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山东省东营市辖区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河口境域大部为退海之地,清道光十年(1830年)始有人居住。

据《山东省志·建置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此地属武定府滨州。光绪年间分属沾化县忠信乡和利津县永和乡。

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将乡里设置改为区乡(镇)设置,境域属沾化县第六区、第七区和利津县第五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东部地区划属垦利县三区(驻罗家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月,清河区在郭局村设立海防办事处,为县级行政机构。8月,沾化县六区以义和庄为界,划为南六区和北六区,并建立八区。9月,七区西部划为三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三区又并入七区。5月,海防办事处归清河区垦利地委领导。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归渤海行署领导。4月,八区并入北六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南、北六区合并,仍称六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海防办事处撤销,郭家局子一带并入沾化县七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垦利县三区改为罗镇区,设立肖庙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成立海滨县,境内七区北部和郭局一带划归海滨县。海滨县在郭局设办事处。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沾化县六区、七区分别改为义和区、太平区。

1950年2月,太平区复改称七区,义和区改称八区。同时海滨县撤销,郭局区复归沾化县,为十区。东部属垦利县罗镇区。

1955年三区改称罗家区,辖境内广胜乡、安义乡、肖庙乡。

1956年3月,垦利县建制撤销,境内肖庙、同兴乡随罗镇区划归利津县。5月,沾化县将十区的郭局乡、新户乡、耿局乡、顺江乡并入七区。

1957年,撤区并乡,境内沾化县所属区域设义和镇、太平乡、郭局乡、新合乡、新户乡、东华乡、大牟乡、刘坨乡、劝学乡、仁韩乡。利津县所属部分未变。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境域西部建立义和公社、刘坨公社、郭局公社、太平公社(另分别称为“跃进九、十、十一、十二人民公社”)。东部属利津县罗镇公社和联合、同兴公社。11月,利津县并入沾化县,境域全部隶属于沾化县。

1959年10月,恢复垦利县后,于1960年7月,将境内沾化县所辖太平、郭局、义和、刘坨、罗镇、同兴、联合等公社划归垦利县。同年,同兴、联合两公社改建为农场,属山东省渤海农垦局管辖。

1961年9月,区划调整,沾化县、利津县分治,原属垦利县的太平、郭局、义和、刘坨4个公社复归沾化县。罗镇公社仍属垦利县。

1963年2月,撤大公社改建为区,下设小公社,境域西部属沾化县太平区和义和区。

1964年11月,垦利县所属罗镇区和山东省渤海农垦局所属同兴、联合农场划归利津县。

1966年2月至1967年4月,济南军区军马场接收国营孤岛共青团林场、同兴农场。1968年,撤区并小公社,境域西部(属沾化县)成立义和人民公社、四扣人民公社、太平人民公社、新户人民公社、郭局渔业公社(1969年3月更名为海防渔业公社)。南部(属利津县)成立六合人民公社。境域东部属垦利县管辖。

1972年7月,胜利油田在河口设立河口指挥部和钻井第二指挥部,在孤岛设立孤岛指挥部。

1973年,沾化县在河口设河口办事处。

1979年1月垦利县在孤岛设孤岛办事处。

1982年11月,河口区根据国务院〔1982〕国函字249号《关于山东省设立东营市的批复》文件而设立,为东营市市辖区。

1984年1月12日,中共东营市委以东发〔1984〕9号、10号文公布河口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标志着河口区正式成立。9月,成立河口区人民政府,辖新户乡、太平乡、六合乡、四扣乡、义和镇、孤岛办事处、河口办事处4乡1镇2个办事处163个村民委员会。

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孤岛办事处,设立孤岛镇、仙河镇。

2001年2月,撤销四扣乡建制,四扣乡与河口办事处合并组成河口街道。

2009年4月,仙河镇东港村整村划归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辖。更名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港村。

