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城门

阅读: 评论:0

第29卷第5期Vo.l 29,No .5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 al ofX i hua Un ivers i ty (Ph il osophy&Soci al S ci en ces)
2010年10月
O ct .2010
收稿日期:2010-09-09
作者简介:袁庭栋(1940 ),男,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
国古代文化史和巴蜀文化史研究。
地方文化研究
袁庭栋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39)
摘 要: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有关成都城门的文献资料明清以前的所知不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明清直至民国、抗战时期成都城各个城门的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历史史实。成都城门的历史变迁是一幅生动的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
关键词:成都;城门;历史变迁
中图分类号:K 8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0)05-0027-05
Gates of Chengdu
YUAN T ing  dong
(C enter for Local Cultural R esources Pro tection and D evelopmen t ,X ihua University,Chengdu ,S ichuan ,610039,China )Abstrac t :Though Chengdu has bu ilt gates si nce the late Q i n D ynasty ,re lated do cu m ents before M i ng and Q i ng D ynasti es are al m ost unknown .Th is paper m a i nly present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engdu !s gates and the causati ve h istor ica l even ts fro m M ing and Q i ng D ynasti es to A nti  Japanese W ar .T hese changes po rtray a v iv i d h i stor ica l p ict ure of d ifferent ti m es ,w hich prov i des good ev i dence for the study o f Chengdu !s h i story an
d cu lt u re .
K ey word s :Chengdu ;ga tes ;h isto rica l changes
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是明清之前有关城门的情况缺乏准确资料。据研究,秦代大城可能有5道城门,汉代大城可能有13道城门。一直到唐代筑罗城时才知道罗城在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两道城门,东面为大东门和小东门,南面为万里桥门和笮桥门,西面为大西门和小西门,北面只知道有一道门叫太玄门,另一道城门可能叫朝天门。
我们今天所能比较清楚地了解的成都城墙与城门的情况是在明清。明代大城就只有4道城门,是历代成都城城门最少的时期。清代在城市建筑的格局中基本都是沿袭明代,所以在城墙上也是只开了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城门减少的原因是为了更加的安全。
世界公园一、东门
清代成都城东门的位置很特别,它不在东面城墙的中部,而是在南部,几乎都靠近城墙的东南角了。如果把它与处于西北方向的北门划上一条线的
话,这条线与正东正西的一条线之间的夹角大约是35度。这种建筑格局在全国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当是以下两个:一是因为秦代第一次修建成都城时就修成了一座不南不北的∀
龟城#,其原因参见笔者∃成都街巷志%[1]
有关∀龟城#部分的分析;二是从目前可以看到的资料分析,唐代的罗城在东面有两道城门,偏北的叫大东门,五代前蜀时改称万春门,偏南的叫小东门,五代前蜀时改称瑞鼎门。这种情况在宋、元时期一直没有变化。明代的成都城是明洪武年间在宋元旧城的基础之上修建的,东南西北方都只保留了一道城门,东门名叫迎晖门,位置是在宋元时期的偏南的小东门,原来的大东门不再存在。这种安排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照顾当时的河道,因为内江与外江的汇合处是在小东门外,当时还很重要的金水河的出城口也在小东门外,也就是说,成都人要利用锦江船舟之便从东边出城入城的话,小东门是最方便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清代成都城东门的名字仍然叫迎晖门,城门之上修建了高达五丈的城楼,名叫溥济楼。据民国∃华阳县志%卷27的记载,是∀堂皇壮丽,不亚于京师#。溥济楼在民国初期被军阀拆毁之后,把建筑材料卖钱充作军阀混战的军饷。1938年12月,为了方便城内居民在日本侵略者轰炸时尽快疏散出城,把成都所有城墙的城门全部拆除,城门洞也有所扩宽,并在城墙上开辟了若干个豁口。从此以后,成都的城门就再也看不到原来的模样了。
