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回延安(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阅读: 评论:0

第2课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
2.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3.把握诗歌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分析诗中的比兴、夸张、拟人等手法。
重点难点
1.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把握诗歌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分析诗中的比兴、夸张、拟人等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们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这些人离开延安后,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回到延安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体会一下这种心情。
(板书:回延安  贺敬之)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作者,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
2.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3.把握诗歌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分析诗中的比兴、夸张、拟人等手法。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课件展示:
1.了解作者
贺敬之,生于1924年,诗人,剧作家,山东枣庄人。1945年与丁毅联合执笔写成的富有民族特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诗作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
2.了解背景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鸟巢酒店
本诗选自《贺敬之诗选》。1940年至1946年,贺敬之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6年,诗人贺敬之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大会期间,诗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回延安》。
3.文体知识
(1)课件播放:歌曲:阿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信天游简介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是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引来要说的事物) ,下句点题。短的只有一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歌手演唱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反复演唱。
《回延安》是采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现代诗,其新意在于: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
感;多用普通话而少用陕北方言;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
4.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定(lǒu)      羊(ɡāo)      子(méi)      满(yáo)
(mó)      气(chuǎn)    脑(pàn)      白羊(dǔ)
(kuànɡ)    时(dēnɡ)      柳林(pù)
(2)理解词义
心窝: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
几回回:方言,一回又一回。
登时:立刻。
打发:使离去。
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点生读,师指导)
桃江天气预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完成如下两个任务:
(1)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提炼关键词,概括出各节诗的主要内容。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讨论后归纳)
预设:
(1)抒情线索: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黄浦江游览船票时间和地点(2)①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②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③话延安——欢聚话今昔
海南三亚景点排名④看延安——旧貌换新颜
⑤颂延安——圣地大贡献
五、研读课文,师生共赏
1.品析第一部分
(师生共读,边读边赏)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预设:“莫要”“莫把”这两个表祈使语气的词语表现了诗人重回延安时无比激动、不能自已的心情。叫灰尘不要把自己的眼睛,挡住表明诗人急切地想要看到故地的情形,表现了其对延安深厚的感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预设:“抓”“贴”两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挚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预设:“搂”写出了诗人对故地之物的亲切之感。“定”表明“搂”得紧,唯恐跑走,飞走。用梦境写心境,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思念之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预设:“千声万声”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把延安比作母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亲切和敬爱,抒发了诗人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延安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预设:“唱”“笑”“招”分别赋予“杜甫川”“柳林铺”“红旗”以人的特点,写河流、村庄、旗帜也热情欢迎诗人的到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回延安途中急切、喜悦的心情。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预设:“扑”字用语贴切,以无声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看到延安及延安亲人时无比欣喜激动而又无以言表的心情。
师小结:第一部分“回延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不同方面表达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第二层,写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喜不自胜的心情。
2.品析第二部分
(师生共读,边读边赏)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预设:这两行巧妙地选取两个地名,追溯当年相送、今日远迎的场景,自然引出下文对延安生活的回忆。“回家中”表明诗人把延安当成自己的家,可见其对延安的热爱之深、眷恋之切。九寨沟观光车多少钱>玉龙雪山海拔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预设:这两行运用比兴的手法,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比喻“我”与延安亲人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写出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9-11 00:0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162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延安   诗人   回延安   诗歌   课文   形式   革命   写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