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会:必强少年身

阅读: 评论:0

董彦会:必强少年身
作者:***
江苏盐城地图来源:《大学生》2021年第02期
        本科毕业后,我曾参加“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了解到我国3亿儿童中,
        每10个就有1个营养不良、
        2个超重肥胖、5个近视、7个体质不达标。
        也就是说,到一个各项指标都非常出的儿童很难。
        梁启超一百多年前喊出“少年强则国强”,
        这个“强”不仅是头脑强,还应该包括身体强。
        我把儿童健康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
        坚信“强国必强少年身”。
        China Campus
        董彦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惠州西子湖畔        2015级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直博生
        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我的研究方向是儿童慢性病。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患高血压的“小胖墩”、患高血糖的“小糖人”的比例逐渐增多。我看过有关报告,198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不到2%,到了2014年上升到20%,相关的慢性病出现低龄化趋势,甚至前移到儿童时期。汤山颐尚温泉酒店
        目前,国内儿童青少年慢性病研究领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些报告只统计数据,缺乏过程分析;对同一种病,哪些地区发病高,哪些地区发病低,近十年有什么变化,未来十年有什么发展趋势等,都不太清楚。这个领域研究
百万葵园景点介绍
还缺乏大量数据支持,不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防控政策。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上医治未病”,也知道儿童青少年慢性病如果小时候不控制,大了就要抱“药罐子”。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和课题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到全国多地实地调研儿童青少年慢性病的成因。
        我们调研的地方有福建、江西、新疆、西藏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上百个城市和乡村,经常连续几个月做现场调查,夜以继日地整理数据,撰写报告。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时,我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连续三天眩晕呕吐。我们还克服了不通车、手机没信号、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当地人不会普通话等各种困难,完成了调研。
        2017年,我和课题组4位伙伴来到厦门,开展为期2个月的城市儿童高血压调查。这次调查要在4所学校中,对5000名小学生进行抽血、测血压等检查和问卷调查。我们计划每半年进行一次,持续4年,目前已进展2年了,将检查数据建档,用于观察学生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
        我们招募了当地几十位医学院学生和医院护士协助这次调研。在2个月里,每天早早到校,组织小学生空腹抽血化验和测血压,平均每天检查100多个。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辛苦,我们尝到了苦头:没有家长在场,抽血学生中只要有一个学生因为晕针叫喊或哭起来,后面排队的其他学生会跟着哭作一团。我们就得赶紧和老师一起哄,后来总结出经验:对孩子“鼓励能搬一座山”。男孩害怕就对他说:“男子汉,要坚强!”女孩子害怕就说:“一定要坚强,你是可以的!”这一招果然有效,止住一个孩子的恐惧,其他孩子就都不哭了。
        读博的5年里,我和课题组围绕儿童慢性病问题,走访调研了上万个儿童,有不少发现。比如,为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国家在数十年中投入巨大,使贫血、消瘦和生长迟缓等现象大幅度减少。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农村儿童又出现肥胖问题,
表现为肥胖患病率已超过城市、医疗负担难以控制,这将成为未来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因素。在导师指导下,我将研究数据撰写成政策研究报告,交给政府部门用于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撰写并发表以第一作者署名的中英文论文27篇,其中2篇在国际顶级期刊Lancet子刊上发表。
北京天气预报15天30天
        我生长在河北农村,11岁那年,经历了“非典”传染病暴发,亲眼所见:“非典”来时,村子如临大敌,封村封路;“非典”一过,警觉性烟消云散。考上大学学医后,发现医学领域比较重视常见慢性病的研究,对传染病研究的“警觉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度,尤其是儿童传染病研究。目前发现的上百种传染病中,缺乏一份描述儿童青少年多种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疾病谱”。我觉得,儿童是脆弱体,也是传染病的易感人。把中国近10年甚至过去几十年儿童传染病“疾病谱”总结出来,供医学界参考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博士课题是儿童慢性病研究,但现在要腾出一部分精力研究传染病,有人就担心我耽误专业课题和毕业论文,还有人说我“鬼迷心窍”。我顾不上这些“耳旁風”,心想只要是社会需要的、研究缺乏的,必定大有用途。
        在导师支持下,我毅然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开启这项研究,其中要撰写一篇三四千字论
文。从2016年开始,我一点一滴地收集材料,不仅从国家传染病监测部门数据,还从我的导师和退休教师手里,搬来了近10年中国儿童法定传染病的监测报告。但短短的三四千字论文中,把近10年来,我国40多种儿童重要传染病在全国各地传播的“疾病谱”分析清楚,相当于“针尖上跳舞”那样难。
        在读了大量文献后,我发现这篇论文除了用有限文字重点论述“主干”内容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图形,直观描绘“枝枝杈杈”多种传染病信息,便学习多种计算机统计软件,分析数以百万计的数据样本,经常是寻几个数据需要在计算机上“蘑菇”一整天。
        一年后,我完成了论文第一稿,交给导师审核,得到大量修改建议,反反复复修改了20多遍,又历时一年,拿到一个国际专家评审会上讨论,竟得到2个质疑:一是论文采用的监测数据质量需要被证实,二是论文采用的中国传染病分类标准并不被国际认可。
        两年的研究被泼了一盆冷水,我感觉很受打击,一度想放弃。但导师给我出招儿:针对国际专家提出的第一个疑问,可以告诉他们,我国传染病数据是按照有关传染病法律上报的,这种全世界少有的管理机制受法律约束,能保障监测数据的质量。
        针对第二个疑问,导师建议把我国传染病分类标准,变成世界标准。我国把法定传染病分成甲、乙、丙三类,与国际通行标准比,这种分类较为粗放,优点是便于快速掌握,缺点是对一些病症流行情况缺乏细节描述,不利于研究工作。
        我从头开始,一方面到了以前参与这项监测工作的专家,了解传染病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过程,把以往监测报告和网络报告的线索整理起来,汇总成一条条论证数据质量的证据。另一方面查阅国际传染病分类办法,把我国甲、乙、丙三分法,变成新的七类疾病分类方法,并对一些主要疾病进行细节描述。比如,最后一稿论文中,我增加了以前没有的描述:我国6-22岁儿童青少年体近10年来人畜共患类传染病的发病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无法预测的疫情暴发,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9年底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流行;除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外,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持续下降,说明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共识,仍然需要進一步扩大免疫接种计划,防止HIV/AIDS进一步增长……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01:1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24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染病   儿童   研究   慢性病   报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