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科技馆的工作实践和思考

阅读: 评论:0

作者简介 :何素兴,研究馆员,北京科学中心,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副理事长。          霍利民,副研究馆员,北京科学中心。          吴媛,副研究馆员,北京科学中心。          张永锋,北京科学中心。
疫情防控中科技馆的工作实践和思考
何素兴,霍利民,吴  媛,张永锋
摘  要  应急科普作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
技馆作为科普的前沿阵地,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从义务和功能上都应承担起应急科普的重任。文章结合科技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优势及当前应急科普工作现状,以北京科学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工作实践为例,分析疫情防控中科技馆开展应急科普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科技馆有效开展应急科普工作提供思路。关键词  科技馆;应急科普突发公共事件;北京科学中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5-0065-04
1引言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目前全球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打赢这场关键战役,不仅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国家应急科普机制及其各部门工作和公众科学素质的严峻考验。在依靠科技手段科学抗击疫情的同时,面向公众开展应急科普,普及疫情相关知识、稳定公众情绪,提高公众应对能力,增强疫情防治科学性、有效性,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2]。
突发公共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特殊性、全局性等特征,与一般常规事件有着完全不同的处置方式,应根据事件的不同特点,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手段、措施,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作用,科学合理处置事件,减少损失或危害[3]。从历史的“非典”“PX 项目”“核泄漏”等突出公共事件的应对实践来看,科普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普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善后工作,既是
科普的责任,也是科普发展壮大机遇[4-6]
。一般来讲,应急科普是通过组织开展科普互动体验活动、专题讲座、演习演练等,使公众了解与应急相关的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培养处理突发问题、参与公共危机事件决策的能力,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沉着冷静、科学地应对[7]。随着国家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的重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等应急相关管理办法、法规,明确了要保障
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及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8-9]。这就需要通过应急科普教育、培训、宣传等,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参与科学,提升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据研究,现阶段由于我国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方面,存在联动机制不健全、法制宣传不到位、应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应急科普教育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许多在以前类似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10-11]。诸如:应急科普产品资源供给严重不足[12];应急科普时效性不强、接受度差的问题;应急科普缺乏细致和有针对性的阐释,对进程中的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等的普及不够严谨[13];应急科普工作机制不完善和传播渠道不健全等问题[14]。乐山本地人去的美食街
面对疫情,科技馆从义务和功能上都应承担起应急科普的重任。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科普场馆在闭馆期间及时开展线上科普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北京科学中心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工作实践为例,结合当前应急科普工作现状,分析疫情防控中科技馆开展应急科普的状况及存在问题,反思科技馆的科普工作,以提升科技馆开展应急科普的能力。
2  科普防疫中科技馆的优势和作用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防疫抗疫的重要基础,科普场馆作为科普工作主阵地,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教育和科技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
情突发,新媒体传播渠道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应急科普“主战场”相应从线下转至线上,科技馆暂停开放的公告也标志着线上应急科普活动的快速启动。在此次应急科普工作中,一些综合科普场馆率先联合起来,在闭馆期间及时组织了线上活动,例如中国科技馆通过平台打造了线上的“永不闭馆”活动,吸引了全国200余家科技馆、近60家博物馆联动;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80家场馆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联动推出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15]。这些线上科普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和反响,也突显了科技馆在应急科普方面的优势,具体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为应急科普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公众参与科技活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国科普事业稳定发展,科普场馆规模不断扩大,参观人数持续增加。2018年全国共有包括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在内的科普场馆1461个,比2017年增加22个。科技馆参观人次同比增长21.18%,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参观人次同比增长0.27%[16]。