迎晖门的名字一直只用在书面语言中,成都人只称为东门,在有了新东门之后也称为老东门。老东门
的位置就在今天东大街快到东门大桥(东门大桥原来就在城门之外)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里都还很明显地看得出一些拆除之后的痕迹,因为它要比东大街的任何一段都要宽一些,老成都人一直把这里称为东门城门洞。
抗日战争之中的1943年,为了纪念在前线牺牲的大量川军的死难烈士,由当时的成都市长余中英主持,由1939年入川的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按,成都报刊上曾有长文,根据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川军邓锡侯部传令班长张朗轩老人的口述,说雕塑是在竹林巷完成的,他曾经担任模特。但是刘开渠的回忆录∃雕塑生活漫忆%中又说没有使用过模特,故而此事的真实情况待考),并与成都∀万兴隆#号主人、铜匠出身的江万兴、工匠朱木均等协作,最后由四川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传统浇铸技术制作完成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成都人一般称为∀无名英雄铜像#),于1944年7月7日安放在东门城门洞这个位置。它身着短裤,打着绑腿,足穿草鞋,手握川造步,背着背包、斗笠和大刀,俯身跨步,仰视前方,坐西朝东,向着北方的抗日前线,既十分传神又符合生活真实,既是一尊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又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见证。从我国美术史的角度看,这一雕塑再加上春熙路上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就使得成都成为了我国城市雕塑的领先城市,有的研究者更认为是我国城市雕塑的发源地之一。遗憾的是,1965年因为东大街必须扩宽并修建电车通道的需要,这座重要的雕塑被毁损。1989年在年届八旬的刘开渠主持并指导下,雕塑由四川省雕塑院的张绍蓁重建,于1989年8月15日树立于外东的东二环万年场路口。所以选址在这里,是考虑到无数川军都是东向出川抗日的。2006年,二环
路必须改造,雕塑暂时迁往库房中保存。2007年8月15日,也正是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的时候,雕塑最后迁建于人民公园东大门,面向东方。这不仅是从最佳安放环境的考虑,也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层考虑: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就是于1937年9月5日在人民公园召开的,出川抗战的川军队列就是从人民公园开始踏出去的,把雕塑放在这里,就是回到当年抗战川军的出发地。新安放的雕塑除了清洗与修整之外,在基座上新增了两块花岗岩石碑,上面雕刻了两段文字,一段是记述雕塑的历史变迁,一段是记述川军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后一段文字是摘自抗日战争胜利之时∃新华日报%于1945年10月8日所发表的社论:∃感谢四川人民%。
留学性价比高的国家
猴岛游戏论坛在八年抗战之中,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日(当时全川总人口共为四千多万),其中有64万人伤亡,无论是参战人数、伤亡人数均居全国各省之首,约占全国参战总军力的五分之一。川军主要将领刘湘、邓锡侯、潘文华、杨森(当时正担任贵州省省长,所以他率领的川军二十军是从贵州出发的)、孙震、李家钰、唐式遵等都亲赴前线,无论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包括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都有川军在英勇抗敌,流血牺牲。刘湘病死在武汉,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等战死沙场。与此同时,四川省担负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粮食供应的三分之一,出动200万民工修筑与扩建了川陕、川湘、川黔、川滇四条战略公路,出动150万民工赶修成功了新津、邛崃、彭山、广汉四大轰炸机机场,和成都、温江、德阳、重庆、梁山(今梁平)五个驱逐机机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应当是在抗日战争中各条战线上英勇牺牲的四川先烈的共同的纪念碑。
刘开渠于1939年来到成都,以后在此生活创作了六年(他当年在成都的主要居住地在学道街省教育厅右侧),塑造了各种作品40余个(当代著名美学家与雕塑家王朝闻当时曾经给他作过助手),除了著名的孙中山先生坐像之外,共有四尊抗日英雄的铜像,另三尊是:
立于中山公园(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中的饶国华将军的铜像,建于1940年(关于饶国华将军的介绍见∃成都街巷志%[1]中的∀提督街#)。
立于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中的王铭章将军的铜像,建于1947年(关于王铭章将军的介绍见∃成都街巷志%[1]中的∀祠堂街#)。
立于北门外的李家钰将军铜像,建于1945年(关于李家钰将军的介绍见∃成都街巷志%[1]中的∀广福桥街#)。
28
第5期袁庭栋:成都的城门