2010年5月8日,经省政府批准,对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六合乡,设置六合街道,撤销新户乡,成立新户镇,撤销太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新户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河口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北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7°45′~38°10′,东经118°10′~119°05′,东、北两面临渤海。西以潮河(下游为顺江沟)与沾化县为界,南与利津县接壤,东南与垦利县隔黄河相望。东西最宽70公里,南北最长43公里。总面积2267.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高分一号卫星拍摄山东东营河口区河口区境域属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由内地向沿海平缓降低,向海缓倾,其坡度内侧较大,外侧较平缓,自然比降为1:10000~1:15000。海拔一般6~5米,近海3~2米,义和庄南部黄河故道处为境内最高点,最高高程7.6米(黄海基准面)。境域地表浅层的土壤母质主要是黄河冲积物。由于历史上黄河在境内不断改道、积淤,河水的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故形成多种地貌类型。据有关资料调查,境域主要地貌类型有缓岗和河滩高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海滩地。

气候

河口区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大陆性季风影响甚于海洋,为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境内气候差异不明显,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自然植被以草本为主体,植被类型少,结构单一。年平均气温为14.2℃,较历年平均值偏高0.9℃;年极端最高气温36.7℃,出现在7月25日和30日,较历年极端最高值偏低3.4℃;年极端最低气温-16.9℃,出现在1月23日,突破历史极值。全年总降水量656.4毫米,较历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04.7毫米,较历年最多降水量少143.5毫米,较历年最少降水量多405.5毫米。全年大雨(日降水量≥25毫米)日数8天,日最大降水量62.4毫米(8月25日)。全年日照总时数2507.4小时,较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94.6小时。

水文

河口区境内主要排水河道有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郭河、羊栏河、挑河、神仙沟等。河流以雨水、上游客水及黄河引水为主,每年平均约接受客水1亿立方米。水位随黄河水及雨水大小而变化,一般7~9月份为丰水期,有时水位瀑涨成洪。1~3月份为蓄水期(马新河、沾利河、挑河、草桥沟均建拦河闸),所蓄径流作为工、农业及人畜用水。4~6月为枯水期,河道有时干涸,入海径流受潮夕影响,时有海水涌入,未建拦河闸的河道水成海、淡混合水。河口区境域古为渤海水域,在黄河泥沙淤淀成陆过程中,长期受海水侵渍,深层土壤为含盐度很高的重盐土,无淡水资源。浅层地下除黄河故道部分地段埋有少量淡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中强矿化度水,其中一大部分为盐水和高浓度盐水区。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矿化度逐渐升高,距海愈近,矿化度愈高。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河口区河口区地处黄泛平原渤海之滨,淡水资源匮乏。由于区域内主要河道皆为季节性河流,汇流面积小,且径流量主要集中于汛期降水,加之河流源短流急,以及因盐碱土地的盐化,地表水的含盐量较高,故地表径流难以利用。同样,地下水矿化度高,多为苦咸水,也难以利用。黄河水是唯一可供利用的(客水)淡水资源。引用黄河水主要依托辖区内的王庄灌区和东水源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8000万立方米。根据多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河口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54.6毫米,年平均径流深57.2毫米,地表径流1.22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河口区共有木本植物(含禾本科淡竹、百合科凤尾兰)共计44科7亚科82属180种。在现有木本植物中,以蔷薇科和杨柳科的种类最多,蝶形花科和木犀科次之。常见的造林绿化树种主要有杨树、白蜡、刺槐、柳树等;经济树种主要有冬枣、苹果、梨、桃、杏、葡萄、石榴、香椿、桑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柽柳、紫穗槐、枸杞、月季等;城区绿化栽植的主要有白蜡、国槐(含垂槐、龙爪槐)、苦楝、合欢、雪松、龙柏、垂柳(含龙爪柳、金丝柳)、石榴、木锦、月季、冬青、女贞、紫荆、紫薇等;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凌霄、葡萄等。野生树种主要是以甘蒙柽柳为主,分布面积近百万亩,其它野生树种包括小果白刺、杞柳、馒头柳,分布范围小,仅有少量分布,并且生长环境恶化,生境堪忧。另有部分刺槐、白榆、绒毛白蜡、桑树、构树、紫穗槐、臭椿等树种在类似野生的环境下生长或与野生树种伴生。栽培树种有中绒毛白蜡、杨柳科、白榆、苦楝、国槐、合欢、桑树等。经济林树种有枣树、苹果、桃(毛桃)、杏、石榴等。