二是科技馆的资源优势为应急科普的快速响应提供了保障。多数科技馆在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的互动体验展项资源和教育活动资源,为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的科普宣传、培训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储备,特别是针对事件爆发前进行科普教育,可有效提升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意识。另外科技馆作为公众服务平台,汇集了各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媒体工作者,这些人
才资源掌握着直接对应对突发公众事件的科学知识、技能以及传播渠道,这些资源优势保障了科技馆具备快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是科技馆与社会化机构的合作模式,为应急科普传播的影响力和内容的权威性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馆作为公众终身教育的场所,为满足不同年龄层级公众的需求,需要与社会联动,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展教资源,并不断促进科普资源的社会化融合发展。目前科技馆体系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馆校(院)合作、馆企合作、馆际合作、馆媒合作等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为优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发展空间,策力的共建模式也为科普资源权威性奠定了基础。
四是科技馆以公众为中心、满足公众多元化科普需求的特点,确保了应急科普在内容、传播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有效性。科技馆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要以公众需求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的科普活动,并把科技馆的教育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技馆的这些发展趋势特点,有利于提升应急科普的接受度和精准性。
3  北京科学中心开展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实践
在当今移动互联时代,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这一特殊时期,全国性的封闭环境导致社交媒介传播空前加速,应急科普面临更加复杂的信息场域[17]。应急科普的难度陡然增大,场馆科普工作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将真实、准确、科学的科普内容有效传递至公众,如何破解
应急科普中存在的传播问题,如何培养公众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科学理性思维?这些都是科技馆发展中必然面临的问题。面对新形势,自2020年1月下旬以来,北京科学中心转变科普工作形式,继续发挥科普阵地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科普行动。下面结合北京科学中心的近期科普工作实践给予介绍和分析。
3.1  转变科普工作方式,加大线上防疫科普力度
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可使科普内容更加丰富、形象、生动,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使科普更具观赏性、趣味性和感染力[18]。“互联网+科普”时代的科普资源对人们感官具有较强冲击力,有助于提升广大受众对于科普的接受度[19]。有研究表明,已经成为科普兴趣传播扩散的主阵地,超过86%的内容分享通过完成[20]。面对疫情,北京科学中心发挥线上科普的资源优势,以“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为主平台,充分发挥传播的高信度、即时性与互动性等特点,提升应急科普的传播效果。开设疫情科普专栏,加大疫情防控相关科普力度。例如新开设的“防护有招”“辟谣在行动”“抗‘炎’新进展”3个新栏目,从疫情防护、疫情谣言辟谣、疫情新进展等角度,对疫情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自2020年1月20日至5月13日,疫情期间共发布文章581篇,其中防疫科普247篇,组织线上科普教育活动及网络科普讲堂148期次。端浏览量61.343万余次,头条号、人民号、抖音等平台的总浏览量超1700万人次。3.2  携手共筑网络防线,多方联合抗击疫情
作为面向公众的开放型服务平台,北京科学中心坚持科普资源的一次采集、多次创作、多渠道呈现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加入科技馆联合行动,促进科普资源的融合发展。一是开展“对抗疫情全国科技馆在行动”科学实验挑战赛活动,承办全国博物馆、科技馆联合“新型冠状肺炎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二是发挥北京科学中心“1+16+N”科学传播体系的辐射作用,联合北京科学中心各个分中心,开展“科学防疫,你到底行不行”线上有奖答题等活动,共同抗击疫情,并将新冠肺炎科普等应急科普知识竞答活动常态化。三是加强与不同媒介的协同合作,有效提升科学传播的效果和范围。北京科学中心联合人民日报APP云课堂、今日头条等各大网络媒体,以及新浪直播、腾讯直
播、西瓜视频等网络平台,将公众喜爱的“科学咖啡馆”“首都科学讲堂”等线下活动移至线上,邀请专家在线上通过直播和录播的形式为公众带来精彩的科普活动,为扩大品牌化科普活动的影响力持续发力。
3.3  高效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满足公众多元化科普需求