此外,当时的四川省最高军政长官、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于1938年1月20日病逝于武汉,1939年9月以国葬礼安葬于武侯祠侧,即今天的南郊公园。1942年在墓园内树立了一尊铜像,1946年又在盐市口树立了一尊骑马的铜像(关于刘湘将军的介绍见∃成都街巷志%[1]中的∀体院路#)。
二、新东门
由于成都的东门位置太偏南,往东去的人们颇为不便,辛亥革命以后,为了方便城内城外的交通,就在东边城墙的偏北处新开了一道城门,命名为武成门。成都人为了区别于原来的老城门,一般都叫作新东门,很少有人把它称作武成门。新东门于1914年开通,当时还修有城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城内居民在有空袭警报时方便向城外疏散(当时叫跑警报),不但拆去了城门,还加宽了门洞与道路,把道路与天涯石北街直接连接了起来,这就是今天的武成大街。当年的新东门是早也看不到了,今天只是保留在武成大街这个街名之中。
去巴厘岛旅游的线路在一些地图中和介绍成都的文章中经常把武成门写为武城门,这是由于不知道∀武成#二字的来历所造成的错误。∀武成#一称出于∃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就是说秦国和晋国之间通婚了,和好了(常见的成语∀秦晋之好#即由此而来),不再打仗了。1914年开通武成门时,成都并不太平,以此命名就是寓义着企盼和平、不再打仗的意思。
新东门开通以后,虽然是方便了市民出入城墙的方便,但是也曾经一度遭到当时不少成都人的怨骂。这种怨骂的原因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四川军阀混战。成都城长期都是四个城门,清代两百多年基本上是平安祥和的。1913年开了新西门,1914年开了新东门,这以后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军阀混战,甚至在成都城内爆发了几次规模不小的巷战。于是一些老人就说是新开两道城门改变了成都多年来只有四门
的缩头乌龟式的∀龟城#的传统,新东门在前面伸出了一个头,新西门在后面伸出了一个尾,这就给屠夫提供了残害神龟、斩头去尾的可能,于是要求将新开的两道城门封闭。当时的一首∃竹枝词%就反映了这一种呼声:∀蓉城自古仿龟修,濯锦江边锦水流。首要缩藏才镇静,何须玄武(按,玄武是神龟的别称)强伸头。#不过,新开的两道城门并未封闭,一来是这种呼声并未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二来是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不久就降临到成都人民的头上了。
上述谈到的一些怨骂的背后,反映了军阀混战给成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就以新东门来说,就曾经在它新开不久之后的军阀混战中血流成河。1917年,驻成都的滇军、黔军与川军发生大规模手巷战,新东门地区一度成为主战场之一,城墙被鲜血染红,城壕几被尸体填平。当时的红十字会在新东门地区收埋无人认领尸体就达4000多具,其中有不少的平民百姓。据当时报纸报道,最令人发指的是在尸体中发现了有如禽兽的暴行∀放美人风筝#的真实证据:两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女孩被后又被剖腹,再将二女孩的肠子拖出加以连结以供取乐。
清代的成都城墙只有四道城门,而且在晚上还要定时关闭。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新东门和新南门、新西门以及北较场存正门的开通,成都就有了八道城门,大大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城内居民跑警报的方便,市政当局还在城墙上打开了几处不设城门的豁口,如东较场、瘟祖庙、南较场、北门城隍庙、西城角街、万福桥、二道桥、南河桥(即俗称的彩虹桥)以西等处。所以,到了这个时期,两千多年来晨启夜闭的城墙用于阻隔内外的作用就基本上消失了。
三、南门
和东门一样,成都人都把南门叫作老南门,因为在成都城的南边后来也有了一道新南门。
成都的南门是几道城门中历史最悠久的城门,因为它的位置一直与著名的万里桥相邻,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万里桥的位置从秦代到现代一直未变,南门的位置也就一直基本未变。无论成都城的格局如何变化,无论成都城开了几道城门,在出城去万里桥的这个方向从来都开着一道南门,虽然不同时期的名称有所不同,与万里桥之间的距离也略有不同。
从秦城开始直到唐代的罗城,成都城比较小,而且在南边有外江和内江双过城下,所以南门名叫江桥门,出了江桥门之后先是要过内江上的江桥,然后才过外江上的万里桥,秦以后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唐代修建罗城以后,大城扩大了,内江也改了道,新的南门与万里桥的距离就更近了,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所以南门也就被叫作万里桥门。五代前蜀时期将万里桥门改名为光华门,宋代恢复旧名为万里桥门。明代改称中和门,清代又恢复为最早的江桥门,城门之上修建了名为浣溪楼的城楼。因为在乾隆时有位叫保宁的四川总督在城楼上题了一块大匾,上书∀浣花#二字,所以城楼也叫浣花楼。民国初年,城楼即被拆除。抗日战争期间,城门亦被拆去。在今天的南大街的锦里东路与滨江西路交叉的位置再偏向北一点,就是当年老南门的位置,如今已
29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经是在高架桥下了。
四、新南门
新南门是成都所有城门中生命最短的城门。
