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健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报告

阅读: 评论:0

50
INTERPRETA TION 区域治理
华人在文莱的地位作者简介:许涵茹,生于2000年,研究方向为治安学。
厦门双子塔创新训练项目:本文系江苏警官学院大学生2020年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 ZA2020001)的成果
关于如何健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
机制的研究报告
*
香港海洋公园有什么好玩的江苏警官学院  许涵茹,钱泓宇,李嘉乐,邱楚媛,王轶平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管理实践,分析了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几项建议。各级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门和维稳职能部门要厘清各自的主责,特别是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新的体制下实现职能上的对接,加快完善应急指挥和处置机制,
努力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确保有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关键词: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图分类号:X8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0-0050-0002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应对非典、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城市地陷、海啸等公共危机事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曾因处置延迟或处置不当造成巨大损失。随着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意识的增强,相关法系的构建与完善,各国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中国,疫情先后经历了初期发展期、处置模糊期、应对无序期、防空强化期、秩序恢复期等阶段,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领导指挥全国各级政府迅速确定突发事件级别,科学研判疫情形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启用应急管理预案,并同时联动医护、通管等部门追溯疫情缘由,研究治愈方案,始终把人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短时间内即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疫情期间,全国多省、市采取了适合自身特点的防控措施,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兼顾公民权利,有效延迟了疾病的扩
散和传播,获得了世卫组织的认可与褒奖。科学技术助力防控,以“江苏模式”为例,江苏形成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控模式,构筑起社区防控的坚固屏障,有效织密抵御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江苏成为最早一批连续两周以上无新增病例的地区之一。
如今,全球发展呈现机遇与风险共生态势,对比各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方法与效用,我们要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平衡国家强制力和保障公民个人权利,同时结合先进经
验与实践成果,高效运用迅速发展的科技,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使得应急管理机制能够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二、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社会转型加快与结构调整阵痛叠加阶段,总体呈现风险共生的态势。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掌握了一定应急管理知识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方法的我们,应综合先进经验与实践成果,以科技赋能,携手部门联动,从法治角度切入,增强中央到基层各级预警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首先,完善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有利于从理论上厘清各级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门和维稳职能部门的主责,促进各部门的职能衔接,使得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加强协作联动,形成
一体化的高效运作。同时,健全完善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法律法规,注重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有利于细化规范,将责任落实落细,促进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范进行防控干预,切实保障人民众生命健康安全,增强公民满意度和信任度。
其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比中国各省市先进抗疫典型模式和国外应急处置中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可得,用科技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赋能,用大数据作支撑,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和应急处置的准确度和实时性,提高防控和干预的效率和准度。并且,形成全国共享大数据的平台,能够便于经验共享、协同合作,加强主管部门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研判发展趋势的能力,强化预警系统建设和事前控制,也有利于分析公众需求,精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精准投放应急
物资。此外,互联网的应用也对干预网络谣言的传播和及时更新突发事件处置进程,提高事件透明度有极大作用。
最后,人口膨胀、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因素要求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及公民个人都要提高居安思危的意识,增强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自救和互助能力。根据现实情况更新预案并加强模拟演练,既利于提高国家整体应急处置的能力,又有助于降低公众心理问题产生或爆发的概率。
三、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现存问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一)依法防控还难以全面实现在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之时,各地依法依规采取管控管制措施,有力遏制了疫情进一步蔓延,疫情扩散局势得到有效控制。但在个别地方,特别是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和极端做法。2020年2月8日以来,在中央和省一级强调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后,仍有不少地方一封了之,造成人员返程难、返工难,影响众生活和企业复工复产。而另一方面,也有少数众不服从社区和政府部门管理,不遵守相关法律和防控规定,擅自聚集,故意隐瞒信息,拒绝接受体温测量和医学观察,甚至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给疫情防控造成重大隐患。
(二)地方部门统筹协同联动不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央迅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阻止疫情扩散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在个别地方,也暴露出指挥体制不完善、指挥部门权威性不够、指挥领导层级不明确、部门间防
INTERPRETA TION 区域治理
控职责不清晰的问题,导致突发状态下部门协作力不强,紧急情况下配合不到位,让疫情防控的效果和效率大打折扣,本来可以立即生效的工作,经此一折腾,贻误最佳时机,造成更大的损失。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如果没有主要领导或负责人的安排和要求,责任部门就难以在实际中开展落实。究其原因,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没有完全体现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体制机制的主导性、制度条例的原则性、预案办法的科学性、纪律执行的严肃性。