动物资源

河口区有哺乳纲动物共有25种,分属7目,15科。其中有5种海洋兽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即伪虎鲸、海豹、小须鲸、江豚、宽吻海豚;有6种为省级保护动物,即麝鼹、赤狐、黄鼬、艾鼬、狗獾、豹猫。河口区两栖纲动物有6种,分属1目3科3属,即无尾目蛙科的泽蛙、黑斑蛙、金线蛙,蟾蜍科的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姬蛙科的北方狭口蛙。爬行纲动物河口区有10种,分属3目6科6属。即龟鳖目有龟科的乌龟,鳖科的鳖和棱皮龟科的棱皮龟三种,其中棱皮龟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二级动物,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蜥蜴目有壁虎科的无蹼壁虎和蜥蜴科的丽斑麻蜥两种;蛇目游蛇科有黄脊游蛇、赤链蛇、白条锦蛇、红点绵蛇和虎斑游蛇5种。鸟纲动物河口区共有鸟类动物265种和12个亚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22.3%。分属17目47科132属。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一级动物的有7种,即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金雕、丹顶鹤、白头鹤和大鸨,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二级动物的有33种。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40种。在《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保护鸟类有152种,占全部种数(227种)的67.0%;在《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属于保护的鸟类有51种,占总种数(81种)的63.0%。鸟类从季节居留型来看,有留鸟32种,夏侯鸟63种,冬候鸟28种,旅鸟142种。按其生活习性及分布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陆禽、攀禽和鸣禽6种。

矿产资源

河口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煤、贝壳、卤水等6类。其中石油、天然气利用程度较高。河口区煤资源主要分布于孤岛镇、义和镇。其中孤岛—五号桩含煤区位于河口区孤岛镇—仙河镇—五号桩一带,呈北东向分布。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辖2个街道4个镇,177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其中,河口街道所辖22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六合街道所辖2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新户镇所辖75个行政村,义和镇所辖46个行政村,孤岛镇所辖2个行政村,仙河镇所辖4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地河口街道黄河路93号。

至2020年底,河口区辖河口街道、六合街道、新户镇、义和镇、孤岛镇共2个街道3个镇。

辖区详情
河口街道六合街道新户镇义和镇
孤岛镇仙河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户籍人口220258人,其中,0-17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18-3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9.0%,3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2.1%,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2.3%。全年共出生3553人,人口出生率16.1‰,死亡率8.0‰,自然增长率8.1‰。年末城镇化率达到77.34%,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土家族等21个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口区常住人口197648人。

政治

区委书记:赵书刚

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宝

区委副书记:杨文娟

区委常委:田治宏、杨长明、陈建军、成宾、巴雷、许孝磊、牟焕民、王飞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跃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玉珍、孙学诗、牛培杰、金建村、王学成

副区长:成宾、牟焕民、王蛟、胡琳、綦建成、魏兰兰

区政协主席:徐文棠

区政协副主席:张兆栋、杨芳、杨立民、岳桂杰、马德彬、高祥涛

经济

综述

河口区风光2017年,河口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9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44.98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7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为4.8:49.8:45.4。人均生产总值188680元,增长4.4%。

2017年,河口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14亿元,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2.87亿元,下降8.1%;第二产业投资207.03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114.24亿元,下降0.5%。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为6.6:60.2:33.2。

