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被誉为天然

阅读: 评论:0

贵州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义会议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环境的多样性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最高海拔2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贵州位于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区——华南喀斯特区的中心部位,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形态齐全,类型多样,几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类型。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使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2、景观的独特性
  贵州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独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瀑布、溶洞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
  贵州有世界上惟一的三叠纪奇观(世界上仅有瑞士圣乔治山有部分出露),在这里每走一步,跨越万年,天然造化,自然传承,拥有六项世界之最:全球最壮观的浅海次深海过渡带;全球最好的早三叠纪深水生物遗迹化石;全球最早、最大的三叠纪管壳石生物礁;全球最完整的三叠纪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贵州滩;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类——海百合动物;全球保存最系统最完好的三叠纪海陆变迁和浅海——次深海“拉锯战”。
  贵州三叠纪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3、气候的宜人性
  贵州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
  4丰富性资源
  贵州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既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遵义纪念馆,还有各具特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良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形成贵州旅游资源组合的丰富多样性。全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
  5、民族风情的多彩性
  贵州的民族旅游资源特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6个少数民族,贵州有49个,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6、地域分布的广泛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安顺、遵义、贵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黔西
北京欢乐谷夜场门票多少钱北、黔中、黔东北、黔西南、黔东南、黔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有大量分布,并且相对集中,构成景观集。全省各市、州、地、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
  7、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
天气预报40天查询  8、同纬度上的原生态性
  贵州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梵净山亚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旅游奇观、民族风情于一体,是喀斯特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黔东南的民族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贵州一大民族原生态旅游景观。
  9、开发潜力的巨大性
  贵州省地处祖国西南内陆,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多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雷公山、月亮山、九洞天、威宁草海、乌江画廊、世界三叠纪公园、惠水涟江天生桥和惠水燕子洞等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这些地方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景物神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全省还有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仍处于藏于深山人未知的状况;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木兰围场和坝上草原哪个好  10、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坡度,全省的平均坡度17.8度,15度以上的陡坡占全省总面积的59.6%;二是高度带,全省最高点2901米,最低点148米,平均海拔1110米;三是喀斯特,全省喀斯特比重为61.9%;四是河网密度,全省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00米,大大低于周边省份;五是山丘比重大,占到全省92.5%,山间平坝仅占7.5%,是全国惟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总之,贵州是一处藏在深闺不为人识的桃源仙境。明朝宰相刘伯温独具慧眼,赋诗云:“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在400年前,大地理学家、洞
穴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专为山水而来,为贵州山水留下了珠玑般的文字。贵州历史并没有留下诸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但贵州以她实实在在的内涵,正被看好。
六盘水市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
气候:市境内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均温13-14C,1月均温3.0-6.3oC,7月均温19.8-22.0oC。无霜期230~300天。降雨量1200~1500毫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面积: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291.11万人
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行政区划:全市设4个县级政区,共辖的个乡(含50个民族乡)、3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
概貌:市境旅游资源独具特。境内名山、喀斯特景观与洞穴、风景与漂流峡谷河段、温泉、林木、草场、野生动物栖息地、人类文化遗址、古建筑、革命纪念地、特村落与园林、具备高新技术的现代化工业企业等各显风姿,加之地域特征明显、对旅游者颇具吸引力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自然气候优势
景观:较为著名和开发价值大的景点主要有六枝境内的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盘县境内的丹霞山、长海子湖、碧云洞及星宿洞--凉风洞、沙河龙滩口溶洞、老厂竹海、妥乐银杏林、火铺杜鹃花林、大洞古人类遗址、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水城境内的峰林--溶盆地貌景观、金盆干河天生桥、杨梅林场与茶园、滥坝黑松林等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区30公里,交通便利,有水柏铁路和两水线通过景区。该公园以浩瀚的“林海”为主,总面积50134亩,有林面积40680亩,有1300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拥有光叶珙桐、西康玉兰、水青树、十齿花、南方红豆杉等多种国家一、二级珍稀植物,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白狐、花面狸、香獐等野生保护动物。该公园以森林及溪水景观为主要特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有以华山松、杉木等组成的人工林和以杜鹃等组成的天然林相互辉映,飞来石一峰独秀、小石林玲珑精巧、溪流水体通透、大小瀑布20余处,千姿百态,草地碧绿如茵,野趣横生,呈现出“林茂、山青、水秀、物丰、树美、石奇、峡险、情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罗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区13公里,总面积3530亩,主干公路两水线通过景区,交通便捷。该度假区的森林面积2500多亩,以华山松、杜鹃为主,天然草甸500亩,水源丰富。有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水青树、珙桐、杜仲、云南花楸等;野生动物有红、白腹锦鸡、穿山甲、松鼠、獐等多种。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人工森林、天然杜鹃林、溪谷、峰峦山崖、人工湖等,一年四季景各异,美不胜收。 
太阳岛有什么好玩的
  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六盘水旅游的亮点。全市共有14个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景点,比较著名的有梭戛长角苗寨、新窑四印苗、青林小花苗、南开苗族跳花节、海坪彝族火把节、鸡场坪傩舞等。特别是火把节、跳花节等传统民族节目,别具一格,引人人胜。 
  位于市中心区以北60公里的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属苗族八个支系之一,其服饰以刺绣在肩、脊、袖的美丽图案称奇,男子头饰扎满羽毛,女子头饰以橙黄相间绒线包裹,极其美丽。该村小花苗的芦笙舞以腾、蹬、跳、闪、转、翻、叠等狂放、热烈的特点著称于世,曾参加了1958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艺术节芦笙独舞表演,引起轰动。该村目前在马来西亚、香港、深圳、北京、大连等国家和地区均有长期签约表演选手。而在六枝特区的梭戛乡,居住着一支鲜为人知的“长角苗”,他们过着神秘而原始的部落式生活,其民族文化、风情、风物仍保留着古老的习俗,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1尺5寸2至2尺的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缠绕着2--4公斤重的头发,形成奇异的头饰。此外,还保留着“刻竹记事”和刺绣、蜡染手工艺以及不与外族人通婚等习俗。1998年10月,由中国和挪威合作建造的我国第一座民俗生态博物馆在该村落成。 
  在六盘水采访的日子里,我们始终沉浸在心旷神怡的奇山秀水中,陶醉在多姿多彩的民族初中优秀游记作文600字左右
风情里,真切地感受到,这里不但是钢城煤海,而且是绿的海洋,歌舞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全国南北向与东西向两条大能力通道将在六盘水交汇,六盘水将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南下可以下海,北上可以入江,交通的“瓶颈”制约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 

本文发布于:2023-09-10 15:4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15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贵州   资源   景观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