(三)信息化和智能化参与疫情防控不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疫情聚众传播,从中央到地方一直提倡政府、企业采取网上办公或网络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信息化在登记、查询、复核个人信息方面,也发挥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分析统计功能。但仍有相当多的单位和部门,依然习惯层层布会、叠叠发文,仅数据报送一项工作,各级各部门仍以传统方式进行统计,增加基层工作负担,既耗费基层精力,又耽误疫情防控和救灾时效。同时,一些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是否完全贴合疫情(包括险情、灾情)发生时的实际需要,能否起到简单、快速、高效的数据获取、统计分析和决策服务作用,真正将人力从繁杂的分析、左右两难的决策中解脱出来,也值得商榷。
(四)舆情应对能力还存在短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对社会公众影响最大的就是谣言。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受众人多,不真实信息所产生的蛊惑性和造成的危害性甚至要大于疫情病毒本身。未知带来恐惧,恐惧滋生谣言,信息公开是谣言最好的消毒剂,可以减少公众猜忌,提升公众安全感。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个别地方及部门信息发布迟缓、渠道不畅,甚至内容有误、数据不准,导致谣言满天,造成公众心理恐慌蔓延,影响防控稳定大局,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基层在信息管理和舆情应对中能力不足、办法不多的问题。
四、关于健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在国家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时,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果断地采取必要的干预政策,必不可少地需要有力的法律保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必不能忽视法律因素。唯有充分考虑到各个利
益相关者诉求和切实利益的法律,才能保障
应急管理体制正常运行。建议深入贯彻“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兜底保障广大
人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公共危机治理
的重要目标,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
实现风险源控制、人员救治与生活保障的有
机统一。优化部门协同、统筹管理的应急管
理体系,重点使民政、人社、医保等与民生
保障直接相关的部门深度参与到应急管理体
系中来,通过中央政府制定政令统一、分工
明确、行动一致、科学高效的社会保障应对
措施。完善国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
领导工作小组工作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在公
共危机治理中的职能,构建合理、高效的协
同合作机制,使社会保障部门参与应急管理
制度化。
(二)加强社会与公众的密切配合
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不可避免地要
涉及现代应急管理和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在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中,必须重视社会协调各
方的功能,公众对于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推
动以及塑造培养公众应急能力和应对突发事
件的心理素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日益
成为一个国家治理理念、发展目标的重要体
现,抵御重大突发公共危机带来的社会风险横店梦幻谷图片
是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能。建议在应对重大突
发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应通过应急管理机
制一方面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生活安全,另
一方面也能让个人感受到国家抵御公共危机
的坚定决心、强大力量和对人民的关爱,从
而在政府的引导下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
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也是塑造社会治理共
同体的重要机遇,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
保障应急供给,有利于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
的积极性、增强参与能力,构建共建、共治、
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在应急管理中的
应用
信息化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抢险
救灾的时效性,提高救灾救援救助的成功
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
在灾情监测分析、防御防范、资源调配等方
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特别是强化对三维
空间信息获取能力的应用,注重做好数据信
息终端设备的日常建设和维护工作。针对不
同种类险情灾情,在加强各专业基础信息平
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
服务决策支持平台,强化抢险救灾期间的信
息获取能力和综合研判分析能力,及时提供
基于险情灾情处置的专业数据和影像图件支
撑,为应急决策服务提供依据,为处置实施
争取时间。
(四)始终坚持有理有力有序应对舆情
应急管理舆情应对主要针对突发事件过
程中出现的小道消息和谣言,按照有理、有
力、有序的原则,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珠海自驾游去哪里好玩及时处置负面网络舆情在社会公众间的传
播,有力遏制谣言散布蔓延。要紧盯舆论
焦点,制定负面舆情应对预案,建立新闻发
言人制度,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
公众发布灾情信息,澄清真相、揭开谜团,
将公众目光更多引向激发传播正能量的积极
轨道上。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接,依法
依规对网络负面信息予以处置。始终把握信
息发布的主动权,坚持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
信息告知社会公众,做到发布渠道统一、信
息来源可信、公开数据准确、提高应急管理
公信力。
五、结语
新时代,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
理机制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重大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既对常态化稳定性的应急
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诉求,也为提升国家治
理功能创造了契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采
取的应急措施,既反映了当前我国应急管理
的发展成就和中国特社会主义优势,也暴
露出当前机制存在的不足。公共危机事件应
急管理机制的构建既是提升公共危机治理效
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必然要求,也有利于解决制度发展中存在的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系
统的工程,需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整
体进程相适应。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的研究也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福祉的提高,应急管理
机制的目标、内容、体系和水平还会继续更
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
新、发展,也必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
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
理,2003(07):6-11.
[2]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
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
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8(02):11-19.
51

本文发布于:2023-08-03 00:59: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62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急   疫情   防控   应对   危机   部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