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旅游攻略-旅游景点-美食特产

阅读: 评论:0

赣州旅游攻略-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美食特产
旅游景点
赣州是千里赣江第一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有“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的郁孤台、有江南现存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古代县学遗址―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有横卧贡江之上的古浮桥还有蒋经国旧居、八境台、灶儿巷等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宋代古城墙
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万
里长城,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座历史悠久、
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
赣州宋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保留的唯一的宋代
张家界景区图片砖城墙。宋代古墙在江西省赣州市西津门至东河
大桥一段。
宋代以前,赣州城的城墙系用黄土构筑,
自北宋中期以后,由于大余岭道的开通,赣州城成了中国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经济空前繁荣,加上章贡两江之水“岁岁坏城”,因而赣州从北宋嘉估年间起,便开始使用砖石构筑城墙了。赣州城城墙全长6900米左右,平均高度约5米,厚6.5米,墙垛高1.5 米。整个城池建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座带有城楼的大城门,沿城墙上建有数十座值更用的警铺,在南段城墙的中部有五代护城时所建的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镜台等交通要道口,还有咸丰年间所建的五座炮城。赣州城城池坚固雄伟、是我国古代东南地区的一处军事重镇。赣州古城墙现存3700多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宋代古城
墙,沿贡水、章水段3664米,南面拜将台尚存52米,东南面现养济院处尚存城墙基础41米。古城墙一般高7米,宽4米多。垛口完好的城墙有2420米。墙上警铺残存10个,马面一个,东北城墙上之八境台是几经修复的唯一城楼,尚存西门炮城。赣州古城是我国现存唯一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州古浮桥
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浮桥
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联而
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
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
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江西赣州城区
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
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并至今还在为
赣州市民服务。东河浮桥就成了现今赣州市的“国宝”级文物。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每当踏上浮桥,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古朴的历史,感受到古老的赣州人民勤劳智慧、追求科学创造、崇尚发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在桥上欣赏到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这座800多年的浮桥,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战火硝烟。新桥变旧、旧桥换新、
修修补补、历尽沧桑,似一位不屈不挠的老人,昂首屹立在章江边,并与市内的古朴逶迤的古城墙、壮观秀美的八境台、雄伟沉重的涌金门一道伴随着赣江的涛声,造福赣州人民,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
灶儿巷
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
巷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古时很多衙役住
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服
装,叫皂,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
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
就变成了“灶儿巷”。灶儿巷全长227.3米,
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铺、作坊、
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建筑风格也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这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一段段逝去的沧桑岁月,飞檐、花楣、雕窗泛映着一个个残旧的光荣梦想,鹅卵石拼成的巷路,则通过一个个“明钱”图案,仿佛把时光截留在一个木屐踢踏作响的时代,让上了岁数的人一走近就陡生亲切与怀想。
灶儿巷位于城区和平路东面,宋代时是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的东段,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因巷内多住皂儿(衙役),便被谐音叫了灶儿巷。灶儿巷一带靠近贡江码头,是古代赣州城的繁华地段,同时,这一带街巷密集,又是赣州城最具有代表性的街区之一。巷长218米,呈不规则路径,蜿蜒汇与东端众多巷陌之中,形成包含灶儿巷、六合铺、小坛前、东门井、梁屋巷、烧饼巷、油滴巷、老古巷等八条巷道在内的赣州“灶儿巷历史文化保护区”。