清代的成都城在南边原来只有一道南门,就是万里桥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成都市为了安置撤退到大后方的大量人口,决定在成都东南郊修建新村。按照修建新村的总体规划,同时也是为了城内居民∀跑警报#时的方便,于1937年冬天在市区的东南方向新开了一道城门,这道城门是两个门洞,一进一出,可算是成都市政建设中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道,据说是出于当局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中有关行人靠右走的最新要求。当时为了表示抗战建国的决心,这道新的城门被命名为复兴门。1938年又在复兴门外的南河上新修了一座跨越南河的石础木面桥,也就叫复兴桥,过复兴桥通往城外的新路被命名为建国路(以后还发展为建国东街、建国西街、建国北街),复兴门内新开的一条新街被命名为四维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被称为国之∀四维#)。建国路与四维街的名称一直使用到近年扩建红星路四段、新建滨江路以后才停止使用。而复兴门与复兴桥的正式名称却从来没有被成都人所普遍使用,成都人(包括各种媒体与一些正式文件)一直都是用的俗名,叫作新南门与新南门大桥,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建国以后,为了交通的畅通,新南门在1951年被拆除。从建成到拆除,使用时间只有12年。
五、西门《美景房屋3》在线观看
和东门一样,成都人都把西门叫作老西门,因为在成都城的西边后来也有了一道新西门。
秦代的成都城有几道西门,由于史料不足,目前无法确知。汉代很可能有两道西门,目前只知道其中有一道门叫市桥门。唐代的情况比较清楚,西门有两道,名字就叫大西门与小西门。小西门的位置大致与秦汉时期的市桥门相当,所以又叫小市桥门。五代前蜀时把所有的城门都改了名字,大西门改为乾政门,小西门改为延秋门。宋代时恢复大西门与小西门的旧名,元代沿用宋制,没有变化。明代初年成都的城墙都还有五道城门,东、南、北各有一道,西边是两道,位置与唐代的大西门与小西门相似,靠北的叫清远门,靠南的叫延秋门(其位置应当与当代的通惠门相近)。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把小西门即延秋门封闭,只保留了大西门,即清远门。清代保留了明代的格局,西门也是只有一个清远门,位置一直如过去一样,相当靠北,几乎已经是全城的西北角了,是在今天西月城街的位置。在清远门上也修有城楼,名为江源楼。
清代成都的西边是满城,大城的西城墙也就是满城的西城墙。所以成都城的西门也就是满城的西门。正由于这个原因,清代成都城的西门实际上是满城专用,汉族同胞不得随意进出,如果要去郫县、灌县等地,都要从北门或南门绕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民国以前成都的南门外与北门外要比西门外热闹
得多的原因。
六、通惠门
由于清代的西门在满城之内,位置又太靠北,就使得清代的成都人(包括满城内的满蒙同胞)要向西南方向出城十分不便。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城内的民众都得从老南门或是北门出城之后,顺着城墙绕一个大弯子。正如清同治年间一首∃竹枝词%所说的:∀武侯祠畔路迢迢,迂道还从万里桥。转向青羊宫里去,明天花市是花朝。#民国初年,满城已拆,从城内的西南方向出城就有了可能。为了方便城内的居民出城到青羊宫赶花会,1913年的四川督军胡景伊就下令在西较场外向二仙庵、青羊宫方向的西城墙处新开了一道城门,以∃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就是寓义着流通互惠、便利工商的意思。通惠门的新开一下子大大方便了众,正如清人在一首∃竹枝词%中所写的:∀捷径分开通惠门,往来舆马若云屯。手车载得如花貌,碾起红尘十丈奔。#
生长于成都的著名文史学家唐振常先生曾经在两篇回忆家乡的文章中说过,通惠门建成之时,曾经在城楼之上高悬着在清末四川新政之中多有建树的周善培先生所写的十六个大字:∀既丽且崇,名曰成都。文明建设,今有古无。#这件事在笔者所见到的有关成都掌故的文章都没有记载,但却是一件不应当忽视甚至忘记的,因为我们今天在城市建设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既丽且崇,名曰成都。文明建设,今有古无。#(按,前二句源于晋人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老一辈的成都人一般都将通惠门称作新西门,而把原来的西门称为老西门。
今天的成都没有了城门,当然也就没有通惠门,但是还有一条通惠门路,这是当年在通惠门修成之后在通惠门内形成的一条通道,逐渐形成了街道,就叫做通惠街。建国以后,街名仍旧。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通惠门街,东起同仁路口,西到十二桥。蜀都大道建成之后分段命名时,命名为通惠门路。
通惠门路北侧就是清代的西较场,是当年的满蒙八旗进行操练的场所,民国时期也一直为军队所
30
第5期袁庭栋:成都的城门
用,建国以后长期为成都军区后勤部驻地。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中央军逐渐进入四川,在这里设有军事委员会特务团,连同斜对门将军衙门,共同成为了国民党宪兵特务系统在成都的大本营。为了在市民面前为自己涂脂抹粉,西较场的大门上刻有仿当年广州黄埔军校大门彩楼上的一副名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成都市民对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耻行径嗤之以鼻,有人将这副对联改了两个字,成为∀升官发财,请走此路;贪生怕死,快入此门。#成为当年的一席笑谈。