2017年,河口区完成公共预算财政收入20.08亿元,直比增长11.2%,可比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74亿元,可比增长7.9%,税收占比为58.5%。实现公共预算财政支出21.02亿元,下降1.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2亿元,下降5.2%;公共安全支出0.99亿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5亿元,增长13.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8亿元,增长43.4%。

2017年,河口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31元,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839元,增长7.9%;年末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32元,增长8.8%;年末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6.9平方米。

2020年,河口区实现生产总值190.5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80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55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18亿元,增长3.1%。三产占比结构调整为13.0:45.4:41.6。

2021年,河口区实现GDP222.4亿元,在全市三区两县及东营经开区、东营港经开区中位列第六。

第一产业

2017年,河口区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6.3%。其中,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7%;林业增加值0.36亿元,增长1.1%;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2.8%;渔业增加值6.45亿元,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20.6%。

2017年,河口区粮食种植面积29.18万亩,增长23.1%,总产量10.76万吨,增长31.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9.20万亩,增长10.2%,总产量3.25万吨,增长8.9%;秋粮种植面积19.97万亩,增长30.0%,总产量7.51万吨,增长43.8%。

2017年,河口区完成湿地修复面积2700亩,造林面积2950公顷(44250亩),其中,防护林面积2688公顷(40320亩),经济林面积262公顷(3930亩)。年末林地面积5.68万公顷,林木绿化率达到19.2%。

2017年,河口区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5.42万头、5.18万头、3.11万只、233.0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7.92万头、0.97万头、5.68万只、1028.25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9.00万吨,增长10.1%。我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4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5家,与上年相比均新增1家。

2017年,河口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07万吨,下降2.3%。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3.37万吨,下降4.4%;淡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17.6%。水产养殖面积56万亩。水产品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15.3万亩,认证无公害水产品21个。

第二产业

2017年,河口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3%;增加值增长7.4%,其中,轻工业下降18.2%,重工业增长9.4%。2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纺织业增长22.4%,石油加工业增长28.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1%。

2017年,河口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97亿元,增长25.6%;利税总额62.25亿元,增长30.9%;利润总额48.77亿元,增长36.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化学制品制造、有金属冶炼、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4.92亿元、利税54.07亿元、利润42.27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4.4%、86.8%和86.7%。

2017年,河口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34家,其中,资质一级建筑企业1家,资质二级建筑企业12家。建筑业总产值19.83亿元,增长4.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04亿元,下降13.2%。全年签订合同额21.74亿元,下降1.5%;完成竣工产值16.68亿元,下降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41万平方米,下降24.8%。

第三产业

2017年,河口区房地产完成投资9.53亿元,下降30.1%。其中,住宅投资8.27亿元,下降36.2%;办公楼投资0.10亿元,增长880.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25亿元,增长285.2%;其他投资0.91亿元,增长62.5%。房屋施工面积156.88万平方米,增长0.8%。房屋竣工面积43.63万平方米,增长257.6%。商品房销售面积39.18万平方米,增长2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68万平方米,增长22.0%。房屋销售额15.97亿元,增长43.7%。

2017年,河口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6亿元,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24亿元,增长7.8%。主要商品销势良好,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3.58亿元,增长17.5%。

2017年,河口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7.93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8.25亿元,增长1.6%;进口19.68亿元,增长22.7%。实际到账外资3930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6.4%。全区具有进出口资格的企业共56家。今年实现进出口业绩的企业有27家,其中,实现出口业绩的有20家,进口业绩的企业有13家。与河口区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有30多个。

2017年,河口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65.96万元,增长11.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91亿元,增长2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6万户,增长1.3%;移动电话用户数30.2万户,下降2.2%;互联网用户数7.0万户,增长14.3%。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4.59亿元,比年初同口径增加25.8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71亿元,比年初同口径增加11.6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8.15亿元,比年初同口径增加42.08亿元。

