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阅读: 评论:0

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江苏虾蟹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张朝晖
⼀、江苏省虾蟹产业现状
江苏是闻名全国的“鱼⽶之乡”,⽔产养殖总⾯积900余万亩,⽔产品总产量480余万吨,产值1 800亿元,养殖⾯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虾蟹养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于20世纪初。通过30年发展形成具有江苏特⾊的渔业虾蟹经济(⼀蟹四虾),占江苏淡⽔渔业产值的60%以上,总产值超 500 亿元,主养⾯积 646 万亩;在种质改良、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处于全国领先⽔平。已成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为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
云南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1.河蟹
河蟹作为江苏名特优⽔产品的代表,品牌价值突出,影响深远。全省河蟹养殖总⾯积约400万亩,年产商品蟹约 35 万吨,年产值逾 300 亿元,年产量与产值约占全国总数的50%,是全国养殖⾯积最⼤、最具影响⼒的优质河蟹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河蟹产业链完整,主要涵盖蟹苗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产品加⼯与品牌销售5个环节。
苗种繁育:江苏繁育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射阳县、如东县及东台市,⾯积约4万亩,育苗企业逾140 家,蟹苗年产量约800 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80%,年产值约6亿元。其中“射阳⼤闸蟹苗”被国家⼯商⾏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江苏本地选育新品种有“长江1 号”“长江 2 号”“诺亚 1 号”和正在选育中的“长荡湖1号”“阳澄湖1号”等。
扣蟹培育:江苏现有扣蟹培育⾯积约 50 万亩。⼀般情况下,蟹种培育池亩投放蟹苗 1.5~2.0千克,亩产量150~300千克,近年来养殖户(特别是苏南)更热衷于投放⼤规格扣蟹(60~100只/千克)。
成蟹养殖:江苏现有成蟹养殖⾯积约350万亩,以池塘精养模式为主。⼀般情况下,成蟹养殖池塘亩投放蟹种 800~1 500 只,亩产商品蟹100~200千克,规格125~200克/只。从地域养殖特点来看,苏南相⽐苏北地区在养殖管理上更为精细,亩均产量及平均规格也⾼。代表有⾦坛“⼩、精、⾼”模式、⾼淳模式、兴化模式、泗洪模式。
产品加⼯:基于⾼档鲜活⽔产品的普通特性,“原味蒸煮”是河蟹的主要品尝⽅式。河蟹的加⼯产品种
类较少,主要集中在冷冻蟹⾁(棒)、蟹黄酱、⽣⾷醉蟹等。
品牌影响:江苏河蟹品牌众多,阳澄湖⼤闸蟹、固城湖⼤闸蟹、洪泽湖⼤闸蟹、⾼邮湖⼤闸蟹、长荡湖⼤闸蟹、兴化⼤闸蟹等久负盛名。品牌包装、⽹络营销与电商平台已逐渐成为商品蟹销售的主要模式,市场份额已超过 60%并逐年上升。
2.⼩龙虾
江苏是我国⼩龙虾主产区之⼀,更是全国⼩龙虾第⼀⼤消费市场。近年来,在江苏省各级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继续全⼒
推进⼩龙虾产业发展形势下,全省已形成了苗种繁育、成虾养殖、饲料加⼯、成品加⼯、销售、特⾊餐饮、调味品⽣产与加⼯等为⼀体的⼩龙虾产业链。
养殖情况:2020年,全省⼩龙虾各类养殖⾯积约330万亩,产量27万吨,产值110亿元。其中以稻虾综合种养⾯积最⼤,约220万亩;蟹池混养⼩龙虾80万亩;藕塘养虾约20万亩;池塘主养⼩龙虾约10万亩。
加⼯流通:全省⽣产的⼩龙虾鲜活产品以本省市场为主,部分销往北京、上海、杭州、⼴州等⼤中型城市。加⼯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省共有⼩龙虾加⼯企业94家,主要产品为调味虾、虾尾和虾仁,20
20年⼩龙虾加⼯量在6.2万吨,加⼯总产值约31.7亿元。
