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阅读: 评论:0

我和我的家
我的家乡在海天相连的南黄海之滨,有一张伸向东方的巨掌!这里有浩淼无边的东方第一大滩涂,蜿蜒百里的范公堤,雄视东疆的海子牛,风味独特的天下第一鲜,高亢亮丽的新店山歌......浩淼的水,湛蓝的天,无垠的滩涂,更有朴实无华的如东人,这一切描绘了特鲜明的南黄海风情。


然而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又是另一方景象。质朴的渔民以海为生。过去,南黄海边的一些穷苦渔民因置办不起渔船、网具,不能到海上去张网捕捞,只得靠下小海维持生计。他们在小汛日子与大汛退潮之后的间隙,带一柄二齿耙儿与两只海兜子,来到海边沙滩,踩文蛤,捉蟛蜞,拾泥螺。有时潮水尚未退尽,站在丫漕里用小耥网捞取小鱼小虾。这种赶海采捕就叫下小海。
下小海得懂潮汛。什么日子大汛,什么日子小汛;大汛期何时涨潮,何时退潮,他们了如指掌,而且在茫无人烟的空阔海滩上能辨识方向。所以初次下小海的毛头小伙,都由老海户带领,否则极易发生意外。下小海一律步行着下去,他们以脚踩、用耙子扒,很费一番力气。在湛蓝天空与灰褐沙滩的映衬下,赶海人矫健的身影如同海子牛一般。由于长期受海风熏拂和日头照晒,苍老的面容,古铜的肌肤,显示出他们人生的沧桑与日子的艰辛。他们头戴小沿凉帽,赤裸着上身,光着双脚,腰间系一个盛饭的蒲草小饭包,在海滩上觅宝似地扒挖、踩踏。有时为了安全,不待海兜子装满,就用长扁担挑着急匆匆地往回赶。应着流星似的脚步,扁担在肩头有节奏地颤悠、跳动。当时在他们中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下海踩虫车螯(文蛤),顺带拾泥螺,挑着上岸去,一路乐呵呵。其实那时的文蛤贱得一角钱可买十斤,蟛蜞、泥螺就更不值钱了。靠下小海养家活口的渔民自是十分艰难与窘困。但是他们有大海一般的性格,坦荡、乐观。在他们看来,肩上挑回的不仅是海鲜贝类,更是希望和寄托。
下小海需大半日方能有所收获。赶海者一般在夏秋季节下去,寒冬与早春气候寒冷,加之白天日头短,很少有人下小海的。有时遇上突然降临的风暴或怪潮,常会因逃避不及而丧失生命,旧时几乎每年都发生数起赶海人被潮水吞没的悲剧。


改革开放后,南黄海渐渐显示出她那蓬勃的一面。当然,仍旧有人下小海。只是随着近海贝类资源日渐减少,加之滩涂大都划归个人承包养殖,所以很难采取昔日那样多的野生文蛤、竹蛏等贝类海鲜了。渔民与海边农民有时利用闲暇日子,到海滩上捉蟛蜞、拾泥螺回来自家吃,或者挑去市上卖几个零花钱,这仅是作为一种生活的调适与乐趣,而绝非是以此来维持生计了。


去年年初,如东县沿海旅游开发区挂牌成立,他们按照生态休闲游、海滨风情游、特文化游的定位,委托国际知名公司规划设计,分别建设掘港旅游服务中心、苴镇海滨生态旅游区、洋口渔港休闲度假旅游区、丰利和栟茶文化园景区以及东凌休闲度假区,在沿海100多公里的地带形成吃、住、行、游、购物和娱乐的旅游长廊。


“一路走来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乐在其中。”9月中旬,日本游客川岛带领20多个客人来如东旅游。跳跳“海上迪斯科”,听听“空中交响乐”(放风筝),吃吃“天下第一鲜”,游客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今年以来,已有50多万名中外游客到如东一饱眼福和口福。


随着洋口港的进一步建成,南黄海又将再一次迎来她的鼎盛时期!洋口港的通航使如东联通五洲,走向世界,将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东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区和外来投资者的首选地,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随着洋口港的初步通航,如东进入了桥港时代,家乡人民将抓住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沿海产业发展,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实现如东的跨越和腾飞。而苏通大桥的通车、崇启大桥的开工,以及沪崇铁路的开工,进一步加快了如东的发展。


(结尾你再写一下你对家乡的热爱,展望家乡的未来,以及对家乡的祝福)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08:2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36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我的家   作文   60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