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1)

阅读: 评论:0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新安中学 何承杰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 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 1——山名考证;    2——游华山洞;
3——游洞心得:   4——观碑心得;
5——同游者谁
      B. “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庐山东林寺简介
 
三、研读探究
() 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      褒禅山          华山         花山
②③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的用法、意义和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连词,因为;,名词用作动词;,山南水北为,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白鹤滩水电站最新消息”,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查询车票12306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花城广场音乐喷泉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仆碑,又悲夫古书不存,后世之而莫能者,何可胜道也哉!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对于;,因为,介词,其后省略,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说;所以 ……的原因;学者 求学的人。
() 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三亚梦幻水上乐园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
。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 ”“”“”“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山东省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 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 ”“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 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09-14 05: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20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作者   学习   展示   多媒体   褒禅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