成都解放前夕,胡宗南部下的第三军军长盛文在这里成立了∀成都防卫总司令部#,颁布了镇压人民众的∀十杀令#(实际上是12条),在全城疯狂镇压与屠杀一切他们认为的可疑者,公开在春熙路上杀人示众,故而成都人民把当时的西较场称之为∀人肉案桌#(按,∀案桌#是成都方言,即肉铺中摆放切割猪肉的大桌子)。也就是在这个∀人肉案桌#中,盛文秉承蒋介石与胡宗南的旨意,部署了两个团的兵力打算将成都全城炸毁,而且已经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只是由于我地下党成功策反了这两个团,才使得成都免除了一场巨大的灾祸。
七、北门(附存正门)
成都城的北门与南门都是多年来方向基本未变的城门,只是距城中心的远近位置是随着城墙大小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
秦代的成都城墙北边只有一个城门,因为从此向北而去即可至秦国的都城咸阳,所以名叫咸阳门。汉代的成都北门有两个,靠西的是咸阳门,靠东的是小雒门。小雒门的得名,很可能是仿咸阳门的得名,因为出了北门向北去的第一城就是雒城,也即是今天的广汉。由于秦汉时期的成都城比今天要小得多,当时的北城墙与北门的位置很可能是在今天的青龙街以南。唐代修建的罗城,大致奠定了后来成都城的基本规模,北城墙已经临近府河,而且只有一个北门,名叫太玄门,出了太玄门不远就得过河,因为当时的府河叫清远江,所以河上的这座北门大桥也叫清远桥。明清时期北门的格局基本上与
过去一样,也是只有一个北门,只是名称改为大安门,大安门上的城楼叫做涵泽楼,门外的大桥也改作大安桥,但是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做北门大桥,而且就一直喊到今天。原来位于今天北大街北端的北门的位置,至今仍然依稀可见,就是在好又多超市北门店那个地方。
清代的中央官员从北京来到成都都是从陕西入川,沿∀官道#(即今天的川陕路)从成都北门进入城,所以清代的成都地方官在北门外的李家巷修建有迎恩楼,专门用来迎接从北京来的高官,所以高官入城的必经之路北门也叫做迎恩门,北门桥也就被叫做迎恩桥。
我们在前面介绍成都四个城门时,也介绍了四个城门上的城楼,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溥济、浣溪、江源、涵泽,八个字的偏旁都是从∀水#,即一般人所称的∀三点水#。八个∀三点水#一共是∀二十四点#,所以清代的∃竹枝词%写道:∀城楼二十四浓点,分镇东西南北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清代文人的笔下可以以∀二十四点#作为成都城的代称。所以会有八个∀三点水#,是当时人从传统的五行相生相克观念出发而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以∀水#克∀火#。清代的成都城初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进行了增补。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月初一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才上奏朝廷,对成都城又进行了一次重修,重修之时就对四个门楼的命名作了上述的安排。
抗日战争期间的1945年,为了纪念在前线英勇牺牲的李家钰将军(关于李家钰的介绍见∃成都街巷志%[1]中的∀广福桥街#),成都各界建造有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的李家钰的骑马铜像,于1947年9月18日在北门城门口举行了落成典礼。这尊铜像于建国之后被拆除。
涠洲岛好玩吗 涠洲岛怎么样为了交通的方便,民国时期在东南西三边的城墙上都新开了出入通道,这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的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北边也曾经有一个新开的城门,那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设在北较场的中央军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新开的、寓义为正气长存的存正门,存正门外的护城河上又修了一座石拱桥,以当时的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名字而命名为文白桥(张治中字文白,既是国民党内地位最高的军政长官之一,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建国以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由于这道城门是建在中央军校的校区内,为中央军校所专用,所以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不大知名,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作成都的一个城门,但是它至今还在被北较场内的成都军区机关所使用,而且还有一个成都老城墙上至今唯一存在的城门洞。
参考文献:
[1] 袁庭栋.成都街巷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刘 瑜]
31

本文发布于:2023-08-12 17:0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781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成都   城门   城墙   四川   北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