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疑北京十一学校模式

阅读: 评论:0

魏忠:质疑北京十一学校模式
《教师博览》编者按:
北京十一学校在李希贵校长的领导下,教育教学领域多项改革风生水起,受到了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魏忠先生质疑有加,而沈祖芸先生、张国庆老师也反质疑,可谓各抒己见。
今特推出他们的文章,以飨诸友。
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被绑向神坛的李希贵
北京小吃街哪里比较好
烟台旅行社名录某杂志约稿,谈一下对北京十一学校的看法,这个经常上中国教育报头条、中国当代十大教育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的人,我还真不知道。查了一下,又吓我一跳,魏书生、杜郎口、黄冈中学和衡水中学还没结束,中国又将诞生一个新式伟大教育家,而他所代表的教育理念,又是那么令人心动:取消班主任、取消班级、缩小班级规模、师生平等,等等。而他的光环又是那么耀眼:中学老师、著述不断(比魏书生一年两本书还差一点哦)、极富天赋和
魅力、与学生打成一片。
金马旅行社旅游线路其实,李希贵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放弃苏式教肓,回到杜威的美式课堂,而我们这些年来如此多的教育家涌现,问题恰恰在于“现实太精彩了”。说句实心话,教育不需要创新,需要常识和良知,改革的包括李希贵的改革每一步都是艰难的,值得称颂的,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能否推广、是否需要推广、是否需要这样的推广。
有几个数据需要读者帮我核实:该校师生比,教育经费,教师收入,课时量同比,在我没有得到以上数据的情况下,不便发表评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十一学校的教改是否具有普遍价值只不过比较认同郑州一位校长的说法:在应试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切都是作秀。
一下是花了一个小时进行的初步调查:
1.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后,学校网站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前的学校网站上显示学校有107个教学班,而中国教育报写学校有1430个教学班,网站的介绍到2012年,有李校长照片,也就是在2年内,学校的班级扩大了14倍,请问是还是建筑面积高校应用,还是有其它经费;而学校网站内容升级后,突然变成
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4000余名学生,形成1430个教学班。
昆明房价一览表
2. 北京市2005年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完中24到36个班,学生规模1440人,而十一学校140个班,4600学生,班级规模超3倍,学生人数超3倍;
3. 按照北京市的标准,建筑面积人均学生核算6.7平方米,而十一学校建筑面积人均32平方(按照十一中网上资料推算)
4. 按照北京市的标准,36个班50亩标准,140亩校园面积完中面积应该为200亩,实际为234亩,这是唯一不超标的,原因你懂的;
5. 按照北京市标准,4100学生拥有的教室数量为132间,而仅十一学校就建立了学科教室271间,超出一倍,仅仅是学科教室;
6. 从最新新网站介绍上看,这个学校现有特级教师 28人,高级教师175人,来自北大、清华、中科院、耶鲁等名校的中方博士60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4人,来自牛津、剑桥、耶鲁、哥伦比亚等世界名校的69名外籍教师。师资是什么水平呢?这么多博士硕士和海外教师,你懂的,这是一个沙漠军工大院开展两弹一星开发的态势!
7. 2010年,学校的宣传资料为教师总数为149人, 4年不到,仅从网站资料,学校硕士以上的教师总数就达232人,李校长的教学改革,是大幅度增加教师数量的吧?可以推广吗?
8. 李希贵,当代十大教育家,谁封的?谁炒作的?《当代教育家》杂志,当代教育家杂志主编何人?十一中分校校长李振村,李振村干了什么事?1999年捧红了高密一中的校长李希贵,2012年请来雷夫与李希贵两位“满含热泪的教育家”高峰论坛,论坛的结果是什么?出书,出书的书卖到哪里了?问问李希贵,你懂的。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自从2012年李振村办了《当代教育家》并任总编后,中国突然就有了当代教育家,各种评选、媒体造市、教育部门配合、教育学会会长力挺、李希贵发表文章说:“中国可以有教育家”。资本、媒体、校长、政客、记者、出版集团结盟,吆喝着改革,装着西方正常的教育常识,打着改革的外衣,请问,学生排名第几?韩寒的事儿和《萌芽》的事儿还没结束,新一批的校长又在出发。
庄子说,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李校长,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你千万不能啊!
