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金三角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黄河金三角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赵媛
(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山西运城044000)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大多还存在粗放开发、产品单一与监管困难等问题,黄河金三角地区也是如此。随着产业转型要求的提出及游客需求的提升,单一粗放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产业调整和市场要求。旅游经济高层次与多面性的发展,催生了各类旅游方式与开发方式,生态旅游便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给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宏观指导,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要求。近年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资源论、伦理论、环境论、地理论与经济论等。以黄河金三角地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在相关专业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生态旅游规划建设,能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业提升和转型发展提供很好的选择。
一、黄河金三角生态旅游开发背景概述(一)拥有较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黄河金三角是由围绕黄河最为丰饶区域的三省四地组成,包括陕西省的渭南市、山西省的临汾市与运
城市以及河南省的三门峡市。这一区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也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体表现在A级景区与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共同繁荣。
据统计该区域有关A级生态旅游景区的数量,临汾市8个,占到整个A级景点的61.5%,其中绝大部分都是4A景区;运城市9个,占到A级景点的
45%,4A以上生态旅游景点在四地数量最少;三门峡市11个,占到所有A级景点的73.3%,大部分分布在4A景区,并且高级别景点在四市数量最多;渭南市共有17个,占到整个A级景区的40.5%,总量最多,类型分布也较丰富,其中华山景区为四地唯一一个5A景区。整体来看,生态旅游景区基本占到整个地区景区的一半左右,并且类型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山体类、湿地类、农业类与生物类等景区同时存在,拥有较大的持续开发价值。
黄河金三角区域存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如表2统计资料展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级风景
摘要:作为黄河中游国家重点开发的生态旅游地,黄河金三角地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论文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目前该区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与政策扶持方面,通过具体研究提出品牌建设、互访制度与政策保障三方面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黄河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21
基金项目:山西省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3010022);2016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山西省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A15)
作者简介:赵媛(1986—),女,汉族,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
52
名胜区总量达到2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0处。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总量与质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多也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和特质,部分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开发潜力巨大。
(二)具有一定的生态旅游开发政策
生态旅游的价值和功能及其背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其在国家大规划层面和地区旅游合作层面,都拥有一定的政策支持。随着工业化和城
镇化水平提高,国内享受自然生态空间的旅游产品需求呈爆发性增长。《“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在生态旅游层面,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上。根据规划,未来要针对两大生态区域进行大面积的治理,一个是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一个是黄河中游的生态治理,其涉及面积之广、涉及内容之广,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根据规划,黄河中下游生态旅游片
区作为重点打造区域,将主
要打造兼具黄河与黄土高
原观光、山地观光度假、森
林湿地休闲等功能的生态
旅游片区。最终,在该片区
的基础上培育陕蒙晋豫黄
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协作区。
四地在各自省域的生
态旅游开发政策支持方面
都有所倚重。作为“十三五”
规划的重中之重,转型发展
至关重要,位于山西的运城
和临汾都处于产业转型的
关键期。生态旅游恰好满足
其转型发展的要求,处于河
南的三门峡不断实施“大旅
游”政策,对生态旅游资源
不断进行统筹规划,其中黄
河中下游的生态旅游成为
发展重点;陕西渭南市对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规划更具有前瞻性,提出互联网加生态旅游的新理念。
(三)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基础
地区合作协同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自国务院2014年批准并颁布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三省四地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合作也从书面上升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尤其是对于整个黄河金三角未来的规划上,有了更为明确的政策。三地市签订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书》,共同打造“中华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在该旅游合作目标下,考虑建立“朝华山、拜关公、观壶口、问道函谷关”,以生态文化为主要打造方向的旅游品牌项目,扩大区域内一卡通与金融卡片的合作,深化合作内容与力度等。这些政策与优惠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一个良好的机会与可能。
区域合作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条件才能达成,资源的贯通性与产品实现的可能性。资源贯通性方面:基于地理资源与文化基础,三省四地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合作可能性,同属于黄河旅游圈,主打资源基本集中在黄土文化与黄河文化,具有旅游资源的共享性。同时,在旅游产品实现需要的基础设施方面,例如酒店、旅行社与交通等方面,各地也都具有一定的互联互通基础,为旅游的开发与展开提供了可能。
地区4A及以上景区分布3A景区分布2A景区分布
临汾市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汾河
公园、
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云丘
山风景区、
中国梨博园景区、七里峪景
区、小西天
-姑射山景区
运城市五老峰风景名胜区、神潭大
峡谷景区
舜帝陵景区、盐湖景区、历山
景区
万荣孤峰山景区、大
北京租车一天大概多少钱
禹渡景区
九龙山景区、圣天湖
三门峡市汉山景区、娘娘山景区、豫西
大峡谷、
燕子山生态旅游区、双龙湾
景区、
黄河公园、黄河丹峡景区、
巴松措海拔多少米甘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大坝风景区鼎湖湾风景区
渭南市华山风景名胜区(5A)、同州
湖景区、
洽川风景名胜区、卤阳湖景
区、
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福山景区、金栗山森
林公园、龙首坝风景
区、鸵鸟王生态园、葡
萄产业园、万盛园景
区、农业公园、大禹庙
景区
皋湖生态旅游区、
房山森林公园、龙首
黑峡谷风景旅游区
表1生态景区分布
资源类型总和临汾运城三门峡渭南
国家森林公园82231
国家地质公园4301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120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1102
省级自然保护区104312
表2黄河金三角各城市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数量统计
53
二、黄河金三角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较低
产品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体验,进而影响整体旅游收入水平和后继投入。由于经济和开发理念的原因,黄河金三角区域的生态旅游整体开发以观光型为主,同时存在粗放开发与雷同开发两大问题。生态旅游中所体现的生态与游客的互动性开发,即深度体验型和假日休闲型产品的开发数量较少、内容简单。无论是5A、4A景点或新开发的景点,在旅游产品的丰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欠缺,最终造成旅游产品的市场接纳程度较低,品牌效应无法发挥。
