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区位分析图

阅读: 评论:0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意义 (2)
第二章基本情况 (3)
2.1自然地理情况 (3)
2.2社会经济状况 (4)
2.3生态环境状况 (4)
2.4城区绿化现状 (4)
2.5丽水市创建森林城市优劣势分析 (5)
2.5.1优势分析 (5)
2.5.2劣势分析 (6)
第三章规划总则 (7)
3.1规划依据 (7)
3.2指导思想 (7)
3.3规划定位 (7)
3.4规划原则 (8)
3.5规划原理 (8)
3.6规划期限 (10)
3.7规划范围 (10)
3.8指标体系 (10)
3.8.1浙江省森林城市创建指标体系 (10)
3.8.2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体系 (11)
3.8.3森林生态网络 (11)
3.9规划目标 (12)
3.9.1第一层次(中心城区)规划目标 (12)
3.9.2第二层(市域)次规划目标 (12)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门票多少第四章总体布局 (14)
4.1丽水中心城市森林建设总体布局 (14)
4.2市域城市森林建设总体布局............................................................................................................... 14第五章分项规划. (15)
5.1丽水中心城市(一核)森林建设分项规划 (15)
5.1.1“一环”绿地规划 (15)
5.1.2“一轴”绿地规划 (15)
5.1.3“一心”绿地规划 (16)
5.1.4“五带”绿地规划 (16)
5.1.5“五园”绿地规划 (20)
5.2丽水市八县(市)城区(八团)森林建设分项规划 (21)
5.2.1基本情况 (21)
5.2.2存在问题 (22)
5.2.3规划目标 (22)
5.2.4规划布局 (22)
5.3“二网”森林建设规划 (25)
5.3.1道路森林网络规划 (25)
5.3.2水系森林网络规划 (25)
5.3.3规划目标 (26)
5.3.4建设内容 (26)
5.4“三屏”森林建设规划 (26)
5.4.1一级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26)
5.4.2二级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30)
5.4.3三级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31)
5.5“百镇”森林建设规划 (32)
5.5.1规划范围 (32)
5.5.2总体目标 (32)
5.5.3规划布局 (32)
5.6“千村”森林建设规划 (32)
5.6.1规划范围 (33)
5.6.2规划目标 (33)
5.6.3规划布局 (33)
目录第一部分文本
5.6.4建设内容及要求 (33)
第六章树种规划 (34)
6.1规划原则 (34)
6.2主要树种 (34)
6.3一般树种 (35)
6.4藤蔓及竹类植物 (36)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37)
7.1规划目标 (37)
7.1.1总目标 (37)
7.1.2分期目标 (37)
7.2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7)
7.2.1保护生物体的完整性 (37)
7.2.2保护典型植被 (37)
7.2.3防治有害生物的入侵 (37)
7.2.4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监测与数据库建设 (38)
7.2.5引种驯化与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 (38)
第八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39)
8.1规划目标 (39)
8.2生态文化的法制化建设 (39)
8.3生态文化的知识普及教育 (39)
8.3.1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39)
8.3.2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 (39)
8.3.3生态消费观念建设 (39)
8.3.4生态文化品牌建设 (40)
8.4生态文化长效机制建设 (40)
第九章近期重点建设工程 (41)
9.1丽水市核心区森林绿地系统建设重点工程 (41)
9.1.1城市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 (41)
9.1.2核心城区其他绿地建设 (41)
9.1.3核心城区市郊生态景观林建设 (42)
9.1.4核心城区现状绿地改造提升工程 ................................................................................................... 429.2“八团”重点绿地建设工程 .. (43)
9.2.1常规绿化重点工程 (43)
9.2.2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工程 (43)
9.3市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43)
荆州市教育局9.3.1生态通道建设工程 (43)上饶灵山风景区门票
9.3.2生态河道保护与修复工程 (44)木渎古镇景点介绍
9.4村镇绿化工程 (45)
9.5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46)
9.5.1一级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46)
9.5.2二级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46)
9.5.3三级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47)
9.6生态安全建设工程 (48)
9.6.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8)
9.6.2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建设 (48)
9.6.3森林病虫害控制 (48)
9.6.4森林火灾预防 (49)
9.6.5林业行政管理建设 (49)
9.6.6古树名木的保护 (50)
第十章投资估算 (51)
第十一章效益评价 (52)
11.1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 (52)
11.1.1森林产品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52)
11.1.2森林旅游收入 (52)
11.2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 (52)
11.3城市森林的社会效益 (52)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 (54)
12.1组织保障 (54)
12.2政策保障 (54)
12.3资金保障 (54)
12.4技术保障 (54)
12.5宣传保障 (54)
1、丽水市区位分析图
邵阳疫情
2、总体规划图
3、“一核八团规划图”呼和浩特旅游景点排名
4、“二网规划图”
5、“三屏规划图”
6、“百镇规划图”
7、“千村规划图”
8、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分布图
9、丽水市城区森林系统规划总图
10、丽水市城区森林系统结构图
11、丽水市近斯绿地建设规划图
12、丽水城区已建绿地现状图
13、丽水城区主要道路绿化现状图
14、丽水市城区内河景观规划图
15、青田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16、缙云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17、景宁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18、云和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19、龙泉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20、遂昌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21、松阳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
22、庆元县城区森林系统规划图目录