灶儿巷一带保留有清代与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多处,其中有书院、店铺、宾馆、会馆、客栈、寺院、民居等。灶儿巷一带的建筑风格亦呈现出多样化,既有本土的客家建筑,又有精工细作的徽式建筑,同时还有下江的赣式建筑和典型的西洋建筑,在部分街区,还保留着古代里坊制度残余痕迹的过街门洞,这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多元性。
福寿沟
赣州市的福寿沟和赣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是古代
赣州城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千百年来,在改善赣州百姓生
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福寿沟是赣州市城区排水系统的总称。尤指宋代形成
的排水干道网络的福沟和寿沟,它是赣州古代城市建设中
的四大工程(城墙、街道、福寿沟、浮桥)之一。福寿沟
中的大部分干道至今仍在使用。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刘彝任虔州知军,主持规划建设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并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福沟和寿沟二个排水干道系统,服务面积约2.7平方公里(无下水的为城西南部的0.3
平方公里,即文清路以西,孝义巷以南,古代为小教场,民国时为农田,解放后始形成街市)有12个出水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排水干道网。由于赣州城区两面临江,排水口直通章贡二江,洪水期间,江水倒灌,造成水患。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建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十二水窗的具体位置在同治《赣州府志》和《赣县志》福寿沟图上注明的有四处:即今赣江路水
窗口,八境路新北门、西门口、西门城脚下。另有二处(八境公园和刑祠庙)的结构与水窗相近。其他六处无从查考。
福寿沟是以排雨水为主,雨污合流的合流制下水道,并根据赣州城区地形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而规划的分区排水制度。大致以文清路为集水面积的分界线。福沟自南门开始经建国路中段、均井巷、攀高铺至八境路,在这条线以东的沟道属福沟系统,集水面积约2.3平方公里,主沟长约11.6公里,通过水窗口、刑祠庙、八境公园3个出口流入贡江和八境路(北门)出水口注入章江。寿沟自新赣南路、大小新开路、西津路至西门。在这条线以西、以北的属寿沟系统,集水面积约0.4平方公里,主沟长约1公里,通过西门口、城脚下2个出水口经过护城濠排入章江,概括起来是:“寿沟受城北之水,东南之水由福沟而出”。
主沟完成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支沟,形成了古代赣州城内“旁支横络”、“纵横行曲,条贯井然”,主次分明、排蓄结合的排水网络。对改善城区环境卫生、居住条件起了重要作用。宋代的福寿沟为矩形断面,砖石结构,断面尺寸很大,“广二三尺、深五六尺,以砖,复以石”,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以后在维修过程中,有的沟段(如厚德路)改了砖拱结构,但大部分仍保留砖沟墙、条石盖板的结构形式。在现存沟道中,最大的宽1米,深1.6米;最小的宽、深各0.6 米,与志书上所记载的基本一致。福寿沟第三个特点是和沿线众多的池塘连通,组成了排水网络中容量很大的蓄水库,以调节暴雨流量,减少下水道溢流。平时又可利用污水养鱼种菜,这也是赣州市城市建设史上最早的污水综合利用
工程,其作用延续到现在。
福寿沟建成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确是一大壮举。九百多年来,福寿沟为赣州市民造福,在城市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
八境台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
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
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
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
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
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八镜台建
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
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如画。
赣州文庙
位于老城区东南,现厚德路东段的北侧,是江西省现存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立校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
在唐代,文庙曾为紫极观,至宋代又改为大中祥符宫,
于皇佑年间创立县学。现存文庙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三组,采用平行轴线方式布局。除少部分建筑不存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计有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庙、西庙、大成殿、崇圣祠,位于东轴线上的魁星阁、尊经阁,位于西轴线上的节孝祠,以后经过多次维修。大成殿是整个文庙建筑的精华部分,高达15 米,最为宏伟壮观,带有显著的赣南特。
客家文化城
天津10大特小吃
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全
面反映客家文化具有深厚客家元素的景
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县城南面,北
靠老城区,南依赣江的主要干流贡江,西
眺宋城赣州,东临梅林大桥,山、水、
城“三位一体”相互辉映。连接环境优美的
客家名人公园、七里古镇、文昌阁。南依
逶迤而过贡江水的十里樱花带。客家文化城占地面积600亩,总投资6000万元。整个文化城的规划设计充分吸取客家文化的精华,浓缩了独具客家人文特体现了客家建筑传统的外方内圆的建筑理念,建筑形式为徽派建筑。主要建筑有:客家宗祠、客家博物馆、杨公祠、大门石牌坊、客家太极广场、客家艺术长廊、风水山、九曲桥、南迁柱、济和塔、客家风情街、客家风情园等。
通天岩
看江南第一石窟的摩崖题刻,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迹丰富之处,也是一片好风光。
