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烟草发展历史

阅读: 评论:0

提到云南,外界的人总将之与"边远、落后"相连。而正是这样一个地方,长期以来每年的税收在全国的排名都超出其GDP的排名。除此之外,云南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一度位居西部省市区前列。
丽江旅游景点推荐    支撑这一奇迹的,是烟草。
    作为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云南的烟草至今已走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但作为一个产业崛起的壮丽篇章,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中谱写的。烟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撑起了云南经济的半壁江山。
    云南烟草产业的风雨历程,烟草产业创造的一个个辉煌,与全省经济发展的轨迹构成了相同的发展曲线。从上世纪70年代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引进云南第一条滤嘴生产线,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再到世纪之交经历一段艰难的“寒冬”,直到近五年来的“一步一个台阶”……云南烟草走完了30年的改革、发展、升级、蜕变之路。
    在生产规模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云南烟草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在国内烟草行业
中形成了比较优势,拥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储备。与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云南烟草在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技术、人才、资金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参与更大领域烟草市场的竞争。
    2007年,云南烟草系统更是捷报频传:创造了产销量突破100万箱、创税利突破100亿元的“双百品牌”--“云烟”,而曾创造中国卷烟难以逾越高峰的“红塔山”也历史性地销量突破100万箱。近5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健步疾行,税利连续翻越了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高峰。
    云南烟草产业的成就,是站在时代高端勇于创新的结果,是经营管理人员层出不穷的结果。这个行业具有充分的理性,在良好地继承巩固前任创新和管理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的创新、瞄准新的高度。正是这种理性,使云南烟草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基础雄厚。
    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云南烟草的未来。
打基础阶段(1985年以前)确立“拳头”产品地位
    回到改革开放之初,云南“两烟”的发展在全国并不领先,特别是卷烟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
    根据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云南省烟草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万兴的概括,二十世纪50-70年代末期,中国烟草处于“上(海)、青(岛)、天(津)”时代和“一豫二鲁三贵”的基本格局。到80年代中叶中国烟草格局逐步演化为“一云、二贵、三中华”时代,期间云南烟草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技术革新,为日后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烟草成云南“第一战略重点”
“中国烟区看黄淮”是上世纪70年代对烤烟地理重心的一句描述语,当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河南号称“烟草王国”时,云南烤烟产量只有100多万担。而处境更为被动的是卷烟,当时基本处于“上青天”的垄断时期,云南卷烟不仅产量小,而且缺乏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云南烟草开始了一次变革之旅。“现在看来,烟草界的变革与创新是司空见惯的了,但是当时却是需要胆识和智慧的。”全国烟标设计收藏评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烟草博物馆》特约撰稿人、云南省烟草学会藏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培说。
    1981年,国务院决定对烟草制品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相继成立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对全省烟草实行统一管理和经营,使云南烟草行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据李万兴介绍,“六五”(1981-1985年)时期,云南省抓住国家开发优势资源的机遇,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把烟草作为振兴云南经济的突破口,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重点”,把烟草产品作为“第一拳头产品”来抓,把烟草行业的设备引进和技改列为全省重点,优先予以保证,强调质量是烤烟、卷烟的命根子,必须以质取胜。
    开行业技改先河
    翻开云南烟草30年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伴随着技改一步步发展兴旺起来的。而真正的转折,即云南各卷烟厂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工作,是在1982年云南省烟草公司成立以后开始的。
    当时在进行技术改造上,云南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是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装备企业。其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代价较高,要付出一定数量的外汇。二是从国外引无锡休闲娱乐好去处
进技术由国内仿造。从长远观点看,后者是正确的,它可以发展中国自己的烟机制造工业。但是,以国内现有的烟机制造水平,却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云南卷烟工业技术改造的需要。云南省烟草公司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并吸收云南天然气化肥厂引进美国先进专用设备的成功经验,通过直接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改造云南卷烟工业。
    省公司的方针是高起点,高水平地对全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但是,在起步阶段,考虑到资金、外汇紧缺等因素,还只能重点改造昆明、玉溪两个大卷烟厂,同时对曲靖、楚雄、昭通三个卷烟厂安排少量引进。在购买机器时,则不追求一步到位,主要引进翻新设备,从单台烟机进口逐步过渡到批量引进。
    1982年,昆明卷烟厂率先从英国莫林斯公司进口14台翻新MKK8/RATRO型卷接机;1983年,玉溪卷烟厂从日本进口8台翻新MK8/MA3卷接机;紧接着,昭通、大理两家烟厂也从国际旧货市场购买了部分设备,引进后产生了一定效益。
    1984年,引进设备的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国外汇储备增加,国家放宽了设备进口的限制。云南省立即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组织各烟厂签订了总价值近5000万美元的烟机订货合同,以引进英制MK9-5U卷接机组,意大利GD公司产X4型和萨西伯公司产6000型