在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网络科普时代,如果只是简单的将信息来源转移到云端上, 对于广大受众来讲并没有太大兴趣和关注度, 也会直接影响到科普知识的宣传效果[19]。北京科学中心以“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平台,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在提供平台、技术支撑,增强科普网络平台的
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感的同时,充分挖掘线上科普活动的优势,提升受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开展3D虚拟展馆漫游活动,满足公众线上馆区参观学习需求;开设“萌科小课堂”栏目,促进亲子互动;开展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科普讲座、科学漫画、科学动画、答题以及科普创作征集等多样化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以及充分利用中心“小球大世界特展区”球面科学展示系统,开展“地球表情包”在线科普讲座直播等活动,营造出三维空间感、时空感、科幻感的视觉效果,激发公众探索科学的兴趣。
3.4  多层面提升科普活动实效,增强品牌科普活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以“首都科学讲堂”活动为例,在传播主体上,统筹科学家和媒体资源,邀请一线科学家对话前沿科技、社会热点问题,确保科普活动的权威性。在讲座内容上,专家讲授除了注重传播知识外,更注重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在传播形式上,采用高品质直播+录播方式,把网上课堂和线上直播相结合。在传播渠道上,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注重发挥录播传播的长尾效应,在腾讯、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科学加等平台开展直播,在学习强国、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数字北京科学中心、首都科普等网站开展录播。“首都科学讲堂”活动于2020年2月29网上开讲,截至2020年5月13日,共计邀请12名专家开展了13场线上讲座,涉及“疫情防控”“世界气象日”“疫情期间儿童返校安全”“青少年创客”“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小麦发展史”等诸多热点话题。558.7万人次的受众,除北京地区外,还有来自安徽、浙江、广西、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的观众,许多青少年通过“首都科学讲堂”与科
学家直接对话,并撰写科普文章广泛传播。
城隍庙10大美食3.5  发挥科技馆特资源优势,继续推进青少年科学教育
北京科学中心在推进科普信息化的同时,注重科普内容建设,以高质量的科普资源内容吸引公众。北京科学中心的“三生”主题馆是促进公众认识环境与生命、地球与人类、科技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和规律的载体,基于“三生”主题馆设计的展教课程体系,是北京科学中心开展馆校合作的特教育资源。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继续发挥科学中心特展教资源优势,结合青少年居家学习特点,对课程风格、呈现形式、内容设置进行重新设计,将每场40分钟的展教课程转化为4至6分钟的微课,满足青少年学习需求。同时,利用展厅实践活动和主题实验室的品牌效应,采取录播和直播两种形式,开启云课堂,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北京科学中心品牌活动,轻松学习科学知识,全方位感受科学魅力。
4  疫情期间科技馆科普实践的经验和不足
4.1  经验总结
从北京科学中心开展疫情防控的科普实践可以看出:一是北京科学中心能够快速响应疫情防控的要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启应急科普行动,并以开放融合姿态,盘活储备资源、引入创新性资源,提升科普资源的联动和生命力。这也强调了科技馆的发展要坚持开放、多元包容的理念,促进资
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二是线上科普形式,验证了在信息化时代,充分依托新媒体的服务功能,强化科技馆的科普功能、教育功能,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开发利用好新媒体传播方式,是科技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好数字化科普服务平台,推动现有科普资源的深度挖掘创新和数字化,对科技馆优势资源发挥利用至关重要。三是得益于“品牌化”科普活动和特优势资源的基础,科技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转变科普形式,能够快速获得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持续的影响力,所以科普活动要坚持“品牌化”路线。“品牌化”科普活动的打造是一个慢慢积累发展的过程,在品牌资源的打造过程中,活动的影响力和实力得到不断发展,也必然促进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四是从疫情相关的纷杂信息传播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来看,除了传播准确的科学知识外,注重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尤其重要,科技馆要注重科学教育理念和科学传播理念的创新,加强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怀疑与批判意识的培养,引导和提升公众理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问题分析
在开展防疫抗疫的科普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科普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例如在此次抗疫科普工作中,北京科学中心“1+16+N”科学传播体系的作用发挥不足,虽然联合各个分中心开展“科
学防疫,你到底行不行”线上有奖答题等活动,联动形式也仅限于活动的推送,没有从资源的源头、传播上联动,科普资源普惠、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表明了联动机制的缺乏和体系化建设的不成熟。
二是科学传播方法和手段创新不足。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活动纷纷转到线上,对线上和线下活动的区别及统筹诸如在内容设置、时间安排、互动方式、展教技能等方面的把握和创新不足,导致线上活动的自身优势也无法体现,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