通天岩位于赣州市西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是
石窟风景区的中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丹
崖悠悠,山灵水秀,具有“丹霞地貌独特,石窟文化
深厚,文物古迹众多,生态景致宜人”四大特点。通
天岩由摩沙岩石山组成,山中有很多天然岩洞,其中
一个岩洞顶上有窟窿可以看到天,故名。通天岩是我
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宝库,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龛
造像,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
都江堰哪个古镇最值得去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是古石雕艺术的瑰宝。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参天,冬暖夏凉,是游览和避暑的好地方。
据调查统计,通天岩景区现保存有摩崖题刻128品,其年代上起北宋,历南宋、元、明、清、至今凡九百余年未曾间断,年代最早的为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所刻,年代最晚的系1948年所刻。题刻
乌克兰与俄罗斯冲突最新消息
所用字体,以正楷和行书为主,部分使用隶书、草书、篆书。文体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词、佛龛造像记、书联、匾额、吉祥文字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我国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
在通天岩的摩崖题刻中,以宋代的胡榘、李大正,明代的王阳明、唐邦佐等人的题刻为上乘之作,特别是王阳明、唐邦佐等人的题刻为上乘之作,特别是王阳明镌刻在忘归岩的五言律诗一首,对其后的题刻影响极大,而唐邦佐的题刻,则堪称是书江艺术的极品。
赣州宝葫芦农庄
地处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赤珠与湖边镇石人前之间(105国道旁),距市区3公里,交通
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总投
资3亿元人民币,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
乡村气息的现代绿生态农庄,集农业观光、休闲
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是广大游客回归自然,放
飞心情的理想休闲娱乐场所。
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开发、建设和完善,现已完
美整合为六大区域(即生态农业观光区、娱乐区、
垂钓区、动物园区、休闲度假区和别墅区),在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先后接待了吴邦国、尉建行、姜春云、罗豪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对农庄所走的创新发展之路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宝葫芦农庄也先后获得了“全省园林化单位”,现代“赣州八景”之一,2005年被评为“南昌人最喜爱的十大旅游景点第一名”,2006年荣获“江西乡村游十大最美景点”,“江西乡村游最佳人气指数奖”以及“江西十大特美景”等称号。
蒋经国旧居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河畔古城墙
旁的赣州市花园塘1号,“广福禅林”寺院
西边,僧房的后面,共三间,依岩洞而建,
紧挨古城墙。故居是1940年蒋经国主持
兴建的仿俄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170
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鱼鳞板墙,
板瓦屋面,1939年6月至1945年2月蒋经国
先生在赣州任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期
间,与夫人蒋方良及儿子蒋孝文、女儿蒋
安徽黄山风景区门票孝章居住于此。蒋经国曾在这里接待过张治中、白崇禧、雷洁琼、美国代表、苏联顾问等各方人士。该建筑保存完好,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居内有蒋经国在赣南主要事迹陈列,蒋氏夫妇卧室,三个保姆及孩子的寝室,蒋经国当年用过的办公桌就陈列于其办公室,庭院内有一株蒋经国于1941年亲手种植的白玉兰树保存至今。1988年被列为赣州市市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来这里参观旅游的国内外嘉宾络绎不绝。
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
赣州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安远
县东南部边境。东邻寻乌县,地跨濂江、风山、
镇岗、新园四乡。三百山是东江的发源地,是
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1993年5月经国家林
业部批准建设为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公园面积
7236公顷。属中山高丘地貌,中山逶迤、重峦
青州黄花溪自驾游攻略叠嶂、危崖奇石、峰奇石异。山内满谷纵横,
溪流密布,剑河深涧,水秀瀑雄。三百山及其
附近300多平方公里山地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巨藤倒挂,遮天蔽日。111科661重木本植物在其中争奇斗妍,400余种野生动物在林内生息繁衍。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集山势、林海、瀑布、温泉四大自然风景奇观为一体,山水林石俱美,原始、古朴、清寂,一年四季气候温凉,舒适宜人。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

本文发布于:2023-07-17 12:1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342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欢迎词欢送词
下一篇:赣州旅游资源
标签:赣州   建筑   客家   历史   赣州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