的扬
州,明代后期在徽州大盐商的推动下,
饮食极其华侈。以游大运河、瘦西湖闻
名的扬州“船宴”,使淮扬菜的影响扩
大到大江南北、运河沿线。在明代的不
少大城市里,很多餐馆标榜自己为齐鲁、
姑苏、淮扬、川蜀、京津、闽粤等地风合肥小吃街排行榜前十名
味,这些地方风味餐馆的出现正是各地
饮食文化交流的具体反映。
△北京烤鸭
△茶

本文发布于:2023-07-07 04:13: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15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流   中国   饮食   引进   贸易   酥油   餐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