三是传播科学知识居多,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围绕疫情防控,开展了大量的线上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但对于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缺乏深入的挖掘和传播。四是信息化平台资源建设和数据信息技术应用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平台的优质资源内容相对缺乏,对科普工作积累的优质科普资源缺乏整合和利用,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互动不足,传播主体、受体、对象、渠道和效果之间作用关系缺乏反馈。
5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启示和思考
最后,结合近期科普防疫工作的实践,谈下科技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具体如下。
一是在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的今天,科技馆要抓住突发事件带来的契机,反思科技馆如何做
好应急科普工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科技馆要高度重视资源整合和梳理,应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好场馆的阵地优势,建立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应急科普平台和科学高效、反应迅速的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建议以科技馆的体系化建设为契机,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从应急科普资源开发、集成、配送等方面着手,促进科技馆间的联动,实现共建、共享的应急科普平台和联动机制的构建。
二是从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权威的、专业的、准确的、及时的科学知识在科普防疫中的重要作用,科技馆要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助力这些科学知识科普化、引导公众掌握“可靠”知识和知识获取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研判和处置能力尤其重要。与此同时,对于发展中的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技馆要联合科技工作者、媒体做好信息传播的严谨性,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全程的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理解、看待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消除对进程中科学的不信任和恐慌。建议发挥科协和科技馆的平台优势,从完善科学家、媒体参与科普工作机制着手,鼓励、吸聚和规范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促进权威发声、快速响应。
三是科技馆的科普工作要关注公众的需求的多样性。要对不同的对象开展细致的需求调研基础上,对科普内容不断细化、科普对象细分,采取准确的科学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活动,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才能达到理性效果。要强化科普的生活化和情景化,要用多元化的手段、方式让科学与公众对上话。当前新兴科技领域更紧密地关系到公众个人生活和权益,公众对“身体的科学”和“身边的科学”有着较高兴趣,脱离生活实际的科普,不会被公众认可,也体现不出科学传播的效果,所以科普要
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促进高质量的科学体验。建议科技馆从科普活动评估着手,加强对科普需求和受众特点监测,开展精准化的科普服务。
四是发挥科技馆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开展应急科普馆校合作。鉴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段在传染病防控、灾害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科技馆要广泛深入开展馆校合作,结合科技馆的展品资源优势,发挥科技馆在非正式教育方面独特作用,一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教育活动、策划相关领域的主题展览和线上应急科学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配合学校开展疫情防控讲座、应急演练、培训等活动,提升青少年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E B/O L].
www.beijing. gov/ywdt/yaowen/202005/ t20200530_1911906.html.
九寨沟最恐怖的地方[2]贾品荣,方力.发挥科普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N].人民
日报,2020-02-12(9).
[3]季良纲.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策略分析[J].科普研究,
2020(1):47-51.
[4]Chunwen Xu, Xilian Luo, Chuck Yu, et al.The 2019-
nCoV epidemic control strateg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healthy smart cities[J].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0,29(5):1-6.
[5]YueGuo,YumingWei.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on local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18(1):8-50.
[6]赵芳,刘彦君,吴玉辉,等.突发事件应急科普资源共享与
机制构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4:1-2.
[7]谢莉娇.“公共事件科普”的提出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科
普研究,2010(1):32-36.
[8]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的通知[EB/OL].(2013-11-08)[2020-7-20]. v/zwgk/2013-11/08/content_2524119.htm.