虽然资源生态旅游种类丰富、总量较大,但三地的旅游开发资源无论是地质、水文、气候或是生物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部分旅游资源类同而开发模式也基本一致,极易出现恶性竞争,造成各自均难以为继、后续投入信心不足、难以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市场刚起步时,就大量地进行低水平同质开发,以致供过于求,无法激发消费欲望,不能体现规模效应,更难以突出品牌优势。
以上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开发深度与交流不畅,地区内各县市景区景点开发缺乏沟通,最终造成产品互补性低而互代性高,既不利于特品牌项目的搭建,也无法为未来的联合推广打下良好的产品基础。
(二)缺少生态观念的论证开发
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禀赋、开发层次、开发保护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目前区域内旅游项目开发时对景区前期的开发论证、景区的开发程度以及景区开放后的可持续保护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景区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经济效应而非自然与社会效应。
缺乏生态观念的植入,对生态环境进行粗放型开发,并且不注重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最终不但达不到生态旅游的推广目的,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循环再生,对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部分景区急功近利,不考虑生态旅游的自身规律及长远规划,破坏性开发,企图以较低的投入获得短期的收益,不但破坏了某些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也让有生态旅游需求的游客产生不信任感,影响旅游品牌建设。
(三)强调区域权属增加合作壁垒
区域间合作虽然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都有一定的合作意愿,但具体到合作方式与项目上依旧存在一定的分歧,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区域具体的合作条例与合作管委会依旧缺失。如何规划、如何管理、如何合作主要还停留在文件与会议中,并未完整落实。因前期投入较大、收益较慢,且宏观管理层面还面临很多具体执行问题难以解决,使得各地依旧各自为政,整体规划与管理亟待解决。另一方面,景区的产权归属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历史和其他方面原因,可能归属于不同的机构管辖,而且不是所有景点都愿意支持和遵守统一的规划协调要求,甚至部分产权还存在争议。资源的割裂与无序竞争,不利于整体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协调工作。
三、黄河金三角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基于区域内生态旅游的背景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不难看出,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规划开发与资金方面,据此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加强互访与合作机制
对于产品开发的雷同性与权属化问题,通过加强沟通与建立权力协会的方式解决。区域内的互访与沟通不限于政府层级,各旅游企业之间也应加强互访与联系机制,通过以上宏观与微观层面各层次、各级别的沟通,建立区域内共享互助机制,探索解决产品互补与客源开发的问题。考虑通过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与共享市场,拓宽原有格局,集合三地各方优势,同类资源进行优选,规划发展顺序,集中力量打造旅游资源精品,最终建立一个区域特明显,互补互助的生态旅游开发区。
(二)打造区域生态旅游产品品牌江苏省无锡市地图
基于产品同质性与开发程度低的问题,区域内可以通过优势资源叠加与协同营销的方式进行品牌产品打造,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区域内部联合与产业集的构建。建设以“黄河中游生态旅游产品”为核心的整体旅游产品品牌。通过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跨区域开发,拓宽旅游产品的开发规模与开发深度,通过黄河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建设一个集体验、生态与休闲为一体的以黄河为主题的规模旅游
产品,再以此拉动周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开发共享、保护共享、营销共享的品牌合作。
(三)增强制度保障
目前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依然存在资源浪费与资源高强度开发的双重问题,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重融合,如何协调与转换,既需要开发者的前期调研与后期维护,更需要宏观方面的监控与指导。一方面,作为调控部门,政府应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准入标准,(下转第58页)
54
(上接第54页)提高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前期审批标准,严格按照区域旅游规划目标与生态旅游开发标准进行项目审批。另一方面,作为监控部门,加强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监控,认真监督旅游地的开发标准和程度,加强承载力监控,防止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参考文献院
[1]吴楚材,张朝枝.科学地探索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社会科学家,2000,(04):14-18.
[2]张慧霞,张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跨省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12):36-39.[3]刘汀,鲁波涛.长三角生态旅游的全面协调性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8):103-105.
[4]何方永.中国西部省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04):189-194.
[5]赵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协同一体化研究[J].江苏商论, 2016,(06):48-50+53.
[6]钟林生,马向远,曾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06):679-690.
[7]苏琨.大数据下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路径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02):82-84.
[8]赵媛.黄河金三角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究[J]市场论坛,
2018,(04):72-75.
As a key national ecotourism the Golden Triangle region of the Yel⁃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f ecotourism.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area,mainly focusing on tourism planning and policy supervision.After specific research,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development strategies:brand building,mutual visits system and policy supervision.
The Yellow River Golden Triangle Ecotourism Regional cooperation
大学硕士论文,2013.
[7]2018年上半年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EB/OL].新
疆旅游网.
[8]卡也尔.2018年上半年喀什地区旅游
业发展势头强劲[EB/
美国景点
中国十大浪漫旅游景点
OL].v.2018-7-23.
With the accelerated industry,the supply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ourism industry can no longer meet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people.The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 is a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ourism.The project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Xinjiang region has a long historic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The local region is better integrat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with cultural creativity 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In view of this,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Kashg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reativity,and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欧洲国家地图分布图
cultural creative tourism industry Cultural creativity;Tourism;Development path;Kashgar region
58

本文发布于:2023-08-19 08:3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87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旅游   开发   旅游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