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建设对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5期(总第266期) 山西交通科技
No .5
2020 年 10 月
SHANXI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S
Oct .
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建设对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
丁 一哲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兴城海边哪里最好030032)
摘要:研究以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穿越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根据项目施工特点,
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森林公园的生态影响,总结了项目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应该采 取的环保措施与对策,这对今后减缓铁路建设对森林公园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铁路;森林公园;生态影响;环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X 32 文献标识码:A
1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概况
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本项目起点位于延安市宝
塔区,线路自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延安站北咽喉引 出北行,于延安市二十里铺机场设延安新区站,出站 继续向北,经延安市宝塔区、延川县,榆林市清涧县、 绥德县、米脂县、横山区和榆阳区等7个区县,终点位 于榆林市,线路长度239.745 km ,其中延安市境内 82.556 km ,榆林市境内157.189 km 。新建桥梁 53.34 km /69座,新建隧道168.78 km /51座。正线速度 目标值为350 km /h ,双线,电力牵弓丨,采用CRH、CR
图1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线路走向
文章编号:1006-3528(2020)05-0090-05系列动车组。全线新设延安新区站、延川、清涧北、绥 德西、米脂北、榆林南等6处车站。预计工期4.5年,工 程总投资约348.79亿元。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线路 走向见图1。2
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2.1地理位置和范围
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 宝塔区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 2(V  15" ~ 109。32,15",北纬36。31' 20" ~36。38,30" 之间,南北长约13.6 km ,东西宽约18.4 km ,由赛园 景区、清凉山景区、凤凰山景区、宝塔山景区、杜甫川 景区和万花山景区等6部分组成,总面积 5 446.67 hm 2。
2.2森林公园性质、定位和功能区划 2.2.1性质与定位
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是延安城区的绿背 景、城市森林和生态屏障,该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依 托,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黄土风情文化为核心, 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健身和地域文化体验等 功能为一体的山岳型森林公园。
该森林公园的基本主题定位为:以森林生态环 境为基质进行强化,以红圣地旅游为亮点进行固 化,以黄土风情文化作为主体进行显化,将公园打造 成为绿生态旅游区,红圣地旅游区和黄土风情 旅游区。
2.2.2功能区划及保护要求
收稿日期:2020-07-丨5;修回日期:2020-08-28作者简介:丁一哲(1987—
),男,山西运城人,工程师,理学硕士,201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
2020年第5期 丁一哲: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建设对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
•91.
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可 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 保育区等4个功能区,见图2。
图2本项目与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
2.2.2.1核心景观区
a )
功能区划主要是以现存的宝塔山、清凉山、
凤凰山为基础依托形成的主要区域,规划面积 96.30 hm 2,占公园总面积的1.8%。
b )
保护要求该区具有良好的森林风景资源和 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是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的 核心所在。该区域主要以植被恢复和景观提升为主,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形成更加优越 的景区环境。
2.2.2.2 —般游憩区
a )
功能区划为公园内森林游憩资源丰富、交
通便利、适宜开展森林生态游憩活动的区域,主要位
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枣园、杜甫川等
景区的森林风景资源集中分布区,包括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规划面积2 299.15 hm 2,占公园总面积的 42.2% 〇
b ) 保护要求该区域在发挥良好的生态防护功
能的前提下,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形成以森林观光、
休闲游憩、登山健身、森林探幽、生态科普等游览活
动功能为主的区域。
2.2.2.3 管理服务区
a ) 功能区划森林公园规划设置凤凰山、万花
山和枣园等3处管理服务区,规划总面积3.50 hm 2,
占公园总面积的0.1%。
b ) 保护要求该区域以旅游管理与游客接待服
务为主要功能,设置停车场、旅游咨询中心、景区管
理服务区中心、购物店及厕所等服务设施。
2.2.2.4生态保育区
a ) 功能区划规划面积3 047.22 hm 2,占公园总
面积的56.0%。
b ) 保护要求该区以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
为主,植被覆盖度较高,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 持生态环境的作用,暂不进行旅游开发,实行严格的 保护措施,使森林环境休养生息,为公园发挥良好的 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2.3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现状 2.
