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 评论:0

建设背景

1974年12月,茅盾迁入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的两进标准四合院,他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晚年生活。

1983年,中国茅盾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曾在茅盾故居的南房办公。叶子铭、周扬、冯牧、孔罗荪等文学界大家都曾在南房里济济一堂,共同追忆茅盾。中国茅盾研究会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仍在继续。不过,由于这间南房的面积有限,设备也陈旧,早已不再作为研究会的办公、会议室。

1985年3月27日,茅盾故居正式作为陈列馆向公众开放。

2005年秋季,茅盾故居闭馆翻修,后于2006年7月3日重新开放。

2013年,茅盾故居起居室受潮,盛放衣物的樟木箱子和写字台抽屉也因锁生锈无法打开。茅盾故居于2014年9月24日开始闭馆翻修,于2015年4月1日重新开馆。

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地名介绍

茅盾北京故居内景茅盾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后圆恩寺胡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叫交道口南三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改回了后圆恩寺胡同这个名字。在《北平庙宇通检》中,曾说此处有座圆恩寺,元至元间建,历代屡加修葺。多少岁月的更迭,圆恩寺早已寻不见影踪,空留一个名字,有心的来客还是可以从中读出历史的沧桑味道。很顺利,记者在这胡同的中部一眼就看见了茅盾故居。门外钉着三四块牌子,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东城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的,还有一块簇新的银灰牌子上写着茅盾故居简介。茅盾故居的门票每人五元。茅盾先生一生在三个地方居住过。细分之下,乌镇是他的第一故乡,他在此出生并接受小学教育。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开始用茅盾这个名字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幻灭》。北京则是茅盾先生的第三故乡。20世纪初他在这里接受教育,20世纪中期开始在这里生活居住了30多年。在北京,茅盾从一位文学创作者转型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直到他81年的生命旅程结束。

刚解放的时候,茅盾在和周恩来屡次邀请之下,担任了新中国的第一任文化部长,住在文化部宿舍大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后来因为年纪大,上下楼不方便,茅盾与家人便到了后圆恩寺的这一处房子。

这是一座百年老院,从院里老屋上的两层檐椽来看,清朝时住在这里的至少是个四品以上的官员。但因为房子历经民国及解放后的使用,被人改造成了更适合居住的宽敞家院。从前院到后院并没有二进门,而是通过前院东北角一小截青砖砌的小过道进入。

主要展览

茅盾故居设有“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展览,展览展示了茅盾从青少年时期直至去世的生平,主要是他各时期的照片,也有些实物,如书籍、文具等。茅盾故居的后院是茅盾的书房兼卧室,屋内的陈设都保持着茅盾离开后的原貌:几件旧家具,一张单人床。

历史文化

茅盾在茅盾故居完成了他最后的作品——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极其不好,有严重的肺气肿,一只眼睛接近失明。直至1981年去世时,茅盾自己完成的手稿有40万字,回忆录记叙了1934年之前的过往。1934年之后的部分,由茅盾的儿子、儿媳根据他的录音机口录整理完成。

保护措施

茅盾故居曾于2005年秋季闭馆翻修,共耗资200万元。这次闭馆翻修主要是从土建工程和展览更新两方面进行修缮,修缮总原则是保护故居原貌。这次闭馆翻修重新设计布置了《茅盾生平展览》,并且故居内的书房、卧室、会客厅等处的陈设均严格按照原貌布置。

茅盾故居曾于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3月31日闭馆,内部实施修缮整理。

茅盾故居曾于2014年9月24日开始闭馆翻修。此次闭馆翻修主要是更换地板,在卧室加了暖气,并重新粉刷油漆。

茅盾故居

陈列馆

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年12月到1981年3月在这里居住。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两进的小四合院。入门,有茅盾半身汉白玉塑像,像高83厘米,放置在黑大理石底座上。前院有房屋15间,西厢房原是会客室和藏书室,布置维持原状,室内陈设为茅盾生前所用旧物。陈列室有茅盾从青少年时代至逝世时期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迹以及两册小学时的作文(是茅盾留存于世的最早墨迹)。后院正房6间,安放有茅盾夫人孔德沾女士的黑漆镂花骨灰盒。

