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甘蔗制糖业的绿转型

阅读: 评论:0

广西甘蔗制糖业的绿转型
覃楠钧;张立宏;赵侣璇;宋晓薇;谢祎敏
【摘 要】介绍了广西甘蔗制糖业绿转型的现状及形势、政策支撑、实施措施及成果,并就绿转型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甘蔗制糖业绿转型的建议.
【期刊名称】《甘蔗糖业》
【年(卷),期】2018(000)005
【总页数】6页(P61-66)
【关键词】甘蔗制糖业;绿转型;建议
【作 者】覃楠钧;张立宏;赵侣璇;宋晓薇;谢祎敏
【作者单位】东莞植物园景点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
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
去韩国必买的东西【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66.1
0 现状及形势
旅游景区票务管理系统
广西甘蔗制糖业相关从业人员2600万人,其中直接种蔗农户600多万人,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原料蔗和食糖产量均占全国总量60%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370亿元。甘蔗制糖业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优势特支柱产业,是广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也是广西全力打造并较早实现目标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
同时,甘蔗制糖业作为资源型的传统产业,也存在结构性污染的问题,曾经是广西排在首位的重污染行业,全区100余家糖厂多为散、小、弱的企业,生产质量水平亟待提升,产出食糖普遍属低端低值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食糖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糖厂技术升级缓慢,综合利用率有待提高,产业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没有完
全改变,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产生量大,环保设施老旧,专业化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突出[1-4]。
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甘蔗制糖业发展,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走出一条绿发展道路,是我区甘蔗制糖业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
1 绿转型的政策支撑
普陀山旅游线路图近年来,为了加快广西甘蔗制糖业绿转型,促进甘蔗制糖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广西陆续发布相关政策,使甘蔗制糖业的环保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引导行业加快转型和升级。
2013年7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3〕36号),提出要建设糖料蔗基地,建成全国糖业循环经济示范省区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制糖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资源向
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配置,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糖业节能和清洁生产,支持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高耗能设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大型高效设备,提升制糖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制糖生产各工序与生产全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在线监测监控。完善污水治理和水循环技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制糖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全行业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数据库。力争糖厂生产达到国家清洁生产二级以上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和自治区排放标准。
2015年12月22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谋求广西糖业新发展,推动糖业转型升级,实现降成本、增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桂政办发〔2015〕128号),提出二次创业方向,包括糖料蔗种植业二次创业、推进制糖生产专业化分工、推动企业战略重组、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等,并提出一系列鼓励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6年10月17日,为贯彻落实《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精神,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制糖企业战略重组的指导意见》(桂政发〔2016〕130号),提出要依法依规开展全区制糖企业战略重组,推进全区优势企业强强联
合,促进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区形成5~6家年产糖100万t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产糖量占全区总产量的 90%以上,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并从环境保护方面,严格执行环保、技术、质量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依法依规退出,推动企业重组。
2017年6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桂财农〔2017〕110号),由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设置糖业发展补助资金,用于奖励制糖企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及甘蔗多样性产业,糖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糖业信息数据平台构建,糖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建设,推进全区糖业发展。
以上这些主要政策的推进实施,为广西甘蔗制糖业实现绿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和助推动能。
2 绿转型的实施措施
2.1 实施严格环保标准,引领绿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依靠标准引领“建立健全绿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推进绿发展目标。
2013年,广西按照环境保护部地方环保标准管理有关规定,发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强制性地方环保标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5/893-2013)。该标准是广西首个环保领域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严格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促进制糖企业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强力推进甘蔗制糖业产业升级。广西地方与国家的甘蔗制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见表1。
表1 广西地方与国家的甘蔗制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污染物项目国家标准《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广西地方标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5/893-2013)现有企业、新建企业 现有企业 新建企业pH 值 6~9 6~9 6~9悬浮物(mg/L) 70 40 2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20 20 18化学需氧量(CODCr)(mg/L) 100 80 60氨氮(mg/L) 10 8 6总氮(mg/L) 15 12 9总磷(mg/L) 0.5 0.5 0.5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糖) 51 12 10
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相比,广西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无论是现有企业还是新建企业,除总磷及现有企业中 BOD5排放浓度与国家标准相同外,其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均大幅度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COD和氨氮浓度的排放限值均降低到原来的 80%(现有企业)和60%(新建企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降低到原来的39 %(现有企业)和29%(新建企业)。云南香格里拉海拔多少米
2015年,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切实指导和推动广西甘蔗制糖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广西再次发布实施了严于国家清洁生产标准的推荐性地方环保标准──《甘蔗制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45/T 1188-2015)。广西地方与国家的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标准对比见表2。
表2 广西地方与国家的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标准标准对比(定量指标部分)指标项目 国家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甘蔗制糖业》(HJ/T 186-2006)《甘蔗制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45/T 1188-2015)百吨蔗耗标煤(t)一级 ≤4.0 Ⅰ级基准值 ≤4.0二级 ≤5.0 Ⅱ级基准值 ≤4.5吨蔗耗电量(kW·h)三级 ≤6.0 Ⅲ级基准值 ≤5.0一级 - Ⅰ级基准值 ≤28二级 - Ⅱ级基准值 ≤30吨蔗
耗新鲜水量(m3)三级 - Ⅲ级基准值 ≤35一级 ≤1.0 Ⅰ级基准值 ≤0.1二级 ≤2.0 Ⅱ级基准值 ≤0.3水重复利用率(%)三级 ≤3.5 Ⅲ级基准值 ≤0.5一级 ≥90.0 Ⅰ级基准值 ≥99二级 ≥80.0 Ⅱ级基准值 ≥98吨蔗废水产生量(m3)三级 ≥70.0 Ⅲ级基准值 ≥95一级 ≤1.6 Ⅰ级基准值 ≤0.6二级 ≤2.6 Ⅱ级基准值 ≤0.8吨蔗COD产生量(kg)三级 ≤4.0 Ⅲ级基准值 ≤1.0一级 ≤1.0 Ⅰ级基准值 ≤0.3二级 ≤2.0 Ⅱ级基准值 ≤0.4吨蔗SS产生量(kg)三级 ≤3.5 Ⅲ级基准值 ≤0.5一级 ≤0.3 Ⅰ级基准值 ≤0.12二级 ≤1.0 Ⅱ级基准值 ≤0.16吨蔗烟尘产生量(kg)三级 ≤1.6 Ⅲ级基准值 ≤0.20一级 - Ⅰ级基准值 ≤1.2二级 - Ⅱ级基准值 ≤1.5吨蔗SO2产生量(kg)三级 - Ⅲ级基准值 ≤1.7一级 - Ⅰ级基准值 ≤0.05二级 - Ⅱ级基准值 ≤0.10吨蔗NOX产生量(kg)三级 - Ⅲ级基准值 ≤0.15一级 - Ⅰ级基准值 ≤0.10二级 - Ⅱ级基准值 ≤0.15三级 - Ⅲ级基准值 ≤0.20

本文发布于:2023-08-16 03:5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836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西   发展   甘蔗   标准   生产   糖业   企业   制糖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