3.1野生植物概况
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内自然植被具有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向森林灌丛和灌丛草原过渡的特点,建 种和优势种以华北植物成分为主,落叶阔叶林占 主导地位,主要为人工林,林相单一,部分为天然次
生。本项目沿线常见植被类型有油松、侧柏、刺槐、小 叶杨、狼牙刺、河朔荛花、小叶锦鸡儿、铁杆蒿、茵陈 蒿、白羊草、长芒草等,大部分为人工营造。经查阅资 料及现场调查,该国家森林公园内林地资源主要集 中在路线西侧的凤凰山景区,野生植物资源主要集
中在公园西南侧的万花山景区。本项目所涉及的宝 塔山景区主要以人工绿化植被为主。2.3.2保护区动物资源现状
经初步调查并结合当地有关文献资料记载,陕 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动物共计68种,主要以 鸟类为主,常见鸟类有4(涂种,隶属于9目22科。该森 林公园内主要以刺槐、侧柏等人工林地为主,鸟类主 要为常见的雀形目,偶见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 动物8种,包括鸢、大鶩、红隼、纵纹腹小鸮、长耳鸮
等大型猛禽活动,主要分布于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 园核心景观区、生态保育区内等森林植被较好的区 域。常见兽类有5目9科17种,其中有陕西省重点保护
野生兽类4种,包括豹猫、赤狐、狍和狗獾,多见于野 生植被保存较好的万花山等区域。
3本项目对森林公园影响分析
3.1项目与森林公园位置关系
本项目在DK 299+45Q —DK 307+830之间共计6
个路段穿越或临近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宝塔山景
区的一般游憩区和生态保育区,共计长度4.24 km ,
距该景区核心景观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0 km 。其中
在 DK 299+450—DK 299+600、DK 299+700—DK 300+
070 .DK 300+370—DK 301 +430 .DK 301 +750—DK 301+
890共计长1 720 m 路段穿越该森林公园宝塔山景区
的一般游憩区;在DK 302+550—DK 303+130长580 m
路段临近该森林公园宝塔山景区的生态保育区,最
近距离其边界约10 m ;在DK 305+890—DK 307+830
长1 940 m 路段穿越该森林公园宝塔山景区的生态
保育区,具体位置及工程量见表1和图2
•92-山西交通科技2020年第5期
3.2项目在森林公园路段工程组成及施工特点 要集中在隧道洞口位置,总占地面积1.92 hm2,具体3.2.1工程组成 工程组成见表1。
本项目主要以隧道形式穿越森林公园,占地主 本项目在上述路段均以隧道工程方式通过,包
表1项目穿越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宝塔山景区路段工程组成一览表
功能区桩号长度
m
工程内容备注
DK299+450—DK299+600150
白坪村一号隧道
该隧道穿越森林公园长度共计520 m,同时该 隧道进、出口施工区均位于森林公园内,共占地 1.28 hm2
一般游憩区DK299+700—DK300+070370(部分路段)
DK300+370—DK301+4301 060
白坪村二号隧道
该隧道穿越森林公园长度共计1 200 m,同时
该隧道出口施工区位于森林公园内,共占地
0.64 hm2
DK301+750—DK301+890140(部分路段)
生态保育区DK302+550—DK303+130580柳树店一号隧道
(部分路段)
该隧道不涉及但临近该森林公园,最近距离
其边界约l〇m
天柱山海拔多少米高DK305+890—DK307+8301 940柳树店二号隧道
(部分路段)
该隧道穿越森林公园长度1 940 m,未在森林
公园内设置地表工程设施
合计  4 240-上述工程均为隧道工程
括部分白坪村一、二号隧道和柳树店一、二号隧道,在森林公园范围内共设置3处隧道进出口施工区,占地面积共计1.92 hm2,上述隧道进出口施工区均位 于森林公园宝塔山景区的一般游憩区,不涉及生态 保育区。
3.2.2施工特点
拟建铁路穿越森林公园路段内工程主要为隧道 工程。隧道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明洞开挖—洞门 套拱—洞口排水—洞口工程—暗洞开挖—衬砌— 防、排水^路基、路面—附属设施工程。
拟建铁路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与施 工,施工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 围岩的扰动,严格控制超挖和欠挖。隧道结构采用复 合式衬砌,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拱架组 成初期支护体系。模注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共同组 成永久性承载结构。洞口段开挖可采用台阶法或分 部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断层破碎带的施工采用增 加超前注浆锚杆或长短管棚,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的方法进行开挖。隧道施工采用系 列机械化施工,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均从进 出口双向掘进,隧道出渣尽量用于结构物和填筑路 基,剩余弃淹运至森林公园外处置。
3.3对森林公园影响分析
3.3.1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以隧道形式穿越陕西延安国家森林 公园宝塔山景区的一般游憩区和生态保育区,避让 了核心景观区,工程建设不会显著改变沿线地形地 貌,也不会对沿线土壤、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森林公 园内林地景观资源和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显著影 响。因此,综合来看,工程建设对于该森林公园的生 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影响甚微[1]。
3.3.2对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隧道洞口占地范围内植物种类均为区域 常见和广布种,无珍稀濒危植物种分布,施工对区域 植物物种多样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虽然隧道洞 口施工会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其占森林公园内 相应植被类型总面积的比例较小。施工过程中应严 格控制洞口开挖作业面,避免超挖,同时做好隧道洞 口下方的临时拦挡措施,避免隧道出渣顺坡而下破 坏周围植被。本项目穿越森林公园路段设置的4座隧 道洞口上方一般植被较好,主要分布有油松、侧柏、刺槐等林地,并伴生部分灌木林。上述隧道埋深较 浅,在区域地下水稳定含水层以上,隧道施工不会扰 动地下水含水层,不会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同时,上述植被均为森林公园广泛分布的典型植被,且这 些植被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隧道施工不会造成隧 道上方的植被因缺水死亡,故本项目穿越森林公园 路段隧道施工对上部区域植被的影响较小。因此,本 项目建设对森林公园内植被及植物多样性无明显影 响P】。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3.3.3对森林公园内动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和运营对陆栖动物的影响具体表现 为破坏植被导致动物栖息地受到损害,可能阻断动 物活动路线,施工与运营噪声、扬尘对动物的不良影 响等方面。从植被现状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受本项目 沿线人类活动的影响,沿线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现 有植被主要以油松、侧柏、刺槐等人工林为主,自然 植被多为灌草丛,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呈斑块状分 布,自然植被的次生性及破碎化程度极高,路线经过 地区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繁殖以及栖息的环境很少,主要为树麻雀、山麻雀、喜鹊、环颈雉等常见鸟类,花 鼠、大仓鼠、小家鼠等小型啮齿类小型兽类,无蹼壁 虎、山地麻撕、黄脊游蛇