餐饮消费:餐饮消费在提升⼩龙虾市场需求⽅⾯发挥了重要作⽤。2020年江苏省⼩龙虾线下餐饮门店8 823个,全省规模调料加⼯企业30家,线上电商平台103个,三产总产值408亿元。全省已形成了50多家⼤型知名⼩龙虾餐饮品牌。
品牌建设与节庆活动:随着“盱眙龙虾”“⾦湖龙虾”“邵伯龙虾”等品牌越来越响亮,⼩龙虾养殖已成为当地的⽀柱产业,开启了“⼀虾先⾏、诸业并进”的经济腾飞之路。盱眙县连续举办了21届国际龙虾节,以“盱眙龙虾”为依托,成功将⼀个地⽅物产类节庆打造成江苏节庆第⼀品牌。⾦湖县通过举办“中国龙虾第⼀锅”活动,成功申报了吉尼斯纪录,为⾦湖龙虾⾛向全国、⾛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3.青虾
江苏是我国最⼤的青虾养殖区和消费区,养殖产量约占全国青虾总产量的50%,⽬前全省养殖⾯积约145万亩,其中主养20万亩、混养125万亩,近年产量12万吨左右。
养殖模式:全省青虾主养模式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放养⽅式为投放抱卵虾(0.75~1 千克/亩)或虾苗(8 万~14 万尾/亩),亩均产量 60~120千克,亩效益3 000~6 000元。蟹池混养模式可亩产青虾10~40千克,亩可增收500~2 000元。新品种:“太湖1号”“太湖2号”“太湖3号”(提交审定中)。
品牌建设:溧阳青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社渚镇获得了“中国青虾第⼀镇”称号,溧阳青虾交易市场是全国最⼤的青虾交易中⼼,有效保证了销售渠道和价格稳定。
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电话咨询4.南美⽩对虾
江苏省南美⽩对虾养殖⾯积约60万亩,其中主养⾯积30万亩、混养30万亩,产量约19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通、盐城、连云港地区。
养殖模式:主养模式有⼟塘养殖、⼩棚养殖和⼯⼚化养殖,⼟塘养殖亩产量200~500千克,亩效益2 000~6 000元;⼩棚养殖每年可养殖2~3 造,亩年产量达 700~1 500 千克,亩效益可达2 万元;⼯⼚化养殖单造每平⽅⽶产量 5~12千克,每平⽅⽶效益80~200元。
5.罗⽒沼虾
台湾旅游景点攻略江苏罗⽒沼虾养殖⾯积、产量均居全国第⼀,约16万亩,产量6.5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扬州(10.5 万亩)、泰州、盐城、苏州等市,主要为池塘精养模式、早苗温棚模式,放养密度为6万~10万尾/亩,亩产量300~500千克,亩效益3 000~10 000元。
苗种繁育:⽬前全省有罗⽒沼虾育苗企业30余家,新品种的选育进度较慢,养殖品种主要为“南太湖2号”及“数丰”品系,优质种虾及良种虾苗缺⼝较⼤,“铁壳虾”问题依然存在。
⼆、江苏省虾蟹产业挑战
1.⽔产种业体系建设有待进⼀步完善
⽬前,全省河蟹、青虾良种体系已初步构建,相对完整,但⼩龙虾、罗⽒沼虾、南美⽩对虾种业体系建设不能满⾜养殖发展需求。
⽔产种业挑战体现在:良种产量不稳定,养殖需求存在缺⼝;苗种质量问题仍然存在(如“铁壳虾”、带有⽩斑综合征病毒的虾苗);良种选育能⼒有待提升,⾃主新品种相对较少。
2.绿⾊⽣态养殖技术仍需进⼀步研究和推⼴
农业农村部、⽣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产养殖业绿⾊发展的若⼲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产养殖业绿⾊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产⽅式,推动我国由⽔产养殖业⼤国向⽔产养殖业强国转变。江苏省地⽅标准《池塘养殖尾⽔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即将实施。
云南特产零食送人用⾯临的问题主要有:养殖尾⽔问题⽇益凸显(如东⼩棚缩减、罗⽒沼虾“263”⾏动);绿⾊⽣态健康模式技术不够成熟,普及率不⾼;饲料利⽤率、转化率有待提升,全程颗粒饲料还未普及(如河蟹养殖中的冰鲜鱼投喂)。
3.病害防控技术有待进⼀步提升
虾蟹养殖病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病害种类增多,发病范围扩⼤,发病率提⾼,特别是⽔瘪⼦病、⽩斑综合征病毒病等,给养殖户带来了较⼤损失,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青洲岛