第一部分图集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森林城市”是具有良好森林生态环境城市的简称,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体现了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模式,其功能和效益远远大于城市与森林的功能和效益相加之和。森林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前提;森林城市建设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下的发展才能称为科学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客观要求,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目标,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提升生活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是增加城市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生活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生活环境的改善,才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因此,“城市森林”是城市中具有生命活力基础设施,是人类文明和城市繁荣的标志之一。丽水市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城市森林,创建森林城市既具良好的先天条件,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项目背景
1.1.1 建设森林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我国周朝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强调人们应该依循自然之法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重新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党
的十七大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丽水市建设森林城市正是从这样一种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的具体表现。
1.1.2 建设森林城市,是丽水区域功能定位的客观要求
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以及省委、省政府对丽水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批示,丽水所在的金衢丽地区总体定位为经济走廊、生态屏障,通过努力使之成为浙江省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丽水在全省“三带三圈一两区”的空间布局总体框架中,既处于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又处于“绿屏障”区。因此,要实现丽水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同时,丽水的人均GDP已经实现了1000美元到2000美元的历史性跨越,正步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人们对高品质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快速增长。所以,丽水建设森林城市,既符合省委省政府对丽水的区域功能定位,也是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文明的需要。
1.1.3 建设城市森林,是奋力推进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优势是丽水的最大优势。丽水是浙西南山地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浙闽六大水系干(支)流
的源头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构建了特鲜明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丽水的生态禀赋,象森林、水、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总量均居全省首位,生态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丽水市森林覆盖率达80.79%,林木绿化率为81.62%,林木蓄积量占全省的26.8%。为把生态优势变为生态资本,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丽水在2000年撤地设市以后,逐步完善并实施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为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夯实了基础。2008年丽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
明确了包括创建森林城市在内的“六城联创”的创建目标。
1.2 项目意义
1.2.1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为森林城市的主体,城市森林在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防风沙、防污染、防疫(含防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缓解干旱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而城市环境的生态容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据测定,森林内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较林外降低20%~40%,夏季温度低5~6℃,冬季高2~4℃。3000公顷森林的蓄水量可抵得上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可提供城市洁净的用水。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和负离子浓度,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负离子有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而森林内的负离子是城市室内的400~500倍。城市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可在1平方公里内降低空气粉尘23公斤、飘尘22公斤。宽大密集的树林可降低噪音20~25分贝,噪音区与居民区间有30米宽生长繁茂的林带可保居民安静的生活。
1.2.2 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树立城市形象、吸引外资和繁荣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能极大地带动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座森林城市就是一个大的森林公园,其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的理想胜地。近年来全世界生态旅游年增长率为15%,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坐落在森林城市中的住宅,估价比一般住宅高2倍,四周有树木的房屋可增值5%~15%,在公园或公共绿地附近的住宅可增值15%~20%。森林城市的建设还会增加游客的食、住、行及商品的消费,能促进经济繁荣,带动城市边缘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1.2.3 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回归自然已被社会学家列为未来十大趋势之一。城市森林建设可以帮助城市居民实现“城在林中,街为绿廊,居在花边,人在画里”的人间仙境的梦想,高度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个林木葱郁、四季花果、虫鸣鸟语、气候宜人、水源丰沛、清洁卫生、诸业兴旺和易行易居的现代化城市,以恢复森林与人类的亲近关系,美
化城市生活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达到森林与人类的和谐共存,给人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的享受。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城市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是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8:4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57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森林   城市   建设   生态   规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