等常见爬行动物,多为小型 或常见种类,其生境广泛,包括灌草丛、四旁林及农
2020年第5期 丁一哲: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建设对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
•93.
田。这些动物对人类活动已有不同程度的适应,虽然 本项目建设会对部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形成破坏, 但区域内适于大多数动物生存的环境分布面积较 广,野生动物可迁徙到附近区域新的栖息地。因此, 本项目建设对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存影响较小。 3.3.4对森林公园主要景点景观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涉及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宝塔山景 区,该景区主要景点有延安宝塔、摩崖石刻和摘星 楼等,均位于景区核心景观区内,其中延安宝塔、摩 崖石刻景点位于宝塔山西北麓,摘星楼位于宝塔山 峰巅,项目距离上述景点最近距离在1.2 km 以上。本 项目以隧道形式穿越陕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宝塔山 景区的一般游憩区和生态保育区,位于核心景观区 东南侧。项目在森林公园内占地面积较小,主要为隧 道进出口施工区,均位于森林公园一般游憩区边缘 区域的梁峁下部区域,占地范围内不涉及上述主要 景点,不会对森林公园内主要景点资源产生破坏,也 不会对公园内林地景观产生较大影响13]。4
减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141
4.1设计阶段
a ) 要求设计单位根据该路段沿线景观环境现
状,开展桥梁(黄蒿狐沟大桥)、隧道景观专项设计,
使这些构筑物形状、彩、质感、体量与周围环境相
协调,使铁路内部景观融人外部景观,降低对周围景
观环境的影响。b ) 设计时选择砍伐树木、占用林地、草地较少的
线路走向方案。在征用土地时对路基边坡至用地界
成都欢乐谷电音节
1 m 范围内的草地、林地不予破坏。对于无法避绕的
区域,在设计中要设计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c ) 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工程
应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不得设置于森林公园范围
内,尽量减少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4.2施工阶段
a )
在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的范围,严禁设 置取土场、弃渣场、施工生活区等临时工程,施工边 界两侧全部设置防护网,尽量减少施工区占地面积。 上述路段在设置施工便道时,首先充分考虑利用现
有道路及周围乡村道路,满足运输需要。
b )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减少在动物繁殖、迁 徙、越冬期的作业内容,减缓对鸟类活动的影响。鉴 于鸟类、兽类对噪声、振动和光线特殊要求,施工尽 可能在白天进行,晚上做到少施工或不施工。严禁高 噪声设备在夜间施工,施工车辆在公园内尽量减少 鸣笛。
c ) 施工期间应加强森林火险防范措施的管理和
要求。在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林区 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的森林防火要求。施工前,必须对 位于林区段的施工人员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教育, 严禁施工人员在野外随意用火,在施工区域应设立 森林防火警示标志。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期,应按森林 公园管理要求进行施工或停工。施工期间若发现国 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用移栽措施,禁止 破坏。
d )
针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豹猫、赤狐、狍、狗
獾、鸢、大鶩、普通鴛、红脚隼、红隼、纵纹腹小鸮、长 耳鸮等兽类和鸟类,应避免隧道施工时开山爆破噪 声对上述保护动物的惊扰。豹猫、赤狐和鸟类大多是 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休息时 间。为了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 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 晨昏和正午开山放炮等。同时,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交配繁殖时期。
在施工阶段采取动态方式设计动物通道,在工 程现场,通过在勘测和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环境 监理或工程人员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改工程设
计,并按程序报批,尽最大可能地为动物保留实用可
行的动物通道。
e ) 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森林公园等
区域内路段施工生产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清
运,不得随意丢弃。
4.3运营阶段
a ) 加强森林公园路段绿化措施和综合防护措施
的养护。
b ) 运营期间铁路巡线人员加强生态意识,爱护
森林公园的一草一木,保护好生态环境,严禁猎杀野
生动物。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本项目为电力牵引的客运专线,在森林公园生
态功能区内不设置车站等服务设施,且主要以隧道 形式穿越森林公园,运营期间线路本身不产生大气 和水污染物,交通噪声、振动也不会对森林公园内环
四川地震最新消息今天晚上
境质量产生显著不利影响。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严格 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工程建设不会对陕 西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 统完整性产生显著影响。
5.2建议
a )项目施工、营运期间,建设/施工单位应加强
与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联系,接受监 督,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地表植被及野生动
•94.山西交通科技2020年第5期
植物。
b )
项目施工、营运期间,建设单位可联合相关科