价值

茅盾在北京的故居不止一处,但他人生最后的日子是在后圆恩寺胡同里一座由两个四合院改建而成的宅子里度过的。茅盾逝世仅20多年,所以他的故居基本保存完好,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景点,这里的游人并不是很多。同各种类型的大型公园相比,这里确实有些旧了,但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来说,他的故居留给后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五块钱的门票能够买到的。

建筑特点

北京茅盾故居屋檐茅盾故居是二进四合院。茅盾故居的街门叫做“如意门”,东侧有1间倒座南房,西侧有3间倒座南房,街门与两侧的倒座儿南房均为合瓦清水脊屋面,清水脊两端是6条向上斜翘的蝎子尾与蝎子尾下的砖雕。

进入街门是一座影壁,影壁上镶嵌着邓颖超书写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底的大理石匾额,影壁前有一口荷花缸。一进院,有北房3间,两侧各有耳房1间,有东、西厢房各3间,厢房南侧各有耳房1间。其中北房是茅盾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西厢房是客厅和书房,东房是餐厅。院内有两棵太平花,院中有一尊置于黑大理石基座上的茅盾半身雕像,雕像的材质为汉白玉,高83厘米。

故居的后院里属于老房的只有北房,东西两侧的红砖小耳房是后期加盖的。这间北房又分四间:最西边的那间是陪伴茅盾的小孙女住的房间,依次过来是茅盾会见自己好友的会客室,在会客室里的沙发旁边还有一个白漆脱落的冰箱,冰箱的模样奇怪得很,顶部像戴了个大帽子。后来才知道,第一代冰箱的制冷设备是装在冰箱顶部的。再到中部的这间房,是茅盾的卧室。一张铁丝单人床,漆着白漆,上面的枕头、褥子、床单还是茅盾逝世前的样子。床边一张木桌,散放着十几支钢笔,一叠旧报资料,还有一盏台灯。茅盾逝世的前几年,由于行走不便,不能去书房写作,一切读写事宜就在这张桌子前完成。后,茅盾搁笔不再写作,直到1976年他决定提笔创作最后一部作品——回忆录《我走过的路》。在那一盏台灯下,老人写道:自知来日无多,凡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一时都如断烂影片,呈现脑海。百感交集,又百无聊赖。这样的心情,其实不仅仅是茅公,任何一个暮年之人,都会有这样无奈的认命,或者说遗憾的满足。最靠东边的那间房是洗漱间,那件被儿子韦韬描绘成补丁摞补丁的浴衣仍旧挂在浴室的墙上,仿佛还在静静等着主人回来。

与后院比起来,前院有南屋、北屋、西屋、东屋,一面不落,是个标准的四合院。院的前半部分有个方形的葡萄架,老人住着的时候在架上装了个秋千,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秋千不见,葡萄架还在。只是春天将暖未暖,它也仿佛没有从冬眠中醒来,颜仍旧枯黄。院子靠后的地方是一尊白石膏的茅盾半身雕像。

茅盾故居以前,前院里住着茅盾的儿子儿媳,还有他的秘书、警卫。西厢房仍旧是他的藏书房,几千本书在五排书架上整齐地列着队,其中一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外译作怕已是孤本了。而北房和东厢房则已成了茅盾故居的第一陈列室和第二陈列室。收藏着茅盾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译著、大量的照片与画册,还有茅盾用过的墨盒、茶杯等物。一只已经停了的上海牌怀表,仍在为主人尽心地担负着受观瞻的职责。北房西侧是故居办公室,西边藏书房的右侧是一间小小的会客室,是茅盾接待不相熟的客人的地方。