对于虾蟹疾病基础研究明显滞后,部分主要疾病病因尚未明确,与⽣产需要还有较⼤差距,亟待解决常见疾病病因、致病机理、流⾏病学规律及绿⾊防控技术。
4.加⼯产业规模亟待进⼀步提升
虾蟹加⼯龙头企业少,产业规模⼩,“⼆产”产值占整个产业经济⽐例偏低,对“⼀产”发展⽀撑不够;精深加⼯研发⼒度不够,加⼯产品品种少、档次低,副产品加⼯⼤多以原料出售,产品附加值低;加⼯品质调控关键技术还未完全突破,加⼯产品风味保持度不⾜,严重影响了即⾷产品的⽣产与销售。
⼯产品风味保持度不⾜,严重影响了即⾷产品的⽣产与销售。
5.疫情下的⽔产产业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以来,⽔产⾏业受到了⼀定冲击,主要表现在:从⽣产⽅⾯看,由于⽔产品压塘问题,⽣产连续性⽆法得到保障,苗种、渔需物资的供应都受到影响;从消费⽅⾯看,餐饮店闭门谢客,消费者收⼊下降,造成⽔产品消费量减少;出⼝贸易⽅⾯,疫情造成订单取消、港⼝关闭,⽔产品出⼝受阻。
三、江苏省虾蟹产业发展对策
1.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重点实施对策:开展⽔产种质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实施主要⽔产养殖品种选育重点攻关,突破“卡脖⼦”技术和品种;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培育具有⾃主知识产权的虾蟹优良品种(如⽔产种业项⽬+揭榜挂帅);提升种业基地建设⽔平(如良繁场、良种场建设)。
2.加强虾蟹绿⾊⽣态养殖技术研发和推⼴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落实以及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排放标准》的颁布,对养殖池塘尾⽔排放提出了更⾼的要求,⽔产养殖应探索新模式,做到养殖尾⽔达标排放或循环利⽤。
对策:开展池塘⽣态化改造,原位+异位修复确保尾⽔达标;研发绿⾊⽣态养殖模式,提⾼⽔体利⽤率和营养物质转化率(稻⽥种养、鱼菜共⽣);加强配合饲料研发,减少饵料浪费,替代河蟹养殖中的冰鲜鱼投喂;开展标准化养殖⽣产技术推⼴(如河蟹绿⾊养殖、⼩龙虾繁养分离)。
广州海鸥岛自驾游攻略
3.加快病害防控能⼒建设
随着⽔产养殖规模的扩⼤,⽔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病害已成为制约⽔产养殖业取得⾼产、⾼效的瓶颈问题。
重点实施对策:加强苗种检疫执法监督,落实⽔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开展重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有关病害调查,研究病害发⽣规律与预测预警技术;建设⼀⽀“接地⽓”的⽔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团队;积极开展各地实验室检测能⼒验证,加强技术⼈员培训,不断提升防疫体系的软件和硬件实⼒。
4.加快发展精深加⼯产业
受虾蟹⾃⾝特性和饮⾷习惯影响,加⼯产业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发展的空间较⼤。
重点实施对策:加强加⼯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发展即⾷风味虾蟹产品研发与销售;加快发展精深加⼯,加⼤副产物综合利⽤,不断向医药、化⼯、环保等领域拓展;⽀持企业推⾏HACCP等国际⾷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友好型加⼯,积极采⽤清洁能源进⾏⽣产,严格实施⽣产废⽔达标排放,提升出⼝产品质量安全⽔平。
5.开展⽔产品品牌⽰范建设
好的⽔产品牌意味着⾼附加值、⾼利润、⾼市场占有率,意味着⾼质量、⾼品位,是消费的⾸选。
重点实施对策:讲究品牌策略,注重品牌效应,做好⽔产品牌建设;强化包装意识宣传,提⾼品牌价值,扩⼤品牌影响;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守住品牌⼝碑。

本文发布于:2023-08-03 01:0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62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养殖   产品   发展   模式   江苏   产业   建设   河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