南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
包装机为主。这批设备于1986年到货投产。
    云南省引进5000万美元设备,还有段重要的插曲:最初是全部安排给技术设备条件较好的昆明卷烟厂,这样大的数额,以及到期归还外汇的巨大市场风险,使昆明卷烟厂一时有些犹豫。玉溪卷烟厂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到省轻工厅,说:“如果昆明卷烟厂不要,就把5000万美元的设备全部给我们厂吧!”曲靖卷烟厂知道后也十分踊跃:“玉溪敢要,我们也敢要!”结果昆明卷烟厂也出来争。最后省政府搞平衡,这为后来在卷烟技术设备方面,玉溪、昆明、曲靖三大烟厂在全国领先的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小结:
    “国内其他烟厂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云南却把它变成了现实。”王天培感慨道,通过这轮技术设备引进,把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大推进了一步,为云南后来更大规模地引进设备,并在卷烟设备和技术方面保持全国优势地位奠定了基础。
    在总结这段时期云南烟草迅速发展的历史经验时,王天培指出,“我们不难发现,云南烟草产业的发展完全起步于对卷烟技术的引进与云南卷烟品牌的培育。”期间云南烟草投入巨
资,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加大烟草的科技投入,创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如畅销国内市场的“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等,且供不应求,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这为云南卷烟随之而来的迅猛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使云南卷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十年辉煌(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滇系烟的江湖”
甘南花湖风景区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云南卷烟在产量、质量、品牌、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跃居全国首位。“七五”“八五”期间(1986-1995年)是云南烟草的辉煌时期,云南烟草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代,在全国烟草行业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卷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9.55%,税利则占到全国的49%。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高档香烟迎来第一轮升级的一个重大事件是:“红塔山”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10元高档价位,标志着云南烟草品牌的升级。期间,云南烟草占据全国13种名优烟的9席,开创了“云产卷烟一统天下”的历史时期。
    卷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技术改造仍然是云南烟草发展的一个中心话题,而且越来越深入。伦敦现在几点
    1985年,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四家卷烟厂对制丝线进行改造,经过反复比较玉溪卷烟厂率先引进了豪尼公司制丝线。使用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此后,全省烟厂的制丝改造都引进豪尼公司的设备。1987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引进国外设备严加管理,但昆明、玉溪、曲靖、楚雄、昭通5家烟厂在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又陆续引进了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卷烟设备。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云南烟草工业装备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之自身拥有优质烤烟原料,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改进产品包装装璜,卷烟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外观形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一批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席卷全国市场,在中国烟草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八五”期间,据烟草行业统计,云南省共投入技改资金100多亿元,使固定资产净值从1990年的11.63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68.73亿元,先后引进制丝线17条,5000支/分钟以上的卷接设备、300包/分钟以上的包装设备300台套,全省卷烟工业设备具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为云南卷烟“九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家界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推荐    体制“三合一”与“第一车间”
在烟草工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协调在经济结构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烟叶的收购与供应、卷烟的销售由烟草分公司负责,监督与管理又由烟草专卖局负责,夹在其中的生产企业分别受到原料与流通的制约,虽然从原料到卷烟销售同属一个服务系列,但却分别属于3个不同的机构,互相牵制,互相扯皮,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经济结构中的矛盾,极不利于卷烟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经过种种努力加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1986年10月28日,玉溪卷烟厂、玉溪地区烟草公司、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三个部门宣布合并,“三合一”体制的建立,从体制上改变了过去管经营的不管加工、管加工的不管经营与种植、加工、销售脱节的现象,从组织上把产、供、销有机地联接起来,规划统一制定,工作统一安排,生活待遇同等对待,3个部门的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把3个利益集团协调起来,统一起来,如果把产、供、销比作一条龙,原料供应就是龙头,龙头怎样摆,龙尾就怎样甩。”王天培说。
    实行“三合一”以后,基本解决了烟草系统内部由于人为的分割而造成的矛盾,共同把工夫下到“第一车间”上来。一起“推倒工厂的围墙,把企业的第一车间建到田野里去”,“第一车间”提供的优质烟叶让云南拥有了数量最多的全国优质卷烟。

本文发布于:2023-09-03 01: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07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云南   烟草   卷烟   引进   发展   全国   设备   公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