在前院,除了茅盾故居以外,还有一个机构在此办公。那就是南房里的中国茅盾研究会办公室。中国茅盾研究会1983年成立。叶子铭、周扬、冯牧、孔罗荪等文学界大家,都曾在南房里济济一堂,共同追忆老人。中国茅盾研究会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仍在继续。不过,由于这间南房的面积有限,设备也陈旧,早已不再作为研究会的办公、会议区室。如今,南房上着锁,仍是会议室的摆设,几盆一叶兰也依旧绿得热闹。

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东厢房为饭厅,其余为家属和服务人员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间和西厢房两间,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卧室。茅盾逝世后,前院开设了2个陈列室,陈列茅盾生前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迹和茅盾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共400余件。后院正房室内保持原状:进门一间为起居室,北墙为1排书柜,书籍按其生前原样排放。书橱前为单人沙发1对。室内东侧临窗放写字台1张。起居室东有门通往卧室,卧室内正中横放小床1张,床左侧案几上堆放着写回忆录备查的旧时期刊以及他平时收集的剪报资料和晚年阅读的书籍。卧室的衣橱、七斗柜均为过去旧物。左侧靠墙的一个小衣柜上,安放着夫人孔德让的黑漆镂花骨灰盒。西首北房专辟为“茅盾文库”,内收藏有茅盾著作及其藏书。1987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圆恩寺后街13号院范围以内。

旅游指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13号。

乘车路线:可乘坐104路、107路、108路、113路、124路公交车在“交道口”站下车,或乘坐5路公交站车在“鼓楼”站下车。

开放时间:9:00—16:00,周二、周四、周六开放。

周边景观:和静公主府、文天祥祠、孙中山逝世纪念地、欧阳予倩故居、孔庙、国子监。

周边餐饮:侣松园宾馆、仁和酒楼、金票圣、阿迪力大食府。

门票:茅盾故居的门票价格为5元,开放时间为每天9点至16点,其中周一休息不开放。

▪ 
▪ 
▪ 太平天国侍王府▪ 东阳卢宅▪ 天宁寺大殿▪ 延福寺▪ 诸葛▪ 铁店窑遗址▪ 古月桥▪ 黄山八面厅▪ 俞源村古建筑▪ 郑义门古建筑▪ 上山遗址▪ 东阳土墩墓▪ 玉山古茶场▪ 榉溪孔氏家庙▪ 法隆寺经幢▪ 芝堰村建筑
▪ 绍兴鲁迅故居▪ 秋瑾故居▪ 古纤道▪ 大禹陵▪ 印山越国王陵▪ 八字桥▪ 吕府▪ 斯氏古民居建筑▪ 蔡元培故居▪ 富盛窑址▪ 小仙坛窑址▪ 王守仁墓▪ 青藤书屋▪ 崇仁村建筑▪ 大通学堂▪ 马寅初故居
▪ 蒲壮所城▪ 玉海楼▪ 浙南石棚墓▪ 刘基庙及墓▪ 南阁牌楼▪ 永昌堡▪ 四连碓造纸作坊▪ 高氏家族墓地▪ 赤溪五洞桥▪ 芙蓉村古建筑▪ 圣井山石殿▪ 泰顺廊桥▪ 仕水碇步▪ 顺溪古建筑▪ 利济医学堂旧址
▪ 飞英塔▪ 下菰城遗址▪ 嘉业堂藏书楼▪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钱山漾遗址▪ 递铺城址▪ 独松关和古驿道▪ 寿昌桥▪ 安城城墙▪ 顾渚贡茶院遗址及摩崖▪ 莫干山别墅▪ 陈英士墓
▪ 茅盾故居▪ 罗家角遗址▪ 马家浜遗址▪ 盐官海塘▪ 绮园▪ 谭家湾遗址▪ 南河浜遗址▪ 莫氏庄园▪ 安国寺经幢▪ 王国维故居
▪ 大窑龙泉窑遗址▪ 如龙桥▪ 通济堰▪ 时思寺▪ 仙都摩崖题记▪ 松阳延庆寺塔
▪ 孔氏南宗家庙
▪ 国清寺
▪ 花鸟灯塔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10: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710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茅盾故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