文化

地方特产

三纯冰鸭黄河口刀鱼
三疣
面鱼
冬枣

交通

2017年,河口区完成道路货运量3168.8万吨,增长5.5%;完成客运量504.1万人次,增长5.4%;货运及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274283.8万吨公里和30755.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6%和5.1%。农村公路投资2.32亿元,新建农村公路61.1公里,改建农村公路95.1公里。年末全区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572.8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县道75.7公里,乡道225.7公里,村道859.5公里,专用公路411.9公里。

社会

科学技术

2017年,河口区鉴定科技成果1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一等奖),市科技进步奖5项。全区发明专利申请70件、授权42件,有效发明专利135件。山东省北方超级稻产业化中心院士工作站获得省科技厅批复,山东汇海医药省级院士工作站等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共有山东名牌产品1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8个。9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全区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农业地方规范12项。指导1家企业申报3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共有幼儿园24所、小学8处、初中3处、九年一贯制学校2处、普通高中1处、职业学校1处。在园幼儿3415人、小学在校生5676人、初中在校生4515人、高中在校生2209人、职业学校学生数984人。教职工1847人,专任教师1610人。省级规范化学校1所,市级规范化学校10所,市级现代化学校11所,省十佳幼儿园1所,省示范幼儿园9所,市现代化幼儿园18所。全年普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共有民间艺术团体23个,社会业余文艺团体1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7支,数字影院2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全区177个行政村放映数字电影2136场。全区音乐腰鼓队代表东营市参加全省中老年人健身创新项目展演,荣获第一名。歌曲《离别》、《怀念》、吕剧《爱我家园》等13件作品荣获国家级及各级表彰奖励。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地方共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均为100%,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不含油田),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1万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5家,其中,医院7家(其中政府办2家),镇(街道)卫生院4家(包括中心卫生院1家),诊所、医务室、卫生所7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6家,村卫生室9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妇幼保健服务中心1家。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97人,其中,医院1259人,镇(街道)卫生院104人,卫生室、卫生所等其他医疗机构3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69人,注册护士708人,乡村医生107人,其他卫生专业人员313人。卫生机构床位设置1294张,其中,医院1206张,镇(街道)卫生院88张。

体育事业

2017年,河口区共获得市级以上金牌7枚、银牌12枚、铜牌13枚,省级足球比赛第6名。辖区内的体彩站点销量达到5418.8万元。积极打造“10分钟健身圈”,投资25万元,为15个农村社区购置了篮球架、乒乓球台、台球桌等室内外健身器材138件,争取上级扶持为10个省级贫困村配置健身器材150件,实现了农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社会保障

2017年,河口区新增城镇就业3757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520人,困难体再就业15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48人。2017届高校毕业生截止12月底就业率达9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1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

2017年,河口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116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344人次。参加养老保险职工48239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67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37429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3451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291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772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333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分别上调到1916元和1080元。

旅游

截至2017年底,河口区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5家,其中,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3家。

孤岛植物园:植物园建于1997年5月,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植物公园,2008年,植物园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孤岛军马场农博园:位于济军生产基地林科所。园内有梨200余亩、苹果100余亩、冬枣100亩、桃、杏、葡萄等果树100余亩,桃、杏、梨、葡萄等水果大棚13栋。2008年,农博园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创建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仙河蓬莱公园:蓬莱公园是仙河镇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公园,建于1990年,占地330亩,总投资1500万元。拥有景区8个、游乐设备10余种。2008年,蓬莱公园创建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新户百枣园:新户百枣园引种名优稀特枣树品种389个。2008年,新户百枣园创建成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孤岛槐树林温泉旅游区:孤岛槐树林温泉旅游区位于东营市河口区东部,规划面积5万亩,跨越孤岛、仙河。核心景区孤岛万亩槐林始建于1960年。2012年孤岛槐树林温泉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获得荣誉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2月,东营市河口区汛期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组被通报表扬为2021年山东省防汛抗洪表现突出集体。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20:0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653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口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