研机构开展隧道建设对森林公园生态影响的科研课 题研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更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
c )
对森林公园生态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反馈生
态变化情况,提出相关保护措施。d ) 要求建设单位在下一步阶段设计过程中进一 步优化路线,尽量避让森林公园生态保育区,减少森 林公园内占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土 地占用手续。不得在生态保育区建设站场等服务设 施,预制场、铺轨基地、取弃土场等临时设施均应设
置在森林公园范围之外。
参考文献:
[1] 付达靓.新建金华至台州铁路对木口湖森林公园景观影
响评价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2) :74-76.
[2] 张永泽.新建宝兰铁路穿越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影响评
价[J].甘肃科技,2009(23): 101-103.
[3] 何吉成,徐雨晴.对铁路选线涉及的景观保护区法规的解 读[J].中国园林,2010(3):50-52.
[4] 薛林海.铜九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2005.
Studies on Ecological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from Yulin to Yan'an on YaiTan National Forest Park in
Shaanxi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DING  Yi-zhe
(Shanxi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enter  (Co .,Ltd .), Taiyuan , Shanxi  030032 , China ) Abstract : This  paper  took  the  high-speed  railway  from  Yan'an  to  Yulin  which  crosses  Yan'an  National Forest  Park  as  the  example ,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n  the  forest  park  was  analyzed .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plan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  the  stages  of  design ,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on  forest  parks .
Key  words : railway ; forest  park ; ecological  impact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上接第84页)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geogrid reinforcement of railway ballast [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07, 25 (6): 326-335.
[5] WANG J F, YAN H B. On the role of particle breakage in
the shear failure behavior of granular soils by D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13, 37(8): 832-854.
[6] ZHANG W C, WANG J F, JIANG M  J. DEM-aided
discove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hear band formation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rolling resistance [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3, 139(9): 1512-1527.[7] TUTUMLUER E, HUANG H, BIAN X. Geogrid-Aggregate
Interlock Mechanism Investigated through Aggregate Imaging - Based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12, 12(4): 391-398.
Discrete Element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Mechanism of
Reinforced Ballast under Drawing Load
LIANG  Dong-fang
(Yangqu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 .,Ltd . of  China  State世界杯直播现场免费直播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Yangquan , Shanxi  045000 , China )
Abstract :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between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grille  reinforced  ballast  interface , the  drawing  test  of  grille  reinforced  ballast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 and  based  on  the  macro-development  of  the  drawing  resistance  and  the stress-strain  of  the  grille ,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echanism  of  the  granular  system  was  analyzed  in  detail . Taking the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to  account , the  stress  loss  of  the  grille  along  the  longitudinal  rib  under  the drawing  load  was  quantified .
Key  words :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 numerical  simulation ; interface  properties ; reinforced  ballast ; drawing  load

本文发布于:2023-09-11 00:1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16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施工   森林公园   隧道   延安   生态   森林   项目   影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