[9]中国政府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
(2006-01-08)[2020-07-20].v/
(下转第89页)
3  结语
黄浦江游览船票 价格国内原创科普和译本科普都各有特,由于创作社会背景不同,两者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但各有可取的优势。在入围名单中的译本专业性较强,创作形式较国内没有那么丰富,更适合科学素养强的读者,而其在语言方面有很多值得国内学习的地方,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国内原创科普,创作形式比较多样,实用性的医学科普偏多。
国内原创健康科普的选题分布不够均匀,西医科普的话题覆盖面不广,集中于家庭常见病、慢性病、儿童等热点话题上,中医科普中,养身、中药的占比很大,分别占了1/3,其余话题则分布较散。一直
以来我国健康科普所关注的对象存在“重点疾病多,非重点疾病少;慢性病多,非慢性病少;老年儿童多,青中年少”的“三多三少”局面[6]。医学科普读物要发展得好,首先要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增加健康保健知识、娱乐等需求[7]。因此在创作选题上并不能避免热门话题较多现象,但可以在科普形式上进行创新,增加可读性、趣味性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当然,同时也需要注意让医学科普的分布更均匀,发现更多大众需要的医学知识,例如急救、心理健康等等,才能让医学科普选题分布更均匀。除了实用性的科普,一些关于医药发展史也可以多展现给读者,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信息不对等是影响因素之一[8]。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就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科普是重要的环节[9]。且医学科普需要有温度,充满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式的科普有助于大众理解医学思维、医药史,有助于改善与医疗工作者的关系。
在过去,医学科普的科普形式单一,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创作,或者像教科书式的科普,导致内容乏味,用词上常常会使用专业的名词,导致易读性变差[10]。目前这一情况已经得到较好的改善,易读性有提高,但还会出现一些生涩的词汇,医学科普创作的易读性仍然需要加强。医学科普事业不能缺少医师的参与,在上述的科普图书中大部分编者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医生要将专业的知识向读者科普并不容易,不同领域的医生或多个相同领域的医生进行合作,可以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
4  致谢
感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郑永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双苗提出的宝贵建议。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J].中国公共卫生管
理,2019,35(4):426-428,577.
[2]马丽媛,吴亚哲,陈伟伟.《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要点
介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8):712-716. [3]褚蔚.探析中医健康科普图书的传播特点——评《医心医
意——“杏林素问”中医健康科普》[J].传媒论坛,2019,2(22):165,167.
[4]王静雪,孙宇.浅谈漫画在医学科普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意义
[J].科技与出版,2016(3):102-104.
[5]孙鹏飞.读者反映论视角下修辞手法在科普类科技文本汉译
中的运用效果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6]吴一波,邢云惠,刘喆,等.我国20年健康科普研究的文献
分析[J].科普研究,2017,12(3):39-45,106-107. [7]关丽华.医学科普刊物读者的消费心理分析[J].中国健康教
育,1992(11):24-25.
[8]刘伟,梁立波,陶思怡,等.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
患关系紧张成因分析[J].中国医院,2020,24(6):31-34.
[9]徐文雅.我国医患冲突的政府治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2019.
[10]王暄.医学科普图书的市场现状及应对之策[J].出版参考,
2015(Z1):13-14.
yjgl/2006-01/08/content_21048.htm.
[10]李阳,卞一洋,盛东方.论应急情报及其“再出发”——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之所思[J]. 现代情报,2020,40(8):3-9,19.
[11]张宁歌.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2020(21):77-78.
[12]刘彦君,赵芳,董晓晴等.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机制研
究[J].科普研究,2014,9(2):43-44.
[13]朱效民.反思科普,才能应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谈应
急科普[J].科普研究,2020(1): 27-31.
[14]中国科普网.建立国家应急科普机制势在必行[EB/OL].
(2006-02-19)[2020-07-20].v/ www/article/dtxw/d7bcfff4cb7945f6a9db2b9847fe75e5. [15]赵菡,杨家英,郑念. 从突发公共事件科普看应急科普场
馆建设[J].科普研究,2020(2):68-75.
杭州灵隐寺一日游攻略[16]中国科普网.科技部发布2018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一图门头沟旅游
看懂这份成绩单![EB/OL].(2019-12-25)[2020-07-20].
v/www/article/dtxw/84160b8e1568 46448fdf572aeee5a3e6.
[17]汤书昆,樊玉静. 突发疫情应急科普中的媒体传播新特
征——以新冠肺炎疫情舆情分析为例[J].科普研究,2020(1):63-69.
[18]王延飞.推进科普信息化应突出五个“着力”[J].科协论
坛,2015(11):8-12.
[19]蔡雨坤.新媒体科学传播特研究:基于6个科学类公众
号的内容分析[J].科普研究,2017,12(5):50-57. [20]李永.“互联网+科普”时代背景下的科普工作创新路径
[J].科技传播,2019,11(12):172-173.
(上接第68页)

本文发布于:2023-08-10 06:1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74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学   科技馆   应急   公众   疫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