以上均是在1个小时内在公开资料大数据的资料,如有错误,敬请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 雷夫来华访谈花絮
2. 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规范2005
3. 北京市十一学校(写文章之前的两个内容版本)
4. 中国教育报
5. 百度李振村
二、李希贵的改革实质是“全盘西化”
2005年,李希贵在山东潍坊教育局担任局长的时候,就曾经访美,在他写的文章中,对美国的作业赞叹不止,而后的多年,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写了李《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李希贵从高密四中、高密一中,一直到高密教委、潍坊教育局、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十一学校的前期和后期的历史,就会发现,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是和他能够接受的美国教育信息和美国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最早的高密四中,李希贵的实践仅仅停留在双向选择的管理思路,到了高密一中,李希贵进行了另外一种实践,那就是教师分级管理。这个时期的李希贵,如果没有后来的新闻推手李振村,会沿着经典的有作为的校长之路走下去的。
直到李希贵担任高密教育局长,高密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田,全国各地形成高密一中热,这个时候,李希贵的改革还基本上停留在课程改革方面。在此以后的一些年,李希贵开始研究教育改革,而美国教育是绕不开的一个结。
阳江海陵岛旅游直到李希贵来到美国,看到了美国的基础教育的作业,才真正启发了李希贵的教育,从此才可以称为“教育改革者”。
李希贵的教育改革真正能做出成效,是来到北京学校以后的事情了。从2007年到2011年,李希贵还基本停留在传统课堂领域,因为这个时候的北京十一学校网站上,还只有149个教师和104个教师,与目前宣传的1400个课程、270门课程相差甚远。李希贵选择的这个学
校或者说北京市11中选择李希贵是双方的幸运。从北京十一学校的背景看,具有非常浓厚的官方和曾经的军方背景,又有国有民办的规则优势,在地理位置、传统优势和软硬件设施来看,是非常好的,但又不是最好的,如果最好,李希贵的改革就不好进行了。
一切改变也许发生在李希贵考察美国36天以后。李希贵所考察的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恰恰是美国最好的教育学院,又恰恰是杜威教育结成正果的地方。1904年杜威与时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创校校长哈伯闹掰之后,赋闲在家,自己的太太的杜威学校也没有了实验的场所。有趣的是,杜威当初与哈伯校长的最大分歧来自于哈伯校长以为杜威会被哥伦比亚大学挖走。
杜威对于美国的教育的影响是开创性的,今天的美国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社区学院,几乎不可能排除杜威思想的存在(杜威在1919年前后来过中国很长时间,支持他的几个学生:胡适、陶行知等)。
李希贵所受到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美式课堂的影响是巨大的,从那以后,北京十一学校也变了一个样子。今天被媒体所宣传的:小班制、实验室进课堂、走班制、选课制、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师、师生平等等等,几乎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翻版,在对于李希贵教育改
革的吹捧文章中总是说美国校长说美国也不敢进行的改革李希贵做到了,具体是哪样呢?是美国人的表达?还是翻译出的问题?至少我在汗牛充栋的11中的教学改革中所看到的所有举措,都是我自己女儿在美国高中读书每天都能见到的。
从网站的新闻来看,至少2011年学校成立了北美教育管理中心,在北京十一学校的网站上每年各有10多次接待外国学校的新闻,到了2013年以雷夫来访为高潮,接待量达到15次,除了零星几个加拿大代表团澳大利亚、香港、澳门、丹麦、法国、新加坡外,基本都是美国的学校。
李希贵的教育改革措施几乎是照搬美国课堂,也许可贵就可贵在他在中国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今天我们反思李希贵正在走向的神坛,并不是否认李希贵的改革和他所做的事情,而是通过这样一个走向神坛的过程,看我们中国国民性中对于教育不利之处。
李希贵更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他的所有改革举措的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美国和全世界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所体会出来的尊重、规则、制度、平等、关爱、理解、自立、独立、自由、诚实、公平、公正、宽容、回报、感
恩、公民精神等,不正是我们很多无良媒体天天批评的“普世价值吗?”李希贵再北京11中所做的尝试,也都体现这些精神,可贵的是,他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到了体现这些全人类共识的“中国出路”。
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和做法,也丝毫没有超出杜威的教育思想范畴。尊重学生、教育体现社会、课程、教育目的等,李希贵所采用的几乎就是杜威课堂的翻版。而杜威培养的学生、杜威本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已经100年了,李希贵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是因为我们的“现实太精彩了”,以至于100年前的东西只要在中国当今做出来,就是创新,国外常识性的东西被教育记者当作“前无古人的创新成就”。
还有一点其实是一般为媒体所忽略的,那就是班主任、班长、班干部、辅导员、团委这些中国特的占据巨大教育资源浪费的领域,李希贵也尝试进行改革,目前的资料看来,至少班主任和班干部等基本无法存在了,这些教育的进步很难说是创举,然而这些国际教育的常识的回归,确实对于中国教育意义重大。
李希贵如何做到的也许更值得讨论,然而李希贵的“全盘西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10大著名教育家”,也是中国教育“太精彩了”,在全世界教育领域几乎倒数的中国,居然产生
了为数众多的伟大教育家和样板戏:魏书生、李希贵、黄冈中学、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等等,他们演讲的次数比教学多、出书的个数比改作业多、接待参观学习的次数比接待家长多!
事实上,一个总是诞生圣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灾难的民族,一个总是诞生教育家的地方,就一定有愚昧,李希贵的文章写到第二篇,我突生一个想法,中国教育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法国队vs葡萄牙队
中国足球的问题在足协、中国科技的问题在科技部,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不是不应该存在教育部呢?如果全盘西化,为什么不学美国,还要那么强大的教育部干嘛?
教育部是不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阻碍力量?
教育领域到底要不要“全盘西化?”
我确信,如果有那一天,中国的教育家将全部不存在,或者,我们都是教育家。
可是,非常多喜欢李希贵、寄希望与李希贵、不希望我质疑李希贵的人,抱着一丝希望:
李希贵是圣人,能够到能够推广的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然而,李希贵能够名扬中国,走的却是典型的中国教育官僚之路:教育部的任职经历、主流教育媒体的摇旗呐喊、与权势阶层的密切合作,以及与媒体和资本更为密切的关联,造就了不可复制的李希贵和十一学校,然而,全国各地趋之若鹜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希望推广的,却是这种不可能学会的“榜样的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07-28 22:4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54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校   中国   美国   改革   校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