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阅读: 评论:0

适合三天两夜的旅游胜地
威信天气预报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1
武汉欢乐谷预约
  本节内容是本学期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3、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4、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5、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上目标基本达成。我在教学中充分采用各种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地形,根据地形的特点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然后根据一些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能从地形图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其次学生也准备了很多去外地的照片资料,学生相互认识,了解中国的各种地形。但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也准备得不充分,所以有些同学也掌握的不好。另外我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在层次上也欠考虑周全,对教学本课的内容的教材的理解上也理解得不够,以至于学生效果不理想。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上也组织得不好,教学方法也不灵活,方式很少,所以课堂显得很呆板,不是很活跃。设计的环节也有点不紧凑,显得很生硬。和学生的交流也不自然,。在时间的安排上也不尽合理,导致两个地方时间不够充分:一是填家乡地形特点的表格的时间不够,二是在学习卡片上填的内容的时间也不够。基于这两个地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家乡的地形,更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去知道地形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是在处理地形图上也该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和发现,更多地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地形,应该多从地形图上去认识我国的地形,有顺序地从我国地形图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去认识。从海洋到陆地,一个一个地认识,这样学生会掌握得更好些。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2
  这是按学校要求推行杜郎口模式教学设计的一堂课。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模块的学习,并试图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听懂。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学生个个愿意且自主当好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上台讲课的胆识,也
培养了学生的口才。长期以往,学生就凭着自己的口才也可以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敢于推荐自己,敢于展示自己的优点,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等等,其情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毕竟人都有惰性的`一面,只要监督不严,学生很可能偷懒,只是被动做一个“收音机”,使其学习很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好的教学理念,同时,学校或班级的奖惩机制一定要跟上,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平台。真正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江西南昌旅游攻略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北京郊区一日游攻略自由行  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巴厘岛十大著名景点
  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中国地形及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中国分层设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上展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谚语,提问:这句话包含怎样的为人道理?---揭示出人要勇往直前,勇攀高峰。同时,“水往低处流”这句话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它揭示出河流是从高处流往低处的,这就包含了两项构成自然环境的因素:地形和河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的地形。
  (二)新授环节:
  活动一:知地形
  1、展示:分层设地形图:它是用不同颜代表不同的海拔高低,用于展示地球表面5中基本类型的地图,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山地。人们又把某一地区具体的类型叫做地形区,下面咱们就从地形区着手,来分析下中国的地形。

本文发布于:2023-08-21 14:1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590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地形   教学   设计   学习   时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