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阅读: 评论:0

德育与管理
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
017
2020年12月
Dec.2020
教育部、发改委、 财政部2015年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高校更好地转型发展,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同时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其中专门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问题(1)经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近五年以来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共计157篇。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大多数研究主要从教学质量评估角度进行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并且多数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尤其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研究框架主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ISO9000国际标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评价标准注重“以教为本”的评价模式,缺乏“以生为本”的评价;②保障体系建设不系统、不规范,不利于实际推行与操作;③多从“因素”视角, 而非“过程”视角建设保障体系;④评价体系不完善,对PDCA 循环运行机制的研究不够清晰。
(2)李海莲、叶美兰等人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日益凸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化、错位化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和普遍共识。过去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对教师教得如何关注得较多,对学生学得如何关注得较少;
对办学条件关注得较多,对学生发展关注得较少;对质量标准关注得较多,对标准的执行结果关注得较少;对是否开设了课程关注得较多,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学到了什么关注得较少;对是否有评价关注得较多,对评价后是否改善关注得较少;对过程性资料关注得较多,对结果性评价关注得较少;对知识、能力教育关注得较多,对素质教育关注得较少;这些都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原因。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
务,构建一套完善的现代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引导教育走上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性循环道路,将是到2030年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构建目标
以产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建立一套产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融合第一、第二课堂)—路径、方法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监测大数据,并通过目标达成度、贡献度、满意度、支撑度、引领度的分析,推动教学决策、投入保障、教学运行、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改进,最终形成教学组织指挥闭环、教学运行保障闭环和教学质量改进闭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过程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高唐县人民政府
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黄 琳,隋国辉,张 翼
摘 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就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一问题,文章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为切口,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现代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计划、运行、
检查、反馈、改进的主线,建立系统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估体系和反馈体系六大系统,从而引导教育走上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性循环道路。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 2018—2020 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6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 琳(1979—),女,四川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老年教育;          隋国辉(1973—),男,山东寿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社会学、老年学、老年社会工作;          张 翼(1970—),男,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老年学、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17-02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21000)
云南景区德育与管理0182020年12月
监控全程化、信息反馈多元化、教学改进连续化的保障体系建设。
(二)构建内容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计划、运行、检查、反馈、改进的主线,建立系统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估体系和反馈体系六大系统。以产业发展需求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建立“以人才培养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以评学为导向”的,定期与随机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结合、自我与三方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估评价目标为依据,建立“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反馈与改进体系,形成质量保障闭环;完善支撑以上体系正常运转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和基于“教学质量大数据分析”的教学组织、决策、运营体系。
模型核心内容如下: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修订。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办学要求、毕业生信息反馈、就业单位信息反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并根据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和质量改进方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2)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关系矩阵。通过知识、素质、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拆解,建立起与第一、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确立第一、第二课堂各课程的知识、素质、能
力目标点。
(3)依据课程培养目标推进第一、第二课堂的课程建设。以教学单元为基本建设单位,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导入、教学场景、教学内容、教学逻辑、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评学为导向设计过程性和结果性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点,并且将素质教育植入每一个教学单元。
(4)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将专业、课程、师资、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反馈进行全信息化管理,动态搜集人才培养过程信息、结果信息和评价信息,形成教学质量大数据累积。
(5)定期以结果为导向,基于教学质量大数据对人才培养的达成度、贡献度、满意度、支撑度、引领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教学决策、教学目标、教学投入、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监控评价的改进。
(6)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完善学生多元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教职员工多元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推行体制机制改革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特与创新
(1)打破传统学科建制,重建专业组织方式,基于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专业集模式重构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2)将传统以评教为主导的教学评价模式转向以评学为主导的评估评价模式,将评教与评学结合,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3)改变传统以过程性资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和单一把分数指标与就业率指标作为结果评价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植入知识、素质、能力评价信息采集点,实现“形成性结果评价”和“多元综合评价”,以支持教学质量动态分析和改进。
(4)把素质教育和素质评测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按照专业课程教育模式进行第二课堂教育改革,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全过程。
(5)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质量大数据分析,完成人才培养的PDCA循环。
(6)基于教学大数据分析,改革传统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魔方教育模型”MEC(Modules of Education Cube),弥补传统模块化教学在模块组合的系统性、模块间的衔接性以及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等方面的不足。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应用型高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破了传统按学科门类进行专业组织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组建了与产业
相关的跨学科专业,推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改革。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构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教育教学标准执行结果的监控与反馈,尤其在专业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全场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结果性评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  江,陈俞佳.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分层式人才
培养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192-193.
[2]黎姗姗.高校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J].石河子科技,2020(1):29-30.
旅游公司注册条件[3]刘  帅,黄美化,薛凯喜,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86-88.
旅游景点介绍范文
[4]季连帅.新时代特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的实践与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4):118-121.
[5]孔  哲.高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
最值得去的旅游景点教学论坛,2020(44):324-325.
[6]钟依倩.“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
养研究[J].商情,2020(42):48.
[7]刘永辉,王高峰,孙  吉.“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高
校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2020(29):45-
46.
[8]汪  陈,刘  珺,赖涛昌.地方本科高校特应用型人
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6):58-59.
[9]宁  超,岳春国,周  伟,等.拓展实践教学模式 提
旅游北京旅游攻略
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199-200.

本文发布于:2023-09-11 13:2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172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质量   应用型   体系   高校   评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